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罗刹

所有和北伐军打过的敌人,都对他们的炮击深恶痛绝,这种土豪式的打法,在拿下大明周围所有海域之后,更加的肆无忌惮。

侯玄演打仗有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浪费炮弹,炮弹打得越多,就越有利于基础工业的发展,那些新生的工厂才会有订单,疯狂流入大明的白银才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早晚有一天,当工厂的规模上升,带来的就是技术的革新,那时候曾经领先世界千年的中华,才会继续充当领头羊的角色。

将近四百门火炮,在城外摆放整齐轮流齐射,炮弹倾泻在宁远城上,已经是地动山摇,光是轰鸣声已经足够让清兵发狂。

气急败坏的清兵冒死露出头来,举着弓拉起弦,本来决绝的脸上变得一脸茫然。

射谁?

光秃秃的城下,除了硝烟和土石,以及被炸起的木屑,根本没有一个人影暴露在射程范围内。

砰的一声,火铳击中他的面门,霎时间血肉模糊。

巨大的痛感下,这个清兵一手抓着自己血淋淋的脸颊,倒在地上行将死去。

旁边的清兵神情麻木,三个月来他们见过太多被火铳击杀的同伴了,守城的时候一露头就是个九死一生。

这种战斗让厚厚的城墙作用变到最小,攻守方之间的优劣势荡然无存,除非是山海关那种级别的防御工事,不然的话基本上没有用。但是整个天下,又能找出几座山海关呢...

上岗上一棵枯死的苍松下,侯玄演坐在旁边的树墩上,耳朵里塞着厚厚的棉花。

仗打久了,对身体的损耗是真的很大,即使是三军主帅。

侯玄演现在每到夜里就会出现耳鸣,肩膀的伤也时常出来闹腾,唯有软绵绵香喷喷的胴体相伴,才能睡得踏实。

一声震透棉花的炮声,将他拉回现实,侯玄演咬了一口手中的干粮,骂道:“姚一耀的炮,是不是全研制怎么发出巨响了,一批比一批声音大,威力只提高了这么一点。”

旁边的阎应元却像没事人一样,他不知道是什么体质,不塞棉花也能安然无事,笑道:“姚提督的炮好用的很,王爷不要说笑了,这种炮弹比以前的威力大了十倍不止。以前的炮只是实心铁球,爆炸之后几乎就靠溅起的碎石伤人,现在我们的炮弹炸后就会杀伤敌军,地上的弹坑都是原来的几倍不止。”

侯玄演解下水囊,喝了口水,一股酒香传来,侯玄演说道:“这辽东的水就是清甜,可能和天气寒冷有关。”

阎应元装作没有闻到,附和道:“辽东这块土地属实是块宝地,可惜被鞑子和汉奸占了。”军中是不允许喝酒的,侯玄演作为主帅自然要以身作则,但是他的肩膀时常疼痛,烈酒可以止疼。虽然是三军主帅,没有人可以制裁他,侯玄演还是让秦禾偷偷将酒灌到水囊中。

侯玄演晃了晃肩,起身做了个舒展动作,说道:“唉,我是不适合征战了,打了这么久我也累了,这次打完之后,我就尽量不出征了。”

阎应元眼皮一跳,心底突然生出一股烦躁,暗道这话我以前还信,现在是很难相信了,哪次轮到我挂帅,王爷就提前赶来...

北伐军成立之初,阎应元俨然是侯玄演之下第一战将,守苏州、守常州、打金陵,都是他主持的战局。可惜到了后来,阴差阳错之下,阎应元还没有单独完成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荆襄鏖战,举国敌我半数兵力参战,他在庐州府和孔有德玩了一年的捉迷藏;清流关上好不容易碰到了清兵主力,侯玄演带着手下兵马走了,让他在清流关独守半年;后来好不容易打下徐州,阎应元不惜在大帐中翻脸,搏来一个带兵打河南的机会,谁知道吴三桂这黑心的贼人,把黄河挖了....中原大地一片汪洋,可怜厚土营将士磨刀霍霍,最后在徐州府、归德府挖了半年的泥沙,而就在这个时候,火字营在河间府杀了多尔衮,千秋功业北伐已成。

北伐成功后,侯玄演终于撤到了金陵,将征辽大计全盘交给阎应元负责。甚至爱将夏完淳带兵开拓漠北,侯玄演都下令让他听从阎应元调遣。

阎应元大感振奋,在北平统筹调度,积蓄物资、训练士卒,发誓要将厚土营错过的功绩追回来。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侯玄演又来了....

李好贤大局观不行,带兵打仗时常犯错,唯有一股锐气而已。但是他就是几次三番死里逃生反败为胜,北伐中所有部队的功劳加起来,都没有火字营大。而战术素养极高的阎应元,次次守城还没有仗打...

只能说一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侯玄演也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这一次不来不行,自己的小智囊灵药说了,征辽之功是更进一步的最好台阶。

自己必须给手下一个交代,而且侯玄演的功劳已经不容许他不当皇帝了,不然的话后世子孙肯定会被清洗,手下大将们也会受到牵连,没有好下场。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叫将军见太平...除非将军做了太平天子。

---

锦州府中,吴三桂刚刚送走一个客人,来自北方的罗刹国。

这些人对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民族,进行着惨无人道的屠杀和掠夺,按理说这些部落都是像满洲建奴纳贡称臣的,但是鞑子们已经无力北顾,也不想再庇佑他们。

顺治小皇帝在他额娘的指挥下,将草原漠北和东北边疆,彻底卖给了罗刹人。只要求他们进攻靖北的土地,骚扰夏完淳的兵马,缓解锦州松山一带的攻势。而一直向他们纳贡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人的死活,他们也不准备管了。

罗刹在古语中,还有一个意思是大海中食人鬼聚居的地方,明清之际人们通常指的是沙俄的哥萨克。

这支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渔猎民族,是出了名的残忍嗜杀,大明长期的敌人鞑靼人,也是他们的一支。

吴三桂望着罗刹人远去,转头往南看去,吩咐道:“尚可喜已经坚持了这么久,是时候去救他了!”

第五百八十章 蒸汽船和蒸汽车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托孤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爱新觉罗跑跑第一百三十章 朝堂如集市第一百零六章 游街示众第十一章 夜袭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六更)第五百八十二章 陛下,我能生(求订阅)第一百二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十四章 帅不过三秒第二百八十六章 割下首级八万第四百八十六章 后宫空虚第七十四章 无双利器,尽是摆设第六百零六章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来年桃花开遍第三百零九章 砸碎人肉储钱罐第一百五十二章 将帅为质,楚河互换第五百九十三章 两个小弟的道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赵合德你知道吧?第三百八十四章 实业兴邦第二百零四章 船坞承包制第四十四章 大买卖第一百五十一章 换家战术,互拆基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迂腐文人,轻浮伶妓第一百八十九章 铁骨铮铮老东林第五百一十七章 他们的国家泥土就是火药第九十二章 总有那么一群汉儿,誓死不降第五十六章 衣不解甲,马不卸鞍第二十五章 三年起步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处贰臣动向(第十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将帅为质,楚河互换第五百六十二章 盛典空前第五百零三章 小海建城第九十六章 守不住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谁是内奸?第三百五十章 豪门阔少侯傲天(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大地主联盟第一百六十五章 决战荆襄(5)第九十六章 守不住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佯攻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熙第四百四十四章 罗刹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兵进金陵第五百四十八章 挥泪斩旧部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第一香饵第四百九十章 侯玄演的善意第六百零六章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长沙整风运动第五百零六章 贤者时间第二百四十二章 保靖州土司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山大好第五百四十七章 鞭笞第四百三十九章 出逃第五百一十四章 宣战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刀高举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赌你不敢跟第五百六十五章 世界皇帝之争第十三章 大好男儿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末文人好风骨第二百五十四章 碎壶第一百七十九章 嘉定遇贤第六百零七章 大公主的恋情第九十一章 敌我营中,心境各不相同第三百六十三章 动摇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就是那只螃蟹第二百三十九章 叛国资敌第三百零九章 砸碎人肉储钱罐第五百就是一章 生辰第一百八十章 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第二百五十四章 碎壶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鲜之殇第三百九十章 坐收渔利第二百五十五章 润滑油第四百九十六章 举国激愤第七十五章 西城三日,大杀四方第四百一十三章 戴着九旒冕招摇过市第九十六章 守不住了第八十五章 杀你全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波已平第五百八十七章 刑侦改革第四百五十五章 奇袭第二百九十九章 乐观精神的消亡史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本第四百八十七章 采菱第一百六十章 张献忠第一百四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十二章 连环计第四百九十二章 蹭喜酒第三百六十六章 有本要奏!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本第二百八十三章 蹩脚的计策第五百四十七章 鞭笞第一章 死而复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男人们的浪漫就是一起游西湖、唱军歌第二百章 死亡名单第七十九章 一群和平爱好者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军皆醉,大开城门第四百七十五章 齐聚金陵第二百零七章 前路漫漫第二百四十六章 鸠占鹊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