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登基称帝

长安城内一夜的马蹄声让百姓都知道有大事发生了。

第二天宵禁结束后,各城门、坊门依然没有打开,戒严继续,各卫军的军士全副武装地在大街上巡逻,喝令那些胆大打开门或者窗户偷看的人,老老实实地躲在家里,不要外出。如此情况,更让那些有各种猜想的百姓进一步证实了自己心里的预判。不过没什么人能猜到城中发生了什么事。

不知道什么事,又不让出门,许多人因此人心惶惶。特别是那些急需外出购买柴米油盐的人,更是急的不得了,但又不敢私自出去。不过还好,在事发的第三天中午百姓就允许外出了,东西两市也都重新开业,长安城内主要的城门也都打开,但是检查变得非常严格起来而已。

官府也发了通告,说是永王李璘造反,朝廷正在追查此事。

戒严并未完全解除,大街上巡逻的军士非常多,还经常有抓捕人的事发生,让一些胆小者再次逃回到自己的家里,不敢乱跑。但很快,坊间的百姓知道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永王李璘起兵造反,冲进宫杀害了皇帝,想抢夺皇位。不过李璘的叛乱最终被皇帝刚刚认领不久的儿子忠王李晞也就是原来威名赦赦的杨晞扑灭。

不久以前杨晞变成了皇帝的亲生儿子,并被改立为忠王后,坊间百姓在吃惊之余又津津乐道这件事了。如今倒好,杨晞是怎么变成皇帝儿子还正传的玄乎时候,突然发生了这样的剧变,先皇的儿子永王李璘竟然起兵造反,想抢夺皇位,并且差点成功了。连皇帝李玢都被其杀了,所幸忠王杨晞率军勤王,成功镇压了李璘的叛乱,控制了局势,避免了大唐陷入混乱。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认为,杨晞肯定会继位登基,成为大唐新的皇帝。这也是他们期望的事,要是杨晞继位登基,坊间的百姓们都认为,这位新皇帝肯定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荣耀。国力会继续大增。百姓更富足,大唐的疆域也会进一步扩大。杨晞是英雄的代名词,以前时候许多渴望自己儿子有成就,望子成龙的父母,都以杨晞英雄少年的行为来鼓励自己的儿子,如今杨晞将登帝位,而且是在威名显赫后登帝位,这些曾以杨晞事来激励儿子们的父母,当然是真心拥戴的。

李玢一直没什么名声。即使在平叛战役中曾领军,但坊间百姓都知道,那是杨晞的功劳,李玢只是挂个名而已。并没实际指挥战事。再加上其人在当太子期间也并没有什么成绩做出来,长安的百姓对其也并没什么好感,也可以说李玢的生死对他们来说有点无关紧要。

只不过李玢是皇帝,皇帝被人杀了。总是很让人吃惊,并担心天下起乱的。

但吃惊之余他们还是有期待,期待杨晞当了皇帝后。他们能更富足起来。

百官的心思与百姓的当然不尽相同。无论是长安城的百姓,还是其他各地的,只要听说过杨晞名声的人,都愿意看到这个超级大英雄去当皇帝。

但朝中的大臣,许多却是完全不赞同杨晞继位登基的。那天宫中生变的时候一些大臣不敢提反对意见,但在后面一次杨晞以摄政亲王的身份主持朝会,与大臣们商议朝事,并商量给李玢的追赠及庙号后,高适与李泌再次提出来,要杨晞马上继位,以皇帝身份执掌朝事时候,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李泌和高适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唐必须要有新皇主持朝事为由,要杨晞不要再推辞,马上继位登基,主持一切事务的时候,有好几位大臣站出来反对了。

这些大臣都是以杨晞身份特殊,只不过是李玢的私生子,不适合继位登基为由,建议改由其他皇子继位。不过提这样意见的都是那些职位并不重的大臣,位高权重的这些人没有一个站出来这样表示的,最终这些人的意见被李泌、高适、岑参等人驳斥下去,很快就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杨晞也在假意推辞了一阵后,欣然接受,正式宣布登基称帝,大赦天下。

杨晞正式入住已经打扫清理完毕的大明宫,成为这座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宫殿的主人。

他选择了长安殿为自己的寝宫,供自己和郭昕居住。

杨晞即位后,也马上宣布立郭昕为皇后。

当了皇帝,除了皇后外,还有许多嫔妃要封立,什么三宫六院,都要建立起来,不过杨晞现在只有一到两妾,离皇宫佳丽三千人的境界还不知道差多少远,但这些以后肯定要有的,只不过不是现在。

杨晞继位后,马上宣布各官职名改回到贞观时候,并且也改任了一些官员:以郭子仪为尚书令,房琯为尚书左仆射,韦见素为尚书右仆射,李泌为中书令,颜真卿为侍中,高适为检校侍中,张镐为检校中书令,李光弼为兵部尚书,李麟为吏部尚书,这些人都位列政事堂。

以崔圆为户部尚书,苗晋卿为工部尚书,元载为礼部尚书,裴尊庆为工部尚书。杨晞的大哥杨暄及一叫李揆的大臣为中书侍郎,第五琦、李岘为黄门侍郎。

令左右龙武卫镇守大明宫,庞忠为左龙武卫大将军,浑释之为右龙武卫大将军。王思礼为左羽林军大将军,仆固怀恩为右羽林军大将军,浑缄和郭晞分别统领左右金吾卫。其他卫军将领也都委以自己亲信的武将统领,这是维护自己统治的根本,他可不想被人用武力赶下台。

可以说,李玢当皇帝时候的官员大部留任,只不过职位有变动而已,杨晞不想在自己刚刚即位的时候,让朝堂上就发生剧变,那样会有持续的动荡发生的。要是看哪个大臣不顺眼,或者觉得这个人不适合在朝中任要,以后可以再寻机将其贬谪的。

杨晞当然会在朝中任用许多亲信,但不是他亲信的人,只要能力出众,品格高尚,他依然会继续留用,即使这些人对他有成见。

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榜样,他要一个虚怀若谷的君王,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做的好,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方面。而且以后他会再次巩固三省三部的相互制约任用,并进一步加以改良,将后世一些较为民主的手段加起来。他虽然当了皇帝,但他并不希望皇权完全不受制约。

绝对的权力必定会有绝对的腐化,他不希望自己和李世民一样,家国都自己的儿子们折腾的不成样子,朝纲大乱。制度建立起来,并要进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变人治为法治。这一切虽然非常艰难,但杨晞觉得他会花毕生精力去做的。

朝政、军制方向的改革一定会持续下去,并且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杨晞觉得自己能做到的。

杨晞答应过杨玉环的事也开始兑现了。

李隆基驾崩后,杨晞曾向李玢建议追授杨玉环为皇后,尊其为太后,但不被李玢所允。杨晞自己当皇帝后,也把这一切变成现实了,尊其为太皇太后,正式把杨玉环当作李隆基的皇后看待,并让她继续住在兴庆宫内,待李玢的丧事完毕后,他每日都会过去省安的。对于杨晞这样的安排,杨玉环还是挺满意的。她也没太多期望,只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杨晞能时常过去看望她,陪伴她就够了。

虢国夫人已经没什么可以封赠的了,只有一些财物及食邑上的封赐。

对此虢国夫人也是挺满意,她对杨晞的要求也像杨玉环一样,希望杨晞能经常过去看望她。不过她这个愿望比杨玉环那个愿意难实现多了,当了皇帝的杨晞自然不可能经常出宫。

暂时把朝事稳定下来,李玢的丧事是迫在眉睫的事。

在与朝臣们讨论后,杨晞下诏,追封李玢为文明武德大圣大孝皇帝,庙号为肃宗,并为李玢举办非常隆重的葬礼,将其葬于建陵。

原来的历史上,当了皇帝的李亨死后庙号为肃宗,在与朝臣们讨论李玢的庙号时候,杨晞很自然地想到了原本应该属于李亨的庙号。众臣们也认同了杨晞的提议,这样李玢的庙号就是“唐肃宗”了。

在李隆基驾崩后,讨论庙号时候,杨晞并未参与,不过最终李隆基的庙号还是“唐玄宗”,与原来历史上是一样,这让杨晞挺是意外。

李玢的追赠及庙号都定下来了,丧事也正在举行当中,杨晞以儿子的身体为李玢守孝三个月,这三个月时间内,朝事交由政事堂诸宰相负责。

李璘的谋逆案也很快就审查清楚了,大部与此案有牵系的人员也基本归案。

很快朝廷就下达了对李璘案的处置意外,以谋逆罪外死李璘,李璘那参与叛乱的几个儿子李玚等人也一同被杀。除了这几个人被杀外,只有指挥禁军杀进皇宫的两名左羽林军中郎将梁成和李保被叛斩刑,其他仆从者,大部都是被流放或者贬任。李璘及他的几个成年儿子被杀,那李璘集团的力量也灰飞烟灭了,再也成不了气候,那些仆从者,给予他们宽大处理,也不会有事。

杨晞也知道,为李玢守孝结束,就是他大展身手,彻底改变大唐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第79章 穷途末路第107章 说不定……第32章 杨国忠被刺第43章 人海战术第3章 封赏第3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7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28章 扬眉吐气的感觉第30章 巨大威力第85章 什么?第52章 火药的威力第45章 相请不如偶遇第154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51章 再一波的攻击第68章 世事真是奇巧第148章 各位客气了第10章 意外的事故第44章 什么荣耀都是空的第39章 大战将临第143章 意外的失败第92章 重责二十大板第38章 各异的心思第26章 训练继续第49章 战争又将开始第64章 规劝第144章 尹子奇的大胆设想第72章 雨中激战第30章 四郎,不要……第72章 安禄山的烦恼第55章 请求第157章 后续安排第138章 希望你不要让本帅失望第131章 洛阳,范阳第41章 血战开始第78章 长安来的故人第87章 杨玉环怀孕了第24章 怎么回事?第74章 形势出现了危急第135章 利益的交换第36章 挺是恼怒第79章 杨元帅说的有理第47章 机会来了第48章 人生之大事---结婚(下)第16章 哥舒翰的支持第71章 快速奔袭第20章 监军人选第80章 全军停止攻击第73章 禁沟成通途了第34章 凝聚了军心,树立了威望第159章 示好第31章 这算是出卖色相吗第49章 元帅职务第100章 我要娶你当妻子第1章 回京第102章 一切都让人意外第80章 全军停止攻击第31章 十二连城不能放弃第152章 还有硬骨头第102章 杨玉环的私密事第86章 杨国忠去逝第2章 意外情况第111章 演戏第71章 快速奔袭第75章 增援南门第4章 无奈第106章 竟然是这样第149章 合兵第102章 杨玉环的私密事第18章 没想到的人第27章 玉成好事第112章 登基称帝第34章 凝聚了军心,树立了威望第152章 还有硬骨头第72章 雨中激战第116章 真是个荡妇第28章 他怎么可以错过呢第8章 美人挡道第107章 攻占玄武门第25章 更艰苦的战斗还没到来第43章 以退为进的计策第154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78章 军心浮动第104章 惊天疑问第156章 没兴致了第3章 封赏第80章 雪中利器第80章 雪中利器第23章 潼关的血战开始了第68章 天大的考验就要到来了第78章 长安来的故人第65章 战斗激烈第62章 喜欢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第64章 不让你出征第81章 心生一计第120章 但愿如此第5章 绝代佳人第2章 太子李亨的反对第79章 你可不能欺侮我的哟第6章 这是怎么了第20章 四郎,姑姑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