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冲鸭,大明

祭祀祖宗,那是必须得,哪怕朱慈觉得挺兴师动众的,铺张浪费的。

但凡是到了一些大型节日,大的事件,都需要对祖宗祭拜一番。

作为国家元首,弘扬孝道是必须的。

在崇祯的要求下,祭拜了宗庙。

崇祯碎碎念的满意而归。

昭仁似乎还想和朱慈说些什么话。

不过一回到北京,首先就要处理一些堆积起来的公务,朱慈实在抽不开身去回后宫。

目送着皇亲离开之后。

朱慈把巩永固叫了过来。

“辽东局面如何?”

“回圣上,清虏已退……锦州安然无恙。”巩永固言简意赅的回答。

“好。”朱慈点了点头,听到巩永固的答复,算是放下心来。

不过也很诧异,讲道理,清虏这次趁着自己南去出兵,应当是对锦州势在必得,本来还打算返回北京后,向辽东增添兵力。

结果回来的路上,就听说清虏已经被干了回去,这胜利有些来的太过于容易了吧。

“你派了一万皇卫营的援军?”

“是的,圣上。”巩永固低头道。

“主帅谁?”

“新乐侯刘文柄。”巩永固擦着冷汗。

“刘文柄……”朱慈颇为惊讶,刘文柄是怎么样的人,他也真的了解。

当初北京保卫战也用到他了,但用一次,就看出那只是个被侯门世家养出来的渣渣。

忠心没的说,能力十分欠缺,所以这也是朱慈把他放在军部,却根本不考虑使用他的原因。

不过听到巩永固的说法,好像这刘文柄真的打了胜仗。

面对三万清虏大军的围攻,却最终斩敌过万,全身而退,自身损失不过几百。

乖乖,这样的战损比,如果真是刘文柄打出来的,那绝逼是个名将。

难道自己看走眼了,或者是巩永固因为是自己的亲家公,所以谎报军功。

“臣万万不敢虚报功劳,若圣上不信,可向厂卫求证……”

连厂卫都拿出来立誓了,让朱慈都不好意思怀疑巩永固了。

“臣深知新乐侯无大才,然北京亦无可堪之将,也只得如此。”巩永固倾诉道,他还是个实在人,有啥说啥,刘文柄的确没啥才能,但胜在绝对忠心可靠。

一个能用的将军,第一要有能力,第二要有忠心。

如果两者不可兼得,显然忠心更加重要一些。

刘文柄能力不足,忠心有保证,这才是巩永固深思熟虑后派他率领明军的原因。

“我军之所以能击败清虏,解救锦州,一是仰仗圣上洪福齐天,二是依靠新器之利,据塘报所言,新器铅火齐发,清虏虽悍勇,却不得近,以至损兵折将,接连受挫。”

第一个马屁,可以忽略不计,洪福这种东西,纯粹扯淡。

第二个才是关键,新器,也就是自生火铳乙型,那种火器均射速十五秒一发,比以前的火绳枪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但实际上应用于战场后会有怎么样的效果,朱慈还不得而知。

不过在巩永固复盘了宁塔之战后,朱慈才不由得宽慰起来。

乙型仍然属于前膛枪,充其量可以算作前膛枪的顶峰之作,而后膛枪才是近代战争的开始。

后膛枪还没研发出来,就已经靠着一个三流将军把鞑清的八旗兵吊着打了?

不管如何,结果总是好的,虽然刘文柄并没什么才能,给他和他手下的皇卫营记上战功那也是实在必要的。

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

朱慈在见过巩永固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去了军器局。

为了狂攀科技树,军器局基本汇聚了大明能网罗到的能工巧匠,并且像宋应星这样的人才,也塞了进来。

为大明的科技进步,添砖加瓦。

宋应星,的确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大明,虽然四十多岁的他已经谈不上什么青春了。

不过以如此高龄的身份,被圣上亲点恩科状元,恐怕从古至今,他已经算是第一人了。

感动,除了感动之外,似乎只有燃烧了自己的全部,才能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

定装火药,不是他发明的,是圣上提出来这个概念后,有人按图索骥的搞出来的东西。

不过,在定装火药契合火器的过程中,他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气。

毕氏自生火铳乙型的最终定型,就是他作为项目总负责人。

乙型出炉,这还并没有结束。

丙型,丁型等等。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丙型目前还在概念之中。

相比与乙型,性能肯定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怎么样提高,却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

乙型的关键词在于定装火药。

让装填过程进一步简化,那么按照这样的思路,是否还能继续简化下去。

宋应星似乎碰到了瓶颈,那思考的上端,仿佛有一层纸,需要破开,却怎么也破开不了。

“当初,圣上说,是不是可以研制出一种,从后面装药的火器,使得火器兵不需要站立,就能完成装填……”

“但事实上,也证明这根本不可能,后方装填灌药,必须要考虑密封,如果不密封,很容易炸膛不说,还有可能根本送不出铅丸。”

“是啊,铅丸,必须放置于火药前段,并且还需要夹层。如果不密实,铅丸也飞不远。”

军器局的众人,似乎对于后装枪的概念,并不是太过于认可。

纷纷摇头,举出了各种,不切实际的原因。

宋应星暂时没想到什么好主意。

讨论似乎很激烈,以至于当朱慈来到军器局时,里面的研发人员,差点没察觉。

“圣上,臣等失礼……”工匠们和工部的官员惶恐的想要跪拜。

不过,朱慈并不在乎这些礼节,况且对于朱慈来说,大明强盛的最大保证,便是这些带动科技进步的精锐。

“以后,凡军器局所属,见朕皆不必跪拜,躬身即可。”

这是对于精锐工匠们的恩宠,朱慈不需要他们跪拜,其他的官员也不会敢于让他们顷服。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匠户们地位,也让那些为国家搞科学的官员,更加欣慰。

必须要给全国一个信号,相比与文笔华丽的官员,国家更重视能带来技术进步的人才。

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与枪第四百一十六章 张献忠的算计第三百四十五章 煎熬的等候第三百五十章 袁承志和刘宗敏第三十五章 天下之牛耳(四)第八章 激情演说(一)第四百零三章 上位者的游戏第三百一十九章 危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后第四百七十六章 内斗第九十八章 三月十八第三百一十五章 矛盾在激化第三百四十二章 鞭笞第九十五章 头戴绿沿帽第一百三十章 吴三桂的最终决定!第二百零三章 扑街的大玉儿第五百零八章 无法改变的结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东南视角第三百四十三章 被灭杀的二十万降军。第四十七章 收民心(七)第一百零二章 谁在包围谁?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知第四百六十六章 科学与技术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盘算第三百五十章 袁承志和刘宗敏第三百四十章 张煌言杀降计(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剑拔弩张第二百六十三章 下马威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产(二)第六十章 全力生产(四)第五百零四章 成长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飞自我的武将第五章 茶楼密会第七十二章 吴三桂第四十四章 收民心(四)第一章 魂穿与两个公主第四百零五章 御驾亲征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绝境的北京城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四百七十章 挖矿第四百一十四章 黎明第五百零七章 觐见第四百八十一章 冲动第二百八十五章 面对现实吧第二百九十四章 民间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一百四十章 游戏开始第二百五十一章 啪第三百二十九章 辽宁元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更让人恐惧的动作第七十五章 灭杀粮商第二百八十一章 动荡不安第三百零八章 对科举的开刀第一百四十三章 阎应元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关第八章 激情演说(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冲动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六十三章 临春第一百三十九章 或是一别第二百一十五章 镇江外毛家人第三百一十章 隐藏boss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牛耳(一)第四百零九章 石柱保卫战(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讲个笑话第十章 激情演说(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九十章 推进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达石柱第三百二十四章 空白的历史第四十三章 收民心(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甄选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军残党第四百零九章 石柱保卫战(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麻烦的车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驸马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贵神速,奔袭沈阳第三百零八章 对科举的开刀第五百一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阳府会谈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转第四百三十九章 举棋不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最后的战役第二十七章 最后的清剿(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盘算第四百八十章 索敌第六十四章 京城之间第四百二十章 此时的朱慈还在赶来的路上第二百零一章 追妹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东线攻势第四百一十八章 无下限的张献忠第四十四章 收民心(四)第二百零二章 试图逃脱的大玉儿(3/3)第一百八十章 城下骂战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学习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内外第二百二十八章 拉锯战第四百七十七章 准备开团第三百七十五章 目标,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