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

当初宗翰派遣密使穿过重重阻隔,见到了宗弼,陈述宗翰四家联合的意思,两个政权一拍即合,很快就决定了要联手,宗弼派出了密使给宗翰回话,表示自己会尽力拉拢大宋,在东南起兵呼应。

云中、河南之间隔着河东、河北的广大领土,金汉边境上的民间联系虽不是完全隔绝,但往来也十分困难,宗翰的密使能够见到宗弼已属侥幸,宗弼的使者就没那么好的运道了,几个使者渡河以后各有遭遇,都迟迟没法进入云中,其中一个使者被大汉治下的景象所吸引,觉得再追随残金政权已经没有前途,竟然向驻守河内的徐文变节,将自己所知全盘托出。

徐文得到消息后不敢怠慢,立刻将盘问的结果写成密函,连同那个金国密使送到大名府,曹广弼只审了两个时辰,便马上派了一队兵马送到塘沽来。

宗弼那个使者这时还在路上,徐文的密函、曹广弼的奏报却先到了。郭浩看了密奏的内容后哼道:“他们真是好大的胃口,竟然要四家联手,分我大汉江山!”他虽是发怒,但喉音中微微发颤,想是心中实藏恐惧——他是副枢密使兼兵部尚书,对汉廷现在所面对的军事局面知道得比其他几位大臣更加清楚。

欧阳适道:“若这密使所供属实,那……那刚来的这宋使、夏使便是不怀好意了!”

“他们不怀好意,那是很明显的了!”折允武道:“现在要紧的是弄清楚他们到底联手了未尝。若是联手,又将攻哪里,在哪里会师!宗弼的那个密使,必须赶紧召进京来,问个清楚。”

郭浩沉吟道:“从奏报的内容看来,这个密使不但徐文审问过,就是曹帅也审问过。召他到塘沽来是应该的,不过也未必能问出什么新事情来。不过,从这个使者托出的消息看来,宗弼虽已决定联手,但赵宋未必已经答应。还有西夏那边,情况也未明。”

折允武问道:“那使者明明说四家已经决定联手,郭大人为什么说宋夏不一定已答应?”

“太子,我是从常理推断。”郭浩道:“从这个使者的口供看来,宗翰、宗弼答应对方的条件都十分具体,相比之下,宋夏二国的要求和宗弼宗翰对宋夏二国的允诺则显得十分宽泛,这分明是宗翰、宗弼还没有说服乾顺和赵构。”

韩昉却摇了摇头道:“不然!这个使者从开封出发的时候,宗弼显然已和宗翰达成了默契,而宗翰、宗弼分别与夏、宋之间眉来眼去恐怕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那个使者又在河东兜兜转转了两三个月,因见成功无望才到徐文处告密,再由徐文转交到曹帅处,从曹帅转交到我们处,又要经过一段时间。就算这个使者出发时他们与西夏、宋室尚未谈妥,但这几个月下来,情况可就难说了。”

几个大臣听了,都说有理,折允武问欧阳适:“四叔,这件事情,你看该如何应付?”

欧阳适沉思片刻,说道:“现在我们的好钢好铁全用在漠北这把刀上,既要平定大漠,又要同时应付云中、河南、西夏、赵宋,那是万万不能!为今之计,只有以不变应万变。”

折允武道:“以不变应万变?”

欧阳适道:“漠北那边用刚,我们这边就该用柔。漠北那边求胜,我们这边便求和。一切都等大哥回来再说。在这之前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好,我们都应该求稳而不是求胜,只要我们能支持大哥打完漠北的仗,支持到他回来,便是成功。”

韩昉、郭浩听了都点头道:“不错。”韩昉道:“陛下出发之前就曾说过,我们只需稳住局面,就是立了大功!”

折允武道:“四叔的意思,是要向他们妥协?”

“大丈夫能屈能伸。”欧阳适道:“治国谋国,讲究的是刚柔并济,量力而行。今日之屈,为的是明日之伸。”

折允武道:“可我担心一味示弱,反而会招来他们的攻击。”

“柔,并不代表示弱。”欧阳适道:“那只是交涉时的一种技巧而已。只要处理得当,就能暂时将他们稳住。我们现在要的,就是一个拖字!”

郭浩闻言道:“元帅这个拖字,甚是点题。当下我们真的打不起仗,这仗一打,败了是社稷沦亡,就是胜了,也是惨胜。所以若能拖下去,最好还是拖下去,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

韩昉也叹道:“不错,也只有拖了。”

折允武环首看看几个大臣,见他们不是面色凝重地说话,便是低头沉思,心想:“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其实他也明白,军国大事,斗的是实力,是国力,并不是能像坊间的说书那样,能靠几个智谋之士脑袋一拍就解决问题的。不过他之前仍然期待着这几个大臣能想出更好的主意来,毕竟他们都比自己老辣,但讨论的这个结果,虽在他的预料当中,却让他稍微觉得失望。

就在这时,门外传报,杨相来了,折允武心中一喜:“七叔来了,他素来奇计百出,不知他有没有什么妙计!”

门推开,杨应麒跨了进来,烛光之下只见他脸色有些苍白,比半年之前瘦削了不少,嘴唇上长着两颗显眼的毒疮,果然有几分病夫的模样。

欧阳适见到他这个样子,惊道:“老七,你是真病了?”原来他来塘沽后兄弟俩竟一直没见过面。

杨应麒瞪了他一眼说:“你以为我装病么?”声音颇不自然,好像咬到舌头一般,其实是因为他舌头上也长了个小疮。

折允武忙请杨应麒坐,将密奏递过去道:“七叔,你快看看,宗翰、宗弼、赵构和嵬名乾顺四家要联手了!”

杨应麒脸上也没有多余的吃惊,也不看折允武递过来的密奏,反而从怀中取出一份公文来,折允武一看,心道:“我糊涂了,我这边接到密奏,七叔那里自然也收到公文。”心想杨应麒来之前,多半已看过公文了。

杨应麒道:“刚刚让大家等,真不好意思。事情我知道了,我来之前,大家可商量出什么结果没?”

几个副宰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一会,才由张浩道:“四将军的意思,是以不变应万变,尽量拖延。”

杨应麒点了点头说:“四哥说的没错,目前来说,只有如此。”

折允武却还希望杨应麒有更进一步的主张,因此问道:“七叔,现在的形势对我们很不利,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打开一点局面?”

杨应麒摇了摇头道:“没有。现在我们的实力处于下风,没法主动出击,只能见招拆招。现在他们都还没出招呢。”

他大概因为嘴唇上长了两颗毒疮的关系,说话时尽量不让嘴张得太大,因此话音听起来不免有点有气无力,加上脸色有些焦黄,这几句话说起来便让人觉得一点气势也没有,压不住场子,服不了人。折允武显然对杨应麒的回答不甚满意,说道:“我是怕等他们出招时我们再拆招,会来不及!”

杨应麒道:“可是现在内外局势还不明朗,这时候就胡乱出招的话,恐怕反而会添乱。再说,无论是居庸关、晋北,还是夏边,黄河,军方能准备的早已经准备了,我们中枢如果要做什么动作,那就是重新调动,那样反而可能容易露出破绽。还是先看看吧,就像四哥说的,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星期最后一天啊!大家有贵宾推荐票的多支持几张啊!在榜上吊车尾的感觉真郁闷。

晚上还有一节。

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328章 胡虏会(下)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惧感(下)第3章 论武(下)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195章 李纲第242章 南北孰为先(下)第331章 七军没(下)第25章 收俘虏(上)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盘(下)第228章 牙疼之恼(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墙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342章 议战(上)第137章 危疑反复>第156章 带月归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上)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凶(上)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97章 拦路石眼中钉(上)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43章 熊鱼不可兼(下)第26章 兵满万(上)第174章 逆第269章 虎率群狼万兽走(下)第167章 裂变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344章 北游(上)第335章 议封王(下)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上)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机心(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上)第246章 良缘非良缘(下)第353章 屠营(下)第349章 闻逝(下)第34章 海贼水兵(下)第3章 论武(上)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上)第10章 绝地(下)第332章 金兰折(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65章 维吾尔族来客(下)第44章 东京平定(下)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上)第50章 进退之间(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12章 饲野狼(上)第78章 汉部墙角窥伺者(下)第315章 兵来将挡(上)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04章 思良将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87章 匕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上)第235章 轻装向太原(上)第42章 贰臣归附(上)第9章 塞外(上)第243章 熊鱼不可兼(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上)第226章 汉部见闻(上)第286章 国亡四方祸至(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246章 良缘非良缘(上)第29章 再破辽师(上)第225章 暗香浮动(上)第2章 部勒(上)第272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上)第212章 饲野狼(上)第178章 会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181章 责第1章 瘟疫(下)第139章 成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