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DIS进气道

又过了几天,副总参谋长刘浩田结束了对万山军工生产联合体的视察,只身返京,随之而去的还有卢嘉栋与江汇川联合起草的“小步快跑”的武器装备发展方案,对于这份极具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发展方案,军~~委领导和高层首长们给予高度重视;

为此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谈论这份发展方案,在会上副总参谋长刘浩田做了情况汇报,海军司令员江汇川介绍了海军试点的成果,而奉命进行说明的卢嘉栋则就“小步快跑”的武器装备发展进行详细的讲述........

“小步快跑”的武器装备发展并不难理解,而其中的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渐进式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也符合当下中国的实际国情,也正因为如此,这份发展方案很快便得到军~~委领导和高层首长们的赞同;

并在85年年底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正式将其确定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同时以这个发展方式为依据,确定了海军新型导弹驱逐舰、新式主战坦克、通用履带式底盘等数个试点项目!

万山航空研究所的新式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也作为重要的试点项目位列其中,不仅如此,还被列为“七五”计划(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的国家重点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的扶持,只待这些项目取得成果,便可将宝贵的经验和措施向全军工领域推广,到那时“小步快跑”的武器装备发展方案便可正式成为军工领域的发展战略.........

借着这股强劲的春风,本就如火如荼的新式多用途战机的研制进程,更是如同烈火上撒了一层油,其发展势头更是不可阻挡,位于国防~~科技~~大学的“银河一号”大型计算机、位于西南山区的风洞群、位于北京的流体实验中心,都对新式多用途战斗机敞开了大门;

杨弘毅、程远航、魏鸿坤等一众万山航空研究所的专家们,依托如此众多的先进研制设备和基础实验设施,可谓是如虎添翼,要知道这些老专家们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无比渊博的学识;

很多空气动力形状,先进的结构构想,早已在他们的脑海中勾画出来,只不过由于设备的限制,无法进行相关的理论论证罢了,如今在万山厂充沛的资金支持下,在国家的重点扶持下,大量先进的基础设备为其所用,顿时便焕发出强大的创造力!

到86年年初的时候,原本三个基本型的新式多用途战斗机初稿,增加到了九个,光耦合式鸭~~翼形状就做了二十多个,不仅如此,杨弘毅和魏鸿坤为了能让新机拥有更完美的气动外形,重新设计了机头和进气道,使得袭成至老歼九的两侧宽大进气道,变得内倾,与机翼与机身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减少飞行阻力,提高飞行性能;

在进口的选着上,杨弘毅和魏鸿坤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从当下流行的楔形进气道,到类似歼8ⅱ矩形进气道;从法式的半埋式进气道,再到独特的笑口式进气道,两位老专家前前后后共试验了不下上百种,就在人们期待着两位老专家会拿出怎样的创新方案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杨弘毅和魏鸿坤的进气道方案的确很独特,独特的简直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们的进气道方案并不是人们通常意义上的进气道形状,而是一种略成弧形的半圆形状,如果只是这样还算好,最关键的是在进口竟然安装了两个犹如腮帮子的大鼓包,同时取消了辅助进气口和放气口,如此颠覆性的设计,让人很难想象这究竟是两位老专家的先见之明,还是一对老顽童的任性之举!

当应用了新式进气道方案的飞机模型呈放到卢嘉栋的面前时,也着实让他这位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唬了一跳,直勾勾顶着对面沙发上的两位专家,难以置信的直着办公桌上的飞机模型:

“这........这........这是你们做的?”

卢嘉栋很少会有如次震惊的模样,特别是在军工领域,要说震惊都是他给别人的,也正因为如此在万山军工生产联合体内,卢嘉栋始终给人一种淡然稳重的感觉,至少在加入没多久的魏鸿坤眼里是这样的,所以当他看到卢嘉栋震惊的神情,并没有觉得是自己近乎完美的设计让卢嘉栋吃惊,而是觉得是不是哪里出了差错。

毕竟这种“鼓包式”进气道结构是毫无先例可寻的新东西,在航空所内部就引起很大的争议,如今眼见卢嘉栋与那些反对者初见的神色那般的相似,魏鸿坤的心也没来由的提到了嗓子眼儿,一双手也紧紧的攥住了自己的棉衣襟!

杨弘毅与卢嘉栋共事多年,不说是至亲好友,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忘年交,所以杨弘毅并不似魏鸿坤那般紧张,但见卢嘉栋的神情也不由得皱了皱眉,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便开口解释道:

“小卢,这个进气道是我和老魏综合几十年的经验独创的,或许因为太新颖可能会有些不足,也可能会让人难以接受,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款进气道的的确确是利大于弊,我跟老魏已经利用风洞和‘银河’计算机验证过了:

首先我们在其中采用“锥形流”乘波设计,总压恢复较高;此次这种流线型的鼓包减小了飞机迎风面的阻力,遮盖了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从而可降低雷达的探测效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应用这么个简单的鼓包,不但不设计辅助进气门和放气门,而且还能够取消附面层隔道,从而让飞机减重数百公斤,大大减轻了飞机的结构重量。总体来看,这款鼓包进气道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阻力小、隐形等特点.........”

杨弘毅侃侃而谈,将他与魏鸿坤设计的新式进气道的特点和性能一一讲述出来,卢嘉栋却好像根本没听见杨弘毅在说什么,一直愣愣的盯着都有些口干舌燥的杨弘毅,这让杨弘毅也觉得纳闷儿,心说今天的小卢是怎么了?于是话语一滞,也同样盯着卢嘉栋看了一会儿,而后才缓缓的问道:

“小卢,你今天没事吧?怎么只盯着我们两个老头子看?我刚才说得你到底听没听明白?”

“明白,也没明白!”

“这话说的,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你等等,我把纸拿出来,给你写几个方程,画几个图画机就明白了.......”

杨弘毅二话不说,直接把自己的公文包拿起来,掏出纸和笔,在上面刷刷的写上两个数学公式,递到卢嘉栋的面前,刚想要开口继续解释,却被卢嘉栋用手按住,旋即难以置信的对着杨弘毅突然问道:

“老杨,你的微信号是多少?”

“微信号?什么微信号?”

这下轮到杨弘毅疑惑了,可卢嘉栋却没管这些,把目光投到魏鸿坤一边,继续问道:“老魏,你的呢?”

“我的?”魏鸿坤诧异的应了一句,但紧接着便皱着眉头反问道:“微信号是什么?微积分的一种吗?”

卢嘉栋连连摆手:“不是,不是!”

两位老专家有时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人,假话在他们的脸上根本藏不住,也正因为如此,当卢嘉栋看着杨弘毅和魏鸿坤诧异疑惑的神情时,胸膛内怦怦跳动的心终于稍稍平静下来,没办法,两位老专家所提出的新式进气道方案实在是太过震撼了,震撼的以至于让卢嘉栋都觉得面前的两个人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要知道,杨弘毅口中的“鼓包”进气道,在后世有个正式的称谓叫做dis进气道,又名“蚌”式进气道,最初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九十年代开发出来的新式进气道,并成功应用在第四代战机f—35上。

而中国则从新世纪之初逐渐掌握这种先进的进气道技术,并应用在“骁龙”、改进型歼10、第四代战机歼20、歼31上面,然而没想到这个应该出现在后世的进气道模式,竟然被杨弘毅和魏鸿坤研究出来,这不能不令卢嘉栋感到震撼,甚至都在想这两位老专家是不是跟自己一样也是穿越者。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才会问出有没有微信号这样只有后世才明白的话,而所得到的结果却让卢嘉栋更是惊得合不拢嘴,两个人并不是什么穿越者,至于dis进气道则是通过成百上千次实验以及两位专家多年的经验总结,创造出来的,得知真相后,卢嘉栋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这两位老专家渊博的学识........

“我觉得这种进气道很好,如果完善一下可以应用到咱们的新式多用途战机上,对了,这款新式进气道有没有名字?”

恢复正常的卢嘉栋,很快便将这款新式进气道确定为多用途战机的气动模式,这让一直担心的魏鸿坤终于安下心来,笑着摇了摇头:

“我们都叫它鼓包!老杨觉得想河蚌,所以也叫‘蚌’式进气道!”

“不好不好!”卢嘉栋连连摆手:“让我看,既然是您二位研制的进气道,那干脆就叫‘杨魏’进气道,恩........就用这个名字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杨式的技术全才第五百零六章 潘帕斯上空的鹰第三十五章 万山造VS红星造第九百二十七章 破烂王第七百九十二章 垂直发射系统第三百五十一章 急转直下第五十四章 进一步测试第两百一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九百三十二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四十四章 销售军火的好处(求月票)第四百九十六章 新的较量——马岛海战爆发第三十四章 红星军工厂第五百二十六章 伍德沃德的决断第六百零一章 打造伊朗版的“野鼬鼠”第三十七章 卡壳第八百九十二章 硬仗才刚刚开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初次交锋(求月票)第一百八十八章 测试失败的原因(求月票)第八百二十九章 难以置信的拦截(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卢嘉栋?他算个什么!第六百八十章 气势磅礴的分列式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秘的沙特王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难以置信的进展程度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杨式的技术全才第九百四十章 犹太魅影第九百五十八章 扼杀苏—27系列第二百二十二章 让手术刀锋利的保证(为天海祥云盟主加更)第八百六十七章 军火商的局(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惨烈的海空大战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应得第七百零九章 苏联的迷茫第九百五十章 夯实基础才是王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第四百五十九章 震惊大洋彼岸的电话第四百九十章 较量拉开了序幕第七百七十五章 雷厉风行第七百四十二章 千钧一发第九百章 威逼利诱第二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妄的越南炮兵指挥官第四百零七章 穿甲弹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小病大治(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一章 为了发展,不能放弃第五百五十九章 鱼饵上钩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坑了日本“小媳妇”第八百一十八章 志在必得的苏联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精准的定位第六百八十五章 抉择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切准备就绪第二百五十五章 迷雾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办法第四百四十四章 被制造出来的“神”第九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敌人(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游戏开始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愤怒的沙特王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南亚战云第七百零八章 一箭双雕的“和平珍珠”第八百八十二章 危险的局势第六百一十一章 战争迷雾(杀招)第四百八十四章 法国的阴谋第八百九十四章 政~~治牺牲品第六百五十章 名为“卫士”的新型火箭炮第四百八十四章 法国的阴谋第四百七十三章 最心爱的女儿——鹰击八号反舰导弹第五百四十三章 笑到最后的赢家第八百二十六章 独门绝技——目标预判技术第七十三章 无声的钢铁暴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切为了首发命中第九十一章 独立炮兵团第四百六十九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四百三十四章 真实的谎言第七百三十五章 空中伏击战第四百二十七章 谢朝阳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初次交锋(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退弹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正的大国手(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决战(中)(修正)第七百三十五章 空中伏击战第二百三十章 身管自紧设备(求月票)第九百零四章 更可怕的敌人(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房第五百五十二章 另类的焊工第三十五章 万山造VS红星造第六十章 这个问题搞大了第七章 润滑油的使用方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给中国人一点颜色看看第六百二十三章 被敲断的脊梁骨第五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决战第六十七章 新型闭锁机构第四百二十八章 “战争”即将开始第四百四十八章 难以置信的进展程度第三百七十四章 联合的雏形第二百五十二章 谭斌的烦恼第八百一十五章 “猎鹰”防空导弹系统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难题第八百七十五章 分散式雷达探测锁定战术第一百四十三章 寓军于民(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