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光海君

“这个李觉复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听我问道李觉复的底细时李哲思考了一会才说道。最近李哲和我的个人关系好了很多这缘于我按照他说的那样没有屠戮百姓就是这次平壤之战也是利用水枪克城除了一些冻伤外大部分朝鲜守军都跟着李觉复投降了所以战争的伤亡很小这一战投降的士兵足足有一万余人(能不小么自从阿敏从我这里用五百俘虏得到了两成的股份后所有人都惦记着捉活的以此从我这里得到些好处就连主动投降的士兵这帮家伙也想算到他们的俘虏当中和我抬价)。大军进了平壤我严令士兵四处劫掠整个平壤现在都很太平除了那段损毁的城墙和城墙上的冰层外看不到其他一点大战的痕迹因此李哲对我很满意也更加恭敬。

“算起来这个李觉复还是当今大王的堂兄,否则也不会官居如此要职,奇就奇在光海君时代他就颇受重用先后在弘文馆、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吏曹(相当于吏部)任职光海君被废后他不但没有失势而且还作了平壤留守这样的大官实在是匪夷所思只是这幽禁光海君一事我却不知道,当年传闻光海君只身脱逃,不知去向,没想到是被大王幽禁了。”

“那这李觉复为人如何官声如何呢?”我接着问道早该想到这家伙应该是个皇亲国戚要不也不能有个原昌君的称号了。

“李觉复官声不错在地方的治理上也是很有办法的就是和金起宗金大人的关系也十分要好否则金大人不会放弃宁边紧急回援平壤没想到他居然率众投降了。”李哲惋惜的说道显然他也不能想象李觉复会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投降那等于是出卖了金起宗。

“哦说道这个金起宗我倒很有兴趣李生也不是一次的提到他能和我说说他么?”看来李哲对李觉复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开始打听金起宗的事情来。一听这话李哲来了兴致话也多了起来。

“要说这金起宗金大人是我最敬佩的人了先生别看他在府衙上说了些污言秽语可要说这胸中的才华我李哲虽是十分自负但在金大人面前也自愧不如。金大人自幼家贫全靠寡母支持进了书院后来考上了进士入了奎章阁可是他不满各派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党争向大王请命作了兵马同佥节制使先后在黄州、海州做过官后来因抗击袭扰沿海的倭寇有功做到了兵马虞侯随后调到宁边做大都护使。当然了这都缘于金大人的军事天赋望眼整个朝鲜恐怕再没有比他更有帅才的了可惜那些朝廷里的庸才只知道嫉贤妒能否则他也不能屈居这正三品的大都护府使了至少应该是个兵马节度使就是这样他还凭不到五千人马将毕力克图打得人仰马翻呢!”说起这话李哲十分自豪显然那一战他也参加了这也是我军入朝后最大的败仗说起来我也颜面无光连忙岔开话头。

“哦那光海君又如何呢何以好端端的作了十五年皇帝却被推下了台呢?”

“要说这光海君应该说是不错的君主可惜他过分依赖那些大臣了最终被这些人出卖。光海君本是蔗出若不是当初得到了北人派的拥立也不能即位的他继承王位后北人派一段时间内也因此得势。可是好景不长朝廷中的北人派又分裂为以大北派和小北派。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这些派别互相拆台彼此攻歼如此一来光海君再无依托他一继位就提出的那些改革的举措也没人响应了而此时西人派做大最后联合武将将他推翻了。”说到这李哲不无惋惜。

“光海君提出了哪些举措呢我倒想听听。”我饶有兴趣的问道。

“光海君是希望能建立一种公平分享的土地制度同时取消科举制推行推荐制光这两点就遭到了士大夫的强烈法对同时他还要改革府部机构采用新学。所以不光遭到以西人派为的官僚们的反对就连北人派也不再支持光海君了。”听李哲这话我心中一动这个光海君还真有些墨水看到了如今朝鲜的弊政所在只是他手段太过温和了依靠那些腐儒或者说没有自己掌握军权的情况下就急于求成失败是注定的了。听李哲这么一说我还真想看看这个光海君了。

第二天鳌拜没有让我失望从赤城洞将光海君带了回来。以经五十多岁的光海君除了面色有些白以外和正常的老人没什么区别应该说太正常了不像一个曾经做过朝鲜君主的人这让我怀疑他的真实身份可是李哲的行为却验证了他的身份一见到光海君李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扑通的一下跪了下来泣不成声。显然是没有面目在这种情况下和他见面。

“我说是谁呢原来是李哲啊没想到你都这样大了还哭鼻子。站起来像个男人不要让人瞧扁了想当年我和你爷爷一起抗击倭寇的时候是何等威风不要给他丢脸!”光海君这话是用汉语说的显然是给我听的我也没在意只是站在那里静静的等他走上前来。

李哲收住了哭声缓缓站了起来没想到这李哲是和光海君认识的他昨天可没告诉我光海君年轻时看来一定是和李舜臣有过交往否则光海君不会用这种长辈对晚辈的语气说话。

“不想五年未见你已经成*人了好好干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干到底朝鲜今后要靠你们了。”说着他拍了拍李哲的肩膀这时光海君更像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半白的须炯炯有神的眼睛完全看不出他是被幽禁了四年之久的人。

“这位是李大人吧老夫已经听觉复说起你来了了不起啊!小小年纪已经是三军的统帅了。不知道今天把我这把老骨头找来又和贵干啊!”光海君笑着说道把周围的人全然没当回事并且仔细的打量我。这种举动才真正的证实了他的身份显然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否则如何能在这种阵仗下怡然不惧。另外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王者的风范有些和皇太极相似又有很多不同光海君此刻身上散的更是一些闲云野鹤一样的风采。

“您老说笑了我哪里有什么了不得不过是承蒙大汗看得起我让我协同众位将军来朝鲜说的不好听是兴师问罪来了。”我客气的说道措词很难啊总不能说自己带着五六万人旅游来了吧那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哦我朝鲜于大金实为近邻何罪之有啊?”光海君扭头向我问道。

“这个萨尔浒一战贵国出兵两万帮助明军攻打我大金这事总是有吧?再有就是贵国水军经常袭扰我大金边境也是有的还有贵国还向明朝提供粮草这些算是协助明军与我为敌吧!”我回答道为防师出无名皇太极早就编好了一套措词。

“哈哈李大人真会说笑我朝鲜历来视明为君主臣子遵从君主号令何罪之有。这可怪不得我们大人若是怪罪还是找明朝的皇帝去吧!不要拿我们这些做小民的撒气。”光海君这话说得我哑口无言我自己心里明白自己就是来做侵略者的还想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简直是不可能的好了这回让人揪住辫子了吧。这种尴尬的局面一时让我无法适应就连旁边一直自诩辩才的宁完我也不说话了我将眼光投向跟在光海君身后的李觉复责怪他让光海君如此肆无忌惮大扫我的颜面。

李觉复满脸羞愧不敢望向我过了好半天才才吭哧瘪肚的说出几句话来。

“叔父这次李将军来不光是为了兴师问罪的同时还是为了帮您重新恢复王位的。”

“这是你说的吧世间上知道我还活着并且知道我住在什么地方的人还有几个我才不信他们是为了帮助我恢复王位而来的再说这个王位我也不想争了谁要他们来管闲事。”光海君说话毫不留颜面让李觉复下不了台。

“兀你这老头好不识抬举给你做朝鲜的大王那是抬举你不谢恩也就罢了还敢在这里嘲弄我等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烦了。”终于阿敏被激怒了开口大叫道把李觉复吓的跟没了魂似的。

光海君并没有把阿敏的话当回事只是轻蔑的笑了笑:“将军要杀便杀我李珲还真是空活了一大把年纪到了这时才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也为之不晚还求将军下手痛快一些。”

光海君的话把阿敏气得人仰马翻作势抽刀要上来杀他多尔衮连忙阻挡。“二哥息怒二哥息怒犯不着为此大动干戈。”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阿敏劝住。眼见这场面我也控制不了了连忙叫人将光海君先带下去。我怒气冲冲的对李觉复说道:

“当初你是怎么和我说的现在你看看是搞成什么样子了我看你是活腻了。”

李觉复满脸委屈的说道:“大人小臣也不知道会这样啊我去请光海君时他死活不肯离开要不是我好说歹说连蒙再骗他说什么也不肯出山的。我还哪里敢再说帮他恢复王位的事啊不知为什么我这个叔父这些年性格大变再不像从前了。”

见他真么说或许也是实情看来工作要慢慢的作。不管怎么说人现在是找到了这就是好事我眼睛一转计上心来你不是不肯合作么好!我逼你合作先借着你的名义公告天下说光海君要重新夺回王位望各地诸侯响应共襄义举这样我的部队就变成了勤王之师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军了想到做到这个布告看来非李觉复不可了。

李觉复听了我的坏主意拉长了脸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可是阿敏眉毛一皱他立刻就没招了乖乖的就范。就这样在平壤被攻克的第三天朝鲜各地纷纷开始出现布告。布告的大致内容是当今朝鲜大王李倧谋逆篡夺王位私下囚禁光海君大金国水6大军应光海君之邀率军勤王现以攻克平壤不日即将挥师南下所过之处望个州府郡县响应配合若有抵抗者按叛国罪惩处严惩不贷云云。当然了这水6大军自然是我炮制出来的应邀之说也牵强附会总之为了正名我才不在乎使用什么手段呢。

布告出的第三天寒流减弱天气转暖多尔衮和阿敏分别带部继续攻击多尔衮一部向此时的朝鲜王京开城进军鞭锋直指京畿道;阿敏则进军黄州、海州意图平定黄海南北道;而我则坐镇平壤筹措粮草物资。虽然没能造出大炮但是在阿巴亥的撺掇下多尔衮还是抢走了平壤守城的火炮以此充实部队阿敏晚来了一步后悔不迭死活要多尔衮让出一半的火炮来二人争执不下见这两人抢红了眼我也只能做和事老骗阿敏黄州、海州这样的守城炮还有不少尽可以从敌人手中夺来于是阿敏将怒气全部在了即将进军的黄海道誓要从朝鲜守军手中夺得更多的火炮。气势汹汹的挥师南进了。

送走了两个瘟神我总算是可以消停一会了可却为光海君的事情起愁来这老头又臭又硬死活不肯合作实在叫人为难不想这时阿巴亥找上门来。

这些天由于阿敏在阿巴亥始终不肯露面这时她来我当真是欣喜若狂淡然了我可不是色迷心窍而是想就光海君一事向他请教。

“大妃来的真是太好了今日大妃不来明日我也会派人请大妃的。”我连忙给她让座此时屋里没人我以大妃称呼她也是要提醒自己这个是努尔哈赤的老婆多尔衮他妈即使再诱人也动不得脑子里想一想意淫一下可以但是实质上绝对不能出格。

“先生这话说得违心吧都这么多日也没见先生去看望我今日怕是有什么难事吧才想起我这寡居之人。”那话说来幽怨之极好像是一个怨妇在向自己丈夫倾诉自己的苦衷一样听得我头皮直麻乖乖不得了。此刻没有多尔衮也没有阿敏在难保我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做出出格的事情来到时后悔可就晚了。

第22章 就职大典第7章 备战第24 为了让孩子不再学英语第10章 平壤大学第13章 秦淮晚风第14章 噩耗第6章 瘟疫降临(上)第13章 讨论(下)第9章 出兵台海(一)第32章 围困(下)第31章 反叛(下)第29章 升官第14章 反思(下)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10章 光海君第6章 危机(一)第6章 正人君子第13章 大获全胜第21章 青楼争锋第29章 代理第7章 危机(二)第6章 辩论第28章 邓家(上)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14章 自卖自夸第4章 妥协第12章 多事之秋第24章 忙乱第8章 先进是塑造的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2章 吃饱的感觉真好第13章 惊人之举第19章 囤积(上)第23章 说媒第5章 天命汗第5章 登陆第3章 新城(下)第13章 授课第13章 惊人之举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6章 新婚第5章 阿巴亥第20章 洞林惊魂(上)第8章 血战第8章 冰封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4张 雄踞天草第24章 射马擒王第26章 军事改革(下)第26章 赋税第27章 奇袭第26章 军事改革(下)第31章 坑蒙拐骗第13章 秦淮晚风第32章 围困(下)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14章 盟誓第21章 洞林惊魂(下)第22章 商路(下)第11章 筹备南行第9章 盘点第12章 重操旧业第18章 提亲潘多拉的盒子下第28章 邓家(下)第6章 瘟疫降临(上)第31章 血清第21章 平等么第11章 故弄玄虚第19章 心计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章 出征第17章 意义深远第2章 吃饱的感觉真好第17章 意义深远第15章 密谋第30章 自杀第8章 先进是塑造的第12章 重操旧业第10章 光海君第9章 出兵台海(一)第17章 获益第2章 逼宫第10章 公审大会第16章 攻城第33章 解困(下)第22章 强毒攻击第2章 地潘多拉的盒子下第25章 别样的风情第11章 坎坷第18章 粮食和土地第1章 烽火台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章 赌注(上)第36章 赴会(上)第5章 登陆第31章 反叛(下)第14章 噩耗第30章 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