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0802【退田还湖】

朱铭站在黄河大堤上,用望远镜观察对岸的小吴埽。

黄河改道北流之后,在小吴埽急转弯,这里就成了最险的河段。

一旦小吴埽决堤,下游的濮阳城立即被淹。

收起望远镜,朱铭问道:“按照你们那套法子,究竟需要多少河工与钱粮?”

赵逢吉说:“至少要五十万河工,而钱粮不计其数。究竟需要多少钱粮,暂时还说不准,但两三千万贯肯定不够。”

“我尽量筹集,实在不行就发国债。”朱铭说道。

钱能办成的事儿,那都不叫事儿。

但在大多数时候,却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王安石当年治理黄河失败,跟司马光斗法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他急着堵塞北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财政快撑不住了!

一直不堵北流,那边的岁修就不能停,得持续消耗维护经费,而且还得多征无数的役工。

尤其是征召役工,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当时已有许多家庭因此破产。

这可不是一年半载的问题,按照司马光的稳妥之法至少还得维持北流两三年。

那得耗费多少钱财和劳役啊!

如果直接堵了,既可节省钱财和劳役,还能尽快恢复北流黄泛区的民生。

当时双方拉扯了几个月,东流的水量达到六成时,新党迫于财政压力就想闭塞北流。

司马光说,至少要八成才可。

皇帝打算把新旧两派都派去视察,但最终只派了新党去。新党官员视察回京,说已经分流了八成,搞得司马光也无话可讲。

究竟有没有分流八成?

如果没有,是视察官员在撒谎骗王安石,还是王安石一直都知道实情?

如果有,是不是分流八成也不够?

这些事情,谁都说不清楚,只有当事人才晓得。

但有一点却非常清楚,如果当时北宋财政充足,王安石办事肯定不会那么急——毕竟他担着被罢相的风险!

朱铭望着愈发急促的河水,不禁感慨道:“钱啊!”

赵逢吉、符行中、王槐等人,静静站在皇帝身后,却是报以无限崇拜的眼神。

如此庞大的工程不是谁做皇帝都敢下定决心。

不仅仅是钱粮问题,还要搬迁好几座城池呢!

迁徙治所,重建城池,移民安置,这些钱都还没算进去。

而且摊丁入亩之后,不能随意征发徭役。地丁银肯定拿不出这么多,主要经费还是得朝廷出,财政压力相比前宋时更大。

这样做也有好处,不会把无数百姓逼得家破人亡。

朱铭说道:“我出京之前,太上皇曾经提醒,让你们束水攻沙时,一定要考虑到凌汛问题。”

“凌汛?”三位治河官愕然。

关于凌汛的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

但自从黄河频繁改道之后,凌汛反而不怎么出现了,就算有规模也不大。这可能跟治河方法有关,到处分流泄洪,让大规模凌汛无法形成。

一旦束水攻沙,可能凌汛会越来越频繁,而且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有得必有失,不存在什么万全之策。

三位治河官一番讨论,由赵逢吉说道:“以前的分流河道与闸口,在束水攻沙之后也不能废弃。尤其容易造成凌汛的河段上游,应当开挖新的泄洪道,一旦遇到险情立即开闸。最好再开挖几个湖泊以作泄洪储水之用。”

……

在临河县逗留数日,朱铭继续北巡。

黄河这边没有决堤,长江、钱塘江却是闹腾起来。

南方数省,普降大雨,各处河流水位暴涨,整个浙江今年都要歉收。

民间甚至传出一种说法,也不晓得是谁编造的。

即朱国祥是真正的仁君,掌国数年皆风调雨顺。而朱铭太过暴虐嗜杀,此举有碍天和,所以继位初年就有洪灾。

各府县的地方官,一边组织抗洪抢险,一边还得抓捕造谣者。

抓来抓去,也查不到源头,折腾一番只能作罢。

当朱铭抵达沧州时,南方洪水已经退去,浙江布政使上疏请求退田还湖。

不仅是金陵的玄武湖,还有钱塘江南岸的湖泊,以及整个江南的大小湖泊。

跟王安石没有关系,全是周边富户围湖造田搞出来的。

什么王安石废玄武湖造田,纯属南宋文人故意造谣。因为在王安石出生以前,金陵玄武湖就已没剩多少了。

早在王安石“-3岁”时,玄武湖便只剩下76顷。而且淤积严重,稍微干旱就见底。干脆当做官田佃租出去,每年能收到500多贯田租。 当时的知州丁谓,上疏请求退田还湖,并调遣厢军来清淤疏浚。

然而富户们贪得无厌,年复一年盗湖为田,现在玄武湖已经变成小水池。

整个江南,皆是如此!

“慎之。仅限玄武湖。”

这是内阁对浙江布政司的奏疏批复票拟。

朱国祥端着奏疏附件看了好半天,用红笔亲自批复道:“浙江各府县,上奏盗湖为田详情。近三十年间,屡发洪水之府县,当责令百姓退田还湖。所退之田,朝廷拨钱购买。再有盗湖者,等同纵火罪论处。”

想了想,朱国祥又给内阁写条子:“盗湖之罪,当写入《大明律》。不唯浙江如此,全国各省亦然。”

给内阁打回去不久,首相翟汝文就来求见。

朱国祥问:“什么事?”

翟汝文说:“江南之地,国家粮仓也。退田还湖自是好的,但恐闹出大乱子。官吏有可能趁机敲诈,甚至是豪夺百姓田产。”

“而奸猾之人,亦可趁机多报田亩,以此骗取朝廷的补偿钱。浙江今年还在摊丁入亩,本来就局势紧张,再退田还湖恐激起民变。”

“还有,太上批复得模棱两可,到底该退田还湖多少呢?官府为了政绩,恐贪多求大,把正经的农田也变成湖泊。甚至与士绅富豪勾结,大户之田不还湖,只还那些小民之田。”

“是我考虑不周,”朱国祥问,“你打算怎么处理?”

翟汝文说:“徐徐图之。先恢复玄武湖,等摊丁入亩之后,再对其他湖泊下手。即便是玄武湖,也当朝廷派大员提举此事,不能任由地方官吏施为。最好把工部懂得水利之人也派去,究竟把玄武湖还得多大,先要定一个章程出来。兵部也当参与,调遣漕军和驻防军疏浚清淤,同时还能防止刁民作乱。”

朱国祥赞许道:“就这样处理。”

想了想,朱国祥又加一句:“若有愿意迁徙到幽州的百姓,退田还湖占了他们多少田,在幽州赔偿他们三倍土地。并且沿途吃住由官府负责,还发给种子和被服,无偿租给他们耕牛一年。在幽州所耕种之田亩,三年赋税全免,两年赋税减半。”

“此善政也!”翟汝文恭维道。

啥善政啊,引诱百姓去幽州而已,那里有无数土地等着被开垦。

朱国祥说:“整个浙江,退田还湖皆照此例。”

翟汝文可不是老古板,他也会揣摩上意的,回头就给负责此事的特派员打招呼。

即把退田还湖的田亩赔偿价,定得比当地市价低许多。

大户们也不缺那点钱,不想迁徙无所谓。也有可能把庶出子、小宗之类,趁机送去幽州那边发展。

小地主和自耕农不愿折本,肯定硬着头皮迁徙去幽州。

如此一来,既给朝廷省了钱,又能充实幽州人口。

提前把军队调过去,就不怕起什么乱子,还能让士兵帮忙挖湖清淤。

玄武湖至少要清退四五万亩地,甚至有可能更多!

翟汝文回到内阁,萧楚笑问:“如何?”

“太上同意了,又补充了一些,跟充实幽州联系起来。”翟汝文说。

之前献上的计策,是翟汝文和萧楚讨论得出,互相商量着查漏补缺。

他们早就懒得反对什么,因为反对也无效,还不如按照自己的意愿献策,把一件事情办得更为圆满妥帖。

翟汝文回到自己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思考很久,终于还是决定不过多插手家乡事。

他的家乡,估计又有富户要被流放了。

因为那里有练湖,一个挖建于西晋的人工湖。最初占地10万亩,唐代阔增为20万亩。

调节水旱、灌溉农田还在其次,练湖的最大作用是保证江南漕运!

唐代就禁止围练湖造田,就连私自放水的,都等同于杀人罪。

宋代却不加管控,大量围湖造田,导致练湖面积缩小三分之一。全是大族豪强在搞,旁人没法去管,因为管了也没屁用。

大明开国之后,翟汝文曾经建议,恢复唐朝对练湖的管理力度。这不仅利国利民,也有利于他自己家,避免频繁遇到水旱灾害。

估计有人是不当回事儿的,肯定还在悄悄盗湖围田。

等把玄武湖搞定之后,翟汝文就会治理练湖。乡里乡亲的他不好直接出手,却可以借朝廷的名义,狠狠惩罚那些损人利己的家伙!

朝廷的各种民政措施,一拨接一拨来。

每一拨都有人活该倒霉。

翟汝文悠闲靠在座椅上,闭上双眼,面带微笑。

他虽然很难接受朱家父子的一些观念,但整个国家却是在快速变好。军事、农业、水利、吏治……甚至是宗教信仰,都在全方位发展,扭转前宋一塌糊涂的局面。

想当初,仅仅是看不惯梁师成霸占京郊百姓墓地,翟汝文上疏弹劾了几次,就被贬去宣州做地方官。

现在多好啊贪官污吏们瑟瑟发抖,奸臣更是在朝堂绝迹了。

换做十年前,翟汝文想都不敢想。

第316章 0311【孟子错了】第636章 0631【降将的用法】第890章 0885【沽名钓誉】第325章 0320【方七佛复起】第569章 0564【范氏起兵】第87章 0082【行酒令】第134章 0129【鹿鸣宴与煮玉米】第766章 0761【畏罪自杀】第905章 0900【还得先做机床才行】第657章 0652【狼狈大撤军】第627章 0622【凶恶之兵】第890章 0885【沽名钓誉】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谋划】第898章 0893【安南国主献亲妈】第724章 0719【球赛与骑射】第880章 0875【新首相是无情的投票机器】第544章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第18章 0017【卦象】第132章 0127【与科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第605章 0600【朱院长教大家如何治民】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没了】第710章 0705【什么时代了还单挑?】第809章 0804【驸马人选?】第699章 0694【完颜宗望的小算盘】第401章 0396【已报君恩】第14章 0013【三字经】第409章 0404【军改 政改和币改】第489章 0484【赵鼎】第810章 0805【少年鞍马适相宜】第826章 0821【树未倒,猢狲散】第14章 0013【三字经】第167章 0162【乡中报喜】第773章 0768【火树银花不夜天】第397章 0392【张叔夜建功】第739章 0734【妖魔大军】第7章 0007【崇宁十二年】第841章 0836【天日昭昭】第473章 0468【兵指洛阳】第699章 0694【完颜宗望的小算盘】第313章 0308【尚待开发的广西】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875章 0870【伤风败俗】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25章 0024【探底与买卖】第135章 0130【令孤许的水利梦想】第695章 0690【五星连珠】中秋快乐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14章 0013【三字经】第421章 0416【老韩献计】(为盟主压盖加更第265章 0260【八千贯嫁妆已备好】第767章 0762【一塌糊涂】第774章 0769【李邦彦要创作名著】第345章 0340【殉国】(为盟主cry加更)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战】第695章 0690【五星连珠】第198章 0193【村骑兵】第802章 0797【调粮堆兵】第221章 0216【今非昔比】第872章 0867【完颜萍】第543章 0538【露布报捷】第251章 0246【杀民立威】第324章 0319【童贯伐辽】第399章 0394【都来不及烧】第564章 0559【赵佶参加农民军】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523章 0518【西夏使节】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论战】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271章 0266【讲学洗脑】(为企鹅大佬加更第528章 0523【河西大门即将敞开】第476章 0471【士叩阙,民生乱,军闹粮】第406章 0401【虚张声势,里应外合】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还想跑?】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297章 0292【孙秀才】第67章 0064【大闹县衙】第25章 0024【探底与买卖】第630章 0625【耶律余睹南奔】第765章 0760【这才哪到哪儿啊?】第774章 0769【李邦彦要创作名著】第882章 0877【经略西南】第706章 0701【兄长,你想做中国人吗?】第860章 0855【洛阳军校】第709章 0704【震天雷】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604章 0599【天文学社】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长】第839章 0834【谋害忠良的金国皇帝】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团?】第903章 0898【外交事务】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626章 0621【老薛差点去美洲?】第544章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第805章 0800【朱院长的桃花源】第623章 0618【徐州名胜】第547章 0542【刘氏三兄弟】第878章 0873【贪官的数钱乐趣】第474章 0469【识时务者为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