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等了片刻,便见一个淡妆女子由仆从引着进了来。嫩黄罗裙刺绣不多,却如她做出来的菜品精致疏淡。腮上的胭脂施得极轻薄,两弯柳叶眉飘逸灵秀,走路的步态轻婉娇媚,每行一步,腕间的绞丝银镯呖呖的响,将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

她敛衽为礼,落落大方。

我温然一笑:“瑟瑟姑娘不必多礼,坐吧。”

她站在原地未动,只柔婉浅笑,恭敬却不谦卑,细声说:“民女还是站着吧,娘娘面前,不敢造次。”

我心想现在知道不敢造次了,当着意清的面儿时,怕又不是这副样子了吧。但面上不露声色,只说:“你是意清的救命恩人,也是我沈家的恩人,不必事事这样的小心拘谨吧,权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吧。”

瑟瑟眼梢带了一抹艳泽的笑意,如蜻蜓点水般飞快掠向意清,沉香轻羽般落到地上,柔顺地说:“沈大人也是这样说的,但瑟瑟需得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不能仗着大人对我宽容照拂便失了分寸。”

意清闻言,皱眉:“瑟瑟,你不必如此,我们家并没有那么多规矩。”

我淡淡地看了意清一眼,轻飘地说:“是呀,父母生前并不是苛刻的人,兄长也是一样的宽厚,你人前人后这样拘谨,怕也累得慌吧。”

瑟瑟低垂了头,不再言语。

我转而看着意清说:“我有一事还得请求兄长和叔父多费心。”

意清忙说:“妹妹尽管说,只要我能做的,绝不推辞。”

“嬿好已到了出阁的年纪,我替她物色了一个禁军校尉,陛下那边也答应出了正月就给他们赐婚。我本想让嬿好从昭阳殿出嫁,但想到新罗使团快要来了,到时恐怕事物繁杂,准备不了那么周全委屈了嬿好。便想着让她从吴越侯府出嫁,她自小便在咱们家,在我心里她就是我的妹妹,我想收她为义妹,以侯府小姐的嫁仪出阁,过几日就让她出宫回府中待嫁。只是这样一来,排场头面的分量便不能低了,需得仔细张罗筹备。嫁妆我已给她备的差不多了,场面上的事还请兄长和叔父为嬿好费些心。”

沈槐默然点了点头,意清也说:“这是应当的,妹妹尽管放心,我也会将嬿好当做自己的亲妹妹,不会委屈了她。”

我微低了头,略显寥落地说:“嬿好走了之后,我身边便再没有能信赖的可靠人了。昭阳殿里虽说宫女多,可都是宫里的人,到底不是知根知底,不如家中带上来的可靠。再加上出了绣娘的事情,我心里总是不安……”

意清神色也凝重了,细隽的眉宇微蹙,似是有沉重的担忧挂在上面。他并不知我暗中让沈槐替我物色可靠的本家女子,真以为我为此发愁,也跟着我愁了起来。

这样静坐了一会儿,我好像想起什么似的,突然说:“不过,我瞧着这位瑟瑟姑娘倒真是个伶俐人儿,她又是兄长的救命恩人,来路又正,若是能让她陪伴在我身边,那倒是再好不过了,就是不知兄长舍不舍的?”

听我提起她,瑟瑟恍然抬头,平淡若秋水的眸中闪过一丝慌乱,不由得看向意清。

意清很是为难的样子,“瑟瑟出身坊间,并不懂宫里规矩,再说……她已到了出嫁年纪,再去宫中蹉跎几年,岂不是可惜。”

我兀自浮起一个幽绝的笑意,俏然道:“原来兄长是想给她找个好夫婿呢。”这话一出,瑟瑟姣美的面容上果然浮掠过浓重的失落,幽怨凄然地将视线垂落到意清身上,楚楚可怜的姿态让人看的不免心头一动。

意清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并不擅长这种事,还得慢慢来。”

瑟瑟眼中顷刻便蒙了一层水雾,泫然欲滴。

我只当没看见,便说:“若是这样,那兄长更应该让她跟我进宫,兄长不擅长这种事,我可是很擅长的,依着嬿好的旧例,再给她择个好夫婿,不枉她救了兄长一场。”

意清被我说得有些心动,只是不确定地看了看瑟瑟,瑟瑟当下便哽咽出声,低低叫了声:“大人。”沈槐含笑看了一眼他们,淡若轻雾地说道:“这姑娘大了是不能留的,留人家就是害人家,瞧瞧嬿好就是,前些日子还哭着喊着不嫁呢,现如今不也是要抹上红胭脂出嫁了吗?心疼她们啊就不能依着她们的性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才是定法成例。”

被他这样一撺掇,意清便动了心,权将瑟瑟的眷恋不舍看做了害羞,也说:“既然这样,就让她跟着妹妹进宫,想来妹妹能找到的人选亦比我找到的要好。”

瑟瑟闻言,满面伤戚,一滴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滑下来,犹如冰雪玉人被风霜柔化了一般。

---我怀揣着心事而来,这样一番自然心满意足,第二日便带着瑟瑟回了昭阳殿。只是她好像很怕我,与我说话时总把头低着,眨巴着一双水雾朦胧的眼睛怯生生地偷看我。

总留着她也不是回事。英王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若是这事让他知道了,恐怕也会不愿委屈自己的孙女。父母生前用心良苦地给意清定下这门亲事,我一定要尽己之力将其促成,不能失了英王这个现成的臂膀。

仔细琢磨了一番,将宜川姨母召入宫,让她替我择选一个合适的人,最好能远离长安,有门楣余资,人品端正,可以将瑟瑟娶过去做妻室。宜川姨母心细如发,见我这样挂心一个宫女,悄声问我是怎么回事。

我思索着,觉得也没什么不能跟她说的。便将事情原委都告诉了她,只嘱咐她动作一定要快,晚了怕夜长梦多。宜川姨母精明而沉稳,忙应下了。只是她将要告辞时,正撞上萧衍来昭阳殿,圣驾已在外,立刻走已来不及了,便只好整理衣妆和我一同接驾。

萧衍目光冷淡地看了一眼宜川,命宫女将跪地行礼的她扶起来,说:“宜川姑姑也在,是跟皇后有话要说吗?”

宜川姨母镇定自若地笑了笑:“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只是年节当下,话些家常罢了,正要走呢,倒碰上陛下驾临。”

我让内侍退下,亲自为萧衍脱下黑雒毛风麾,心底有些紧张,但还是柔声说:“陛下,姨母家中还有事呢,快让她回去吧。”

萧衍面容沉酽如夜,顺势抓住我的手,掌心的一点汗渍正对上他冰凉的手,让我一凛。他缓缓而笑:“朕一来姑姑便要走,倒好像是要避着朕一样。”

宜川姨母拿帕子捂了嘴,盈盈浅笑:“可不是得避着吗?年下多事,陛下好容易抽空来看皇后,臣若是还伫在这儿,不是惹人嫌吗?”

萧衍清幽舒缓地笑了,“姑姑还是这么会说话,您既这样说了,朕也不好留您了,只是雪天路滑,朕让禁军送您回去。”

宜川姨母忙俯身恭谢,便跟着内侍出去了。

我看着宜川姨母的背影,心下没由来的不安,总觉得会出什么事端。愣了会神,只觉腰上一紧,萧衍将手扣在上面,冲着我温柔地笑说:“刚才我去勤然殿看润儿,太医将他照料得很好,面色红润,人也长大了。”

我顷刻便将全副心肠都收了回来,略显神往地想象着润儿的模样。萧衍用指腹点了点我的唇角,“孝钰,我都记不起上一次见你笑得这么温甜是什么时候了,你这样笑的时候眼睛里好像有星星,让身旁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我抓住萧衍的手,笑得愈加幽深潋滟:“衍今日是吃了蜜饯吗?嘴这么甜。”

他任由我抓着,清润若春风般,将唇凑近我,柔声说:“我有没有吃蜜饯,你来尝尝不就知道了。”我笑着向后仰头去躲他,他就来挠我,我最怕痒了,这下便站不住,瘫软地倒在他怀里。

我们正抱在一处嬉笑,忽听殿外传进来哭喊声,一声声嘶哑凄惨,夹杂着无数的低声劝慰,幽幽淡淡地传进来。萧衍当下变了脸色,冷声朝外喊:“魏春秋,你去看看怎么回事,谁在昭阳殿放肆。”

过了一会儿,外面响起魏春秋尖细的怒斥声:“圣驾在里面,也敢放肆,不想要命了吗?”

紧接着一阵惊呼,我还未反应过来,便见一阵风般跑进来一个人,跪在幔帐外,泣涕涟涟地说:“娘娘,您饶过瑟瑟吧,瑟瑟不想嫁人,只想守在大人身边,瑟瑟没有非分之想,不贪图名分,只要……”

我慌忙从萧衍怀里挣脱开,“好了,你有什么话私下里与本宫说,陛下在这儿,你先回去吧。”

瑟瑟稳稳地跪在外面,因哭泣而肩头微微抖动,可怜兮兮地说:“娘娘您答应我,我才走,不然过几日宜川公主就让人来领瑟瑟了。”

我顾忌地回身看萧衍,见他拖曳着纁裳宽大的袍袖修身玉立,面容沉敛干净得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正静谧无声地望着幔帐外那个苦苦哀求的人影。我下意识地冷了声音,冲外面叱道:“你胡说什么,这事跟宜川公主有什么关系。”

瑟瑟好似完全沉寂在她自己的哀伤里,什么都不顾了,颤声道:“是不是因为瑟瑟惹靡初郡主不快了,娘娘才要赶瑟瑟走。瑟瑟只是民女,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能为娘娘出力的祖父,可瑟瑟也是人啊,不能就这么被舍弃了。”

在她凄惶悱恻的哭声中,我反倒冷静下来了。口口声声自己是民女,可知道的还真不少。

呜咽幽幽然飘忽,我看了一眼紧跟着进来的孟姑,冷声说:“把她带下去,若再让她出来胡言乱语,连你们一同追究。”

孟姑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领着宫女把瑟瑟拖拽下去。

其实,出了那么多事情以来,我的昭阳殿已经清肃整理得差不多了,人人各居其位,安守本分,再没有乌七八糟的事情。今日这一出,大约是因为我一直把瑟瑟奉为上宾,没有人料到她会这样做的。

我有些担忧地返身回来偷偷觑看萧衍的脸色,“是家中的一个丫鬟,想给她寻个婆家,便这么哭哭啼啼的。”我不想将意清卷进来,可又觉得这样说辞单薄了些,生怕萧衍不信,心中更加忐忑。他只沉默看了我一会儿,幽缓地说:“你是皇后,许多事情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不必什么都跟我说。”

殿中的气氛陡然冷滞了下来,方才的温存柔暖荡然无存,我上去揽过他的腰仰头说:“衍,你今天来得这样早,若是以后天天都能这么早来陪我,该有多好。”

萧衍沉定地看了我一阵,终于展颜,抬手搂住了我,笑说:“我也想能每天陪在你身边,可是朝政繁杂,案桌上的奏折永远也批不完……各中辛苦,唯有坐上了这个位置才知道,有时像被各方撕扯着,心里挣扎,左右为难,可偏偏不得不违逆着自己的心意行事,只为了去顾全大局。”

我在他怀里眨了眨眼,抬头看着他认真地说:“要不我搬去太极殿住吧,你就给我腾出一间小屋子盛我的衣物首饰就行了,你批奏折时我在旁边给你研磨,你见大臣时我就去寝殿待着,绝不给你添麻烦。”

萧衍一愣,摸了摸我的鼻子,“孝钰,你真的这样想我,时时刻刻都想见着我吗?还是故意在哄我?”我将头搭在他胸前,听着里面铿锵有力的心跳声,幽声叹息:“我想衍,天天都想,那天给你送点心时我就想,我们明明是夫妻,可是却住的这样远,我要见你一面都得走那么久,如果我们只是平凡夫妻,住在一个屋檐下,想见了立刻就能见,那该有多好。”

萧衍似是被我的话触到了挚情,脱口而出:“可你是凤尾星啊,如果我不是皇帝,如何能和你做夫妻?”

凤尾星……这三个字轻而易举便触动了我潜藏的思绪,旧日的光景并没有过去太久,可是却已像蒙上厚重的尘埃,再回首时有着恍如隔世的模糊。因为这个莫须有的名号,连累我挣扎辗转了许多年,总也过得不安稳。好像顶着这凤命,天生就是来受罪的。

我沉默着,萧衍有些不安地垂眸看我:“孝钰,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冷硬了声音,恨恨地说:“皇帝陛下一定要把这帮道士都灭了,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再胡乱给人批命,说人是凤尾星了。”

萧衍噗嗤一声笑出来,揶揄道:“你还真是一股清流,当年多少姑娘看这三个字都红了眼,都想着能复当年太,祖虞皇后的荣光,落到你身上了,你还嫌弃。果真是命运叵测,世事无常,想要的没有,不想要的偏有了。”

我转了转眼珠,“衍这话可好像是在给自己身上贴金呢。莫非你觉得自己真能像预言所说的那样,建立与太,祖皇帝齐名的煊赫功业?可你是从父辈祖业上接过来的江山,如何能敌得过这开国功勋?”

萧衍的视线如夕阳平波远的渺茫,“我也不知道,可是道门的预言无比灵验,他们说你会当皇后,你真得便就当上了皇后。凤尾星命百年不遇,一旦降世是伴着千古明君而来的,道门说大周统共就只有两颗凤尾星,双星竞秀,不分高低。不只是我,连你也在预言中会与虞皇后有着同样崇高的功绩。”

我踮脚掰过萧衍的头,让他直视我,双目清亮如澈,“衍,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因为我是凤尾星命才执意要娶我的?”

他眼中流光一烁,抬起下颌,倨傲地说:“我就是因为你是凤尾星命才娶你的,你要如何?”

我哼了一声,板起脸说:“那又能如何呢,只有趁你睡着的时候,拿把刀挖出你的心来看看,你说的是真是假。”

萧衍搂住我,温柔笑说:“这心挖出来了你一定会后悔,因为你会发现那上面全是你,可你再想把它放回去却是不行了。”

我趁他不注意,飞身往他唇上啄了一口,回味无穷地摸着嘴唇叹道:“果然是甜的。”萧衍愣了愣,弯身来捉我的手,故作严肃地说:“你竟敢调戏天子。”

“是天子先调戏我的……”

萧衍面上飞过一抹狡黠,探手又来挠我,我忙偃旗息鼓,举帕投降,告饶道:“好了,好了,衍,我怕痒,饶了我吧。”

他这才停手,抱着我坐到了榻上。

他微微向后仰身,随意舒适地倚靠在软枕上,唇角间还带着一抹浅淡丝蕴的笑意,好似无意地说:“今日国子监入朝向朕禀报贡生单录,祭酒抱恙,来得是司业……”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默然看了他一眼,见他也在看我,目光中若攒星挂月,透出一抹精明的神采,“这国子监司业方伯夷我之前未曾注意到,这样一看觉得他有些像一个人。”

我心中暗叹,原来这才是他抛下朝政来见我的缘由。他虽然这样问,可一定不喜欢从我的嘴里听到怀淑二字,可我若是说自己从未见过方伯夷,万一被萧衍发现我在说谎,那更是弄巧成拙,非惹怒了他不可。斟酌了一会儿,只有清清淡淡地问:“衍觉得像谁?”

搭在我腕上的手微紧,萧衍低头浅笑:“人有相似罢了,像谁并不要紧,就当我没说过罢。”

我便也低了头不知该说什么。对于方伯夷的身份我也怀疑过,疑心他是怀淑,总想着去查证,可又怕贸然动作会惊动了旁人,给他招致杀身之祸。便在思虑过后决心这么放着,若他真是怀淑,自然有办法证明自己亦会来找我。可是自他亮相后已一年多过去了,仍旧这么不声不响的,几乎让人忘了他的存在。我有时想,若他不是,那么我便是庸人之扰,可若他是,他一定有自己的打算,我便只在一旁等着便好。

思来想去,这等情状,我实在没有主动去探查些什么的必要。

我们静坐了一会儿,各自沉默,直到魏春秋进来禀报是否传膳,才打破了这份如阴霾笼罩的沉默。

---宫中岁月在平静祥和中过得飞快,正月末尾只陪萧衍参加了一场宴席,他在方辰殿单独宴请淮西郡公范瑛的四子凤诚将军范栩,范栩上面有三个哥哥,皆早殇,因此范瑛麾下便只剩下这么个孤苗,此番是派他来送年贡的。

萧衍看上去很重视范栩,宴罢还留他说了一会儿话,叫来齐王萧晠作陪。范栩此人大约二十多岁,人长得英武魁梧,身量极高极壮实,乍一看倒有些康王的风韵。他在席间话不多,显得很谨慎,偶尔答萧衍的问题也是斟字酌句,跟他粗犷的外表很不相符。

我坐在一旁听了一阵儿,见萧衍微醺的面庞还是发红,便起身去外面给他张罗醒酒汤。等我端着醒酒汤回来时,见范栩已经走了,萧衍只留了萧晠说话,正说到南方匪寇祸乱,涉及到一甘地方军政,我便在屏风后站着,没有进去。

萧晠叹道:“南部州郡自世宗皇帝起便不太平,匪患绵延不绝,但一直以来只是散寇,虽然不绝却也成不了气候。可臣弟听说南边匪寇中近来出了个叫李应晖的人物,他不同于一般的匪首目光短浅,只看重财物。却广施恩德,给灾民和散寇不少救济,渐渐有了仁义的名声,拉扯起了硕大的人马架势,要与朝廷对抗。这样一来,便不能叫做匪寇,而是叛军了,皇兄不得不防啊。”

萧衍仔细听着,修长的手指搭在案几上,说道:“南部州郡的驻军并不算少,除了各府衙散军外,还有淮西范瑛的五万精兵和闽南忠勇公卢方奎的十五万精兵,可为何连区区匪寇都剿灭不尽?”

萧晠犹豫了一会儿,缓慢道:“皇兄既问了,那臣弟就说。南方匪患不绝,并不是朝廷无力剿灭,而是长久以来淮西郡公与忠勇公驻军仰赖天恩,从朝廷领受了太多粮草补给,他们越是备受器重就越会想,朝廷如此厚待他们,便是为了他们为剿匪而尽力。若是有一日,匪患绝迹,朝廷再也用不到他们了,那么手握重兵统帅一方的他们怕是会成为君王眼中的钉刺,难免兔死狗烹的结局了。”

殿宇内是曲水流觞的汀淙之声,沉默若玉壶中流淌出的酒,有着琥珀般温润玉泽的触感。

萧衍蓦然笑了,“如今,这样的实话也只有晠弟敢说了。”

萧晠却似万分惶恐,“这是臣弟一家之言,一切自有皇兄圣断。”

萧衍端起茶瓯抿了一口,思虑着说道:“其实朕早就察觉这淮西与闽南的驻军只在伸手向朝廷要钱粮时积极,真正做起战来,不见得多么卖力。可偏偏现在动不得他们,一动他们,南部州郡便要乱了,再加上匪寇,大周的半壁江山恐怕都会不得安宁。”

萧晠称是:“臣的封地便在南方的赣州,这些年见得太多,不少官吏靠着剿匪升迁,自知匪患绝禁之日便是他们升迁无望之时,所以才在自己手底下留了口子,不对匪盗斩尽杀绝。他们也是自持朝廷不会动他们,一来有功,二来还得指望他们剿匪,杀了他们再选上一批官吏,难保不是这样子,况且还比不上他们经验老道呢。”

内侍供上了新茶,魏春秋替他们斟满茶瓯,滚烫的香雾飘转而出,将他们的面容映衬得有些模糊。

萧衍斟酌了许久,缓慢说:“你与康王在京中许多年,朕这几日想着,是时候放你们回封地了。”

此言一出,殿内陡然安静下来,各个敛息屏气,连萧晠都很是紧张地觑看萧衍的脸色。

萧衍蓦然笑道:“晠弟不必紧张,朕知道你的封地贫瘠,又时常受匪盗骚扰之苦,所以此番朕想让你和康王换一换封地。你去他的洛州好好享几年福,而他去你的赣州好好替朝廷出几年力。”

萧晠怔了怔,顾虑道:“康王兄怕是不愿。”

萧衍端起一抹雍容懒散的笑意,缓缓道:“自昭德太子死后,他便是先帝长子,不管是为臣还是为兄,这都是他应该做的。他若是不愿,便是失德,不配其位,朕更与他没什么可说的了。”

站在凤丝鹫红檀木屏风后,不知觉沙漏更陷,我摸了摸醒酒汤已有些凉了,便又反身回去热一热。再出来时正碰上内侍送萧晠出宫,他挽着褚色朝服袍袖,失神落魄地走着,我们离得很近时才注意到我。

“皇嫂。”他躬身揖礼。

我道:“齐王不必多礼。”又看了看内侍手里举着的红锦宫灯,问道:“这是要出宫了?”

萧晠点了点头,淡然道:“臣弟怕是很快就要回封地了,这一趟也算是跟皇嫂道别了。”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与他虽不像萧暘那般玩闹亲近,可也是总角之交,万没想到有一日也能这么疏离。我便聚起一抹笑,说:“这是好事,早些回去也能过得安稳些。”

萧晠些许木然地点了点头,透出略带僵硬的笑意:“皇兄说,要让我和康王兄交换封地。”

我早已在屏风后听到,便倾心恭贺:“这也是好事,你的封地贫瘠多乱,这下可以过几年富庶太平日子了。”

萧晠握了握拳,略带苦涩地抬头问我:“皇嫂,你说,皇兄这是待我好呢,还是连我也一起疑心了?”

方辰殿内明烛高烧,光芒普度到殿角檐寰,每一寸都是明亮的。内侍举着宫灯低着头,没有敢抬头来听的,可这样近,他们总能听到的滢。

我怀着忧虑,问:“齐王何处此言?”

察觉到了我的目光,萧晠先是神情凛正地瞥了一眼随行的人,而后疏淡地摇了摇头,似是觉得无所谓,便说:“赣州固然贫瘠,但臣弟在那儿经营多年,根基深,底子厚,想做什么也是得心应手。可到了洛州,那是康王兄的地盘,我初来乍到人家自然不服我,再加上我占了自己兄长的封地,他的旧部必然对我有怨。到时候就算在富贵锦绣乡里,只怕也是处处受限,何行为也施展不开,真正成了笼中鸟儿了。”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只得说:“齐王许是想多了,你皇兄也只是好意,想让你过几天安稳日子,大约没想到这么深。”

萧晠寥落若窗外枯枝地苦笑道:“臣弟都能想到的事情,皇兄心有七窍,睿智多思,他会想不到吗?”

我一噎,竟觉得一股寒凉之气悄若飞尘,慢慢顺着后脊背往上爬,在四肢百骸间蔓延,手止不住瑟缩。

强压下寒意,饶有深意地说:“不管陛下是有意无意,他坐在龙椅上便有他的考量与无奈,身为臣子的不能怨不能恨,只能领受。你是他最亲近的兄弟,他若是疑你一分,那旁人五分六分都不止,君臣之间不管哪朝不都是如此吗?好歹,他待你还算好的。”

萧晠舒缓了神色,“我喜欢与皇嫂说话,旁人总是虚套,而你却是喜欢说实话的。”

我含笑着望了望殿外夜色,嘱咐道:“快些出宫吧,再晚宫门就要落锁了。”

萧晠长袖揖礼,随着内侍走了出去。

我从宫女手中端过醒酒汤往方辰殿正殿去,见萧衍坐在御座上,向后倚靠着缕雕嵌珠的椅背,脸颊若一块红璧玉,透出不自然的倦色。我欠身坐在他身侧,将醒酒汤端到他嘴边,他看都没看,就着我的手一饮而尽。

“方才在外面和晠弟说话了吗?”他低头抚弄着我腰间垂下的攒丝绦带,状若不经意的问。

我料想内侍早就来回禀过了,便说:“是说了那么几句,齐王好像挺惶恐的,内心有些怕陛下。”

萧衍静若潭水地说:“他是太过谨小慎微了。”

我心想,或许就是他谨小慎微,所以才能让萧衍稍稍另眼相看。见我沉默不语,萧衍揽住我的腰,问:“在想什么?”

想什么,近来他似乎特别喜欢问我在想什么。我拖长了语调,说:“在想,衍到底是喜欢谨小慎微的人呢,还是喜欢仗义执言的,我要不要揣摩下圣心,表现得好些,让你更喜欢我一点。”

萧衍箍在我腰间的手紧了紧,笑说:“你就做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我便喜欢什么样的。”

心绪糅杂万千,我认真地反问:“那若是做我自己,会意气用事,会冲动莽撞,会逾越了边界,衍不会生我的气吧。”

一壁烛光摇曳如波,照出他深沉似海的面容,那样温脉平静,却让人觉得深不可测。他悠淡地回我:“孝钰,有我在,不会让你逾越了边界的,即便是已经逾越了,我也会把你拉回来的。”

他的回答让我极为不安。犹如被人圈养在了温暖舒适的金丝笼里,享受了许多优待,但是主人却时刻提醒着不能往笼子外面飞,所有的纵容与宠爱仅限在这个笼子里。

萧衍低头整理了下衣襟,散漫地说:“孝钰,今夜跟我回太极殿吧,明日无早朝,我也不打算召见朝臣,乐府司新招来一批乐姬,咱们也偷得浮生,听听曲儿。”

我只有应和他,为他披上黑狐裘凤雉大氅,和他一起回了太极殿。

---我以为萧衍是有心要和我独处,但第二日才发现他还请了凤诚将军范栩,在偏殿摆开了座椅点心,乐府司也不敢怠慢,召了十余个乐姬进来,琵琶,箜篌,古琴,芦笙……弹奏着新编的清商乐。

弹到第二阕的时候我见萧衍微微偏了身,似乎着意去看哪个乐姬,便随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硕大的金丝箜篌后面,依稀掩映着一个垂眸拨弄琴弦的身影,柳叶眉,两颊微鼓,白皙若雪的肌肤,一双灵秀清透的眼睛,唇上是桃色胭脂,看得我一阵恍惚,好像在照镜子一样。

萧衍微抬折扇,魏春秋忙不迭地叫停,躬着腰等萧衍吩咐滟。

玉质折扇往前一指,正堪堪落到弹古琴的女子方向,魏春秋慌忙踮脚去看,快步过去到女子身边,低声道:“陛下召你,到前边儿回话。”

随着她走到跟前,范栩也觉出些异样来,视线不住地在我和那女子之间巡弋,面露惊叹。

她穿了一身玉色丝裙,在裙袂和袖间绣着兰花,发髻高挽以玉钗为饰,整个人在一片姹紫嫣红中显得姣美出尘。

萧衍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她跪在地上,怯生生地抬了头,说:“奴婢名叫宁兰芷。”

萧衍微微向后仰了身,漫然道:“楚辞中有云‘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这名字倒与你的气质挺相称的。”他转头看向侍奉在一侧的司乐,后者立时躬身上前,禀报道:“这是闽南忠勇公荐上来的琴姬,出身吴越,自幼贫苦,家中兄弟姊妹众多,父母没法儿才把她卖了。”

“吴越?”萧衍幽意曲深地念叨,而后道:“也算是忠勇公有心了,可……”他转眸看向宁兰芷,揶揄道:“你这琴弹得也太凑合了,才那么一阕最简单的序曲,便出了七八处错漏,忠勇公送你来长安时就没找人好好教教你吗?”

宁兰芷瞬时红了脸,难堪地说:“奴婢哪有福气蒙忠勇公差人教导,不过只让副将引着去见了公爷一面,公爷说奴婢不必苦练琴艺,只要梳妆打扮就成了,凭这张脸在,弹得好坏并不重要。”

萧衍朗声大笑:“你还真是实在,才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把忠勇公卖了个彻底。”

我正从宫女手中接过萧衍的药羹,一转身见嬿好站在窗外正焦急忙慌地看我,心下便有些忐忑,怕是外面又出了什么事。将药羹搁在桌上,转眸看了看萧衍,见他微蹙了眉宇,盯着宁兰芷的手看:“这是怎么了?”

宁兰芷将双手翻上来,细薄的指腹满是血渍,十指相连,一片嫣红。

“奴婢无用,怕拖了乐府司的后腿,苦练琴艺,将手指磨破了。”

萧衍一怔,盯着那鲜血淋漓的手指看着,目光渺远,好似忆起了旧事,叹道:“好了,朕看你也不是弹琴的料,不必在乐府司待着了,到太极殿来当差吧。”

魏春秋一愣,好似青天白日见了鬼似的看萧衍,反应过来后忙上前去将磕头谢恩的宁兰芷扶起来,招手唤来一个内侍,低声说:“你随他去吧。”

我见他们下去了,萧衍又要抬手让司乐继续演奏,忙赶在这之前说:“陛下,嬿好来找臣妾了,怕是昭阳殿有事,容臣妾先告退。”

闻言,萧衍和范栩一同歪头向窗外看去,嬿好愣怔了片刻,立即侧身从殿门走进来,到乐队前向萧衍行礼。

萧衍斜靠在椅子扶手上,无奈道:“昭阳殿有什么事是你和孟姑理不明白的,非捡着朕和皇后听曲儿的时候来找人。”

嬿好垂眸敛目道:“吴越侯送进来两个宫女,得让娘娘过目,是去是留还得娘娘拿主意。”

萧衍看着我笑说:“孝钰,你这昭阳殿里多少宫女了,你看的不晕呐,还让吴越侯往里送。”

我沉静自若地回他:“叔父的一番心意,总不好驳了他的面子。”

他脸上的笑意一敛,些许幽深地看我:“既是如此那你就快回去,若是不中意也好赶在宵禁前让她们出宫。”

我得了特赦般,忙起身揖礼告退,随着嬿好往外走。无意间一瞥,见范栩正眼神痴愣地盯着嬿好看,当下也没在意,只想快些离开这地方。

出了殿门,依稀听见里面传出萧衍抱怨的声音:“皇后待朕可越来越不上心了,朕刚留了个跟她八分相像的宫女,她也放心就这么走了。”

传出来魏春秋的声音,低声絮絮,却听不分明他在说什么了。

嬿好古怪地瞧了我一眼,问:“姑娘怎么了?”

我冲她笑笑:“刚陪着陛下看了一场戏,觉得有趣得紧。”

她嘀咕:“姑娘这样子可不是有趣,再说了……不是听曲儿吗,怎么又成唱戏了……”

净爽的风掀起裙袂,我淡然道:“好了,不说这些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嬿好环顾了四周,低声说:“吴越侯给姑娘物色的那两个宫女是送进来了,偏赶巧今日宜川公主也派人来回,说娘娘让她办的事情已妥当了,瑟瑟姑娘那边……娘娘预备怎么办?”

我拉住她的手,轻慢道:“嬿好,那丫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山中猎户,无根浮萍,可是朝中要闻竟能信口拈来,我不信叔父和兄长这么没有分寸,能在她面前提朝中大事。我想着,她八成是受了人的指使而来,或者是想破坏沈家与英王府的联姻,或者是还有别的目的。本来看她是个孤女,我还不太忍心这样做,可谁让她有备而来呢,咱们也不得不下点狠心了。”

“你让孟姑找人把她绑了连夜送出宫去,交到宜川姨母的手里,等出了长安,再有什么事咱们便也一概不认了。”

---我并没有料到,这件事情全然没有我所想的那么简单。

五日后的清晨,顺天坊玄德门外吊着一个姑娘,脸色僵紫,浑身冷硬,已死去多时了。谣言便如尘外的风,迅疾刮遍了长安的大小角落,人都说,大理寺卿沈意清与猎户之女有染,但为了不耽误他的前程和与靡初郡主的婚事,狠心将其抛弃,并托宜川公主逼迫她远嫁,那姑娘不堪受辱,于是悬梁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