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鸭~~翼

所谓多用途战斗机,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执行多重任务能力的作战飞机,在对空领域,能够应对一般的空中威胁,至少能在敌机的突袭或围堵下,安然脱离,或是将其歼灭;在对地对海方面,则拥有极强的攻击力,特别是在应用诸如c801反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精确制导武器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和潜力,可以说,卢嘉栋所介绍的方案很前卫,很大胆,也很振奋!

然而如此振奋人心的概念,在卢嘉栋说出后,就如同一滴泉水落入浩瀚的汪洋中一样,连一点像样的涟漪都没有掀起来,除了厂房内不断轰鸣的机床外,座位上的众位航空专家,无不是神色黯然,沉默以对,

甚至还有几个无奈的叹着气,暗地里摇起头,就连与卢嘉栋堪称忘年交的杨弘毅,也都微微的垂下眼帘,好似睡着了一样,根本没有听到卢嘉栋究竟都说了些什么,这般景象,别说是振奋,如果要不是厂房内的巨大噪音,估计在这种压抑的沉默下,一大半的人都会睡着.........

没办法,向卢嘉栋刚刚陈述的那套高、大、上的主体研制方向,这些航空专家在以往的二十年当中即便耳朵没听出茧子,头脑中那一根根强有力的神经,也早被无数的超性能指标数据搞得麻木了........

诸如所谓的双二六(即实用升限超过两万六千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6马赫)、超一流的空中格斗能力、极具前卫的超视距空战能力、无与伦比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空军、海军航空兵以及航空工业部不止一次的下达一项又一项在纸面上无比辉煌漂亮的能行指标;

为此,向后论证上马歼9、歼11(老型号,后下马)、歼12、歼13等众多战斗机研制型号,相关的指标数据更是一变再变,力求将新式战机的性能指标不但要达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新锐战机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有所超越,最终打造成举世无双的超级战机!

这般远超航空工业基础,违背武器装备发展规律的做法,到头来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疯狂上马的项目,因为无法实现,只能像一颗颗坠落的繁星,一个接一个的下马,就算是勉强坚持下来的歼8项目,也因为技术和工艺的局限,刚一诞生,便面临落后、过时的尴尬境地.........

中国航空工业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座的专家们都是亲历者,见证者和聆听者,领导们的初衷和心意或许是好的,但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做法,却一次次让满怀希望的进步,最终沦为停滞不前的原地踏步,现如今,站在黑板前的年轻人也是一位领导,而且还是一位国内绝无仅有的综合性军工联合生产体的领导,或许他在兵工行业有着无人可比的权威性,但在航空领域,却..........

“毕竟隔行如隔山,卢嘉栋就算在兵工领域建树颇多,但在航空方面实在是善乏可陈,多功能战斗机,这和以前的超级战斗机有什么区别?唉.......看来这次新机项目,又是要重蹈以往下马型号的后尘了..........”

专家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却早就泛起嘀咕,都知道卢嘉栋在兵工领域有着非凡的成就,如今部队大批量装备的78式突击步枪、便携式火箭筒、52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新式模块化火箭炮,无论是官兵的反应,还是在实战当中的表现,都让人不得不对这些先进装备的缔造者——卢嘉栋由衷的竖起大拇哥;

然而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卢嘉栋即便是再强,也只不过局限于兵工领域,技术含量更高的航空领域他又怎么能懂呢?除非他是传说中的天神下凡,否则就算卢嘉栋再天才也是枉然,更何况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卢嘉栋都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要不然也不会说出那番绝对高、大、上的“豪言壮语”!

于是乎,不少专家心下黯然,甚至有些后悔,而事实上,当他们接到调往新成立的万山航空研究所时,心下就有些不情愿,只不过他们大部分人不是因项目下马而被零落,就是由于步子太大而遭雪藏。

其处境与运十设计团队别无二致,都是一群“不融于世”的“另类人员”,要不是因为如此,他们也不会来到这个草台班子似的航空研究所,只是没想到,新研究所并没有所谓的新气象,年轻的领导跟二十年前的也没什么两样,都是只会夸夸其谈,紧盯纸面数据的外行........

枉然的都有些决然的专家们依旧沉默着,只是眼神时不时的向着一个方向瞟着,那是万山航空研究所所长杨弘毅的座位,如果非要找一个让这行航空专家心甘情愿留在此处的绝对理由,所长杨弘毅绝对算得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因为他的技术够专业,学术够严谨,研究够踏实,虽然在十号工程的选型中败北,可没有任何人敢因此而小瞧杨弘毅半分,也正因为如此,当面对卢嘉栋很是“不专业”的知道言论时,所有人的目光便聚焦到杨弘毅的身上,想看看这位新任的老所长该如何应对年轻年轻领导者的意志........

应对?怎么应对?别人不知道卢嘉栋在航空领域的造诣,杨弘毅却心里清清楚楚,当年在研制130毫米枣核~~~弹时,卢嘉栋便展现出极具天分的空气动力学造诣,要不然那款看似简单,实则极考验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的新型弹种,也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在航空领域也应该不陌生;

然而此时此刻,卢嘉栋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即便是不懂航空技术,仅凭卢嘉栋平日里机敏的头脑,也不可能说出有悖于武器发展规律的话,他是怎么了?难道是发高烧不成,要么就是眼前的卢嘉栋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卢嘉栋?

杨弘毅疑惑着,诧异着,一双厚重的花白眉毛,下意识的皱了起来,并在眉心深处渐渐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配着那张黝黑而又凝重的脸,落在旁人眼里却成为这位老专家对台上那位年轻领导表达不满的佐证。

шωш▲ тTk ān▲ ¢O

只不过是因为杨所长和万山卢总的关系实在是太特殊,这种不满不可能用言语来表达,但耐人寻味的神情,却已然说明了问题,终于有位戴着圆框眼睛,身形有些消瘦的专家终于忍不住了,毅然站起身子,神情严肃的盯着台上的卢嘉栋,提高音量质问道:

“卢总,您刚才说的多用途性,听起来的确很振奋,但我却有一个核心点总是想不通!”

“请说!”卢嘉栋的脸上带着淡然的微笑,举手示意他继续,而这位专家也不客气,用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便毫不讳言的继续问道:

“您说多用途战斗机要能够应对一般的空威胁,既然如此,势必要在气动布局上增强该型机的爬升率、转弯半径和机动性,如此一来与对地攻击型战机的气动布局必然存在天壤之别,我只是问问,咱们到底如何解决?又如何兼顾?”

“为什么不试试鸭~~翼?”

“不管什么翼,在对地攻击型战机上都.........等等.......你刚才说什么?鸭.......鸭~~翼?”

听了卢嘉栋的话,戴圆框眼镜的专家先是一阵不屑,可还没等说上两句,脸上的不屑便瞬间被震惊掩盖的无影无踪,一双不大的小眼睛更是睁得滴流圆,不可思议的望着台上的那个年轻人,结结巴巴的说道:

“你.......你.......你知道鸭~~翼?”

在场的人都是航空领域的老鸟,当听到卢嘉栋说出鸭~~翼之后,便知道这个年轻脑袋里转得可不单单只有兵工的东西,要知道鸭~~翼可是七十年代末兴起的一项最新的航空空气动力布局,至今还处在理论验证阶段。

除非是资深航空专家,要不然就算是普通的航空所研究员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鸭~~翼,也正因为如此,当卢嘉栋说出这两字后,在场所有的人都觉得,卢嘉栋绝没想象的那么简单,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就在众人惊叹之余,卢嘉栋却淡然一笑,再次开口说道:

“我是知道鸭~~翼,但相较于魏鸿坤,魏教授在鸭~~翼上的造诣,我还是有些班门弄斧了,您有关鸭~~翼的研究论文我可是认认真真研究好几遍,其中对固定式鸭~~翼和全动鸭~~翼的精辟阐述,让我很是敬佩,我相信,如果没有数以万计的数字演算、理论修整和风洞试验,是绝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啊........哈.........哈哈.........卢总,您........您真是.........呵呵,我.......”

卢嘉栋的话很是谦虚,异常恭敬,可听到魏鸿坤的耳朵里,却如同一根根钢针扎得他肉很疼,心也很尴尬,消瘦的面庞黑一阵,红一阵,紧抿的嘴唇更是张了又闭,闭了又张,反反复复却只说了几个含糊不清的字句,最后只能在卢嘉栋微笑的注视下,低下头,一屁股坐回自己的座位...........

第七十三章 无声的钢铁暴雨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义第七百五十三章 偷~~窥~~者第八百零六章 阴谋第五百零二章 行动开始第五百五十三章 解决焊接工艺第七百六十二章 人心难测第五百九十六章 混乱的伊朗空军第三百七十七章 经验欠缺的困境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伦不类的中国“猎鹰”第三百零七章 蛛丝马迹中的震撼第六百一十章 迎头痛击(下)第一百零六章 最佳方案第六百三十三章 争执第八百八十三章 暗夜幽灵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杨的报复第八百九十九章 取胜的关键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胆的设想第四百六十六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条战壕里“战友”第五百零四章 戏剧性的反转第六百九十八章 以“高新”的名义重生运十第六百一十五章 “剜眼睛”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攻守转换(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原来如此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被重视的情报第六十一章 吴天明的选择第一百章 战地往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眼见为实——难以置信的录像第二百七十六章 计算方法上的难题第八百七十章 难以理解的结果第七十八章 “拼命三郎”第二百六十八章 军用芯片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完成的嘱托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风雷再起第二百零六章 温压过后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式火炮正式立项第八十八章 火炮的故障第六百八十三章 运十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波计算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世界真的有天才(求月票)第八十四章 联合攻关小组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获舌头(求月票)第八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敌人(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用于进攻的红旗2防空系统第八百一十九章 凶猛的“山毛榉”第八百九十章 当头棒喝第七百七十八章 走国际合作之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网行动(求月票)第二百二十四章 所谓的真相(一)第九百零七章 定点清除(上)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义第六百三十章 最后的决战(上)第九百六十章 以战争应对威胁第三百六十七章 长子心态第七百九十四章 来自伊拉克的意向第五百九十一章 为了发展,不能放弃第八百六十三章 “飞毛腿”来袭第三百九十章 应对之道第六百六十七章 崩溃与改变第二百五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九十五章 万能的红旗2导弹第八百五十七章 屠戮第四百七十八章 法兰克福武器装备博览会第一百二十八章 经费的困难第四百零三章 真情OR假意第六百一十章 迎头痛击(下)第四十九章 牛气的技术员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国众议员第二百七十六章 计算方法上的难题第八百六十五章 军火商的局(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第九百五十八章 扼杀苏—27系列第二章 铁箱子里的秘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七百六十四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第八百四十五章 沙漠风暴(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谭斌的烦恼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义第七百四十八章 打航母第八百七十一章 拦截:弹道导弹第五百一十三章 吞噬一切的风暴第三百五十章 邪恶的计划第一百二十九章 每一个部件都要做到极致第三百七十七章 经验欠缺的困境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战第二百二十五章 所谓的真相(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亮剑第二十四章 技术转让第九百二十三章 “夜鹰”坠落第九百二十九章 堕落第八百五十章 野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小谷的意外出现第三百三十一章 扞利科技有限公司第五百五十七章 非常手段第五十九章 师长造反第八百一十章 为导弹铸造外衣的大师第二百六十二章 技术击败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