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大佬的盛宴(中)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封会稽郡公,镇守寿春(寿阳),都督十五州诸军事,授侍中,允许其在宫中行走……这些或者是实职,或者是虚职,随便拿出来一个,砸到平头百姓身上,都足以砸死人了。

结果高伯逸居然就可以一口气全丢给王琳!

为了拉拢这个人,可谓是下了血本。邺城中枢朝臣无不惊骇,若是杨愔还是宰辅,估计要第一个跳出来跟高伯逸打擂台。

王琳完全不是邺城中枢这一路的人!如果说独孤信在早年,跟北齐的很多老人都有些交情的话,那么王琳就是高伯逸凭着自己的交情生生拉进来的一个人!

王琳的底子,是南梁的“兵家”,这里的兵家可不是韩信他们信奉的那个,而是南梁地地道道的底层,世世代代都是当兵的,类似于明朝的卫所。

明朝的卫所有多不靠谱,血淋淋的事实为后人所知。王琳本来这辈子都无出头之日,多亏他姐姐是梁元帝萧绎(那时候还不是皇帝)的小妾,王琳得以有机会成为萧绎的护卫。

这才有了出头的机会。

他的前半生,都在为南梁服务。跟侯景打,跟陈霸先打,跟西梁打,可以说稀里糊涂的混着。直到他入主襄阳之后,才算是渐渐蹚出一条路来。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跟在邺城里吃香喝辣的北齐中枢朝臣们有交集呢?

王琳获得如此多的殊荣,获得如此大的官职,他们当然会不爽!

然而正因为王琳是高伯逸带到邺城这个圈子里的,所以中枢朝臣们谁不给王琳面子,其实也是间接的给高伯逸脸色看。

而高伯逸这个人,平时的时候看起来很大方,但是在关键时刻,却是很记仇也很小气的!甚至可以说是眼睛里容不下半点沙子!

“本王的话讲完了,谁支持,谁反对?反对的人,请站出来,说出你的看法。”

高伯逸在对幕帘后面的李祖娥行了一礼后,转过身面对众朝臣,换来的是一片沉默。当然不会有人那么傻乎乎的在这种场合跟高伯逸硬顶,只不过,有时候沉默的本身就是某种态度。

唉!

高伯逸心中无声叹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居然都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莫非,这些人都在站在第一层,而自己是站在第五层的么?

其实能站在这太极殿开朝会的人,都是身经百战之辈,又怎么可能会有蠢人呢?蠢人早就坟头长草了。

只不过,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有时候,一件事情明明对国家有好处,明明对大多数人都有好处,然而若是单单对自己有害处的话,恐怕大多数人也会装作看不见这件事。

人性的规则就是这样死板。

“太后,微臣觉得,高都督说得很对,千金买骨这种事情,硬是要得。齐国将来是要一统天下的,我们的胸怀可以容纳其他人,更不要说是为我们出过力的人。

微臣鼎力支持高都督!”

吏部尚书宋钦道站了出来,还不动声色的给高伯逸使了个眼色。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个又一个狗腿子跳出来了,一时间,赞同授予王琳官职的人,似乎很有一些,至少从气势上看,还像是那么回事。

高伯逸无声的看着自己的党羽“上蹿下跳”,一个个都站出来支持自己,板着的脸渐渐舒展开来。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刚才好说歹说的,就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支持自己,非得按政治的规则来玩,一点意思也没有!

高伯逸在心中暗暗冷笑,搞掉了杨愔,北方世家这波人,只要不是屠刀放在他们脖子上,最后他们都会妥协的。

只要反对的人没有牵头的,那么自己在朝堂上则会一呼百应,又有神策军这张正打反打都好用的牌,谁敢捋自己虎须?

你不反对,那你就是赞同了,我就是要强吃,硬吃!有本事你搞我啊!

“楚王说得颇有道理,哀家也觉得,不厚赏王琳,不足以树立榜样。李德林,你已经接了相印,今日所有人都在,哀家已经下旨,你来拟旨吧。”

高洋在的时候,为什么“侍中”这个职务很牛逼呢?因为侍中有给皇帝拟旨的权力!拟旨完了以后,可以绕过尚书令,给全国下旨!

也就是说,皇帝可以“越级”传达自己的意志。那么作为给皇帝起草圣旨的人,权力就非常大了,理论上,还可以将皇帝的旨意驳回!或者“留中不发”。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权力,实际上,没有哪个侍中敢这么搞。真要这么做,那就是拿自己脑袋开玩笑。

李祖娥刚刚的那一番话,都是高伯逸告诉她说的,两人事先就已经准备好应对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大庭广众下,将承诺给王琳的东西兑现!

如果这个时候不说明白,那么圣旨流传到邺城文官系统里面,再出来的时候,就不知道会多多少东西,少多少东西了!

听到李祖娥这么说,太极殿内不少人都面色微变,却又不敢造次。这个时候若是跳出来,出了太极殿,就会被高伯逸死死记在脑子里,回头就来清算!

玛德,大意了!真没有想到,高伯逸还有李祖娥这张王牌!

“宫人呢?拿文房四宝来,李(德林)宰辅要拟旨了,你们愣着做什么?”

高伯逸一脸不悦的对站在太极殿旁的小太监说道。

很快,笔墨找来,桌案椅子一样不少,李德林挥墨如雨,一气呵成。高伯逸走过去看了一眼,果然是自己人,圣旨上的内容,跟他刚才说的一样不少。

“把圣旨送过去,让太后看一下。”

高伯逸轻声对站在李德林身边观摩的小太监说道。

……

邺南城皇宫外,王琳和他的亲信部下陆纳,潘忠,站在一旁,谁也没有说话。宫门外站着的两个卫士,目不斜视,看也不看他们。

虽说是无意,不过给人的感觉,就是异常的傲慢。

气得陆纳几次想骂娘。

距离他们几十米外的一处,独孤信和韩擒虎二人,同样在等候。不过他们的神态,看起来比王琳他们要从容太多了。

这年头,最稳固的关系,除了红果果的利益外,就是姻亲关系!独孤信的四女,跟高伯逸是那种关系,二人还有一个儿子高承渊。

至于不能曝光的独孤伽罗,跟高伯逸亦是有一子高承广。

独孤信怕啥!

他难道会怕李祖娥母子这对孤儿寡母?

他难道会怕邺城中枢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朝臣?

他怕的唯有高伯逸一人而已。

高伯逸是什么态度,决定了自己在齐国的地位。在这件事上,独孤信异常自信!不仅如此,将来高伯逸称帝了,自己的外孙,未必不能争一下太子!

高伯逸看得远,独孤信亦是看得远。

别看关中现在都是宇文氏的天下,等哪天神策军攻入关中,拿下长安,哪里还有宇文氏什么事情!

到时候,关中的那些人,需要寻找新的靠山。

щщщ ⊕ттkan ⊕C ○

他独孤信不就是最大的一个靠山么?

对于今年已经五十八岁的人来说,独孤信已经没有权势上的追求了,或者说,他追求权势,是为了家族,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长安长大的儿子里面没有成气候的,反而是自己丢在邺城的独孤罗,进步很快,沉稳有度。

不过独孤罗的能力,也不足以支撑独孤家。

他把目光放到了下一代,正如李祖升把目光放到了下一代一样。

等天下一统的时候,独孤家,就会是关中那些世家的旗帜!

王琳可能会很担心,高伯逸当初的承诺会不会兑现。然而是独孤信却是一点都不担心的,他也懒得跑过去跟王琳搭腔。

今后的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他都已经看到了。今后投靠齐国的人会越来越多,高伯逸也会慢慢的侵蚀高氏一族的权势。

从内到外。

等灭周之日,就是称帝之时。

到时候四娘子会被封为贵妃,高承渊也会有争太子的资格。接下来就是灭掉陈国,天下一统。到时候,联合关中那些世家,把高承渊送上太子的位置。

这辈子也就值得了!

一时间,独孤信想到了很远很远。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绯色宫服的太监走到门口,对着王琳等人,拿出一卷黄色的帛书,高声念到:“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封会稽郡公,镇守寿春(寿阳),都督十五州诸军事,授侍中,允许其在宫中行走的王都督进(太极)殿议事!”

王琳愣住了,陆纳傻了,潘忠激动得快要手舞足蹈,而站在不远处的独孤信,则是满脸不可思议。

王琳居然封了这么大的官职!几乎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了。

高伯逸这么做,是要千金买骨,还是要……卸磨杀驴?

一时间,独孤信想到了很多。然而,最让他在意的是,王琳的官职和封赏都出来了,那自己的呢?

这时,只见这位太监和颜悦色的对已经呆滞的王琳说道:“王都督,请吧。此等封赏荣耀,自齐国建立以来,也是头一回呢。”

他这句话把王琳拉回了现实,其实其他那些杂七杂八的,他也没有多么在意,只不过,那句“都督十五州诸军事”,不断在脑子里回荡。

乖乖啊,这个官职,几乎是等于要“裂土封王”了。王琳之前也想过高伯逸到底会怎么封赏自己,甚至对方翻脸不认人,或者表面笑呵呵,背地里耍无赖,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没想到……高伯逸这么实诚啊!这么大的封赏,完全是出乎意料啊。或者说自王琳以下,哪怕对他最忠心的陆纳,也没有料到北齐中枢会如此大方。

一时间,王琳都还没有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主公,快进宫啊。”

陆纳在王琳耳边不动声色的小声说道。

“哦哦,好的好的,你们就站在此地,我去去就回。”

王琳僵硬的面部变得柔和,露出一丝笑容来。不管这事到底有什么蹊跷,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对自己没有坏处?

跟着那位绯色宫服的太监,王琳的身影消失在了宫门之后。陆纳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眼中寒光一闪,他咬了咬牙,对身边的潘忠说道:“你现在就去邺城外的营地,然后……”

他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却见潘忠吓得面如土色。

“你疯了!主公绝对不允许你这么做的!”

潘忠压低声音嘶吼道。

他觉得陆纳已经疯了,不可理喻!

“当年的事情,你或许已经忘了,但是我却还记得很清楚。你做不做,你要是不愿意去,我亲自去!”

看到陆纳这么坚决,潘忠想了想,微微点头道:“也行吧,我去就我去。”

“做得自然点,别见血!”

陆纳忍不住提醒道。

“不用你提醒我!”

潘忠没好气说道,大摇大摆的走了。他刚才心中确实有挣扎,然而,也只是一点点罢了。

……

独孤信看到邺南城皇宫门前的这一幕,心中又是羡慕,又有些不是滋味。他等啊等啊,那个绯色宫服的太监进入皇宫以后,就再也没有出来了。

就这?

这就没了?

自己的封赏呢?

在虎牢关浴血奋战,韩擒虎身上都留下几十处刀伤,就一笔带过了?

独孤信看着安静的宫门发呆,心中很不是滋味!

相比较而言,王琳这厮才是“后娘养的”吧?为什么后娘养的有糖吃,自己这个“亲妈生的”,却什么都没有?

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独孤信侧过头,发现韩擒虎正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好像是在说:你刚才的自信满满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的封赏还没有来?

一时间,独孤信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放心,我们在洛阳之战中出了死力的,如果齐国中枢不封赏的话,那也太……”

说到这里,独孤信突然有些语塞。

对哦,好像并不能把高伯逸怎么样,更没法把齐国中枢怎么样。

“咳咳,我们……就在此等候吧。”

独孤信略有些尴尬的咳嗽两声说道。

第968章 血战滏水河(9)第272章 叫你小子不戴帽子第1002章 没有什么不可能(4)第652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斩第618章 敲打(上)第442章 无法拒绝的贼船第173章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第674章 德不配位,必遭其咎(加更求票)第1345章 灞水河边论英雄(上)第940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41章 各自的应对(上)第1000章 没有什么不可能(2)第296章 卖国求荣之辈人人得而诛之第135章 巧妇糊弄无米之炊第814章 坟头蹦迪(完)第636章 非陛下在梦中,乃汝在梦中矣第932章 燃烧军团(1)第1297章 无言的结局第866章 时代的尾声(2)第236章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第1276章 乱世之末(中)第1067章 同样的招,效果不一样(上)第1008章 一路向北(1)第888章 尘归尘,土归土(下)第738章 高屋建瓴(中)第803章 逆风飞翔(1)第1005冰雪雄城(中下)第1205章 野蛮的拳拳到肉(下)第811章 坟头蹦迪(4)第928章 开府建衙(下)第291章 眼见未必为实第12章 夜来风急甚(下)第993章 凛冬将至(5)第100章 指鹿为马第277章 有人行刺朕第901章 两手抓,两手都很硬(1)第1130章 雨中的悲歌(完)第322章 大婚第201章 再献策第56章 想不起来的大事第434章 人间有正气第361章 段孝先纳妾第370章 祭祖第1168章 运作(上)第192章 天保土断第63章 劝解第744章 看起来好像条狗诶第1146章 再出发(2)想不到吧,秦叔宝祖祖辈辈都是北齐铁杆第188章 犯高二郎者虽远必诛第211章 别慌,我们走慢点第329章 治世之能臣第667章 登泰山而小天下(下)第1277章 乱世之末(下)第731章 后天保时代(1)第62章 神来之笔第908章 发扬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3)第945章 刺勒川第475章 二选一第1074章 江湖最后一个大佬(上)第244章 四两拨千斤第850章 经济制裁(4)第1004章 冰雪雄城(上)第453章 暴雨前夜第1237章 尘埃落定(上)第1154章 不妙的预感(下)第1250章 时代的曙光(完)第1001章 没有什么不可能(3)第152章 塔防流大师第91章 令人窒息的会面第773章 新年“快乐”(3)第1006章 既生瑜何生亮(上)第513章 我为你准备了一份大礼第1007章 既生瑜何生亮(下)第229章 平南策第686章 有滋有味的白龙鱼服(中)第693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248章 相谈甚欢第912章 跑路王与墙头草(中)第732章 后天保时代(2)第330章 盐池争夺战(上)第931章 添加砝码壮骨丸还是断肠草,论轰轰烈烈的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上)第867章 时代的尾声(3)第1342章 鲜花白骨铺满路(上)第451章 爱要要,不要滚第916章 “安定祥和”(下)第1302章 得意洋洋第827章 在下岂是随便之人?(上)第622章 看不见的军工产业(下)第1224 章 时代不相信眼泪(下)第972章 人命不止是数字(下)第632章 有门道还热闹第474章 远方的信使第1137章 人生寂寞如雪(中)第1186章 关键的一手第863章 暗流涌动(上)第109章 一石二鸟第101章 防患于未然第64章 阳谋对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