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诱惑

这一刻我面对的是一个丈夫死了半年险些被人殉葬而又为自己所救的美女她那幽怨的眼神足以融化我的心何况我并不是一个意志力很坚强的人并且有大多数男人的通病—好色。不论怎么说我都不该放走眼前的这个美女。

整容后的阿巴亥已经看不出她的实际年龄其实就是在整容之前她也显得十分年轻。有这样的美女送到眼前我真的是实在忍不住离家近月以不知肉味我心中蠢蠢欲动直愣愣的看着阿巴亥目不转睛。阿巴亥是过来人如何不知道这种眼神意味着什么她不但没有回避反而挺起了酥胸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也深情地注视着我从前的种种因缘浮现在我俩眼前或许是真的有缘吧不约而同的我俩都开始彼此接近对方试图从彼此的眼神中寻找一种安慰。

天雷勾地火动不知不觉间我们俩已经靠在一起她丰满的酥胸紧紧贴在我的身上鼻息间充盈着成熟女子特有的芳香甚至隔着这么后的衣服我能感受到她灼热的体温和剧烈的心跳声不光是他就连我自己也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那是一种剧烈的骚动久久不能平息也无法压制。阿巴亥闭上了眼睛等待这一刻的来临看着她楚楚动人的模样我再无法忍耐轻轻的拥住了她我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感觉只觉得很安逸刚刚莫名的骚动和欲望也渐渐的平息了我俩就这样紧紧地用抱着倾听彼此的呼吸和心跳。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了很久终于我还是狠了狠心慢慢的将她推开彼此的身份不允许我们再向前跨出一步望着她企盼的眼神我终究还是忍不住轻轻的吻了一下她的额头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天地间就剩下我们两个人。说实在的我很喜欢这种犯罪的感觉很刺激但是唯一的顾虑不是因为她是努尔哈赤的女人而是她是多尔衮的母亲。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我们俩都意识到这种行为接下来后果的严重性停止了进一步的行动。阿巴亥扭过头去满脸羞红我也一时间手足无措到底还是阿巴亥沉稳整理了整理衣襟正了正色开口说道:

“先生一定是为光海君的事情烦恼吧?”

“是啊这个老头又臭又硬实在不好对付可是缺了他则我军驻扎朝鲜名不正言不顺早晚会惹来朝鲜人的叛乱和反抗的。如今讨逆的檄文已经出想改也难了?”我愁眉苦脸的说道一想到这事我刚才猎艳的兴致荡然无存。

“先生不用愁这事急不来的如今我军已经占领朝鲜近半先生该是考虑如何在朝鲜站稳脚跟的时候了至于光海君还要慢慢的来如今他已经被绑到这驾战车上来了不怕他不就范。我听说光海君有一个小女儿今年刚刚十六生得貌美如花先生还不如把她收了这样就可以以仪宾(相当于驸马)的身份出面监国了看别人能说出什么来看这老头还能如何。”说完阿巴亥呵呵的笑了起来。我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她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真是不晓得怎么会有这样的主意呢至于那个光海君的小女儿她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大妃说笑了我此刻并没有再娶的打算海兰珠一人已经足够了让我应接不暇如何还敢再招妻纳妾!”

“先生不要骗我了若是你不想招妻纳妾那铭岚怎么办你总不能不管她吧?”阿巴亥在我府养伤期间和铭岚的关系很好她早看出我和铭岚互生情愫的事情此刻以此来反驳我顿时让我哑口无言。提起铭岚我头脑中浮现出她清丽的身影是啊铭岚怎么办啊记得我出征的时候她和海兰珠哭得最凶让人不忍心抛下她。

“铭岚的事情另当别论大妃千万不要拿这说事。”我正色道。

“好了好了不说了这些了看先生说的先生就知道护着海兰珠和铭岚先生什么时候考虑过我。”阿巴亥冲口而出说完了也知道自己说走了嘴一时尴尬坐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局面十分尴尬想起刚才香艳的情景我差点又蠢蠢欲动。为了避免继续这样下去我只能换一个别的话题。

“大妃依您看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好?这朝鲜攻下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对此我真的是没有什么经验大妃久在天命汗跟前耳濡目染一定有很多东西可以教我。”当我提起努尔哈赤时阿巴亥陷入了回忆一个和她在一起生活了二十五年的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让她回忆许久我没有破坏这种气氛和努尔哈赤比我实在是逊色很多真不知道阿巴亥是如何能看上我的。

努尔哈赤留给她的不光是甜蜜的回忆也有痛苦相比之下可能痛苦来得更多一些这一切早已经纠葛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随着努尔哈赤的去世几乎烟消云散今天若不是我提起或许她还不会想起过去的种种往事。她和努尔哈赤的结合也是一种政治产物这点阿巴亥很清楚所以她才对我娶光海君的女儿不以为然这样的事在她看来再平常不过了。而我和海兰珠的婚姻又何尝不是一桩政治婚姻呢只是由于我对海兰珠十分在意赢得了她的芳心再加上海兰珠也很优秀才使得这桩婚姻变得幸福想到海兰珠我也惆怅起来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和她相见朝鲜打下来百废待兴更何况我也没有胆量再回辽东了难保皇太极不把我扣下难道就这样再也见不到海兰珠和铭岚了么。过了好一会阿巴亥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幽幽的说道:

“先生说的客气了以先生的才学如何还要我教。大汗晚年做错了一些事倒是可以成为先生前车之鉴。哎可惜那时他不听我的话大意轻敌否则也不会有宁远一败又如何能扔下我们孤儿寡母呢!先生一定借鉴大汗的教训善待朝鲜百姓这才是先生能立足的根本。如若是像大汗晚年那样则根基动摇后果不堪设想啊。”想起努尔哈赤晚年的过失阿巴亥短嘘长叹道话说到这里她触景生情不愿意再说袅袅婷婷的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书房里静静愣。

暂时把光海君的事情放在一边我开始着手管理我的治下如今整个朝鲜西部一半的平原已经被我控制至于东部则大多山脉丘陵不适宜耕种人口很少可以暂时忽略不计可对朝鲜我还只是一个粗略的了解其中大部分知识来源于现代在古代几乎用不上就连三八线在哪里我也找不到。

为了更好的了解朝鲜的实际情况在随后的很多天里我带人走访了平壤附近的村镇平壤一战结束后原来为了坚壁清野从周边迁来的居民6续反家开始准备春耕。朝鲜山多水资源很丰富所以以产稻米闻名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税收。很早的时候朝鲜就确立了职田制度按等级分封给官员大小不等的田地充当他们的薪水可是随着官僚阶级的日益增多这些职田也日益增多并开始出现了兼并的情况如今有很多百姓无地而是租种地主官僚的土地收入十分微薄。无地的农民开始转向手工业由此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真没想到这时朝鲜的手工业已经如此达了走在平壤的市集上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貂、水獭、青鼠、豹的毛皮;海参、鲍鱼、虾、鱼、海带等海产干货;金、银、铜、豆锡、生铁、钢铁等金属;白纸、壮纸、桑皮纸等纸张;人参、胡椒、白矾、干姜等药材;丹木、槐花等染料一切在辽东不能看到的东西此刻在平壤居然看到了我欣喜若狂心中高呼了了这回真是到家了简直是捡到到了宝。

真没想到这朝鲜的手工业和商业如此进步街市上很多东西让我眼花缭乱到达关外整一年多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品种繁多的市场。据李复觉说要是在平时还会更加热闹。由于税收以贡米为主杂以少量地方土特产很少征收货币地租因此农业成为了朝鲜经济的关键。与农业相关的土特产品也特别多加上朝鲜此时的海运十分达所以很多土特产都运到了日本或是明朝贩卖换回米粮及其他日用品。真奇怪朝鲜这个国家屡次受到倭寇侵袭但是却没有像明朝那样封锁沿海而是大力的促进海外贸易对此我十分不解。

一旁的李哲笑了笑十分自豪的道:“自从壬臣战争以来倭寇的海船再不敢公然侵犯我国沿海即使有也是小股海盗这些人不足虑这缘于我们水师的强大。不瞒大人说大人在安州所遇到的水师不过是平安北道的一小部分我国的水师主要集中在全罗道和庆尚道这两道都设有左右水营。忠清道也设有水营不过人数不多光这三道的水营就有官兵近两万人各种战船两千余支主要是为了防止倭寇侵袭的至于平安、黄海、京畿诸道由于比邻大明所以没有设立专门的水军只是由一些巡逻的小船是为了防止海盗的。”说起这些来李哲朗朗上口听得我目瞪口呆好家伙原来朝鲜水军这么有货啊我从前还真是小瞧了他们这回赚得可是更大了。若是有这样一支水军再加上最新的大炮那整个亚洲还不是任我逍遥简直爽歪了。

面对这种诱惑我实在无法抵挡当初还以为到朝鲜来是为了避祸躲起来自己独自偷偷展没个十年八载的休想翻身可是没想到朝鲜的底子这么好简直比辽东好得太多了于是我开始后悔多日来一直没有机会到民间看看回到府衙我立刻修书给阿敏和多尔衮要他们注意进攻的方式尽量不要残杀无辜多造杀戮我愿意用二两银子一个人的价钱来赎买他们抓获的俘虏或者是给他们相应得股份条件就是不许把朝鲜给我打烂了否则他们一两银子也别想得到包括粮草我也不会再供应他们。其实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和我在一起时间长了不光多尔衮就连阿敏也唯利是图了。我的信刚刚出阿敏和多尔衮的战报就雪片一样的飞回来不到一周的时间他们取得了连场的大捷据报俘获的俘虏已经有近五万人。

哪有那么多数目这帮家伙肯定是掳掠平民了到我这里来充数领赏这时整个朝鲜的驻军顶多就是三十万哪有不到一周功夫就俘虏五万之说的这个阿敏更是离谱一个小小的黄州就俘虏了一万五千人要知道整个平壤才俘虏多少人啊简直就是讹诈。

不过我也拿他没办法朝鲜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这样农民和士兵很难区分我总不能派人去一个个的核查吧冒充就冒充吧整个朝鲜不过才几百万人口我看你能冒充多少总不能老人、小孩和妇女也冒充是兵丁吧这样算下来也就剩下二百多万的轻壮劳力了现在北方又被我占领他俩能冒充的最后也就剩下一百万了。这样算来我顶多就付出二百万两的银子就可以安定民心了。所以一方面我继续派人给他俩送信对取得的战绩表示鼓励同时告诫他们不许虐待俘虏老弱病残者应立即放回家园当然了银子是不会少的。之所以这么大方是因为我听李复觉说此时朝鲜正在开采的银矿有68座之多想想吧68座银矿还不够这曲曲的二百万两银子么。而每年朝鲜的海外贸易也多达上千万两白银主要针对中国和日本这些朝鲜人往往是从中国购进丝茶等货物再转手倒卖给日本一来一回利润极高更何况日本盛产白银所以这种收入可想而知。

我并不想全部用银子交换这些俘虏相反的我要转让给阿敏和多尔衮更多的新建作坊的股份其中也包括阿敏和多尔衮的部下。这些作坊包括了水泥玻璃和最新的采矿业只有这样才能牵制和拉拢他们给银子只是一勺子买卖而这样才能笼络住他们的心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他们绑在我的战车上。试想如果到那时和皇太极翻脸这些人能来攻击自己的买卖么想到这里我奸笑不已。

民间考察的这些天中我对朝鲜的教育体制也有了一些了解。朝鲜一直采用儒教思想治理国家忠、孝被认为是最大的美德。在官方的许可下一些引退的士大夫和有学问的大学者在家乡建立了书院并在全国得到推广。书院享受免税的待遇并有自己的田产。但是到了壬辰战争之前书院已经成了儒生泄对政权不满的地方因此很多书院被下令关闭。壬辰战争以后李朝社会逐渐衰落教育陷入停滞大多数书院破败不堪由此思想的传播受到了阻碍。

几天下来我算是初步的了解了朝鲜的概况总之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但是面临的挑战也很大最开始动手的就是建造书院这次征朝我几乎将杏林书院的能人全部搬空此时的杏林书院只剩下一具空架子了还是让额尔德尼那老家伙去操心吧我恶毒的想到。除了一部分人留在宁边和安州负责建造城池外大部分工匠和学生老师都随我到达了平壤这些天也不断有人向我建议要在此建立书院宣扬杏林精神传播杏林文化。这个帽子扣的太大了杏林只是一个开始只是我当初的一种尝试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现在这些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朝鲜的事情我做主这样他们的胆子就更大了思维也更加活跃了再加上朝鲜信奉儒学大多士子都会汉语书同文的现象很普遍这就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沃土。所以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在结束民间考察后的第二天我就布命令在平壤选址建立平壤大学终于这个大学两字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历史上了对此我向那些儒者们解释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来源于四书五经里的《大学》一词。

于是在平壤的大同江边一座崭新的校园即将拔地而起为此我几乎动用了全部工匠包括俘虏的那些朝鲜士兵同时我也付出几乎从关外带来的全部银两此时囊中羞涩银钱告急。这使得我不得不想办法在朝鲜圈钱。据此一支罪恶的黑手伸向了那些富裕的士绅和豪族的口袋中。

第23章 汉军第27章 债卷(上)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27章 债卷(上)第10章 三件事第17章 意义深远第27章 我家的醋坛子第24章 刺杀第24章 刺杀第4章 赌注第31章 反叛(上)第12章 商品展介第19章 心想事成第17章 议战第26章 讹诈第22章 巨额财产第4章 地缘政治第19章 心计第23章 弘光退位第18章 审问第16章 攻城第11章 筹备南行第8章 冰封第9章 出兵台海(一)第13章 落难第12章 重操旧业第10章 公审大会第24章 刺杀第32章 招贤第3章 新城(下)第24章 骗婚第15章 战淮海(二)第6章 瘟疫降临(上)第13章 惊人之举第26章 郑和宝船第22章 邓希晨的情史第2章 赌注(上)第4章 赌注第26章 徐霞客第8章 军火买卖(上)第22章 游说第9章 盘点第18章 身世之谜二十一章 赎金第8章 造反第33章 圈套第15章 导火索第2章 赌注(上)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12章 重操旧业第23章 鏖战第26章 新婚第12章 商品展介第19章 心计第15章 激战第21章 平等么第7章 疫苗(上)第3章 有才军师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5章 密谋第1章 出征第3章 夜袭第22章 商路(上)第3章 夜袭第22章 商路(下)第7章 平壤第10章 三件事第30章 自杀第33章 解困(上)第6章 瘟疫降临(上)第12章 多事之秋第25章 生意伙伴第9章 谁让你清高第19章 囤积(上)第22章 商路(下)第32章 围困(上)第23章 说媒第24章 堂吉诃德计划(中)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15章 瘟疫(二)第33章 圈套第1章 出征第25章 别样的风情第11章 对马海战(三)第21章 洞林惊魂(下)第18章 军妓(上)第11章 诱惑第22章 就职大典第8章 军火买卖(上)第6章 辩论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24章 堂吉诃德计划(中)第7章 备战二十一章 赎金第3章 生动课堂第13章 讨论(下)第10章 金融危机第26章 赋税第26章 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