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汴京三国大乱斗(四)

老曹分拨已定,安排好了山后九州防务,自领三千精锐,离了雁门关,归返宋境。

莫看只是三千人,却是优中选优,山东携来的虎骑、飞骑尽在其中,余下亦是幽州所募汉儿中,立得战功最多的锐士。

至于辽国各路降军,却是一个未带。

随行的几个弟兄,乃是:扈三娘、林冲、史文恭、花荣、石宝、公孙胜、焦挺、时迁,共八筹好汉。

他这番南下,特意打听了金兵所走故径,经忻州,折向盂县,顺着平定军、辽州一路下来。

沿途这些地方,如今都破败不堪。

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金兵是兵,其中大半契丹降军,本就有打草谷的习性,说是匪徒,也不为过。

何况更收募了许许多多的山寨盗伙,真正堪称兵匪一家。

这就够不给人活路了,娄室却还有一条毒计,便是将原有宋朝官吏悉数赶走,让那些投效他的土匪,各自留下亲信,权管地方。

这些“新官”都是贼寇一流,懂什么治政安民?

彼等把持地方,只干两件事——

第一是按娄室要求,不住的压榨钱粮,源源送往军前;

第二是抢男霸女,填饱自家饥壑。

可怜这一路的百姓,先是宋朝盘剥,后是田虎造反,好容易安生没两年,又遭金人这番折腾,当真是恨天无眼,命运艰难。

老曹一路走来,越看越惊,越惊越怒,杀心炽盛,于是一路走一路杀,凡是金人所派人手,以及为他们爪牙的,一不问籍贯,二不问男女,尽数捉了杀头。

至于彼辈所蓄钱粮,取部分留为军用,余者悉数分给百姓。

又择本地家风好、名誉佳的人物,请出山来,暂时理政。

一杀恶人,二分钱粮,三请自治,三道政策施行开,所至处民心尽附。

又有许多和金兵结下血仇人家,子弟们缠闹着定要参军,每日眼巴巴聚在军营外,打也打不走。

老曹见民心可用,干脆令史文恭成立一支新军,号为“并州军”,凡欲从军者,悉数收容其中,就跟在大军身后,且行且练。

由是一来,这路走得就快不了了。

而就在老曹兵马慢慢而行的功夫,汴京城下,变局又生。

却是此前,金人听得赵官家令他退军,心怀不满,要求割了河东路土地,以为酬劳。

葵向阳赶回告知,官家一听,顿时大怒:“我以他为盟好,他竟然要裂我国土,金人可恶,以为朕是石敬瑭之流乎?”

遂令葵向阳持了金牌,绕过郑州,往西北去催促种师中,令其加速金军,“监督金人撤出雁门”“可多与其子女、金帛,此外寸土不让”。

不料葵向阳方走两日,打东边传来噩耗:

说是耶律淳所部八万大军,自占据东明县后,便寸步不肯向前,且在河上搭起浮桥,沟通河北,北面所征钱粮,源源不断送往东明,显然欲做长久打算。

要知东明县距离汴京不过四十里,真正是朝发夕至,辽军于此盘桓,不容官家不惊。

还没待官家想明白辽人意欲何为,打西边又传来噩耗:

大金国云州王耶律延禧,统兵一万,自郑州杀出,兵抵汴京城下,大骂宋皇不遵诺言,乃是无道昏君,要他出马上阵,与云州王见个高低!

赵官家听说,惊得目瞪口呆,连忙同范美人诉苦:“朕设了绝妙的好计,一石数鸟,一劳永逸,端的高明无比,谁知错信了葵向阳,那厮空有一身武艺,全无头脑,不知怎么坏了事情,如今辽人不去打山东反贼,虎视于东,金人也与我反目为仇,狼啸于西,连耶律延禧那废物,都狐假虎威同我叫嚣,局势如此,莫非祖宗基业,竟要亡了不成?”

说罢,悲愤不已,洒下两行热泪。

他想不通葵向阳如何办得差事,将自己好好妙计弄得面目全非;

又恨童贯、种师道等人无用,以至于自己担惊受怕,万千斤的国事,都压在自家肩膀上。

痛苦之余,艺术灵感如泉水迸发,大叫道:“笔墨伺候!”

范美人连忙使眼色,令人取了纸笔,亲自替他磨得墨浓。

官家取笔饱蘸墨水,把满腔愁愤,都融汇在绝妙的瘦金体中,瞬息间写就一副对联。

上联是:君非亡国君,百般英明逐逝水。

下联是:臣皆亡国臣,满堂木偶立朝门。

写完之后,细细打量,连连点头,自觉书法大有进步,感慨道:“古人云,国家不幸诗家幸,果然诚不我欺,似这般字,平时如何写得出?”

越看越满意,亲自抄录了许多分,令人分头送给蔡京、童贯等文武大臣。

不多时,蔡京、童贯、杨戬、梁师成……一众高官,纷纷嚎哭而来,就在船边岸上跪了一地:“臣等无能,请陛下赐罪。”

官家走出船舱,居高临下望着,大怒道:“事已至此,谢罪何用?你等高官厚禄,便无一策可以替君分忧么?”

梁师成眼泪一擦,站起身来:“陛下,臣有一策!”

梁师成顶替高俅,做了太尉,执掌天下军务,只是以往权柄,皆由童贯把握,他直到此时,总算找到机会。

官家大喜:“朕的爱卿,快快说来!”

梁师成道:“前番葵指挥使不是说么,金军虽众,真正女真只得三千,如今城外叫阵的,乃是辽国旧帝,他的麾下,也不过是辽之降卒,金兵未入山后九州时,老种相公打得他们望风披靡,陛下莫非忘了?”

官家天资聪明,算这种纸面数据,最有心得,当即点头:“不错!老种所部西军,弱于金,而强于辽,哼,若非耶律延禧无能,金国贪婪无耻,山后九州基业已定,朕安能如此彷徨?”

这一刻,他忘了老种相公出兵山后,是逆着他意思而行。

但随即摇了摇头,叹道:“只是老种如今生死不知,所部也已灰飞烟灭,你说这些话还有何用?”

梁师成智珠在握,自信一笑:“陛下,老种相公固然兵败,但他麾下爱将张俊、曲端、王彦、刘锜,都是西军中有名俊杰,带了四千余精锐,硬生生杀穿耶律淳重重包围,陛下莫非忘了?”

官家眼前一亮,欢喜道:“梁爱卿,你是说,让他四将领军,去杀退了耶律延禧这个亡国皇帝?”

梁师成点头道:“不错!此四人,臣一一同他们攀谈过,都是兵法通晓、武艺精熟,又有报国忠心的好汉!让他们领本部四千余人,再选一万精兵补充,胜不胜得女真,还在两可,杀败城外这一万亡国兵马,又有何难?”

官家飞快在脑海中计算战斗力,迅速得出结论:可以一战!

连连点头:“妙哉!妙哉!金人也是小看了我国,仅仅派一万人便敢来惹朕,且灭了他这支军,教他晓得厉害,后面是战是和,都由我国做主也!”

当下传令,由东京禁军中,拨出一万一千人,同四千余西军,凑成一万五千,由年龄最大的张俊担任主将,曲端、王彦、刘锜为副,即刻整顿兵马,下午便要出城破敌。

梁师成得了旨意,自以为压过童贯风头,在此一举,兴头头的,一面令亲信去选兵,一面亲自来见张俊四人,告知出战之事。

张俊四个闻言,均是大惊,张俊叫苦道:“梁太尉,将不知兵,乃是大忌。那一万一千兵马,我等见都未见过,如何领他作战?若真要出战,本部四千余人,都愿出城死战,却不须调别个兵马来。”

梁师成怒道:“国家大事,岂容伱肆意妄为?敌军一万,你只四千,若能胜之,何故前番败回?你可知本太尉好不容易,才从童贯手中剥出这支精锐来,只为你等能胜,上报天子,下安黎庶!你这厮若不知好歹,便让曲端做主将。”

曲端苦笑道:“太尉,张俊并无冒犯之意,吾辈为将领兵,讲究个如臂使指,平素待以恩义、严以军法,兵士敬我畏我,故此愿随我辈死战,调了新军来,吾等与他既无恩义、也无威严,反而不如本部四千人去厮杀。”

梁师成大怒,尖叫道:“呔!吾为太尉,你同我说这些细务,欺吾不知兵么?汝可知老泉先生乃家祖,曾作《权书》,乃兵家无上妙谛,吾亦兵家之后,又任太尉,难道不如你等懂么?自古以来,以众凌寡便是上上之策!罢了,王彦,便由你做主将!休要让陛下和本太尉失望!”

说罢,愤愤而去。

原来这梁师成,常常以苏轼遗子自居,概因坡仙风流,常常以姬妾送人,偶尔有孕,也未细察,梁师成便是其母怀孕三月时被送了别人,苏轼当初文章被禁,还是梁师成向官家申诉,才得解禁。

而苏老泉苏洵,乃苏轼之父,曾著《权书》十篇,第一篇即为《心术》,当年老曹和岳飞争辩为将道理,岳飞的论据即从此书得来。

眼见梁师成发怒离去,四将面面相觑,刘锜时年只得二十二三岁,却最是老成,叹道:“罢了,我辈食君禄,为君死,难道真个怕了辽国那干亡国兵将?战便战罢。”

曲端摇头道:“那些禁军不知根底,我不敢用。”

刘锜劝道:“曲兄,如何恁般老实?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官家怕我们兵少,原本也是好意,这样吧,那一万余人,你同张兄各领一半,我们的四千余人,只由我和王兄统帅,出城开打,我们居中杀敌,你们左右侧应,只要不让他扰乱我等本阵,多些人壮声势,有何不好?”

“带他们出战,不用他们对敌?”曲端眼珠一转,顿时大喜:“妙计啊!贤弟,既然如此,我同王彦杀敌,你和张大哥各领一支禁军便是。”

张俊眼一瞪:“我领个屁禁军,皇上点我做的主将,梁师成有什么资格换人?这一仗我做主,曲端、小刘辅佐,那一万一千人何必分两股?以王彦兄弟之能,独自带领万人何妨?”

王彦大怒,扯住张俊说理,四个你争我夺,都不肯带那伙禁军。

到了下午,耶律延禧眼见日影西移,正待收军,忽见汴京城墙上人流攒动,一顶黄罗伞盖,飘飘忽忽上城,心中一喜,晓得这定是赵官家登城了。

原来赵官家思前想后,把双方战力精心测算了好几遍,都觉得这一仗必胜无疑,豪情发作,竟是亲自登城观战,要效法当年那几位亲征的先皇,亲眼看着自家大将建功立业。

耶律延禧手搭凉棚观望,果然看见黄罗伞下,一个中年人身穿龙袍,身边还有一个青年、一个少年,料定必是宋皇赵佶,带着皇子观战,心中大喜,把马一拍,直冲城下。

枪指城头大喝:“赵佶!吾乃金国云州王,金国兵强马壮,国运蒸腾,本王应天顺人,已经降了大金,如今特来劝你,一并降之,不然打开你这城子,杀得鸡犬不留,勿谓本王言之不预也!”

赵官家一听,怒从心头起,把城垛一拍,顾不得生疼的掌心,指着城下大骂:“耶律延禧,你这亡国之君,不知纲常之辈,如何有面目在朕面前叫嚣?你家历代祖宗,何等英雄,如何生出你这不肖后人?你还敢劝朕投降?朕的骨头,却不似你这般软弱!朕的身体里,流着太祖太宗皇帝的血脉,莫说你一个小小降王,便是金人倾国南下,朕也同他们战一个天崩地裂方休!”

蔡京那些文武,因皇帝要上城,一个个都苦着脸跟了上来,眼见城上城下杀气蒸腾,正在腿软脚酸之际,忽然闻听自家皇帝说出这般一番慷慨豪言,都不由惊得呆了:这个官家,平素不着调,原来内里如此刚烈么?

耶律延禧恼羞成怒,哇哇大叫:“赵佶!你装什么,你这厮分明是个软蛋,如何仗着有道城墙,便敢在本王面前充好汉?本王射熊射虎的时候,你这厮也只能胡乱射些女人,竟敢在本王面前摆起威风?你下来啊,我两个一个对一个,决一死战!”

赵官家心中一凛,暗自惊道: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物,这等知我心思,他如何看出我是仗着这堵城墙?

但不得不说,有墙可仗,就是不同,但见官家仰天一笑,微微摇头:“同朕决一死战?你也配?你若还是辽国天祚皇帝,与朕位份相匹,朕便披甲持戈,同你一战何妨?你如今一个小小降王,有什么资格邀战?若要同朕决战,好呀,叫你家完颜阿骨打来!”

这一番话说得越发慷慨,满城兵将,齐声叫好:“让阿骨打来!”“让阿骨打来!”

九皇子赵构,更是被父皇豪情,震动的浑身燥热,忽然尖声叫道:“云州王,你不配同我父皇邀战,吾乃大宋广平郡王赵构,与你位份正好匹配,且让你领教本王射法!”

话音未落,噌地蹿上城垛,居高临下,一箭射出,耶律延禧不料他和宋皇答话,竟有人敢偷袭,匆忙一闪,肩头早中,“哎哟”一声,跌落马下。

城头上微微一愣,随即满城欢呼。

第415章 趁得春风下江南第160章 铁骨铮铮矮脚虎第288章 哪有好汉不争先第77章 孟德汝之德何在第583章 第伍百柒拾玖回 关门打狗杀虎口第772章 瘦脸虎战武二郎第196章 兵来三路烽烟起第158章 衙内侠情赠宝刀第555章 雁叫西风狼啸月第524章 青州天下第一府第553章 第伍百肆拾玖回 西风席卷幽燕地(完第602章 第伍百玖拾捌回 满地烽火乱人间第308章 四路挥兵伐晋中第683章 第陆佰柒拾玖回 浩浩金汤火中开第459章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559章 活典韦醉打童贯(上)第436章 梁山明教英雄会第356章 茶香人旧路难归第559章 活典韦醉打童贯(上)第465章 铁牛直质武孟德第453章 天下第二聪明人第505章 光明右使好面熟第6章 武大抄家西门府第57章 纵马狂歌破阵子第734章 第柒佰贰拾玖回 金锤将锤震宫门第766章 一物自有一物降第406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第179章 鹤冲天献九州图第502章 众法平等花和尚第213章 谁坏了这个世道第523章 父女团圆泪涟涟第435章 天下平分闹不平第567章 幽州忽报西风起(下)第425章 众西将嫉恨功高第781章 你等都中俺计也第707章 白马银枪踏阵来第289章 相逢愿共英雄归第700章 第陆佰玖拾伍回 没羽箭出万军惊第496章 第肆百玖拾肆回 神剑不如箭神神第281章 雌虎啸处万马惊第696章 第陆佰玖拾贰回 蓟州飘摇烽烟中(上第231章 焦挺拳打孟州道第704章 第陆佰玖拾玖回 宁舍性命不舍头第302章 西京一乱贼杀贼第670章 兵锋东指出西京第750章 金国版本十节度第191章 玉麒麟大战神枪第168章 英明神武赵官家第549章 西风席卷幽燕地(下)第339章 孟德雪中破懿州第44章 神算子测字解宋第475章 山中兄弟渡江来第283章 淮西战事至此平第261章 韩五曹操战六将第756章 智多星定周旋策第364章 蛇蝎兄弟战蛟龙(上)第168章 英明神武赵官家第769章 老曹毒舌镇魔僧第136章 一生难忘动情初第704章 第陆佰玖拾玖回 宁舍性命不舍头第447章 五方元帅第一人第251章 高俅出马救帝姬第320章 赴太原兄弟重逢第416章 苏州城下八对八第190章 心中有板斧一双第764章 第柒佰伍拾玖回 老道弄法戏双星第586章 无双忠义两连襟第617章 不以天下奉一人(下)第794章 第柒佰捌拾玖回 天道从来有好还(上第271章 满军尽呼童大帅第29章 第贰拾玖回 唯器与名不假人第296章 黄河从此转姓曹第763章 一人荡绝满天龙第326章 金铁无声烟火空第448章 生亦何欢死何苦第93章 第玖拾叁回 孟德新收小老弟第118章 孟德信手布天罗第408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末)第678章 城头刀下是旧识第91章 第玖拾壹回 沂岭巨虎啸夜月第711章 满军皆吼杀斜也第240章 满山英豪数将才第47章 牵红线曹操做媒第356章 茶香人旧路难归第688章 晁天王义释三将第65章 怡情楼石秀喋血第231章 焦挺拳打孟州道第559章 活典韦醉打童贯(上)第205章 残月荒郊尸拦人第329章 吾有娇妻润且茶第3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321章 且将宝剑赠佳人第339章 孟德雪中破懿州第560章 活典韦醉打童贯(下)第446章 孟德敬献三条计第582章 妫水西岸生死诀第237章 贺太守当街遇刺第619章 金剑难复名姓埋第207章 闻达妙语服二将第10章 车轮战欺负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