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上)

虽然杨应麒已经下了让辽口军戒备的命令,但这道命令只局限于军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所受影响不大,辽口的城门依然大开,商旅往来不绝,俨如平时。

北国的冬天很冷,但临近海边的辽口虽没有津门那样明显的海洋气候,却也比内陆的会宁好多了。华元一六八零年,正月初二,一群从临潢府方向走来的“商人”运了一批商货来到辽口城外。为首一人将右手藏在袍子底下,脸上伤疤纵横却更显英气逼人。这个年轻人,自然就是萧铁奴手下的爱将种去病!这一路为了避人耳目,折彦冲一反常态没有骑马,而是和韩昉一起呆在车里,甚至种去病也常常入车避人。

“大将军,辽口到了!”说这句话时种去病内心忍不住激动起来!他知道折彦冲一入辽口,整个北国马上会爆发一场地震!

但折彦冲在车内却仍然很能沉得住气,他没有下车,反而让种去病把这支伪装的小商队停在城外一个偏僻的角落,然后才派人去寻李实在。半个时辰后,这个已成为辽口最重要的参谋之一的汉子匆匆领了十几个亲兵骑马赶了出来,来到马车旁边,颤声道:“大……大将军?”

折彦冲听到李实在的声音,这才掀开车门,微笑道:“是我。”

“大将军!”李实在哽咽地叫了一声,和他带来的人一起跪倒在车前,呜咽道:“大将军……您……您终于回来了!”

“起来起来!”折彦冲道:“你也是汉部知名的将领了,怎么还这般模样。”

李实在忙道:“是。”站了起来。

折彦冲示意种去病韩昉等人且先走开,单独和李实在说了好一会话,这才从车内走出来,骑上高头大马,左边跟着韩昉,右边跟着种去病,李实在以十八正规骑兵在前开路,从辽口正北门进城!

这时正是中午,天气虽冷,路上行人仍然不少。折彦冲这一行又是何等的引人瞩目!离开城门还有一段路程就不断吸引路人的眼光。临近城门时,城门官听说有可疑人马接近赶紧跑出来看,在城楼上往下一望,这个见过折彦冲的小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将军!他居然看见了大将军!

“难道我在做梦么?”——城门官想着,却张大了嘴巴出不来声,他旁边一个小兵也曾远远望见过折彦冲,这时没什么自信地说:“大人,带头那个人,长得好像大将军啊!”

那城门官看了看他,再看看为折彦冲开路的是李实在,忽然哇地一声大叫起来道:“什么好像!大将军!是大将军!真是大将军!大将军回来了!”

这句话一叫出来,城楼上便沸腾了起来!守城卫兵闻讯无不探头寻找,其中有不少见过折彦冲的人都纷纷惊呼起来:“大将军!真是大将军回来了!”

这种惊喜与狂热先是在士兵中爆发,跟着便是路人,消息就像风一般迅速吹遍整个辽口城!没多久全城就都沸腾起来!

“大将军回来了!”

“大将军回来了!”

“大将军回来了!”

这天的辽口城,没有其它言语也不需要其它言语,因为除了这句话之外再没有其它的言语能充分表达辽口军民的狂热!

折彦冲挽辔控马,走得很慢很随意,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跑来的军民越来越多,没多久就把大路两旁都塞满了!到后来若不是李实在在前面开道,这一行人根本就没法前进了!折彦冲在马上向四方民众举手示意,他的脸似乎略显瘦削了些,但在万千军民的拥护中仍然显得那么威武!

折彦冲归来的消息不但造成辽口民间万人空巷,就是军中将领、地方守臣收到消息后也赶紧前来参见。折彦冲从辽口北城门入,一路穿过整个辽口城,到达最南边的港口,码头上的工人,商船上的商人,水寨中的水师闻讯都涌了出来!折彦冲登上港口一座高台时,底下已经黑压压的全是人!他挥了挥手,让狂热的人群静下来,这才道:“父老们,兄弟们,将士们,我折彦冲回来了!”

安静中的人群忽然爆发出连海浪也被盖住巨大欢呼声!折彦冲微笑着没有继续说话,实际上他现在就算说话也没人听得见!

过了好久好久,这欢呼才沉歇下来,折彦冲再次挥手让人群静下来,说道:“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大家一定受了很多苦,也为我忍受了很多的委屈。可从今天开始,我们不用再委屈下去了!请你们代我向你们的亲人,向你们的朋友,向所有你们认识的人转告!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比以前站得更直!”

人群再次爆发雷一般的欢呼,许多老部民已是泪水纵横,一些年轻人更是狂躁得接近暴乱!

折彦冲挥手命辽口守臣近前,吩咐道:“我要先回津门,辽口政务一切照常,你们要安抚百姓,不要让他们闹出乱子。将来的事,等我和七将军商量过后自然有新命令传下来。”

众文官均称是,折彦冲又道:“今晚在辽口官衙前的广场派酒派肉,供部民们狂欢。这笔钱我回头给你们补上。”

这时刚好在辽口的赵履民站在旁边,闻言道:“大将军,这是大家一起高兴的事,钱自有我们来张罗,您不用费心!”

折彦冲微微一笑,转向众将官道:“我要调一千骑兵作为护卫,李实在随行便可。其他人固守辽口,仍按照枢密指令行事!”

众将齐声领命,或者侍立周围,或者分别办事去了。

水师将领请折彦冲坐船南下——将大将军送回津门,这可是极为荣耀的事情!折彦冲听了微微一笑道:“这次我要从陆路南下,将来我去塘沽时再坐你们的船去!”

水师将领大喜,齐声应是。

这些事宜安排妥当,李实在早调来了一千精骑,折彦冲上了马,在民众的欢呼中转而向东,一路朝上十二村而来。

“大将军回来了!”

这个消息传得比鸽书还快!折彦冲到达上十二村时,诸军将领早已收到消息,在军营门口列队出迎!

折彦冲在上十二村留了一日,见过阿鲁蛮后又纵马南下,他每到达一个地方都会把那个地方的狂热完全点燃!当他走到永宁河畔时,整个辽东半岛都已经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起来!之前因为山东战局而导致的不满、失望、愤懑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未来的无限憧憬!

“大将军回来了!”军方的保守派松了一口气,而强硬派则把之前对杨应麒的一肚子不满都变成随时准备厮杀的无限动力!

“大将军回来了!”商人们重新敲起了算盘,知道生意门路从今天开始要准备转方向了,也许明天或者后天,整个东北甚至整个中原的商道就会变得和东海一样畅通无阻了!

“大将军回来了!”文人们从武人的野心和商人的欲望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因为大宋不断溃败而产生的忧愁国恨迅速转变成饮马会宁的汉调唐歌!

“天威卷地过辽河,万里胡人尽汉歌——”

仗还没有打响,但令亲者快、仇者惧的战歌已经唱了起来!

这是一个尚武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的归来!

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下)第238章 棋盘大变幻(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异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上)第231章 山东进退(下)第189章 国债第279章 姜桂之性多老辣第95章 难扶广厦将倾(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04章 思良将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354章 审判(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机心(下)第158章 故国第6章 边关(上)第77章 大流求归宿彷徨(下)第318章 大汉军心(上)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下)第25章 收俘虏(下)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下)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下)第230章 中原战局(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57章 败中见真将军(上)第121章 说甚亲且贵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343章 罢相(下)第335章 议封王(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96章 夜访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下)第161章 民议第92章 国相逝事何从决(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上)楔子终极游戏第233章 宗泽之逝(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2章 金兰折(上)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6章 兵满万(上)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下)第3章 论武(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7章 去向(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上)第115章 唐刀无敌阵第166章 使者第205章 挖墙角(上)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上)第254章 究竟谁控制谁(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60章 却为谁家守土(下)第311章 主动被动(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28章 锦囊妙计第217章 窥九鼎(上)第14章 乌古(上)第182章 诺第95章 难扶广厦将倾(下)第344章 北游(上)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上)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下)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143章 塘沽问第216章 小买卖(下)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下)第269章 虎率群狼万兽走(下)第259章 人心军心士心(上)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下)第150章 国之梁第171章 文词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下)第89章 旧邦士子维新学(下)第164章 请辞第七十二章 上第183章 临第9章 塞外(上)第229章 公主车驾(上)第180章 异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上)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上)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上)第45章 东海新霸主(下)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00章 兵临--第二零一章 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