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顿悟(上)

萧溢茗真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洒脱吗?真那么有自知之明能够给予自己客观的定位?还是明知某些东西得不到只能强装谦逊?

似乎都不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危机越来越明显,随着他的产业越做越大,如何保住自己的切身利益,成了他必须时时面对的首要问题,而保住自己利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有权有势还要有枪,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能弄明白。

在官场上,年轻资历浅是萧溢茗的最大弱点,正因为太年轻的原因,最器重萧溢茗的总督大人都不能放胆提拔他,白白拥有这么优势的资源而无法使用——官场有官场的规矩,谁也不能做得太过分,否则就会招来非议,哪怕赵尔巽在四川一手遮天,他仍需要考虑自己的面子和声誉,更要爱护后辈的名声,何况赵尔巽是个儒教思想的坚定奉行者,在全国官场和文化界名声赫赫,备受推崇,中庸之道已深深沁入他的血脉,因此,他绝不会让视如子侄的萧溢茗受到太多的嫉恨,否则对前途无量的萧溢茗有害无益。

相比其他人,萧溢茗是幸运的,只用四年时间就从一介白身做到六品武官的位置,还担任总督衙门直辖兵备处二把手,实际行使一把手的权力,已经算是非常惊人了,再升上去必须等待,而等待却是萧溢茗无法绕过去的最大“敌人”。

尽管如此,萧溢茗一直没有放弃摄取更大权力的欲望,反而因为知识的增加和环境的变化,使得这种欲望更为强烈,他生性善良,仁义豁达,但不代表他事事谦让满足现状,就像他曾经对自己的兄弟麻刚、吴三和罗德发说的那句话一样:“想要给人一个包子,自己必须拥有更多的包子,否则先饿死的只能是自己。”

所以,这段时间萧溢茗一直在思考“等待”的问题,苦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他骑着马前往省立高等师范学堂的一路上仍然在苦苦思索。

拐过繁华的玉沙路街口,进入去年秋天拓宽一倍的东通顺街,远远就看到高等师范学堂气派的大门外已经挤满了前来欢迎的师生。

萧溢茗和两名侍卫远在五十米外便翻身下马,疾步前行,不敢有丝毫怠慢。

师生们则对萧溢茗尊重知识、尊重读书人的谦逊表现,立即致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萧溢茗看到高等师范学堂教育长张澜和几位名震巴蜀的老师站在欢迎队伍的前面,惊愕之余更为惶恐,几步来到张澜等人面前立正,举起手刚想敬个军礼,马上意识到自己穿的是一身学生装,于是只好匆忙放下手,弯腰鞠躬恭敬问安,抬起头连称惭愧,手足无措的窘迫样儿,惹来师生们的一片善意笑声。

时年三十八岁、天庭饱满鼻若悬胆的张澜哈哈一笑,上前拉住萧溢茗的手:

“萧军校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早在前年我办女校时,就想请萧军校帮忙翻译一些欧美各国的教材,遗憾的是一直没机会相见,再看到萧军校成功引入英、德两国资金技术大办实业,数年来斥巨资扶助孤苦,兴办教育,又主持旧城改造修葺破损城池,种种义举,受益者何止成千上万成都民众?就连我们拥有的这个漂亮校园,也是萧军校费尽心力得来的,师生们对萧军校的支持与贡献,一直铭记在心!”

“表方(张澜字)先生过奖了、过奖了!再夸下去,溢茗就要找条地缝钻进去了。”

萧溢茗连连摆手不停鞠躬,感觉这种酸溜溜的场面又累又辛苦实在难熬,可他哪儿敢在这群动辄写字登报骂人、怒则成群结队上街(游)行的知识分子面前托大?从头到尾,表现得诚惶诚恐真挚无比,落在师生们眼里变成了谦逊幽默,惹来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怎么会这样?我精心准备的演讲稿还没说出来呢。

萧溢茗颇为感动,也颇为不解,最后把这一切归结于师生们的热情,归结于这个羁绊无处不在的时代难得一点轻松,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笑声和掌声。

此时的萧溢茗根本没有意识到,几年来的官场磨练和商场打拼,让他练就了一种独特的气度,深藏在他心底的舞台表演天赋和表演欲望早已破茧而出,逐渐张开了炫丽的翅膀悄然成长,从而造就了他迥异于这个时代的思想和言行,却又能融会贯通,毫不出格。

种种因素聚在一起,使萧溢茗整个人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和力,让人不知不觉生出真切的愉悦感。

师生们很快簇拥着萧溢茗来到教学大楼前面的检阅台,萧溢茗登上检阅台时暗自感慨,这个检阅台还是他当初坚持修建的,包括前方那片拥有标准跑道的足球场和边上四块水泥地面的篮球场,花钱不多但是很费人工,曾引起几位官员的埋怨。

如今,没一个人再说萧溢茗的坚持是错误的。

正因为有了这个宽阔的检阅台、带跑道的运动场和四块标准篮球场,整个学校的形象提升了一个档次,即将举办的全省秋季运动会,就把这里当成了主赛场,足以让高等师范学堂的师生们引以为豪。

学生会主席唐鹤龄担任今天的演讲会主持,校长张澜兴致勃勃地向来自成都十余所学校的一万八千多名学生介绍萧溢茗,把萧溢茗夸得天花乱坠,台下是掌声阵阵,台上的萧溢茗却是惶恐不安,怎么说他还是个年轻人,和台下大多数学生一样有锐气、有热血也有腼腆,他的脸皮还没修炼到宠辱不惊的厚度。

不知是唐鹤龄自作主张,还是校长张澜听到汇报后有所感想,张澜直接把今天的演讲框定为“新青年的人生观”,这让萧溢茗有点儿措手不及,之前精心准备的可不是这么空泛的内容,而是以交流学习心得为主,讲述的重点是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

当张澜亲切地拉着萧溢茗的手走向前台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上万双眼睛齐刷刷落到年轻英俊、身材高挑的萧溢茗身上。

掌声中,萧溢茗有些为难地向张澜低声诉说着什么,只见张澜乐哈哈地拍拍萧溢茗的肩膀,靠上去贴耳说了几句就回到座位上,剩下萧溢茗孤零零站在铺着白布、摆着花篮的演讲桌后面。

萧溢茗扫视一圈台下,目光停在正前方摆放的麦克风上,忽然一阵恍惚,感觉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

这种英美进口的落地式麦克风款式非常经典,下端圆形的座板中间竖起一根喷漆铁管,铁管的上端是一个铁质圆圈,四四方方的话筒通过四根弹簧固定在圆圈中间,连接话筒的电源线顺着铁管一直延伸到后面的扩大器,再通过竖立在操场四周的几个方形高音喇叭传出声音。

经久不歇的掌声终于慢慢停下,萧溢茗清清嗓音,感觉声音效果不太理想,便把手伸过讲桌,稍稍移动麦克风的位置,觉得距离差不多了,这才抬起头望向前方。

前方台下几位《四川日报》、《华西时报》、《天府新闻报》的摄影记者,不约而同地按下快门,一阵“噗噗”的声音伴随冒起的股股白烟响起......

;扫描起点微信二维码,全民抢答冷知识,拿勋章,赢大奖!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参与!各种大奖,轻松拿下!

第192章 合围之势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112章 纵横捭阖(中)第204章 阴谋阳谋第33章 此时不干更待何时第173章 一战成名第105章 开战(四)第102章 应战第165章 麻杆打狼两头怕第55章 谈笑之间的改变第226章 鲁南剿匪(上)第112章 纵横捭阖(下)第224章 大势已去第199章 步步紧逼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114章 平衡的艺术第182章 组合拳第89章 诱之以利求双赢(上)第56章 修修补补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财路(上)第146章 各怀心事第8章 身不由己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112章 纵横捭阖(上)第105章 开战(四)第112章 纵横捭阖(中)第35章 干净利落(下)第97章 山雨欲来(下)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财路(上)第115章 分歧(上)第9章 做人要讲信用第177章 形势所逼第173章 一战成名第8章 身不由己第32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下)第240章 底线第42章 心动了(上)第63章 千钧一发第206章 义断情绝第9章 做人要讲信用第188章 改弦易张第135章 大势所逼(上)第124章 争执(上)第44章 收获与汗水(下)第77章 掣肘(下)第67章 无声的恐惧(二)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89章 诱之以利求双赢(下)第105章 开战(一)第170章 故布疑阵第79章 川滇之战(六)第129章 浑水摸鱼第234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第58章 新鲜出炉的“振字营”第163章 一波三折第43章 堤内损失堤外补第125章 连锁反应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52章 独辟蹊径(下)第238章 殚心竭虑第153章 谁也得不到第239章 同舟共济第71章 以退为进露杀机第143章 敢于担当第7章 日子不能这么过第189章 示弱第70章 算盘珠子慢慢敲(上)第234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第206章 义断情绝第180章 全方位压迫第64章 风暴(三)第192章 合围之势第194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第30章 牵动各方的“逆案”第79章 川滇之战(三)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7章 日子不能这么过第219章 折服第135章 大势所逼(下)第166章 试探还是蚕食第222章 鞭策与激励第188章 改弦易张第47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51章 顿悟(下)第40章 远在山中无人知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上)第131章 西进序曲(下)第54章 提醒还是威胁(上)第105章 开战(四)第59章 有而示之无(上)第6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64章 风暴(四)第219章 折服第142章 第三势力第152章 求变第155章 个中内情第66章 致命的阴谋(下)第13章 暗夜惊魂第201章 此消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