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银票

巨大的利润,让各国的商人犹豫不决。

毕竟,《寓言故事》就这么一份,虽然无论从工艺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当今各国无法企及的,但是识字读书的毕竟就那么多,能付上价钱的就更少了,等这些人人手一本之后,还卖给谁呢?

后继乏力,是一定的。

“严大人,我们商队背后还有另外的东家,凭我们自己的权力,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银子,能不能通融一下?”一个满脸周围的老头子问道。

“某愿意出五万两银子,算是为学堂尽一份心力。”

“还希望严大人多多美言几句,我等感激不尽,日后定有后报。”

严华捋捋胡须,略微沉吟了一下,道:“捐银是大义之举,本官自会向陛下禀述清楚,至于这数目……对陛下来说,只要没有补满,终究是一件头疼的事,众位若是有心,不妨先跟陛下立下承诺,先捐助一半,余下不足的等赚到了银子,将来合作的时候再补上,如此一来,既可以让陛下宽心,又不耽误各位的时间,实在是一举多得。”

“……”众人相视,各自思考。

“如此就劳烦大人了,我们九家商队就一起拼凑一下,尽量凑齐三十万两银子,不知可否?”

严华点点头:“银子不在多,而在心意。”

“……”众人腹诽不已,忽然有一人道:“还有一事要恳求大人,略微向贵国皇帝提一下。”

“哦?请说。”

“我等千里迢迢而来,又为贵国的学堂捐助如此多的银子,可谓是心诚意至,还请大人向陛下禀明,这……大家毕竟是熟人,以后的生意就好做得多了,之后那些商队……”

严华闻言,立即打断了他:“好说,好说!本官明白你的意思了!”

“这么说,大人是同意只引荐我九支商队了!”众人皆眸子大亮,高兴不已。

“本官自会禀奏陛下,至于能不能成,还要看陛下的决定。”严华不紧不慢,说道。

众人刚刚火热的心,顿时犹如被一盆水当头浇下。

如此模棱两可的说辞,如何让大家放心?

不过,也没有办法了,总比拖下去让其余的商队来摘桃子要好,平摊下来每一个商队出五万两银子,只要能运个几万本书回去,那就可以回本了。

如果不能回本,那就没有继续做生意的必要,剩下的四十万两银子,自然也无从说起。

于是,外交部的大厅一下子忙碌起来。

……

杨沐看着手里的一份册子,畅怀大笑。

这,就是让朕不爽的代价!

没错,在他的眼里,三十万两倒是其次,给了那群商人一个教训,这才是让他开怀大笑的地方。

想到那些人心不甘情不愿的掏银子,他就一阵舒服,总算是出了一口气,让他们知道了一国皇帝的威严。

至于三十万两银子……

杨沐看了一下面前的一把薄纸。

这是这个世界的银票。

但是,跟中国古代的银票又略有不同,每一张银票有一张书页大小,上面盖着密密麻麻的印章,还有密密麻麻的图案,看样子应该也是一方大印按压下去的。

银票?

杨沐十分的惊诧,要知道,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纸质货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发行的依据是国家信用,而在这个世界,这么多的诸侯国,是怎么统一起来,发行同一种货币的?

不怕伪造么?

杨沐左右翻看,约莫有些明白了。

这些银票的数额并不是特别巨大,最大面值的也就是一百两罢了。

而在上面,有累积几十个国家的印章,排列有序,各有特性,在右上角的地方,还写着“伪造着斩”的字样。

“严华,你能确定,这些银票能花得出去么?”杨沐甩了一下手里的一把纸,始终有些怀疑,这些银票的纸张还没有造纸厂的质量好,信用值得怀疑。

严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惶恐道:“陛下容禀,臣初见时,也觉得不可思议,后来那些异国商人解释了一番,说这些银票是通用的,在一些大的钱庄都能兑换成银子,这些商人出远门做大生意,银子太过笨重,都是如此行事。”

杨沐眼睛一亮:“国家之间也可以?”

“这……那些商人说,仅限于那些商人使用,各国之间的交易一般是用银子的,民间普通的百姓,也都不使用银票,对了,银票上有一串票号,钱庄那边都是有备号的。”

“……”

杨沐有些无语,这工作做得细致呀,本来还想凭借自己的的技术,让苍国伪造一批呢,没想到这银票听着像那么回事,但是流通性跟中国古代完全不对等,这些银票的作用,就相当于托运一样,只是方便各国商人做生意罢了。

而苍国没有钱庄的分号,所以他就直接收到了这么一叠银票,到时候需要派人专程去大盛国的钱庄兑换出来。

杨沐灵机一动,问道:“你有没有问过,这银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谁制造?”

严华道:“臣初时也不太放心,所以都一一问了,据说是每一次诸侯会盟,各国皇帝聚首,当场制作一批银票,并且在盟书上写明,若有伪造和包庇,天下共击之。”

我靠!

杨沐吞了一下口水。

看来,真的应了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呀。

这个模式,和后世的欧元是不是很像?

各国会盟的时候,制造银票,会盟的诸国统一承认它的合法性,并且为之进行了最有效的防伪,几十上百个印玺盖上去,再加上一串票号,简直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防伪技术。

要知道,会盟的首领都是国力雄厚的,自然希望展开一下自由贸易之类的,所以为了提高通商的便携性,弄出这么一个东西并不奇怪。

那些弱一些的国家,加入这个银票体系,也能吸引各国商人来国内做生意。

多边互赢!

杨沐叹息了一声,看来以前真的是孤陋寡闻了,仅仅凭着这么一张银票,就可以看出这个世界似乎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完全混乱不堪,至少在一些共同利益之处,还是隐藏着一些规则的。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事。

苍国,没有一座钱庄!

别说钱庄了,就连他这个皇帝,在此之前都不知道有银票这种东西。

由此可见,郑、苍、申这三个国家,的确是那些诸侯大国眼中的蛮夷之地,难怪大盛国都懒得费力气大动干戈。

“唔,他们还说另外的四十万两银子,会慢慢付清?”杨沐又问道。

“回禀陛下,他们确实如此承诺。”严华有些汗颜,从道义上说,七十万两全都是捐赠的名义,付清这个词,有些欠妥……

杨沐可不管欠不欠妥,反正这笔钱他们是出定了,没有追加利息就不错了。

三十万两,不少了……

咦?

忽然,杨沐想起了一个事,皱眉问道:“你知不知道,那些诸侯国的通货膨胀怎么样?”

“这……臣愚钝,不指通货膨胀是何物,请陛下明示。”

“唔,这个也不好解释,这样吧,你去打听下,在他们国家,买一个包子要多少钱?买一百斤大米要多少钱,好了,你退下吧,让那些商人觐见。”

“遵旨!臣,告退——”

第65章 毓灵宫赴宴第144章 龙辇入城第454章 楚皇的愤怒第247章 合议第41章 投名状第592章 海军正式建立第6章 攻心之计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219章 国情和局势第65章 毓灵宫赴宴第183章 取道之难第537章 朱雀军再溃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115章 连弩试验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讨第193章 软禁?第48章 一字长蛇阵第209章 生擒第483章 密信第447章 交易(下)第122章 郑翰亮剑第386章 要把女帝掳进宫第425章 被擒第98章 叛军入宫第156章 老嬷嬷第3章 神仙显灵第113章 蚕食第303章 君臣异论第400章 后撤之计第75章 巡视工部第426章 六十亿第558章 归义军团雪耻第379章 参观完毕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4章 城门战局第92章 妙曦第1章 我是皇帝第308章 成功第140章 大势已去第499章 六国攻苍第481章 世族反应第33章 一箭双雕第460章 苍楚宣战(二)第88章 村长第12章 皇后娘娘(求收藏)第68章 补偿第256章 锦衣卫的干涉第473章 主动出击第363章 立太子之后第605章 前途之战第5章 瓮中捉鳖第436章 沉寂还是出击第80章 热闹的上官府第607章 大庆薨第86章 路见不平第23章 失职领罚第514章 激动的武国皇帝第103章 行刑第407章 卫忠全现身第443章 杨钧的变化第30章 谈判结盟第99章 现身第569章 谋划第482章 云国变故第444章 提审第482章 云国变故第56章 天降奇兵第461章 好戏即将开始第509章 围困第322章 重新出发第297章 两位统帅第54章 申城之战第164章 造纸厂和印刷厂第288章 诸国态度第3章 神仙显灵第333章 墙倒众人推第377章 工业城第351章 生气了第327章 国师第458章 重骑兵!第358章 天子出现第585章 阮西琼的野心第55章 绝望中的曙光第44章 构筑营寨第538章 云国灭亡第610章 抵达第218章 郡县第191章 繁华晋城第534章 战前布局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482章 云国变故第194章 皇见皇第452章 楚国的无耻行经第551章 杀使臣第195章 逛青楼!第70章 《周易》问世第178章 骑兵第200章 战争前奏第459章 苍楚宣战第176章 盗版和过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