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枭雄之异志(上)

强力推荐随缘大大的《都市逍遥客》,阿菩在17K追的一本书,随缘那厮说了,要俺推荐才有更新……晕,真是个鸟人。

黄旌得了杨应麒的允诺,却还不肯走,杨应麒奇道:“你还有什么事情么?”

黄旌道:“有一件事情,小人不知是否当说。”

杨应麒道:“那就不用说了。”

黄旌一愣,不敢再扯皮,硬着头皮道:“这件事情干系重大,七将军就是怪罪,小人也要唐突了。”

杨应麒冷笑道:“那就直说吧!以后在我面前少兜圈子。”

“是,是。”黄旌道:“事情是这样的。大金威震天下,连败大辽,此事连朝廷也有耳闻。”黄旌口中的朝廷,自然是大宋。他一边说着,一边看杨应麒的脸色,但见杨应麒一脸的平静,半点也看不出端倪,只得继续道:“所以,朝廷有意派遣使者,由海路……”

杨应麒挥手打断他道:“汉部大将军在大金的身份地位,你知道多少?”

黄旌一怔,道:“那……那是大大的贵人!”

杨应麒冷笑道:“何止贵人而已!大将军乃是大金先主之女婿!在辽南是裂土分疆,在国都则左右国事,与大辽是战是和,与大宋是交是绝,我们大将军一言可定乾坤。宋廷的事情我早知道了,不过这是国家大事,不是你一介商贾应该过问的。这件事情以后不用再提。”

宋军不敌辽军,而辽人最近连连败给大金黄旌也是知道的,此时他又身处辽东,因此对金军的威严甚是畏惧,被杨应麒这几句话话吓得低头慑懦,不敢应声。

黄旌走后不久,萧铁奴也回来了,送了杨应麒一头狐狸。随口问道:“这人来给你送礼么?”

杨应麒微笑道:“差不多。”

萧铁奴道:“送了什么东西?”

“我没看。”杨应麒道:“给我行贿,可也把我看小了!现在是培养文官系统风气的重要时刻,我焉能为了这点小钱坏了我们的大业?便是黄金满船,珠宝盈仓,我也不放在眼里。只要我们把津门搞好了,将来整个东海的财宝还不是任我等予取?”

萧铁奴笑道:“我知道你人小志向却不小!这家伙想必碰了个大钉子!”

杨应麒道:“也没有。他们黄家的势力我还用得着,只要他们谨慎做事,那就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我何必跟他们过不去?不过他说起大宋想要和大金联络的事情,却被我挡回去了。”

萧铁奴奇道:“和大宋联合这是好事啊,为何要挡回去?”

杨应麒道:“和大宋联系是迟早的事情。我这次挡回去,第一是来说的人不对,黄家虽然是海上豪富,但在大宋算什么东西?由他来跑腿,便低了我们的身份!第二是时机不对。其实欧阳家已经跟我提过这件事情了,硬是给我压下去了。大宋是个大得难以想象的外交资源,在我们汉部还没能力主控整个局面之前,贸贸然给双方牵线对我们来说并不合算。这件事情要等津门走上轨道之后再说。而且还不能我们凑过去求宋廷,得由宋廷来求我们——大宋的皇帝犯贱得很,送上门的东西他们是不会珍惜的。”

萧铁奴笑道:“说起来在遇到我以前,你们好像在雄州边境上被大宋拒绝了,是不是到现在还有余恨啊?”

杨应麒脸色一黯,叹道:“其实当初我也只是想入大宋做个商贾小民,结果却被拒之门外。说没有恨,那是假的!不过老六你放心吧,在大局上我不会感情用事的。”

萧铁奴点头道:“这个我信。说起来你这么点年纪居然有这个心胸可真不容易。”

杨应麒笑道:“所谋者大,小事自然就不放在心里。”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对萧铁奴道:“六哥,有件事情我有些担心呢。”

萧铁奴问道:“什么事情?”

杨应麒道:“是关于四哥。最近我接管津门财权的事情想来你也听说了,虽然他没说什么,可从一些蛛丝马迹上看,只怕他对我有些意见。”

萧铁奴道:“这事我也有听说。”

杨应麒道:“若按四哥之前那样搞,我们汉部很难说有什么大发展。且风气一开,以后整个官僚系统的堕落便势难挽回。本来以四哥的聪明才智,自然知道公私分明的重要。可我怕他最近被眼前的事情蒙蔽住了,忘了他将来是要做东海王的,这个津门甚至这个半岛,只是他起航的码头,而不是埋葬他志向的安乐窝。”

萧铁奴笑道:“放心吧。我会去敲他一棒子。”

杨应麒喜道:“兄弟齐心,其力断金,道理大家其实都明白,但最适合去说明白的,也只有六哥你了。在七兄弟里面,他和你最好了。”

两人又游历了半月,这才回到津门。津门的繁华一日盛似一日。杨应麒离开不过一个月,这个港口城镇便略有不同了。

除了欧阳家因欧阳适的关系先拔头筹,慢了一步的黄家跟上来的步伐也十分迅捷。这个时代的商贸远未臻数家垄断的地步,无论是欧阳家、黄家,还是陈家、林家,他们的财富也只是比其他家族高出一个层次而已,并没有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领先程度。因此津门除了这两大家族以外尚有许多其他商家,各类走私船只数不胜数。

此时津门最最为引人的出口货物自然是琉璃品,这是汉部公营的核心产业之一。此外煤炉等杂物,人参、白附子等药品,鼠毫、师姑布等特产也颇为走俏。汉部虽然刀剑精良,马匹众多,但对这些东西杨应麒限制得十分严厉,因此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合法市场。

宋船北来之后,汉部在茶叶、书籍上对赵、刘两家的依赖性大大减少。但赵观、刘从却发现自己的生意反而好做了。因为他们能买到的货物比过去在汉村多了十倍不止,而自己的货物销路也更开阔了。大宋、燕云、高丽和渤海的商人也都愿意在津门进行交易——在这里有着简便、公平而有效的交易环境,而杨应麒所调控的关税与地租也让他们觉得刚好可以承受。

短短半年时间,津门港的事情已经通过来往商船为大东海沿岸的商人们所知闻——那是一个新的淘金窝,“一到津门,金银满盆”的谚语甚至传到了日本和占城,天竺、大食的船只虽然还没有出现,但在秋季之前,许多波斯货物已经以一个仅比泉州稍高的价格陆续出现在津门。

秋冬季风北来,帆船纷纷顺风南下,自政和六年六月开港至政和七年正月这七个月间,被杨应麒收入囊中的钱财已经相当于他们这次南迁所花费的成本。而杨应麒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121章 说甚亲且贵第202章 自辱第321章 当世活佛(上)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下)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339章 民之贵(下)第113章 羊图狐口食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转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下)第247章 回首实有怨(上)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下)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凶(下)第272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上)第342章 议战(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69章 虎率群狼万兽走(下)第156章 带月归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下)第178章 会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92章 国相逝事何从决(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17章 小延福园(上)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上)第134章 特设新军>第203章 巨变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15章 唐刀无敌阵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下)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下)第34章 海贼水兵(上)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上)第95章 难扶广厦将倾(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61章 何谓善守之帅(上)第7章 去向(上)第10章 绝地(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06章 却是自家掘坟(下)第194章 正名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下)第164章 请辞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77章 大流求归宿彷徨(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转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下)第321章 当世活佛(下)第232章 秦桧南行(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14章 说亲事(上)第345章 辗转(下)第44章 东京平定(下)第232章 秦桧南行(下)第16章 入女真(下)第124章 道穷思自强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93章 秦桧第191章 入汴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下)第80章 禅门佛鉴的威力(上)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龟婿(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35章 袭辽帝銮(上)第233章 宗泽之逝(上)第184章 战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0章 下聘礼(上)第22章 立法规(上)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上)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上)第124章 道穷思自强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凶(下)第261章 何谓善守之帅(上)第313章 夏使之会(下)第273章 胜负定前各为主(上)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上)第246章 良缘非良缘(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转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上)第143章 塘沽问第336章 醉献妃(上)第196章 夜访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