第653章 铁拳部队(下)

沈尚濂带到博罗堡的列车共有两列,一列是普通的装甲列车,只装备中小口径大炮,另一列就是装备280毫米海军炮的列车炮,除此之外,还有少量工兵随行,但是由于缺少重型机械和设备,目前无法修复那座被日军炸毁的铁路桥。

那座铁路桥只是一座小桥,按照沈尚濂的经验,只要拥有足够的重型机械和设备,仅依靠他手下的这些工兵就能在数小时内修复完毕,但是他的手头现在确实没有那些机械和设备。

好在刚才收到电报,后头的工兵部队已经赶到塔山镇,最迟将于今天中午赶到博罗堡镇,而主力部队紧随其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盖平战役今天就能打响。

沈尚濂悬着的心放了下去,并立即下令将列车炮上的炮兵观测气球升起来,虽然距离盖平还有二十多公里,但是依靠炮兵观测气球,还是可以对战场进行侦察的。

刚才的电报上,前敌总指挥吴禄贞曾建议铁道炮兵暂时撤退,以策万全,但是沈尚濂却没有立即下令撤退,他想再侦察一下,毕竟这里距离盖平已经很近了,为了保证主力部队抵达时的秩序井然,铁道炮兵有必要冒一些险,而且凭借装甲列车上那厚实的装甲与强大的火力,即使遭到日军攻击,沈尚濂也有把握坚持到主力赶到,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日本关东军的部队中只装备着少量的野战重型榴弹炮,虽然还有一些重型攻城炮,但是机动不便,很难威胁到机动灵活的装甲列车。

出于谨慎,沈尚濂也同时派遣了一些士兵,驾驶那辆拖挂在列车炮后的巡道车,向博罗堡以北的铁路沿线巡逻,以保证铁路的安全,这一路之上,他冲得太快,是否有日军部队滞留在博罗堡镇以北地区,他并不清楚,所以需要派出专门的巡逻队,至于那辆巡道车,是武汉机车厂制造的一种轻便轨道车,以柴油机为动力,既可以用来巡逻铁路,也可以走在装甲列车和列车炮前头探路,此次赶到博罗堡镇,沈尚濂一共携带了两辆这样的巡道车,车上围着装甲,架着机关枪,无论防御力还是攻击力,都比步兵强得多。

就在炮兵观测气球升到二十多公尺高度的时候,那名站在气球吊篮里的观测兵就摁响了那只电铃,这是一个信号,这表示发现空中威胁,需要立即降低气球高度。

沈尚濂听见电铃声,急忙从列车炮指挥室奔了出来,登上车顶,向天空望去,很快看见了一个小黑点,但是距离尚远,暂时还不清楚那是中国飞机还是日本飞机,气球观测兵之所以急着下降气球高度,这主要是出于谨慎,当然,如果气球的高度太高的话,那就只能依靠那具降落伞了。

几分钟后,发动机的轰鸣声越来越清晰,沈尚濂用望远镜仔细辨认着那架从南方飞过来的飞机,最终确认,那是一架日本飞机,机翼上的旭日旗相当醒目。

“防空!防空!”

沈尚濂跳下列车,下达了命令。

“呜呜”

防空警报声凄厉的响了起来,所有的官兵立刻做好了战斗准备,装甲列车和列车炮的防空作战车厢也随即将车顶开启,液压机抬起了车厢里的防空武器平台,高射炮纷纷仰起了炮口,机枪兵也在镇里的屋顶上架起了机关枪,枪口一律指向南方的天空。

列车上的防空高射炮主要有两种型号,一种是四十七毫米中口径高射炮,以弹盘供弹,另一种是二十毫米小口径高射炮,以弹鼓供弹,算是目前比较先进的防空武器,对付轰炸机不成问题,即使是中国的那种“秃鹫”式重型轰炸机,其飞行高度也在四十七毫米高射炮的有效射高之下。

很快,那架日本海军的“法尔芒”式战斗机就飞到了博罗堡镇上空,高度约为一千公尺,而且直扑停在镇外的装甲列车。

“开火!开火!”

高射炮指挥官立即下达了命令,刹那间,数十门不同口径的高射炮几乎同时开火,炮弹拖着橘红色的曳光飞上天空,并在不同高度爆炸,天空中立刻绽放出数十朵死亡之花,弹片纷飞,组成了一道弹幕。

在这密集的弹雨中,那架日本海军战斗机仍在拼命向铁路线靠拢,并挣扎着从飞机上扔下几颗小炸弹,这些重量只有几公斤的航空炸弹当然不会威胁到装甲列车的安全,甚至都没有扔到铁路线上,只是远远的落在了农田里,炸起了一些泥土而已。

高射炮继续向天空开火,与此同时,镇里的那些机枪手也忍不住开火了,不过,以目前的高度,机关枪不可能对那架飞机造成直接威胁,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那些高射炮。

“轰!轰!”

几乎同时,两颗高射炮弹在那架日本战斗机附近爆炸,横飞的弹片几乎立刻将那架单薄的飞机撕成两半,地面上的列车炮兵们眼睁睁看着那架飞机在一千公尺的高度解体,然后分成几部分,旋转着从高空落向地面,其中的两个部分是飞行员,也不知是什么缘故,直到落在地面摔成肉饼,也没见他们打开降落伞。

“大概日本飞行员都不背降落伞吧。现在日本军队还能出动飞机,这有些说不过去啊,咱们的空军部队还需要再接再厉啊。”

沈尚濂收起望远镜,对身边的参谋嘀咕了几句,说句实话,他确实有些奇怪,日本关东军居然还能够出动飞机作战,这似乎也说明中国空军的清场行动也不是非常完美。

经过这次有惊无险的空袭,沈尚濂不敢大意,布置好了防空力量之后,再次下令将炮兵观测气球升起来,以监视南方战场。

二十分钟后,从气球观测兵那边传来情报,一支日军部队正由盖平方向过来,兵力在一千人上下,目前距离博罗堡镇还有十公里,而且是行军队列。

这个距离有些远,沈尚濂没有立即下令开炮,他耐心的等了十几分钟,等日军的那支部队更靠近一些之后,他才果断的下达了开炮命令。

炮兵们麻利的将280毫米列车炮的炮弹装填进了炮膛,然后迅速撤到安全区域,匍匐于地面,一名炮兵手持电控发火器,盯住了沈尚濂的脸。

“开炮!”

沈尚濂一声令下,只听“轰隆”一声,大地为之一抖,炮弹冲出炮口,飞上高空,那强烈的炮口冲击波将列车炮附近的空气激荡起来,让所有人都感到了那来自空气的强大压力。

用海军炮轰击步兵队列,这多少有些杀鸡用牛刀的味道,但是为了震慑日军,并掩护镇里的中国平民撤退,沈尚濂还是决定打上几炮。

若干秒钟之后,那颗280毫米的高爆弹从空中落在了地面上,由于距离太远,实际上多数炮兵什么爆炸的闪光也没看到,但是气球观测兵确实观测到了炮弹爆炸。

“近失弹!偏东!误差五百公尺!日军行军队列已变!”

“修正弹道!”

沈尚濂面无表情的下达了重新射击的命令,几分钟后,又是一颗280毫米高爆弹过去,这一次,炮弹没有打偏,直接命中了日军队列,并造成了一些伤亡,但是那支日军部队仍未撤退,只是稍微散开,然后以散兵队形向博罗堡镇继续推进。

“镇里的百姓撤退了没有?”

沈尚濂询问参谋,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如果说以前百姓还不肯丢下家业的话,那么在列车炮开炮之后,百姓终于愿意撤退了,毕竟,那炮声简直比炸雷还响,就算是毫无军事常识的人也能明白,这博罗堡镇即将成为战场了,君子不立危墙下,当年的那场日俄战争就是历史经验。

“咱们也撤!好汉不吃眼前亏!”

沈尚濂果断的下达了撤退命令,虽然装甲列车不怕步兵,但是如果被这一千多名日军步兵给围上了,那也不是一件痛快的事,毕竟,铁道炮兵们的主要任务不是与敌方步兵纠缠,而且现在己方步兵主力尚未赶过来,还是趁敌人未冲到眼前尽快撤退吧。

“呜呜”

几声长长的汽笛,列车炮先行离开,蒸汽机强大的动力推着列车迅速向北倒退,沈尚濂指挥装甲列车负责殿后,站在火车头的驾驶室里,沈尚濂朝南方望了一眼,然后恨恨啐了一口。

“老子还会回来的!到时候别怪老子不客气!”

这一撤退,就撤退到了二十公里之外,就在这里,沈尚濂碰见了主力部队和工兵部队,而且,前敌总指挥吴禄贞也带着前敌指挥部乘坐火车赶到了。

问明前方情况,吴禄贞并没有立即下达攻击命令,而是决定就地休整,等待后续部队赶到。

虽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四个军是同时接到南进命令的,但是考虑到辽东半岛北部地区的地形,为了防止出现拥挤,吴禄贞将第五军和第二军排在最前头,第三军和第四军则暂时摆在辽阳至营口之间,充当预备队,现在跟着吴禄贞赶到这里的是第五军,吴禄贞决定等第二军赶到之后再向前推进。

那支前出至博罗堡镇的日军部队并没有继续向北方推进,而是在博罗堡镇里停了下来,根据前往侦察的中国骑兵侦察部队报告,日军部队似乎有在博罗堡镇设立前哨阵地的企图。

而此时,第二军仍未赶到,吴禄贞终于决定派出一支步兵部队,协助铁道炮兵进攻博罗堡镇,将那里作为中国进攻部队的前哨阵地。

下午五点整,攻击发起,在铁道炮兵的掩护下,两个步兵团对博罗堡镇实施了正面攻击,虽然日军的抵抗非常顽强,但是仅仅抵抗了一个小时,日本士兵的战斗意志就在喷火器和列车炮的威力下崩溃了,大部日军就歼,小部日军往盖平方向逃去,博罗堡镇在陷落数小时后就宣告光复。

剩下的事情就看工兵的了,在重型机械和设备的保障下,工兵们发挥了极高的工作效率,在天黑之前就修复了那座被日军炸毁的铁路桥,而此时,第二军终于赶到战场,也就是在这支部队里,沈尚濂见到了列车炮兵部队的前任长官邹润猷。

现在的邹润猷是装甲部队最高指挥官,先期跟着他一起赶到博罗堡镇的是一个装甲团,装备有坦克和装甲汽车,并有野战炮兵伴随。

沈尚濂非常羡慕邹润猷,在他看来,坦克和装甲汽车的机动性远胜装甲列车,这才是装甲兵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才是陆军真正的“铁拳部队”。

当然,羡慕归羡慕,装甲部队到底能够在这场战役中发挥多大的作用,这还需要实战的检验,毕竟,辽东半岛北部地区的地形并不适合装甲部队的快速突击。

第410章 唯我独尊第654章 拉拢(上)第1185章 疯狂的世界第597章 训政五君子第1257章 原子能委员会第68章 龟山脚下第1098章 飞蛾扑火的舰队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575章 一个假设(上)第1207章 逃兵第520章 风波第968章 西山庄园(下)第1141章 激战巴库第84章 袁家军第520章 风波第1242章 王牌对王牌(下)第37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第676章 南下第781章 跳板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285章 隐忧第705章 敌人与朋友(上)第358章 芦台(下)第164章 远东变局第698章 有条件的宽容第381章 鱼与熊掌第919章 深秋(上)第50章 阴谋第134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第28章 大厦将倾(下)第258章 党魁之争(下)第832章 虎口夺食第57章 铁律第995章 多数人的选择第72章 铁桥第438章 左膀右臂(下)第908章 财政整理(下)第1121章 和气说话手持大棒(上)第8章 危局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359章 军阀与政客(上)第509章 打倒列强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122章 清廷密使第405章 妥协第717章 谗言第1004章 各有心思(下)第845章 牵制策略第1203章 绝对制空权第989章 告御状(上)第509章 打倒列强第688章 达子营第253章 东湖之上(上)第1208章 牛蛙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24章 风雨九江城(上)第598章 此地无银三百两第212章 宣慰使第212章 宣慰使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46章 向西第1148章 突破阻击(下)第475章 回京之后第84章 袁家军第486章 强国与权欲第616章 山高皇帝远第595章 原则问题第239章 上校营长第745章 拿破仑的崇拜者第1176章 演戏(下)第496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530章 强势人物的反击第814章 保护人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1099章 激战(上)第734章 战争与和平(下)第347章 战俘第1229章 战争升级(上)第180章 战略劣势第293章 扭曲的历史第1250章 代号“沙暴”(下)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901章 快速战争第244章 美国大腿(下)第801章 虚情假意第645章 短视的代价第621章 战争不可避免(上)第70章 独木难支(上)第955章 坦克战第138章 赳赳武夫第1063章 家事与国事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421章 南行山东(上)第1015章 政治的延伸(上)第930章 伯力第156章 掮客(下)第97章 派系第6章 先锋官第615章 游击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