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国论

对于军器局的科研进展,大多数时候朱慈都是插不上手的,手里并没有百科全书的他,想要一蹴而就的将科技硬拔起来根本不可能。

朱慈知道蒸汽机的原理,但自己肯定弄不出来,也知道现代枪支的原理,但同样搞不出来。

但大明之中,比他聪明的人多的是,朱慈只需要让这些聪明人把智慧用在大明需要的地方,科技突飞猛进,并且引领这个时代,并不困难。

需要的是时间。

宋应星在朱慈来到军器局后,不得不苦笑。

圣上返回京城后,首先就来军器局,似乎也并不出乎意料,当初没出征之前,圣上基本隔三差五的来军器局巡视一遍。

在后宫玩妹子不好么,来军器局给他们压力呢。

每次来,开头总会来那么一句话。“火器研究的如何了?”

如果他们拿不出来任何入的了圣上法眼的进展,都实在难以交代。

当初自生火铳乙型,也基本是在圣上眼皮子底下给逼出来的。

那对于火器的热衷,让宋应星这个专家都十分汗颜。

乙型自生火铳列装还没几个月,大家伙还以为能松一口气,圣上再次的到来,估计又来催工。

事情,也如同宋应星所预料的那样。

“火器研究的如何了?”

呵呵……

这让大家如何回答?

乙型的出炉已经烧完了大家的脑细胞,将射速提高到十几刹那一发,还不够么?

听说明军在辽东战场,靠着乙型自生火铳,已经爆锤了清虏,竟然还不知足。

是不是非要大家伙研究出原子弹,您老才能满意?

“臣等惭愧,未有奇思也,不过乙型定量火药,药弹一体实乃巧技,臣等寻思着,或可用于火炮之中,以利火炮之威。”

一个火器局的官员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将定装火药的概念,延展的更深,肯定是十分必要的,朱慈也称赞了这种想法。

但是,现在延展的程度还无法满足需求。

自生火铳乙型,对付清虏或许很有用,但相比火器已经普及的西方,还不足以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现在满足于目前的小成就还为时过早。

“仍然不能懈怠。”朱慈道。“缺钱,少人,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告诉朕,火器的研究绝对不能停下来。”

“没错,自生火铳乙型的出现,确实给朕帮了大忙,在辽东战场大显神威,朕很满意,也很不满意。”

“满意的是你们完成了朕需要的研究,不满意的是,这还远远不够。”

“军器局,军器局……便是研究军器的地方,而所谓的军器……”

“直白地说,就是杀人用的东西,你们的目的,就是如何让大明的军队,更有效率的杀人……仅此而已……”

其他人连连点头称是,不禁擦了擦冷汗,低着头听着朱慈的训话。

暴君,果然就是暴君。

说话,都如此赤裸,像正常的皇帝,都是标榜自己的名声,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什么仁恩远播四方等等,即使想杀人,表面上也会装作一个圣母婊。

但辽宁皇帝,就从来不遮遮掩掩,更有效率的杀人……还有更暴虐的说辞么?

在军器局中供职的人,有官员,有出类拔萃的工匠,还有几个拔尖的士子,大学生等等。

只要有能力,无论什么样的身份,都能进入军器局。

有人认可朱慈的话,也有人并不认可,儒家的思想还远远没有消散。

甚至士林之中,对于奇技淫巧被朝廷过分重视的口诛笔伐,也远远未曾平息。

“圣上……火器虽利,却只可为辅,治国安邦,仍需以仁德为本,国运恒远。”

一直听着别人说话的宋应星,在听到朱慈一番暴君之言后,一直憋在心里的话,也忍不住说了出来。

周围的同僚,听后都面带惧色,不禁为宋应星捏了一把汗,圣上登基也有一年多了,那暴君什么德行还不知道么?

仁德?暴君的仁德早就让狗给吃掉了,和圣上不对路子的人,基本都凉凉。

你这说话也不带脑子啊,状元之身,即使不砍,前途也堪忧啊。

不过,他们注意到圣上的表情似乎并没有太多变化。

仍然是那种不瘟不火,难以触摸。

宋应星是豁出去了,虽然自以为必定要奉献自己的一切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但也正是因为他为大明着想,才不惧得失的说出肺腑之言。

宋应星这般话,约摸的代表了大多数人心中所想。

朱慈对搞科研的人,尤其是宋应星这般的人,实在难以用暴力镇压。

当官的,一抓一大把,但能带领社会进步的人,哪怕是现代都是凤毛麟角的宝贝疙瘩。

身服,还不够,必须心服才行。

就如同海德堡那样的天才,如果真心愿意出力,元首可能也不会失败了。

“国家之事,本不是你们军器局所关心的,但这里也没外人,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有些话和你们说说也无妨。”

“大明从太祖以来,就四面环敌,北面蒙古,西边吐蕃,南边安南,红夷,东面倭寇,等等。”

“然成祖之时,万国来朝何也?”朱慈说完,环视左右。

“臣以为成祖仰天之顾,德播四方……”有人回答道。

屁的话,朱棣那家伙连自己的侄子都给撸掉了,哪来的德行。

当然,作为朱棣的子孙,朱慈是不能说成祖的不是的,也只能微微笑笑,完全忽略。

“不,因为成祖之时,兵强马壮,五伐蒙古,七下远洋,鞑虏胆寒,故而顷服我大明。”

“圣上之言,臣等自愧不如也……”

“正是如此,想我朝成祖之时,何等意气风发,无人敢犯,莫不惧我大明。”

大家伙交头接耳,对于朱慈的说法,没有不赞同的。

而宋应星低着头,什么也不说,似乎还在思考着什么。

“汉朝之所以谓之强,乃其扫平匈奴,唐朝之所以盛,因其威服四方。”

“国无军不固,朝无兵不宁,军器局便是为的让军更盛,兵更强,没错,火器之利,或以至杀人无数,但所杀之人,若非敌寇,便是鞑虏,鞑虏多,则汉民徒为其戮,敌寇少,则军兵不至其祸。”

“所以,火器虽明为杀人,实为保民也……”

第四百五十七章 准备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记第二百八十章 南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绞肉磨盘(油尽灯枯第三更3/4)第九章 激情演说(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丧心病狂的阎应元第四百三十二章 石柱民生第十章 激情演说(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触即发第八十七章 焚烧着的世界第四百八十一章 冲动第二百六十九章 更让人恐惧的动作第一百零五章 更为强大的敌人第二百六十章 汇师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广宁,屠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北信第四百零八章 石柱保卫战(上)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来点创新第二百一十一章 辽东追击战,朱慈vs多尔衮第四十一章 收民心(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五十三章 政事决议(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方域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达石柱第四十五章 收民心(五)第四百零八章 石柱保卫战(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干他丫的棒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抓捕进行时(1/3)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产(二)第四百八十章 索敌第一百五十七章 活命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义愤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一百五十三章 下一个目标第一百四十八章 燎原的怒火第四百三十八章 有点虚第四百八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二百零二章 试图逃脱的大玉儿(3/3)第十三章 京城诛奸侫(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东第三百二十六章 准备落叶归根的孔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风第一百四十七章 北信第十二章 京城诛奸侫(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闭上的双眼第二百零六章 罪恶在持续第四百六十三章 临春第九十二章 仁君第二十章 京城诛奸侫(九)第一百五十章 罪恶,狂欢第五百零七章 觐见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烈第五百零六章 必须严惩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四百四十一章 听从天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无休止的问题(3/3)第九十章 沙河大捷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第四百零三章 上位者的游戏第四百六十三章 临春第三百二十六章 准备落叶归根的孔家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尔衮第三百九十五章 抓奴进行时无标题章节第一百九十五章 军心崩溃第四百零一章 奸商(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准备背锅的文臣第四百六十四章 风动第五十六章 政事决议(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第十九章 京城诛奸侫(八)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军残党第十三章 京城诛奸侫(二)第七十九章 御驾亲征第七十八章 心战第二百七十五章 会审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态爆炸的辅政王第九十六章 萝莉与正太第四百六十一章 驸马第四百五十八章 与虎谋皮第二百七十五章 会审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态爆炸的辅政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军备发展第一百八十章 城下骂战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三百七十六章 狙击战第九十五章 头戴绿沿帽第九十二章 仁君第一百七十一章 兵临广宁城(2/3)第二百零六章 罪恶在持续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阵(首更试水,求首订)第四百三十九章 举棋不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后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第九十九章 死士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