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南京

清洗治标,教育治本。

开始时候,迫不得已只能依靠武力强行维护大明统续。

当表面上已经渡劫了之后,现在则需要用治本的方法,来为大明逐渐煨火续命。

利用教育的手段,培养出朱慈需要的人才。

同时,因为知识阶层基本都是酸腐大儒,想要彻底向这个阶层宣战,并且毫不留情的清洗,则考虑以新的阶层替代。

那便是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后,新生的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的王朝,最多不过东西二周八百年,但实际上有一个王朝统治了中国两千年之久。

孔家王朝经历了多少历史兴衰,却仍然屹立不倒,五胡乱华,蒙古鞑清,完全无法将其动摇。

如果说紫禁城是最为庞大的宫殿群,那么处于曲阜的孔家大院,基本上是仅次于豪华宫殿。

先不论儒学的合不合理,孔家王朝之所以能存在数千年之久而不倒,成为华夏的势力操控者,说明了一点。

武力永远只是暂时的,只有思想才是永恒的。

只有成为一个能让大家伙都认可的圣人,并被顶礼膜拜的供奉起来,大明想要传万世,并非不可能。

实际上儒家并非一无是处,最为精粹的是忠君爱国的思想,实在是每一个王朝最需要这个思想,也,才被各大王朝推崇成为国教。

好的东西需要保留,阻碍前进的落伍思想则需要抹除。

综合起来,便是需要让新的知识分子阶层,推崇新的学说和思想。

要想做到这一切,首先要继续去折腾文官们。

“招方以智来。”

……

另一方面。

南京的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永王和定王已经被抵达了南京,猴急的东林党人,很快把璐王撸了下来,换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人充当傀儡。

永王……被称帝,以明年为明光元年。

一大串仪式之后,懵逼的永王就发现自己当了皇帝。

按理说,即使推人当皇帝,按照伦序,周皇后的亲子,定王应该更加适合称帝。

但是……在了解了二王之后,文臣们发现,定王虽然年长,但却十分刚强的不太配合,相比而言,永王那软弱怕事的性格,实在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所谓的伦理道德,只是文官们表面上的遮羞布而已,在真正的利益面前,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其撕碎。

北边的消息,逐渐的传到南京,让张慎言等人坐立不安。

二刘的覆灭,让他们早已吓破了胆,对北伐的事情基本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如果不能纠集更强大的武力阵容,北伐还是不要痴心妄想了。

鞑清入关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他们本来还心里期盼着鞑清直接把辽宁皇帝撸穿,若是辽宁皇帝一死,或者跑到南边,哪怕他再英明神武,也挡不住他们这群老阴b。

不过那鞑子竟然如此不争气,在辽东跟开了挂一样,把明军打的抬不起头,这一入关,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清虏竟也败在了逆子手中。”

“清虏不过尔耳罢了,若不是当初那几个蠢货养寇自重,为了盘剥辽饷,不尽力剿贼,清虏又如何在辽东猖獗。”钱谦益说道。

这样的话,或许只能找到些许安慰,如今的局面有些尴尬。

本以为振臂一呼,派兵北伐,可以妥妥的将那辽宁皇帝扼杀,不过接连的失败,让他们实在难以继续保持着自信。

不过现在,似乎有些骑虎难下,这反的已经很明显了,这个时候,似乎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左良玉是他们最后的依仗,如今南京也只有左良玉一个军阀而已。

也就是说,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左良玉手中而已。

北边的消息传来不久之后,左良玉就上书,吵着要封王。

趁火打劫。

毫无疑问,左良玉也并非傻子,虽然他内心倾向于东林党,但这并不妨碍他想着为自己捞取利益。

那就是成为大明的异姓王爷。

当初二刘还在的时候,他们也想要封王,不过那个时候,南京军鼎盛,还不至于沦落到放弃祖制,封外人为王的地步。

不过现在,似乎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失去了左良玉的依仗,那就不是面子的问题,那将是性命的问题。

“封其为宁南王吧。”二字王比国公高一等,比一字王低一等,但也是第一次敕封给了非朱姓的活人。

想来也足以暂时安抚左良玉,将其捆绑在南京的大车上。

不过,如果这样继续等死的话,也不是事情。

张慎言和钱谦益觉得应该做些更充足的准备。

“郑芝龙那边还没回应么?”

南边的大军阀,除了左良玉之外,便是福建的郑芝龙,在二刘覆灭之后,他们需要更多的武力,来支持南京政府的权威。

所以想尽办法的和各地的军阀联络,收纳,这是自然而然的。

“郑芝龙那边还没回应。”

“莫非,他心向着逆子?”

“那倒不至于,郑芝龙不过是个水寇罢了,那懂得忠孝之道,怕是想着在福建观望,不愿太早的表明态度,如果当初咱们北伐成功,绞杀了逆子,他或许早已纳表归服了。”

“是。”其他人都认可这样的说法,纷纷点头。

“但如今如果福建不愿归服于南京,只靠着左良玉恐怕。”

“牧斋先生,听说郑芝龙的儿子拜学于您,那么是不是……”

“你是说郑森啊。”

……

钱谦益也在为南京的事情竭尽全力。

当他们决定想尽一切办法拉郑芝龙下水后,钱谦益便通过他的力量来影响局面。

郑芝龙对自己的儿子郑森很好的,让他拜钱谦益为师。

也因为此,郑森一直生活在南京。

这个时候,钱谦益将郑森找来。和他商议此事。

“如今国中局面危难,汝父在福建亦不可能置身事外,此事本与你无关,然为师教你数月,你也应该明白,身为国之臣民,当以国家为先。”

“学生自然省的。”郑森低声道。

“所以,你可愿意回福建,劝说汝父,为国出力气?”

第四百六十一章 驸马第三百七十四章 进击的秦良玉第一百二十三章 议价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关第四百八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四百三十四章 计取云南(中)第四百零七章 生死存亡的石柱第四百六十一章 驸马第二百五十二章 啪啪第二十章 京城诛奸侫(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压着火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东线攻势第二百五十四章 忐忑的王永吉第四百四十章 绝望的副将第二百五十三章 多尔衮的想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沈阳城的曙光第二百一十九章 福临是你儿子么?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龙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孔家“正名”第一章 魂穿与两个公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知第三百九十六章 利益至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会审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地第十章 激情演说(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战前准备第三百七十一章 佯攻第四百零五章 御驾亲征第七章 逼迫二臣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方域第二百九十四章 民间第一百七十六章 猥琐的歌谣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军动静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产(二)第四百一十章 石柱保卫战(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鞑清军的后退。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开沈阳第二百零七章 沈阳之耻第八章 激情演说(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梦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兄弟第五百零二章 社交第七十四章 抄家伙第七十章 赦免?第二百六十三章 下马威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谈第四百零三章 上位者的游戏第一百三十一章 笼中之鸟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四百八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祖保佑第四百四十六章 麻烦的车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抓奴进行时第二百章 大玉儿有点慌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清剿(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赏口饭吃吧大爷第四百六十三章 临春第七十二章 吴三桂第四百九十六章 迷路第六十五章 可怜兮兮的槿娘儿第五百章 到家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头疼的锦衣卫第二百五十章 昭仁和宁槿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第四百三十七章 搅屎棍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内外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第五十五章 政事决议(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龙第四百九十二章 东南视角第二十八章 最后的清剿(五)第二十八章 最后的清剿(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目标,CD第九十四章 论肉第三百三十六章 张煌言杀降计(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准备第三百八十五章 马万里第十九章 京城诛奸侫(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一百七十一章 兵临广宁城(2/3)第三百零六章 黄得功的野望第一百八十章 城下骂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北信第六十二章 练兵(一)第一百零七章 纳降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闱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骨第一百五十九章 阵亡与受伤第四百三十九章 举棋不定第八十九章 战利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第十四章 京城诛奸侫(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射出大结局。第三百六十五章 捷报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态爆炸的辅政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黄太吉的坟头蹦迪第八十三章 亲征军开拨第二百九十六章 妹妹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