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子民

漠北是苦寒之地,整个冬天的暴风雪刚刚过去,牧民们终于可以出来放牧。

这里的风雪真的是沾着即死,可以瞬间将整个羊群冻成冰疙瘩,只有少数的狼群能在这里生活下去。

苏哈智走出低矮的蒙古包,脸上洋溢着喜悦,马上就可以安稳地度过这个冬天,这一年他们没有因为兵乱死人,已经是很稀奇的事了。

在漠北各方势力就跟土匪一样,这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他们这种弱小部落的牧民,一辈子都是被欺压杀戮的命。不过以前的大部落,也不会将他们全部杀光,因为还需要留下几个放牧生孩子,直到他们再次来杀、来抢。

苏哈智几代人就是这么过来的,他的叔父有不少死在科尔沁的铁骑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科尔沁部因为跟满州建奴走得近,已经被消灭殆尽。

大明的统治下没有弱肉强食的说法,只要交上很合理的税收,不但可以从来往的商人手里换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铁锅,还可以平稳安全的过日子。尤其是中原商人带来的烈酒,那可真是人间美味,苏哈智觉得自己的前半生算是白活了。

唯一让他头疼的就是需要去卫所学习汉语,那些语言真的很难学,尤其是对人到中年的苏哈智来说。不过他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倒是学的很快。草原上的孩子,现在都用汉人的语言说话,而且和中原腹地一样,这里也不收取任何的学费。

远处一个穿着兽皮盔甲的将官走了过来,看到他之后笑道:“老哈,咧着嘴笑什么呢?”

苏哈智转头一看,是和林卫所的千户赵宏,这个地方地广人稀,所以人们的关系比较亲密,尤其是这些来自内陆繁华地区的将士们,很受蒙古人的尊敬和喜欢。

苏哈智用蹩脚的汉语说道:“赵将军,你这是去哪里要?”

赵宏撇了撇嘴,想纠正一下这位的语法,但是想了一下还是作罢,喜滋滋地说道:“收兽皮的老吴又来了,我上次让他给我捎了些东西和一封家书回去,这次肯定有家里的书信,我去拿一下。”

苏哈智刚想回话,就看到自己的小女儿匆匆跑了过来,脚下踩到的泥土溅起,把她的衣服弄脏。苏哈智板起脸来,刚想训斥她,就看到女儿大叫:“敌人来咧,来了很多敌人,骑大马的敌人,爹,娘,快逃命啊。”

哈林这一带的教书夫子是山东人,所以这些蒙古孩子一口地道的山东话,带着浓郁的泰山腔。

赵宏当然听得懂,赵宏和苏哈智一起卧倒,听着果然有马蹄声传来。赵宏爬起身来,拔出腰刀,叫道:“老哈,给我一匹马!”

苏哈智赶紧牵来一匹自己长骑的马,赵宏跃上马背,急声道:“你带着牧民往南撤,娘的,我倒要看看是哪个不开眼的。”

这里已经是漠北的边界,既然有敌来犯,不是蒙古其他部落就是罗刹人,赵宏心知肚明。

在他心中,认为是鞑靼人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和罗刹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依照汉人的观念,他不认为罗刹会主动招惹大明这个敌人。

卫所内,边关将士早就披挂上阵,正和对面的骑兵对峙着。

赵宏来了之后,他手下的二把手上前说道:“老赵,是罗刹人。”

不用他说,对面的旗帜和衣服已经可以看出来,正是臭名昭著的罗刹骑兵。

赵宏冷笑一声,说道:“派匹快马,挑三个骑术好的,去通知乌梁府通知总兵大人,不行的话还要上报湘西侯。”

“那就不是我们管的事了,先把这些狗贼收拾了再说。”大个子的胡策脾气暴躁,胯下的战马也嘶嘶长鸣。

对面的骑兵衣着鲜亮,十分好辨认,他们就是臭名昭著的哥萨克骑兵。这群人是使用长矛作战的骠骑兵,矛的长度甚至超过身体两倍,赵宏这种汉将看着很是别扭。

多年后的拿破仑曾说过: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他们是出色的轻骑兵,但他们不守纪律,也不愿下马作战,从而限制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发挥。他们对老百姓冷酷无情,以致整个欧洲,无论敌友都对他们恨之入骨。

哥萨克人在马背上确实骁勇善战,而且十分狠戾,赫米尔对手下的三千骑兵说道:“我们的首领接受了东北那些辫子人的盟约,让我们在漠北大杀特杀,这里将成为我们的下一个猎场。”

“还等什么,杀吧!”

骑在马上的哥萨克,看着前面不到两千人的汉人,他们穷酸到只有几匹马,还有奇奇怪怪的装备。没有一个哥萨克人,把他们放在眼里,还有他们建造的低矮的墙。

“早就听说南边的汉人,喜欢垒墙,现在就让他们知道,在草原上没有城墙可以抵挡我们的骑兵。”

赵宏看着对面的骑兵,目测了一下射击的距离,大声喊道:“炮手准备。”

令旗一挥,远处的炮弹早就上膛,就等着令旗再动,就要发射。

对于南下,赫米尔心地没有任何忐忑,他早就听说过铁木真的后人征服那个富庶土地的故事,相传那里的金银堆金如山,人们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没有人不向往那个地方,包括在场的这些骑兵。

“冲啊...屠杀这些两条腿的牛羊,戳透他们的身体,享用他们的女人。”骑兵们狞笑着冲了过来。

“举枪!”

“射击!”

“炮击!”

标准的北伐军三板斧,上来三招以不变应万变,明军在墙后射击,火铳射倒了排头的几匹战马,很快巨大的炮声响起,就连赵宏也吓了一跳。

“这次的大炮怎么这么响?”

跟侯玄演的反应一样,这些人也对后方的火器局兵工厂抱怨起来,这种声响对自己人也是一种折磨。

新炮运到之后,这些人还没有使用过,边疆地区的战火从今日才开始燃起。

几轮射击之后,哥萨克的骑兵终于冲到了眼前,前面的步兵分散开来,身后的骑兵从中间冲出。

赵宏一马当先,在漠北的草原上,嫩绿的新草第一次被北伐军将士的鲜血染红,双方鏖战一番之后,赵宏的手下十去其三。

这些远在异乡的袍泽兄弟,彼此间的情谊深厚,如同亲生手足一般。

看到兄弟们倒在无故来犯的敌酋手中,赵宏眼中充血,整个人如癫似狂,喊杀声震透天地。

赫米尔也没有想到,这些人这么能打,他的骑兵先是被射倒几百人,然后在骑兵的搏杀中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但是场上的局势已经慢慢明朗起来,罗刹人毕竟占了人数优势,他们那长矛也占足了便宜,将很多汉兵钉死在地上。

赵宏的手臂带伤,他的手上滴滴血流,脸上狰狞无比,砍杀到虎口发麻。

远处忽然来了一群人,赵宏见到是身后来人,也不惊惧,往后一看竟然是大明的商人们带着自己手下的伙计前来助战。

赵宏啐了一口血沫,骂道:“老吴这个蠢货,带人来送死不成。”

胡策一刀帮他荡开一柄长矛,自己的肩膀则被另一个骑兵戳透,胡策一刀斩断长矛,说道:“杀啊!等什么。”

“娘的,人太少了,这回栽在这里了,还好有人会帮我们报仇。”

“废什么话,杀一个是一个。”胡策拖着半个不能动的肩膀,砍到一个罗刹骑兵,然后被戳到心口,口中鲜血直流,眼看是不能活了。巨大的身躯从马背上跌落,赵宏的心好像被雷劈了一道,边杀边看向自己的兄弟,胡策坠马的瞬间,嘴里血流不止,嘴型还在喊“杀”

赵宏一刀劈开眼前的罗刹鬼,仰天长啸一声,撕心裂肺。

出塞的商人,是可以带枪的,在陕甘重镇固原,领取一定的枪支弹药,登记在册。

等到做完买卖回到长城以南,就要去当地的卫所交还枪支,这是朝廷怕商人们在靖北遭遇马匪制定的规矩。

吴博雄是一个皮货商人,他的手下有很多汉子,听到牧民说起这里遭到了袭击,马上带人前来助战。

在他们眼里,靖北已经是大明的地盘,是我们汉人统治的地方,岂容他人染指。

强国必定出强民,昂扬的自信与傲气,不容任何人冒犯自己的国家民族。这一点,不说现在的话,我们的祖先,曾经是做的最好的。

赵宏已经有些绝望,只想着兄弟临死的话,多杀几个...

远处朝阳越升越高,冬天已经过去,草原上又有了熟悉的血腥气。

苏哈智摇了摇头,带着牧民们南逃,这次汉人的举动彻底震撼到了他们。原来入了靖北省,真的会受到那些汉人的保护。尽管知道这更多的是他们守卫疆土,保护自己这些人只是附带的,但是苏哈智和一众牧民还是很感动。不少人已经哭的眼泪哗哗,握着拳在心底为他们祝福。

突然,大地震颤,不知道多少匹战马,从他们一侧涌来。

乌梁府的骑兵倾巢而出,他们不是收到了报信才来的,在罗刹人和吴三桂会面的时候,潜象营已经把这个消息传到了夏完淳那里。

罗刹人要和四藩勾结,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漠北,夏完淳当即给乌梁府下令。所以罗刹来犯,乌梁府比赵宏知道的还早,总兵刘宗北亲率大军前来支援。

赵宏的传信兵才走了一会,就跟着这股大军席卷而回,迫不及待地去支援兄弟们。

苏哈智激动地从马车上跃下来,跟着牧民们高声欢呼,那是他们熟悉的军旗和盔甲,是乌梁府的大军。喜悦充斥着这片土地,他们从未因为战马的蹄声而喜悦。

这壮观的一幕,永远地留在了牧民尤其是孩子们的心中,多少次的教化都比不上这种经历,更能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哪一国的子民。

这些大军中有各个部落的草原人,也有小部落的鞑靼人,还有陕甘九边来的汉人,但是他们都属于大明靖北乌梁府。他们的盔甲是一样的,武器是一样的,现在语言也即将一样。

呜..呜..呜,熟悉的角声响起,杀得眼红的赵宏一愣,这是以前北伐军的进攻号角。赵宏是火字营出身,对这声音简直熟到不能再熟,曾带给他们无数荣耀的号角声。

“乌梁援兵来了,真快啊,飞来的么?”

卫所的明军陷入狂喜,罗刹人则惊得脸色大变,奔涌而来的骑兵没有丝毫的拖沓,恰如一阵洪流涌入,刹那间就投入了战斗。

后面的骑兵还没有赶到战场,战事已经结束了...

四万骑兵,秒杀了哥萨克人,有的人连敌人的模样都没有看到。

刘宗北从人群中骑马而出,看到浑身是血的赵宏和他仅存的几百个兄弟,柔声道:“寸土未丢,打得不错,是我们来晚了。”

赵宏咬着牙,从嘴缝中挤出几个字:“这个仇,不能不报啊。”

刘宗北点了点头,说道:“湘西侯已经上报给王爷,王爷的为人你是知道的,等命令吧。将这些人的脑袋全部割下来,挂在他们的长矛上,插到边界。”

景祐三年四月,漠北这一战发生的时候,在东欧哥萨克人正经历着巨变。

哥萨克人的首领赫梅尔尼茨基率领8000名哥萨克在第聂伯河下游起义,反抗波兰贵族和天主教神甫的统治,并且迅速席卷乌克兰全境。同年底攻占基辅城,赫梅利尼茨基成为全乌克兰统领。

前年八月,赫梅尔尼茨与波兰签订了《兹博罗夫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为独立行政区,建立一个实质上独立的哥萨克公国。

倒是去年,波兰人出尔反尔,战事再起,乌克兰军队战败,打到九月份,签订了《白教堂条约》,波兰占领基辅,重新统治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请求俄国出兵联合抗击波兰,此时的乌克兰也彻底沦为沙俄的土地。历史上,这次统治持续到了1991年。

拥有完整乌克兰和哥萨克骑兵的沙俄,势必不会坐视此次战败,侯玄演更是一点就着,人不犯我我都要选择性犯人,更加不会息事宁人。

大战,一触即发。

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驾崩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帅生啦第一百八十七章 恶将首级传江浙,以安民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们放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满清的援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智激大木第一百七十八章 亲人相见第二十五章 三年起步第一百八十四章 阴魂不散李率泰第三十五章 小城江阴第三十章 比惨第四章 杀人练胆第一百七十五章 诈死脱身第六十七章 一本正经第三百八十五章 让利于民第四百八十四章 两个小老弟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臜小人能有什么手段第三十章 比惨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五百零二章 立军为民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战,只是没有必要第五百九十四章 窥破第一百七十四章 莫名其妙地拿下了襄阳第四百六十章 破天携雨而来,聚起万里波涛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国就得一致第四百九十三章 萌芽第四百五十三章 断案第五百五十七章 举国尊崇,万世无两第五十五章 瓮中之鳖第九十七章 炭烤野猪第四百六十五章 猎熊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处贰臣动向(第十更)第三百零六章 到底是谁吃福建人第一百零三章 人生三杯酒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干了再说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兰总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一百一十章 南下福州第二百零五章 乐极生悲,川蜀之痛第五百七十五章 秀儿,造化钟神秀第四百零二章第八十八章 不解风情的小侯大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沐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第五百九十七章 皇家聚会第一百零四章 礼轻情意重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 论大明皇帝为何经常死的蹊跷第四百一十三章 戴着九旒冕招摇过市第六十四章 乱世的好人和坏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润滑油第八十八章 不解风情的小侯大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没得谈了第五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计策第四百一十四章 是大炮让他们变得热情好客第二百零四章 船坞承包制第一百四十四章 弥天之勇第五百五十六章 百战小将,得胜归家第五百四十八章 抢陆渡河第四百二十三章 弄个泥潭让侯玄演跳进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阵杀将第四十九章 愿追随小候大人死战第五百七十章 毁其根基第一百三十九章 机智的皮三顺(皮岛三顺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的生财之道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直爽第三十五章 小城江阴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恶之源郑芝龙第六十九章 顾有德的野望第四十一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第五百一十章 见两小儿辩日第二百四十四章 调教萝莉第四百七十五章 齐聚金陵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阁第四百二十五章 十七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圈汉为奴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英雄第二百零四章 船坞承包制第四百一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我跟我爹不熟第五百二十四章 狼烟四起第九十五章 血战常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四百零八章 启用旧将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手遮天第一百八十四章 阴魂不散李率泰第一百五十七章 请愿钱塘江边第三百六十七章 午时已到第三百九十六章 追击第四百一十八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十七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第六百零二章 不能写进史书的历史第五百零一章 远渡西洋第二百五十五章 润滑油第四百六十章 破天携雨而来,聚起万里波涛第五百二十四章 狼烟四起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山大好第二百七十九章 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