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千六百刀,活剐弑君者

隆武二年,四月,南京城。

头顶着明媚的阳光,金陵城万人空巷,来到菜市口观看弑君案主犯的行刑。

五个主犯被押出来,摘掉头套的那一刻,他们紧紧地闭上眼睛。刑部大牢里暗无天日,再见强光已经是几个月了。

明初朱元璋用了四大血案,杀了十万人,才换来了整顿吏治,收拢兵权的目的。如今一个弑君案,就将江南杀得鸦雀无声,东林、复社真正的被连根拔起。不管是士林中的骨干,还是背后支持他们的豪商士绅,只要稍有威胁,就被潜象营划在了名单上。

五个人中,陈子龙心力憔悴,他已经彻底后悔,暗恨自己为何鬼迷心窍,听信了这两个朋友的话。想当初隆武帝是何等的器重自己,身为当朝尚书,本该大有所为。侯玄演虽然与自己不和,但是他为人还是有口皆碑的。只要自己一心辅佐君王,北伐中原,肯定不会遭此横难。纵观他所杀之人,今本上全都是主动招惹侯玄演的。

陈子龙虽然默然无语,但是剩下的两个,可就不肯这么老实了。钱谦益看着周围的百姓,看向自己的目光,都变得鄙夷仇恨。这是他在江南从未有过的待遇,他一直是受人敬仰的文坛宗主,走到哪都是前呼后拥。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自己一生注定成为青史上浓重的一笔,叛国、反覆、弑君...求名得名,得的竟然是遗臭万年的恶名。想到这里,钱谦益犹自不甘心,试着做最后的努力,用尽力气怒吼道:“千古奇冤!望有后人昭雪。”

黄宗羲则比钱谦益光棍许多,他早就被处以宫刑,根本不畏惧死亡。待看清监斩位上的侯玄演,破口大骂:“奸贼,你必不得好死。”

行刑的刽子手,将头套一撕,塞到这两位的嘴里。

侯玄演站起身来,一身的蟒袍还是隆武帝御赐的,可以越级穿戴的织金麒麟袍。腰系玉带,头戴峨冠,年纪轻轻已经是位极人臣。

“先皇宽厚仁恕,勤政爱民,三餐检素而无奢靡之风,实则是一代明君。可恨这三个奸贼,竟然在内买通御医,在外勾结武将,犯下弑君之罪,简直就是人神共愤。今日在金陵开三千六百刀之剐刑,凌迟处死弑君主犯,以告慰先皇在天之灵。”说完捡起桌案上的竹筒,拿起火签令,往地上一丢喊道:“午时三刻已到,验明正身,即刻行刑!”

刽子手将手里的小刀啐酒,拿下五个人犯的亡命牌,聚精会神开始行刑。凌迟讲究的是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尤存。这是所有死刑里,最有技术含量的一项。

侯玄演无心欣赏,在围观百姓的惊呼声中,转身就走。

与此同时,金陵城中所有寺庙、道观鸣钟三万声,遥祭隆武帝朱聿键。

皇宫内,王祥年对着朱聿键的灵位,伏地痛哭。

属于这个好人皇帝的时代,已经慢慢拉上了帷幕,事实证明个人品德再好,在这乱世也难有作为。当你的身边萦绕着一群所谓清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疯狂的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无休止的内斗,终究会耗光国力。

第二天的早朝,陈妃垂帘听政,泥菩萨一般躲在帘子后一言不发。

只有侯玄演说话时,她才轻声应诺几句,表示支持。

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原潜象营东衙统领赵元华,站出来说道:“先皇驾崩,新帝未生,天下政令从文渊阁而出,殿下孕期日久,庶几不便,再垂帘早朝,恐有损胎气。臣建议,在金陵开一衙门,唤作摄政府,由越国公暂时处理政务。”

帘子里的陈妃,浑身都不自在,一听可以不用来早朝,喜道:“这位大臣所言甚好,就照此办了吧。”

侯玄演越众而出,领旨谢恩。

刘中藻、路振飞阻挡不及,皆面带苦色。如此一来,文渊阁的权力,就大打折扣了。天下政令从摄政府出,至少在小皇帝出生之前,甚至懂事到可以亲政之前,侯玄演就要暂时行使皇帝的权力了。

他回顾朝堂,大部分的官员都是新面孔,这些新面孔人人脸上带着喜色。

弑君案牵连甚广,朝中大臣许多都遭受牵连,轻则贬黜官身,重则灭门抄家。虽然从苏州、镇江等地,提拔了许多官员,但是还是有很多空缺。

侯玄演连夜从江浙、湖广、四川这些地方,责令夏允彝、王夫之、杨展等人,拔擢官员入京。这些人如今正在路上,可以想象,等他们到了,填补到各个职位上,侯玄演的政令才能更好地施行。

-------

河南,南阳府,邓州党子口关。

堵胤锡望着眼前的尸首,失声痛哭。李锦是忠贞营的二号人物,李自成的侄子,忠贞营前身大顺东路军的重要将领。

昨日率三万骑兵,七万步兵,驰援被围困在徐家寨的河南义军。

谁知道中了孔有德的埋伏,边战边退的时候,一支淬毒的利箭,射中了李锦的胸膛。

大将袁宗第拼死杀回,将他救了出来,可惜毒伤发作,弥留之际坚持到了堵胤锡赶来。一脸黑气绕印堂的李锦握着堵胤锡的手,一句话没说上来,口吐黑血一命呜呼了。

忠贞营在荆襄血战半年之久,主帅堵胤锡副帅李锦早就结下了深厚的情意。眼见老战友殒命,堵胤锡纵使见惯了生离死别,也悲恸万分。

帐中其他的大将,大多是大顺东路军原班人马,李锦的死让他们怒火中烧。

高一功沉声道:“堵帅,发兵决战吧!”

堵胤锡见人心可用,三军上下一致同仇敌忾,皆有为李锦报仇之意。河南守备空虚,满清的军队已经明显不够用了,济尔哈朗一路上拖拖拉拉,根本不想离开京城纸醉金迷的生活。满清入关以来,穷人乍富,在高人一等的种族压迫下,过着从未有过的富贵安逸的日子。八旗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腐朽堕落。整个河南能战之力,就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而已。

“尽起襄阳兵马,忠贞营二十万人,为李锦报仇!”

第一百九十六章 真相大白于天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阁第六十章 把手伸向绍兴第三百八十七章 莫须有的罪名第五百零三章 小海建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虚惊一场第二百三十一章 我跟我爹不熟第一章 死而复生第四百一十三章 戴着九旒冕招摇过市第六十九章 顾有德的野望第三百零三章 调兵遣将第一百九十七章 生来就是天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九章 一群和平爱好者第二百四十五章 五月开恩科第三百六十七章 午时已到第八十八章 不解风情的小侯大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去拉倒第五百章 奉旨写刘备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们放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中日联军第七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四百五十九章 训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二百二十七章 风云际会第五百四十六章 误解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现端倪第三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七十二章 姑苏城下,十里连营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网第二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计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诈死脱身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波已平第三百九十四章 道士下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荆州第四百二十六章 还需要一个功劳第四百七十二章 造神第六百零八章 历史禁不得推敲第四百四十章 改变第一百七十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返荆襄第一百五十章 了不得,这里有人有恋父情节...第四百九十四章 这有何难第五百四十三章 空谈泯人性,腐儒害国家第四百四十五章 子民第九十五章 血战常州第一百零九章 乡亲们,北伐军成立啦!第四十五章 静夜玉生香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不光打仗比他强第二百二十一章 酒楼第一百八十一章 归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国企第四百三十章 恶之大者第四百零五章 利剑出鞘第四百四十一章 后辈第五百一十四章 宣战第一百零九章 乡亲们,北伐军成立啦!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战,只是没有必要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兰总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三十八章 第一恶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莫名其妙地拿下了襄阳第三百四十一章 谁是内奸?第三百七十六章 惩治犯妇陈圆圆第六百章 老子最酷第七十二章 姑苏城下,十里连营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战,只是没有必要第四百零四章 黄种人共荣圈第六章 前路何方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直爽第四百六十章 破天携雨而来,聚起万里波涛第四百三十三章 岁末饮宴第三百七十八章 征辽元帅第二百三十一章 我跟我爹不熟第三百九十五章 兽群第二百四十二章 保靖州土司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回家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我要学习第二百四十二章 保靖州土司第八十三章 喝花酒、X女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战荆襄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会个啥?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去拉倒第四百六十八章 国企第一百一十二章 郑芝龙的海盗哲学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门第五十七章 秦淮妓女和洪承畴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们放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衣素缟,卿报君仇第三百六十七章 午时已到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个喜欢给人戴绿帽子的少爷悲惨的一天第四百八十八章 杀戮开始第二百八十六章 割下首级八万第二百五十八章 东南西北第五百三十八章 从严从重处理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托孤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没得谈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伏笔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兵进金陵第七十八章 穷寇莫追第二百四十六章 鸠占鹊巢第九十七章 炭烤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