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那一年奥运

第315章 那一年奥运

“嘶~”

“吸溜!”

韩壮壮是过来取摩托车,顺便送钱的,可刚到林为民家门口就走不动道了。

七代皇冠的车身略显方正,棱角分明,沉稳大气又不失奢华,光是停在那里不动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豪华。

八十年代的丰田,为了撵上BBA的步伐,在豪华车上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韩壮壮痴汉一般的抚摸着车身,哈喇子流个不停,一遍看一遍擦。

“嘿嘿嘿,注意点形象!”

林为民就看不得他这个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恨铁不成钢。

韩壮壮好不容易把眼珠子从车身抽出来,转头看向林为民,一脸谄媚。

“为民,你这车花多少钱买的?”姚淑芝问道。

跟着出来的石岚同样一脸震惊。

“老舅,嘿嘿~”

皇冠这车进入中国最早是在广交会,以接待用车的形象出现的,再加上这个时候国人现在对于BBA豪华车的观念还没有那么深入人心。

“叔儿,不好意思,逛的时间长了点。”

“以后有车就方便了,你要去哪就跟我说,我带你去!”林为民开着车,有些兴奋的说道。

林为民把车钥匙往后一藏,“少来,你连个摩托车都没骑明白呢!”

石铁生被林为民喊出了门,“进来啊!”

下了车,没等离开呢,又是一堆人将他和车围了个水泄不通。

石岚围着车子转了好几个圈,“这车很贵吧?”

这就是这年头买车的坏处,甭管是街坊四邻还是单位同事,买了车,你少不了要遭受大家各种各样的眼光和言语。

同事们不由得哈哈大笑。

车子停在胡同口,轮椅旁多了个老人,那是石父。

好不容易应付完了同事们,林为民进了编辑部,又成了大家的调侃对象。

车子驶出国文社,沿着东四北大街向北便是雍和宫大街,胡同口很窄,车子肯定进不去,所以林为民只能将车停到胡同口,走进石铁生家的院子。

太招风了!

“金牌!”

林为民嘻嘻哈哈的跟同事们聊了几句,人越聚越多,他赶紧把车停到院里。

话题离不开林为民新买的皇冠,和最近马上要开幕的洛杉矶奥运会。

海南的车和燕京这边汽车贸易公司的车,本身都是国家通过外汇的外贸进口车。

林为民将摩托车的车钥匙扔给他,韩壮壮接过钥匙,来到摩托车面前,刚跨上车,就听林为民说道:“把头盔戴上。”

聊着聊着,大家又说起了姚淑芝家新买的电视。

他从车上下来,精神头又被门口的皇冠给吸引了过去,也不光是他,这会儿傍晚吃完饭,街坊邻居闲来无事,都跑到边上看热闹。

她还担心石铁生的轮椅,石铁生笑道:“没事,你哥的破烂没人愿意捡!”

以林为民在社里面的地位,是不可能单独配车的,所以只有一个可能,人家是自己买的。

过了一会儿,话题转移到奥运会上,今天是燕京时间的27号,奥运会开幕是在米国的28号下午4点多,但因为中国和米国存在时差。所以,实际上中国这边如果是实时观看的话应该是明天的凌晨。

而海南那边则不然,谁拿到批文谁就赚钱。

“不爱己,光爱人,那他爱的一定不是人本身,而是爱人背后所能带给他的东西。”

林为民让石岚把着轮椅,他将石铁生背起来,塞进了汽车的副驾驶,石岚则坐进了后座。

林为民开着车,石铁生坐在他的副驾驶。车内的空气早已因为空调的作用而变得凉爽,在这酷热的天气里,坐车变成了一件享受的事。

“嗯,差不多。”

“一万五千米刀?那还是便宜啊,这要是在汽车贸易公司卖,得二三十万吧?”

“臭显摆!”林为民骂了一句,但还是答应了。

“没事没事。”

又一日,中央电视台隔了一天时间才转播了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这天燕京所有的学校学生逃课、工厂工人旷工、干部早退,为了看奥运会转播,燕京人民拼尽了全力。

当父母的,忍不住对子女们耳提面命。

石父的晚饭做的是炸酱面,过了水的面条劲道、有嚼头,吃到肚子里凉哇哇的,浑身通透。

韩壮壮无奈的戴上了头盔,七月的天气,闷热的上不来气。

“林作家,你买车啦?”

“你们家郑国这是拿真金白银支持奥运会啊!”林为民调侃姚淑芝。

姚淑芝白了他一眼,“大喘气!”

石铁生听他说完不由得哈哈大笑,“你这个觉悟不行!人家宣传的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许海峰得金牌了!”

大作家林为民买了一辆车,成了白米斜街今天晚上最热门的话题。

“好。”

男人,就没有不好这口儿的。

作为工业时代的技术结晶,没有男人能抗拒汽车的魅力,自从林为民的皇冠停在家门口,车旁边时时刻刻总会有男性驻足停留,眼中满是艳羡。

燕京人在街上见的车不少,毕竟是首都嘛,但国文社能坐上轿车的,除了几位社里领导,还没谁享受过这个待遇。

傍晚时分,车水马龙,当然了,这个车更多的是自行车。

以下省略。

“两万多。”

韩壮壮的手艺开车是不可能了,不过他死皮赖脸的哀求,林为民开上了车带着他兜了一会儿风。

林为民听着吵闹的厉害,推开了院门。

大家把自行车停在一旁,将皇冠围的水泄不通。

石铁生笑了起来,“好,到时候我让石岚叫你。”

对此,他只能无奈的摊摊手。

有同事调侃道:“你这个代步的可不便宜啊!”

林为民对奥运会没什么太强烈的参与感,上了一天班,下班来到前楼的停车处,上车发动了汽车,被晒了一天的车内闷热的要命,他打开了空调。

“不戴别骑哈!”

石铁生笑着笑着,脸上却认真了起来,“不爱自己的人,怎么会爱别人呢!”

两人聊着聊着,不觉天都黑了,林为民起身告辞。

石铁生一头雾水,好好的兜哪门子的风?

林为民将他推到胡同口,脸上带着几分春风得意的表情,“哥们儿鸟枪换炮了,这回带你兜风,冬暖夏凉,你那套装备可以淘汰了!”

翌日一早,一辆皇冠行驶在朝内大街上,随着自行车的车流来到166号,正准备驶入院里,却被门口的保卫拦了下来。

忙了一上午,吃完了午饭,大家闲聊起来。

同事们有些意外,“泥轰的车应该很贵吧?才两万多?”

“林大哥,你什么时候买的车啊?”

可惜,以这个年代的电视转播技术,国内老百姓是不可能看到没什么时差的转播的。

花那么多钱买车,为的大概就是这时候。

今天,豪华气派的皇冠停在了林为民家门口,大家真切的感受到钱这东西的魅力。

韩壮壮话还没等说出口就被林为民给拒绝,心中有些遗憾,不过没关系,来日方长。

夕阳的余晖照进车里,石铁生忍不住朝西边望了一眼,突然想到了他腿还没坏的那些年。

真不是林为民想招风,如果不是家门不够宽的话,他也不想把车停在家门口。

那时候,他和现在一样,可以一边飞驰,一边欣赏落霞余晖。

不过这种关注总归是一时的,过了这股新鲜劲,关注度自然就会下去。

早起的邻居们都被这动静喊出了门,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兴致勃勃的聊了起来。

坐在副驾驶上,他兴奋的像个大马猴儿。

“代步!代步!”林为民笑着给保卫递了根烟,做好了登记,以后进门就方便多了。

林为民下车将石铁生背回轮椅上,石父说道:“在这吃一口吧。”

“那玩意闷的慌。”

林为民还是那副笑模样,“代步!代步!”

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作家,写几个字就能赚钱。

绕着二环路走了一圈,再回来天都快黑了。

破旧的轮椅,就这样被扔在了胡同口。

“老舅,等歌丽到燕京那天,你车借我用用!”

“所以说,我这人,庸俗啊!”林为民笑呵呵的说道。

所以皇冠在八十年代这段时间,一度是国人的心中豪华车的代名词。

从门卫室出来,林为民的车旁早已围满了同事。

郑国这个貔貅抠归抠,但大方起来也是真大方,以前连电视都舍不得买,现在一买就是个彩电,尺寸还是18吋的,多亏了林为民支援的外汇券。

几人出来的时候,也没跟他说多长时间,肯定是担心了。

一道身影风一般从他身前飞驰而过,那是一道少年的身影,他手里挥舞着一份报纸,在拼命的喊着。

这年头又没个摄像头,被人刮了蹭了都没处找去。

“刚买,这车牌都是热乎的呢。”林为民笑着说道。

“真好!”他低声喃喃说了一句。

在白米斜街溜了一圈,重新停在林为民家门口,韩壮壮摘下头盔,满头大汗,但心情依旧大好,总算是告别人肉发动机的阶段了。

让林为民推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林为民对石岚道:“来,石岚,帮我把你哥弄上车!”

这时候国文社院里可没有专门的停车位,林为民直接将车停到前楼的窗口下。

国家给海南的政策,漏洞就在这。

“走,带你兜风去!”

可随即她一想,“不对啊,两万多外汇券也买不下来吧?”

石铁生同样对这辆车充满了兴趣。

同事们听完林为民的描述,齐齐慨叹。

“我这车从海南来的,这车到岸才七千米刀左右,算上关税也才一万五千米刀。”

翌日一早,林为民刚起床,正刷牙洗脸的功夫,就听到街面上传来人声。

大家除了感慨小鬼子的车真好之外,说的最多的就是当作家真他么的赚钱。

石铁生看着停在那里的皇冠,脸上写满了惊讶。

石铁生问起林为民怎么想起买车了,林为民笑道:“前面刚捐了十万,回头想想,我自己还骑着辆破摩托车,就觉得有点亏的慌。有了钱不能光造福别人,我自己也得享受享受!”

笑声里充满着猥琐与不怀好意。

“外汇券!”

“不错!”石铁生颔首。

但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阻碍大家对于奥运会的热情,同事们说起这件事都充满了热情。

汽车贸易公司这边,车子进来,加了关税卖出去,赚钱的是国家。

“铁生!铁生!”

林为民将车停在胡同口,不管那些围观的邻居,推着石铁生进了院子。

凉爽的气流从出风口出来,林为民探着头,贪婪的享受了一会儿这短暂的舒适。

这个问题是林为民买车之后被问的最多的问题,“贵肯定是贵了点,为了方便嘛!开车节省时间,去哪都快!”

邻居们都知道隔壁住的是大作家林为民,赚的稿费多到他们上几辈子的班都赚不到,随手就捐了十万块钱,但那毕竟都是听说而已。

“为民,这车是伱自己买的?”有同事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林为民下了车,跟保卫打了个招呼,保卫一脸惊诧。

“许海峰夺冠了?他是射击运动员吧?嘿!真提劲儿!”

“可不是嘛,奥运会金牌,开天辟地头一遭啊!中国人得奥运会金牌了,牛逼!”

早起的好消息让邻居们忘了洗漱,也忘了吃早饭,忘乎所以的谈论着大洋彼岸正在举行的奥运会。

林为民的目光还在追逐着少年的那道身影,早晨的太阳也在追逐着他。

(本章完)

第456章 想想都有点迫不及待了第97章 于华来京第324章 香江来电第229章 老子只是想装个杯而已第703章 队伍不好带啊第55章 探病第400章 这两天,我就先请假了第465章 为民,你败家啊!第351章 《女医传》第383章 丢不起这个人第514章 社会主义优越性第850章 Y神第718章 你丫又不是《金瓶梅》第882章 好事连连的文华第27章 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第784章 当了领导,可不好摸鱼啊第337章 你把握不住第317章 大家风范第683章 又停(fang)职(jia)了啊第14章 上课第一天第758章 我写小说,全靠编第243章 铁面无私林老师第697章 米国人民的老朋友第430章 给我开门!第676章 林总编,那是多好的人啊第289章 令人仰望的林老师第562章 这嘴,有点毒啊!第246章 妙到毫巅第607章 抢钱啊?第790章 干脆叫国民文学奖好了第341章 多谢,林先生第131章 第四代导演第702章 老干部行动队第410章 自我ICU第314章 大超第864章 书好,跟他林为民有什么关系?第212章 这次我慢慢写第730章 都是他林为民干的第210章 春晚顾问第436章 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第291章 牛逼大发了第567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第222章 能来是给脸第452章 早下手第524章 信人君子第759章 新《画王》第306章 这个基金会,不简单啊第890章 到时候烧给我第649章 我要找小白龙第672章 从了吧第304章 新编辑的第一堂课第576章 我不写小说了,人民群众看什么?第865章 我看你像果冻!第191章 好恶心啊第913章 阳台上的那只猫第660章 未出先火(万字更新求月票)第461章 龚古尔文学奖第760章 漫画界的热议第387章 林老师,赢麻了第657章 前无古人的记录第789章 欺负小学生第386章 这他么是二十六岁?第511章 好消息第337章 你把握不住第700章 搞艺术的都穷,林老师例外第489章 软饭硬吃第94章 稿费不能少第802章 傍着总编大腿发的家第53章 《小院琐记》第407章 站在精英的对立面第117章 护犊子的万先生第460章 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楷模第227章 1983年的春晚第43章 凤凰自行车第83章 送暖气片第795章 比肩乔治奥威尔第654章 无与伦比的瞩目第38章 读者来信第515章 你有什么秘诀第629章 陕军东征第827章 童话大王第828章 您是我学习的榜样第644章 泥菩萨也有火气第849章 我啥时候也能得个奖啊第182章 人艺的票,很贵第179章 《霸王别姬》首演第876章 榕树下第84章 小说演播第514章 社会主义优越性第857章 头脑风暴第829章 观影狂潮(九月月票加更)第91章 1980年过去了第220章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是硬道理第800章 国文社不流行这套第606章 两件大事第891章 冲向纳斯达克第700章 搞艺术的都穷,林老师例外第655章 好人老罗第221章 我就是个混稿费的第198章 大洋对岸传来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