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

真就走了?

文武百官站在岸边,目送皇帝的船队远去,心情那是久久难以平复。

皇帝外出巡视虽不常见,但也不算太离谱的事情。

真正离谱的是,朱铭除了有军队护送,只带走一些太监和通政院秘书、行人。这等于直接做了甩手掌柜,把全国政务悉数交给太上皇打理。

太扯淡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出京,那都是有百官相随的。重大事务必须送到皇帝行在,交给皇帝身边的大臣处理,如此才能保证皇权不旁落。

“太上与陛下,父慈子孝,皆至诚至信之圣君!”

胡安国感慨之余,甚至横袖抹泪。

他身上所穿的常服,已经让裁缝改窄了,看起来比以前更加干练。

但总有些不伦不类。

目前礼部和工部,正在设计官服款式。

礼服不用改,这玩意儿只在大型活动时穿,再宽袍大袖也不会碍到多少事。

公服和常服却得好生设计,须兼收唐代与宋代的优点,再结合皇帝的特殊审美进行改动。

……

农历五月初,黄河水位不断上涨。

朱铭的船队顺着黄河一路东行,沿途全是高高筑起的堤坝,时不时的还能看见一些埽坝。

船至临河县,治河总督赵逢吉,带着官员到岸边迎接。

赵逢吉是阁臣赵佺之子,总领黄河治理工程。

副手有两个,一是符行中,二是王槐。

符行中是江西南丰人,祖上是北宋符皇后的兄弟,这位在汉中被迫投靠朱家父子。

王槐是浙江义乌人,在南宋被封为“塘神”。其功绩是他自筹经费仿照都江堰的原理,修筑水库和水坝,带领乡民解决义乌的水患和旱灾。(南宋名相王淮是他叔叔,但叔叔的年龄比侄儿小得多。)

接受官员们的礼拜之后,朱铭责问道:“你们怎么都聚在这里?速速回去做事。”

赵逢吉解释说:“今年黄河水量更大,可能会出现洪灾。重中之重,便是下游十余里的灵平埽、小吴埽。只要那两处不绝口,今年的黄河就没有大碍。一旦决口,黄河都有可能改道。”

“已经这么严重了?”朱铭表情严肃。

赵逢吉说:“黄河北流已三十年,而且流经的还是故道。河床被泥沙不断抬高,已经不输给东流的二股河。如果还不治理,十年之内必定改道,且年年都有决堤风险!”

朱铭被众多官吏簇拥着去县城,他把赵逢吉叫上马车,边走边问:“已勘测了一年,你们拿出章程了吗?”

赵逢吉道:“只能回河,让黄河改道东流。”

朱铭非常不满意:“还是前宋的老一套?”

赵逢吉说:“回河没有错。错的是党争,还有皇帝昏聩。”

“怎么讲?”朱铭问道。

赵逢吉阐述道:“前宋三易回河。第一次是贾昌朝主张回河京东故道,李仲昌提议先开六塔河,再回河横陇古道。”

“这两人的主张,都遭到强烈反对,而且是欧阳文忠公领衔。富弼和文彦博却是赞成,宋仁宗最终听了他们的建议。简直糊涂透顶!”

“六塔河才多大?哪能容得下黄河洪水!建成引流立即决堤河北变成汪洋泽国。”

“第二次回河已夹杂着党争。”

“新旧两党都赞成回河,但司马光实地勘察之后,认为应该缓回。王安石以为司马光想故意拖延,于是一意孤行主张急回。”

“王安石在做出决定之前,根本就没有亲自去黄河查看,只知道听取他那些干将汇报的信息。他甚至还想着立即堵塞北流,把淤荒地全部变成良田,根本不把黄河的凶险放在眼里!”

“就是因为王安石行事太过急躁,直接导致黄河夺淮入海。洪水波及四十五个县,毁掉农田三千多万亩。”

“第三次回河,完全变成党争。新党得势,就听新党的。旧党得势,就听旧党的。新党支持的,不管对错,旧党就全盘否定。旧党支持的,不管对错,新党也一概反对。这哪里是在治河?”

朱铭闻之沉默。

王安石真的很努力,在回河之前,他一直在引黄放淤。利用黄河泥沙改良土壤,又配套兴修700多处水利,开发灌溉了一千万亩地。

可当时党争太过激烈,让王安石考虑问题总往党争那边想。

司马光甚至没有反对他的意见,只不过在实地考察之后,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法子,也即让王安石的方案变得更稳妥。

王安石下意识就认为司马光想要坏事,其意图是拖延时间最后把事情办砸。

为了压住司马光,王安石选择最激进的治河方式。

最后酿成无穷祸患,导致未来的几十年,黄河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当时苏轼在徐州防洪,就是拜王安石所赐,气得苏轼写信破口大骂——水位如果继续上涨,苏轼和全城百姓全都得死。

朱铭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赵逢吉说道:“把今年的黄河洪汛扛过去,在明年或者后年,征发三十万民夫疏通二股河。然后再用司马光的法子,缓回黄河令其改道东流。当然,王安石的引黄放淤也要用,可在沧州开垦灌溉出千万亩良田,并且改良沧州的那些盐碱地。”

朱铭笑道:“你倒是取巧,把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法子一起用。”

“本来就可以并行不悖,为何只能取其一?黄河就是黄河,有利也有弊,万万不可非黑即白。”赵逢吉说。

朱铭突然问:“束水攻沙可行否?”

“束水攻沙?”赵逢吉虽然没听明白,却又像是抓住了什么。

朱铭说道:“把黄河各处缺口都堵上,让河水自己把泥沙冲入大海。”

赵逢吉摇头道:“若把缺口都堵上,三五年内必定大决堤。”

朱铭说道:“关键汛期,当然也要泄洪。”

“兹事体大,臣请与同僚详细讨论。”赵逢吉说。

朱铭表明态度:“你们是懂治水的,按你们的法子来。我只是提出建议,能否可行还是你们说了算。”

临河县到濮阳的几处埽坝,去年就已经加固了,今年还在持续加固。

赵逢吉又增筑了溢水坝,让多余的河水流往故道二股河。

顶住今年的洪峰,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当然,如果黄河水量过大,严重威胁到开封安全,那就只能选择合适河段决堤泄洪了。

泄洪之前,还得转移百姓。

抵达临河县城,朱铭暂时住进县衙,县令全家则搬出去住。

赵逢吉把符行中、王槐叫来,大致说了一下束水攻沙的思路。

这个思路,跟当前治水完全相反。

此时治理黄河,就是不断的分流。实在无法分流了,就人为引导黄河改道。

符行中分析说:“黄河之水,寻常时候水四沙六,伏秋时节水二沙八。一味分流,则水势减缓,泥沙必然停滞。如果以堤束水,水合则势猛,自可刷走河底泥沙。官家之法,应当可行。”

王槐说:“固然可行,然则凶险无比。须得想法子,应对每年的洪汛。”

赵逢吉说:“北流太缓,须得东流才可攻沙。”

王槐说:“如果东流,二股河是首选,这跟我们计划不冲突。”

“但二股河的河道太窄,须两河一起流,才能容得下黄河水量,”符行中说道,“可若是两河并流,水势又减缓了,起不到束水攻沙的效果。”

赵逢吉说:“选二股河的北道,那条河道更直。南道作为备用,洪水过大的时候,就利用南道分流泄洪。”

符行中说:“这样做的话,就必须拓宽北道,工程量巨大无比。”

王槐说道:“北道途经的城池太多,清平、高唐、平原、德州、乐陵、无棣……治所全都得搬迁。一旦提出这个方案,能把户部给逼疯。这些州县的官员,也必定全都上疏反对。”

赵逢吉说:“我们只管提出来,最后看官家怎样定夺。”

“那还得把这套法子做得妥帖才行,”符行中说道,“现有的筑堤方法,用来束水攻沙肯定年年决堤。”

赵逢吉仔细思索一阵:“堤外建堤,多重保障。还要根据实际地形,建造其他不同种类的堤坝。该束水时束水,该放水时放水。”

王槐说:“在缕堤之外,再远远建筑遥堤。平时用缕堤束水攻沙,黄河水量增大时,漫过缕堤自动进入遥堤。这样一来,既能束水攻沙,又能安全泄洪。”

“这样还不保险,”符行中说,“可在遥堤与缕堤之间,建造若干横向堤坝,把那片区域变成道道方格,就如海船的水密舱一样。便是缕堤溃堤了,横向堤坝也能缓冲,不至于携汹涌之势冲垮遥堤。”

王槐说:“在地势凶险或堤坝单薄之处,还应当修筑分水的堤坝,如此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赵逢吉说:“明年先疏浚二股河的南道,作为北流的分水河道,把这几年给扛过去。同时疏浚拓宽二股河的北道,修筑好各式堤坝,搬迁沿途的州县治所。等二股河北道工程完成,就让黄河改道走这边束水攻沙,而南道则用于百年难遇之大水时分流。”

符行中咋舌说:“按这套法子来,恐怕要调动五十万民夫,耗钱以亿万计。还得搬迁那么多州县城池……”

赵逢吉无比光棍儿道:“还是那句话。我们只管提出可行方略,至于是否这样办,全看官家定夺。如果反对的官员太多,官家也感到为难,那就还是用老办法治河。”

束水攻沙之法并非一劳永逸。

长年累月下来,泥沙还是会渐渐沉积,河床还是会慢慢抬升。只不过泥沙沉积、河床抬升的速度,肯定会比以往要慢很多。

或许能管数十年。

如果维护得好,百年也没问题。

第563章 0558【梁师成的结局】第810章 0805【少年鞍马适相宜】第734章 0729【银矿就在眼皮底下】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420章 0415【具装骑兵】第626章 0621【老薛差点去美洲?】第178章 0173【勾栏听曲】第19章 0018【家父当年驾船出海】第467章第454章 0449【郭药师败阵】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387章 0382【军中之戏】第154章 0149【唱名赐宴】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体系成型】第794章 0789【钱是什么?】第307章 0302【追毁出身以来文字】第118章 0113【榴莲成熟时】第645章 0640【汉奸们的惶恐】第257章 0252【寡妇收割者?】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学】第347章 0342【讨独夫赵佶檄】第167章 0162【乡中报喜】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战】第334章 0329【兵指兴元府】(为企鹅大佬加第661章 0656【稿城之围】第6章 0006【官马】第344章 0339【神机妙算石先生】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241章 0236【抢班夺权与铁矿开采】第45章 0043【小白员外】第72章 0068【诱杀】第380章 0375【军心若何?】第567章 0562【军师妙计克衢州】第906章 0901【三佛齐】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团?】第496章 0491【处理军队】第434章 0429【月饼的故事】第765章 0760【这才哪到哪儿啊?】第82章 乌龙了第871章 0866【醉生梦死的吴乞买】第697章 0692【金国的麻烦】第209章 0204【诱捕】第561章 0556【逃跑是专业的】第868章 0863【西辽和西夏勾结】第891章 0886【花开洛阳】中秋快乐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战场】(为盟主EBIT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来了】第645章 0640【汉奸们的惶恐】第137章 0132【沾满鲜血的茶马贸易】(为企第21章 0020【炒茶构想】第78章 0074【真假夜袭】(求首订)第673章 0668【这世界应该讲道理】第635章 0630【徒增笑料】第709章 0704【震天雷】第404章 0399【钟相建国大楚】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373章 0368【韩世忠做先锋】第603章 0598【天子是太阳?】第377章 0372【奇袭变阵战】第492章 0487【金国行记】第302章 0297【方腊起义】第749章 0744【四川铁钱问题】第22章 0021【练剑】第637章 0632【压榨民力】第72章 0068【诱杀】第867章 0862【西辽扩张】第461章 0456【战绩辉煌与损失惨重】第780章 0775【在开封搞交易所?】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816章 0811【追杀变血战】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667章 0662【还有义士】第577章 0572【是否该保留凌迟】第48章 0046【火并】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义之士】第857章 0852【龙门书院】第216章 0211【返回汉中】第673章 0668【这世界应该讲道理】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767章 0762【一塌糊涂】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冲突】第448章 0443【郭药师之叛】第910章 0905【有人回赠美女】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242章 0237【施压商贾】第106章 0101【与民沟通】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37章 0036【打油诗也是诗】第795章 0790【德政】第652章 0647【这世界好安静】第760章 0755【四轮战车】第447章 0442【旧友重聚】第634章 0629【讨债不易】第209章 0204【诱捕】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165章 0160【不做正经人】第546章 0541【爹做人质儿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