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0803【北地江南】

赵逢吉和王槐留在二股河,符行中跟随皇帝北上。

站在宽阔绵长的堤坝上,眼前是渐渐下降的黄河水位,符行中指着对岸说:“那边就是长芦镇(后世沧州市区)。”

“隋唐时候,曾设立州治,但多次降州为县。”

“宋初为长芦县,因为人口稀少,降为长芦镇。后来又发展起来,复设为长芦县。”

“熙宁二年,黄河大决堤,整个长芦县都被淹没。熙宁四年,长芦县再次降为长芦镇。”

“到前宋政和年间,长芦镇人口又多起来。当时本来打算恢复县治,结果又遇到黄河大决堤,长芦镇再次被洪水淹没。”

“就连更远的沧州城,城墙也被淹得只剩六尺。”

朱铭心中暗自叹息。

政和年间那场大水,朱铭自然是知道的,当时他正在濮州做太守。

朝廷为了保住开封和山东菁华区域,选择牺牲河北这边。沧州那么高的城墙,只剩六尺城头没被淹没,据说整个黄泛区死了百万人。

那一场大水,对之后的联金伐辽影响极大。

整个河北东路都受灾严重,义军和盗贼横行多年,地方民生始终无法恢复,打仗时难以提供士兵、民夫和粮草。甚至严重扰乱山东譬如宋江等巨寇能够做大,就是靠着灾后持续好几年的饥荒。

符行中说道:“在二股河束水攻沙之前,可在北流这边引黄放淤,即当年王安石的法子。有黄河泥沙进行淤灌,可快速大面积治理沧州盐碱地。等二股河开始束水攻沙,这边就基本不会再有水患,方圆五个州府皆可成为沃野。”

“大规模引黄放淤,需要很多人手吧?”朱铭问道。

符行中说:“一二十万人。”

朱铭闻之沉默。

沧州与河间,本来就地广人稀,若再征发二十万人治河,农业生产还要不要保证了?

符行中说道:“拓宽二股河北道需要迁走大量人口。一来故土难离,二来北流多决,这些百姓是不愿往北迁的。”

“那我只能再做暴君了,”朱铭摇头叹息,“或许十年之后,他们能够理解。”

符行中说道:“非但能够理解,而且还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沧州、河间需要引黄放淤,但缺乏足够的民夫。

二股河流经区域需要迁徙百姓,可他们又不愿来沧州、河间。

这个时候,就必须朝廷强制迁徙。

而且还要把军队调过去,一旦有人搞事,立即进行残酷镇压。

朱铭说道:“引黄放淤你们可先小规模进行,等我快速灭掉金国,就能筹措钱粮治理这边了。”

符行中说道:“臣不是催促陛下伐金,就黄河眼下的情况而论,这些事情越早办理越好。一旦拖延五年以上,黄河随时可能大决堤。到时候只能故技重施,便如政和七年时那样,把整个沧州、半个河间、半个大名,还有周边一些府县淹掉,以此来保住开封与山东。”

那么搞的话,又是死者数十万,流离失所数百万。

得加快灭金步伐,腾出钱粮来治河!

……

继续北行,沿途视察,很快便到了巨马河。

拒马河两岸,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时不时还遇到塘泊,接天莲叶无穷碧,让朱铭感觉回到了江南。

“此地甚好!”朱铭点头赞许。

符行中说道:“这是治理数年的成果。前宋为了抵御辽国故意让巨马河深不可行船、浅不可足涉。因此年年清淤,又保证河水不深,而且河中遍布暗桩。”

“但宋末之时,因与辽国休战多年,河北边防渐渐荒废。”

“连续三四十年,河北水长城的岁修都敷衍塞责。亦有官员和豪强,冒着死罪围湖造田。因此湖泊面积日渐缩小,河流淤塞严重,一遇大水就漫灌两岸。”

“金国占领此地之后,同样什么都不管,河湖淤塞得更严重。又有无数百姓,不堪金国盘剥而南逃。”

“我大明收复此地时,绵延千里皆为泥沼,大小湖泊胡乱散布,百姓人口早已十不存一。”

“迁回百姓之后,立即就疏浚连接湖泊的数百条河道沟渠。而且这里全是前宋屯田,任何私田都是违法盗取,大明朝廷一律不认。这千里良田全分给了回迁百姓,没有任何大族豪强能兼并。人们干劲十足,回迁第一年就大丰收!”

“不但巨马河南岸如此,金国割地求和之后,朝廷还安置、流放了许多百姓到北岸。如今,巨马河北岸亦是一片稻香。”

“从去年开始,还在拔除河湖里的暗桩。明年会给巨马河清淤,让巨马河也能行船。”

朱铭问道:“朝廷并未拨款,你们是怎么征集民夫的?”

符行中说道:“第一年丰收之后,百姓人人喜悦。次年治理河湖,可谓一呼百应。老百姓自带工具,就在本村本镇清淤疏浚。男子挖掘搬运,女子煮饭送食,不要官府一文钱。而且全无怨言,个个喜笑颜开。只有去得稍远的河工,官府才会管饭,同样不给工钱。”

“民皆悦之,则诸事可成。”朱铭非常高兴。

符行中说:“因为再苦再累,他们也是为自己做事。”绵延千里的水长城周边区域,只要官吏不乱搞,稍微进行有序引导,在大明开国之后就很好治理。

你有几千亩地?

抱歉,官府不认。

因为这里全是北宋的军屯,你家的土地肯定是非法私吞的。改朝换代没有砍你脑袋,你就自个儿偷着乐去吧。

所有田亩,都分给了平民百姓,没有丝毫的兼并现象。

顶多有些本地小吏,让自家或者亲戚,在分田的时候多占几亩。无伤大雅。

大家都有田,而且比较平均。

治理的又是本村本镇水利,好处全归自己,老百姓哪会没有积极性?

官府只需根据治河官的要求,给各村下达相应指令。自有本村德高望重之人,带着全村利用农闲时候干活。就连老弱妇孺,也在送饭之余帮忙。

朱铭望着眼前的稻田,突然问道:“这些年越来越冷,水稻在北方还能种?”

符行中解释说:“这些都是早熟稻。因为气候原因,播种时间比南方晚,抢在天气转冷前收割即可。”

宋初之时,辽国时常入侵。

于是北宋就搞出水长城体系,把大大小小几百个湖泊,近百条天然河流,全部连接在一起。为此还挖了数百条人工河渠。

一可有效抵御辽国入侵,二可就地屯田获取军粮。

效果非常明显,无数河北盐碱地,都被改造成了水田。而辽军真过不来,只能绕往河北西路南下——金兵也过不来,同样必须从真定那边绕。

第一年屯田失败了,就是因为稻种的问题。

第二年换了早熟稻,立即喜获丰收。

这庞大的水长城体系,每年都要维护。如果几年不维护,必定有大量河渠淤塞。水田也被划得四四方方,哪时灌水,哪时排水,必须统一管理。

极盛之时,这里变成了“北方江南”。

辽国皇帝甚至亲自给宋国写信,希望巨马河北岸的百姓,也能下河捕鱼采苇,宋军不得随意干涉。

而且,辽国也学宋国屯田,在北岸搞出大量稻田。

但辽国缺乏管理,经常“竭泽而渔”。引水灌田的时候,完全不计后果,把某些河段直接抽干。

……

北宋的水长城,一直到北宋末年才出问题。

主要是缺乏管理,早期制定的规矩,已经没人当回事儿。

宋徽宗年间,干脆岁修都不搞了。

而且围湖造田严重,导致整个区域时常泛滥。

金元两朝都持放任态度,尤其是元朝,大量砍伐上游树木营建宫室,到了明朝也是照砍不误。这导致年年都发洪水,河北水系变得乱七八糟,最后只剩个白洋淀还成样子。

朱铭的运气很好,因为荒废得不久,水系还没彻底混乱。

朝廷都没怎么拨款,这千里沃野就恢复到北宋中期水平。

朱铭来到水田边,伸手抚摸稻叶:“江南那边,稻子再过个把月就该收割了吧?这里却还没抽穗。产量如何?”

符行中说:“只要在起霜以前收割就行。产量肯定不如江南但在北方却都能算是好田。仅水长城周边良田,每年的田税就能上交两万石!”

朱铭听得愈发欢喜,随即又鄙视道:“金国占据此地数年之久,抱着下金蛋的母鸡也不会用。他们只知盘剥劫掠,反而把百姓逼得南逃。”

符行中说:“等完全治理好,田税可能会达到三万石。”

这几个府县的官员,政绩肯定是最优,已经有人升官调走了。

由于巨马河暂时无法行船,朱铭顺着南岸骑马而行。

来到白洋淀的时候,朱铭看到的是一望无垠的大湖。不但水域面积比后世更大,而且多数湖泊是连成一片的。

符行中说道:“圩田堤坝已拆了大半,前宋豪强盗湖为田的地方,接下来两年全部都要退田还湖。”

湖中到处是荷叶,那碧绿色让人喜欢。

朱铭高兴道:“把本地知府、通判、知县等官员叫来,我跟他们一起泛舟游湖。”

第890章 0885【沽名钓誉】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义之士】第753章 0748【册妃?】第623章 0618【徐州名胜】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难了】第55章 0052【月夜匪来】第658章 0653【诸般抗金义士】第86章 0081【都闪开,我要装逼了】第633章 0628【赵楷的潇洒日子】第863章 0858【宋史】第814章 0809【金国头号谋士叛金】第389章 0384【闹粮跑路】第890章 0885【沽名钓誉】第660章 0655【孤注一掷】第419章 0414【小李广花荣】第763章 0758【三堂会审】第45章 0043【小白员外】第144章 0139【麻烦上门了】第595章 0590【朱院长的琼林打油诗】第871章 0866【醉生梦死的吴乞买】第293章 0288【张都头寸兵不损】第342章 0337【被出卖的英雄】(为企鹅大佬第463章 0458【怨军老兵的伤患生活】第608章 0603【混乱战场】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却月阵】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狱】第688章 0683【古代高尔夫】第880章 0875【新首相是无情的投票机器】第751章 0746【宝钞不够分】第126章 0121【道茶】第589章 0584【各有所图】第869章 0864【脱南者】第723章 0718【金国内斗】第297章 0292【孙秀才】第383章 0378【战争债券】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夹击】第93章 0088【白二献计】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书三卷】第322章 0317【韩世忠与梁红玉】第301章 0296【薛道光访日】第697章 0692【金国的麻烦】第895章 0890【我刘延年必为研究荀子的当世第615章 0610【齐心协力】第708章 0703【完颜宗辅】第579章 0574【高丽使节】第7章 0007【崇宁十二年】第11章 0010【泼皮】第876章 0871【秦桧雄风振奋】第212章 0207【深深的无力感】第514章 0509【地下屠宰场】第737章 0732【鬼武者】第743章 0738【大阪】第362章 0357【观政五】第504章 0499【礼之变】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618章 0613【叛】第552章 0547【王者无外】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10章 关于语言交流问题第98章 0093【杀人的二愣子】第913章 0908【攻占十字军要塞】第710章 0705【什么时代了还单挑?】第243章 0238【钱琛南行】第835章 0830【粮草保卫战】第357章 0352【参禅礼佛】第85章 0080【桑下论道】第316章 0311【孟子错了】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儿】第729章 0724【我还没找你赔偿呢】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钵 佛舍利】第336章 0331【回马枪】第349章 0344【宋军回京】第895章 0890【我刘延年必为研究荀子的当世第385章 0380【转守为攻】(为企鹅大佬加更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体系成型】第301章 0296【薛道光访日】第167章 0162【乡中报喜】第870章 0865【国际大战略】第245章 0240【老家伙们的智慧】第174章 0169【生意开张】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轮着来】第496章 0491【处理军队】第783章 0778【谁会血本无归?】第377章 0372【奇袭变阵战】第763章 0758【三堂会审】第687章 0682【太子也该享受享受】第512章 0507【废物再利用】第296章 0291【老六】第202章 0197【大数据治民】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战】第905章 0900【还得先做机床才行】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马奶能喝一桶】第329章 0324【杀进东京,夺了鸟位!】第902章 0897【留学生】第546章 0541【爹做人质儿掌兵】第275章 0270【杭州是个好地方】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