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福祸相倚伏(上)

以刘锜、赵立当前的兵力,抵挡宗辅、宗弼已颇为勉强,宗颖、王宣来到后的一段时间里压力有所缓解,但宗翰与宗辅会师以后,山东兵马便又出现节节败退的危机,兖州、沂州、齐州、青州相继丢失,宗翰军趁势进驻徐州附近,与宗辅一南一北就像一把钳子一样把山东的军势牢牢钳死。金国东路军、西路军合作惯了,分合进击的军事布局一旦展开威力极大。而登州军与汴梁军之间虽然不是首次合作,但之前都只是遥为呼应,这次在同一地区并肩作战却是第一回,摩擦与矛盾都在所难免。

这时山东半岛的军事指挥中心,在形式上是由王师中及其军事幕僚来领导,而王师中的首席军事幕僚就是陈正汇。可以说王师中是登州兵形式上的领袖,而汉部派来的幕僚则是这场战争实际的操作者,通常是陈正汇、赵立等商量好了对策,再以王师中之名发号施令。汴梁军乃是客军,客随主便,在战略布局上主要是对登州军的军势进行配合。

当初赵立考虑到登州军、汴梁军双方合作日浅,建议双方分地驻守,这样一来让两部军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既彼此呼应又避免了互扯后腿,但也因此无法发挥出作为一个整体作战的优势。所以宗翰来了以后不但迅速将原本屯驻在泰山一带的汴梁军压制到山东半岛的家门口,还有余力骚扰淮北,威慑赵构的行在。

陈正汇眼见势危,忙向津门、上党求援,同时又以王师中的名义向赵构请求援军。

这时杨开远为了参谋山东的战事已经长住津门,见杨应麒想亲自出马前往登州,问道:“你去做什么?”

杨应麒道:“陈正汇进退失据,看来还得我亲自去给王师中做‘幕僚’才成!”

杨开远反问道:“陈正汇怎么进退失据了?”

杨应麒道:“他不但不能统合登州军与汴梁军,甚至连居中指挥的作用也没发挥出来,只在淮子口负责后勤,由得刘锜、赵立、王宣在前线各自为战。哼!若登州只需要一个后勤官,何必派他去!”

杨开远却道:“我的想法却和你不同,我觉得他已经做得很好。这几个月来胶水西岸战火连天,但登莱两州却能基本保持安定,后勤补给也没出岔子,这便是他的大功劳了!至于统合登州军与汴梁军,那不但他做不到,恐怕你我去了也做不到——那需要时间!还有,他能放权任由刘锜、赵立、王宣等人在前线各自为战,或许也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前线虽败,但防御圈子收得越小,防御便会越结实。”防御圈缩小有利有弊,其中一个弊端就是放弃领地的同时可能会出现补给不继的问题,但如今山东半岛有东海为大后方,这个问题便不明显。

杨应麒却听出杨开远话中有话,皱眉道:“三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开远道:“天底下最凶险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个不太懂兵事的文官来直接指挥军队。陈正汇并非大帅之才,若是由他直接掌控山东的军事布局,恐怕出奇制胜的机会不大,一败涂地的机会却不小。”

杨应麒不悦道:“三哥,你口里说的是陈正汇,其实指的却是我,对么?”

杨开远微微一笑道:“我确实觉得你去了登州也没什么用处。”

杨应麒哼了一声道:“如今山东这场战争的规模比当初辽口一战还要大,我也知道陈正汇颇不堪主帅之任——其实不但是他,就是整个汉部,有资格来当这个主帅的,怕就只有三哥,但你又怎么能出面?”大军统帅除了本身的能力以外,还需要资历、威望和地位等条件都齐全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当前汉部有这个资历的就只有杨开远。阿鲁蛮在汉部军中地位与杨开远相拟,但他是北人,不适合进入山东作统帅——其实杨开远的情况虽比阿鲁蛮好些,但就算让他渡海为帅,也未必能让汴梁军服他。

杨开远听了杨应麒的话,点了点头道:“对啊,所以你就算去了也没用。”

杨应麒道:“那我们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就这样看着宗翰把登州打下来吧?”

杨开远道:“但我们派一个人两个人过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啊。现在山东最缺的是兵力增援,而不完全是主帅能力的问题。可我们确实很难再给山东更多援助了。吴乞买和宗翰对我们的忍耐已经接近极限了,如果我们从汉部本土调兵过去,恐怕我们和女真人之间就一触即发了,得全面开战了。为今之计,只有寄望于江南和上党了。”

“赵构?我可不敢指望他!”杨应麒道:“至于二哥,我听说上党方面的战况也十分不利,二哥正被银术可压制得死死的不能动弹。宗翰不是傻瓜,他既然决定先打山东,对上党可能派遣援军就一定有所准备!所以我怕的不是二哥不发兵,反而担心二哥一旦发兵会跌入宗翰的陷阱。”

杨开远点了点头道:“这话说的也是,不过应麒,这事有些奇怪啊。”

杨应麒问道:“有什么奇怪?”

杨开远道:“上党成军以来,日子已经不短。这段时间我们给的支持又大,无论人力财力物力都是倾尽所能地提供。以老二的本事,这段时间足够他组织起一支五万人以上的正规军马了。加上他们在上党实战又足,所以我私下估计,如今忠武军的实力纵然还比不得辽口,至少应该比刘锜、赵立的联军还要强一些才对。银术可一旅偏师拖住忠武军也许可以,但老二应付起来应该也是绰绰有余才对。如果我在上党的话,无论如何都要向宗翰施压——进入河北也好,进入河南也好,总得让宗翰宗辅无法全力攻打山东。否则山东一有闪失,隆德府便处于十面围困当中,那时就算孙吴重生也无济于事了。”

杨应麒沉吟道:“但看上党方面传来的战报,二哥却是将防线全面收缩,兵力布局极为保守。”杨应麒停了停,惊叫道:“二哥这样安排,难道……难道他已抽调出部分兵力来东援山东了么?”

杨开远脸色凝重,说道:“很有可能。”

杨应麒道:“但这事我们既能想到,宗翰宗辅也能想到!”

“不错。”杨开远道:“所以老二如果真的这么做,恐怕……恐怕沿途会遭到伏击!”宗翰的伏击战打得极为出色,这一点二杨早在太原战役中就看出来了。

杨应麒道:“那我们可得劝他一劝……可是……可是……只怕是来不及了!”

杨开远叹道:“如果老二真的有这样的打算,眼下应该已经行动,津门到上党山海阻隔,我们现在再去劝他,那是无论如何来不及了!再说,如果他已经打定主意,未必会听我们的劝告!”

杨应麒咬了咬嘴唇道:“三哥,如果二哥入援山东,成功和刘锜他们会师的机会有多大?”

杨开远盘算良久,说道:“如果宗翰、宗辅没有料到的话,那或许有六成胜算。如果宗翰、宗辅有准备的话,那恐怕最多只有两成。”

杨应麒又道:“那如果二哥不是入援山东,而是以奇兵直捣金人的后方,比如燕京、云中呢?”

“你是说围魏救赵?”杨开远沉吟道:“老二的兵力,或许优于银术可,全面进攻也许能压得银术可退守。但要想绕过银术可奔袭金人的后方,那兵力便不可能很多。兵力太少的话,就是偷袭得手也没法站住脚跟。如今宗翰、宗辅虽然把注意力都放在山东,但燕京、大同仍有重兵,老二就是一时得手也未必经受得起金军的反扑,所以是很难收取围魏救赵之成效的。这种事情,我估计老二不会干的。”

杨应麒顿足道:“这么说来,二哥岂非十分危险?”

杨开远道:“现在中原的战局对我们极为不利,如果你还是拿不定主意进兵的话,那就得考虑怎么善后了。”

杨应麒脸颊上的肌肉跳了几跳,终于叹道:“进兵无论如何是不可以的。军事上没法打开局面,就只能靠政治手腕了。”

杨开远道:“政治手腕?”

“嗯。”杨应麒道:“我们想办法跟吴乞买谈谈,看看能否花一些价钱,保住二哥和登州。”

杨开远道:“军事上不利的话,只怕他们开出来的条件会很苛刻。”

杨应麒黯然道:“那有什么办法?苦果再苦也得吞啊。三哥,你说宗翰、宗辅要打下登州,得花多少代价?”

杨开远想了想道:“如果赵构能在一个月内派出重兵增援的话,那山东也许还守得住。如果赵构不派援军或者迁延时日,那山东就危险了。不过莱州准备充分,宗翰宗辅要想吞下,至少要撂下比上次撂在辽口城下多三到五倍的尸体。”

“今时不比往日,如今金军的炮灰部队比当时多了何止三五倍?这个代价,宗翰宗辅承受得起。”杨应麒道:“不过这也不是个小损失,我想应该还有得谈。”

杨开远道:“你打算怎么谈?派杨朴去会宁?”

杨应麒道:“杨朴只怕谈不来这件大事。”

杨开远道:“难道你想……”

“我想让四哥去谈。”杨应麒道:“眼下有可能完成这次谈判的,就只有四哥了。”

第285章 墙倒众人齐推(下)第335章 议封王(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26章 童贯巡边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上)第334章 汉皇都(下)第77章 大流求归宿彷徨(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88章 小麒麟南归前夕(下)第322章 刀马佛经(下)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4章 海贼水兵(上)第129章 仁义之师>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下)第335章 议封王(上)第208章 陈家货(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18章 大汉军心(下)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163章 表决第290章 小辈新人新事(上)第354章 审判(上)第132章 阴山战事>第184章 战第317章 小延福园(下)第132章 阴山战事>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上)第153章 空城计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上)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350章 迎败(上)第304章 制衡与制肘(上)第321章 当世活佛(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上)第23章 整军备(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32章 秦桧南行(下)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上)第137章 危疑反复>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下)第31章 造船之业(上)第229章 公主车驾(下)第233章 宗泽之逝(上)第318章 大汉军心(下)第190章 名妓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5章 袭辽帝銮(上)第187章 匕第77章 大流求归宿彷徨(下)第6章 边关(上)第135章 养军之策>第284章 老成偶尔张狂(上)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上)第19章 议婚姻(上)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场(上)第80章 禅门佛鉴的威力(下)第156章 带月归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上)第202章 自辱第217章 窥九鼎(下)第20章 下聘礼(下)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23章 整军备(上)第344章 北游(上)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下)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上)第308章 华表的污点(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13章 狼群(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5章 出谷(下)第345章 辗转(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19章 议婚姻(下)第174章 逆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10章 绝地(下)第176章 诏第346章 南行(下)第90章 故人西来大梁城(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上)第186章 穷第5章 出谷(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09章 新官陈少宰第284章 老成偶尔张狂(下)第238章 棋局大变幻(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