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武昌之议(下)

吴兆麟正在思考,旁边的邓玉麟已经率先出声附和了:“我湖北因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如今革命成功之因,但同时一旦军政府与清军交战,势必这种地理优势将为敌人所掌握。这时候鄂中之地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

他离开了自己的位子来到会议室内悬挂的地图前,说道:“各位请看...鄂中北临河南、又可阻省内另一屯兵重镇襄阳清军进犯,西可觊觎鄂西、鄂北之地,一旦满清鞑子自陕西、四川调兵,也可于此处广布城防,坚决不令我军政府面临腹背临地之险境!因此按某的意思,鄂中当掌握在我军政府手中,可遣一员大将驻守,然后整顿兵权、安抚民心,广征壮丁、修筑城防...”

邓玉麟为屋内众人详细介绍道,他说的简单明了,想必之前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准备,不过令吴兆麟心中更加不安的是,会场内的多数人都点头听他介绍....一种叫做阴谋的气氛弥漫....

邓玉麟并没有提及湖南,屋内也没有人质疑,原因无他,在座的各位均属军政府的高层,自然知道那湖南党人早就联络上了军政府,约定了与本月24号发动起义!

“大家的意思呢?”

孙武淡声问道,这几日居正没少向他开炮,虽然不耐...至少表面上他要比以前好说话的多了!话也比以前少了许多,以免又遭居正炮轰....倒不是真怕了这居正了,相比较居正,他更在意的反而是一直都表现的十分淡然的谭人凤,这位才是同盟会中地位仅次孙黄的重量级大佬,他自来到湖北之后便隐于幕后,反而任由更加年轻也有冲劲的居正‘打天下’,令他心中忌惮到了极点。

汤化龙眼珠一转,心中便有了想法了...只是,他又隐晦的看了黎元洪一眼,发现对方也正在看他,见他眼神过来,黎元洪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便是闭目不语,像是在养神一般。

汤化龙心中大叫一声“果然”,顿时明白了在这几日的两虎相争中得了不少好处的黎元洪必是事先有人通了气,或者干脆说是有人过来拉拢了一番,看他这般做派显然是得了不少的好处,嘴角笑意更浓,这位黎菩萨最近可是学足了菩萨做派,两方都不得罪大捞好处。

两人乃是一派,既然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了,他当下便率先站了出来:“鄂中之地既然如此重要,免不了当潜一员大将坐镇。我与那第一标...不,现在的第一镇统制李汉并不相熟,不知道此人可堪大用?鄂中肩负四战之责,他若能力不足,当换一员大将驻守,免得我军政府与清军交战之时落入腹背受敌的两线交战之中....”

汤化龙说完之后便落了座,他现在乃是闲职在身,能够参加军政府的会议,完全是党人为防民心生变,加上他又是省内立宪派的领袖之一。政治经验十足的他自然能够拿捏的准自己的位置与分量,所以加上这一次发言,他也不过在军政府的军务会议上开了两次口罢了。

邓玉麟接口道:“第一标皆是新军出身,战力倒是不俗。只是其统制李汉人方回国,于国内之军制、之政务多有不了解。况且此子桀骜,吾恐其为我革命军政府再招恶敌,当遣一员文武双全又素有德望之臣代之掌握鄂中,方才能安军政府之危!”

“只是...此人对于治军颇有些手段,加上鄂中乃是第一镇攻下之地。若此时换将...先不提鄂中方面反应,岂不坐实了了我革命之军政府乃是无量之政权,打压我革命之同志吗?”

吴兆麟的脸色却不太好看,他担心引起连锁反应,本不欲干涉,但观会场内的形势,孙武乙方不依不饶,显然已经打定了决心要拿下鄂中了,同盟会不知道什么原因、无论是居正还是谭人凤等竟然都没开口,眼观鼻鼻观心...好似会议摆设一般。领教过李汉手段的他也算对此人有些了解,他可不认为这厮会放任瞧不上眼的革命党夺权,到时候若真起了争端、内乱,可真是白白便宜了一旁觊觎的清政府了,只能出口提醒一番。心中却是对这争权夺势的军政府更加失望。

“为我革命之成功,难免要行些非常之手段...济武、世泰说的对,鄂中如此重要,我军政府对于李汉此人之底细又不熟知,何况军中素有传言,此人曾经对待革命同志恶语相向,更有甚之还曾囚禁我革命之骨干,这般卑劣行径与清兵有何不同,军政府断难将鄂中如此重要之地交与他驻守...”

等了半天发现再无人发言之后,孙武这才站起身来,慷慨激昂的说道。

下面一群人心中暗骂,如今在李汉的一番背后推动之下,三镇谁还不知共进会为了夺取第一标的控制权曾经派人暗杀与他,之后的第一标出走更是验证了众人的猜测。他孙武倒是不在乎,做了第一次了,还会在乎再来一次吗?何况第一标拿下鄂中之时未收到武昌方面半天支援,共进会下令断去了第一标的补给之后,若不是他另有手段从洋人那里置换到补给,如今能不能拿下鄂中还是未知数,更何况单立一军。

吴兆麟心中不屑,面上却不露出半天表情来,心中却在寻思孙武等人着急拿下鄂中是不是还有其它的意思!

“等等....”

清兵大军压境,这几日省内物价飞涨,尤其是食盐更是有价无市,关于这些他是知道的。他乃是湖北本地人,自然知晓省内现已探明的出盐点只有应城县一处,而应城赫然就在鄂中之地,传闻如今已成鄂中军政府的临时驻地。而且他自熊秉坤处也隐约听到了些风声,军中曾与李汉接触过得人都在传此人回国之时曾带有海外千万华侨援助巨资,若传闻是真实的话,也不怪掌握军政府又囊中羞涩孙武等人要打他主意了!

“何人可担如此重任?”

居正旁观了许久,终于开了口。不过与其说他询问,倒不如说走个过场来的更加明显。 щщщ¤ ttκá n¤ C〇

孙武答道:“京山刘英堪当此任...此公乃我军政府副都督,于省内颇有功望,加上又有京山起义之功,其所帅之第二镇虽方组建、如今却已显威力,据京山电报...昨日业已拿下重镇钟祥,由他坐镇鄂中再合适不过!”

刘英乃是共进会元老,资历说来与孙武相当,加上两人私交甚笃,推他执掌鄂中也在情理之中。

“嗯!”

出乎意料之外的,寻常会议之上很少发言的谭人凤却出声附和了起来,“丹书(刘英字)素有大志,堪当此职!”

刘家乃是京山大族,家中富庶、此人对于同盟会也多有接济,因此不但大老黄兴与他私交甚佳,谭人凤也与他见过几面,对他隐有好感。

两位大佬都同意了,会上哪里还有人会不开眼的跳出来生事,吴兆麟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摇头不语了。

之后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军政府决定任命刘英为鄂中革命军分政府总指挥,京山分军政府并入鄂中,又派出以参谋处参谋李济臣为首的一行三十多位新军军官出身的团队赶赴鄂中辅佐刘英,至于李汉又许了他一个苦差事--襄江河游击将军,督令其尽快进攻襄阳南下的刘温玉大军。

可惜....一行人想不到的是,就在新任命被送出后的几天内,鄂中形势巨变...武昌彻底失去了对其掌控...

第五百九十四章第198章 礼和洋行第641章 南洋变局1第571章 山东危机(3)第201章 下雨了第147章 买卖(上)第639章 中俄之战5第57章 恩威并重(上)第549章 国防与教育第399章 吞并甘肃(二)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四百六十六章第265章 重火力网压制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742章 伏击与反伏击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730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第150章 恶战一家岭(2)第733章 新竹血战2第289章 以杀止杀第546章 孙黄抵京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238章 谷城之战第636章 混乱的中亚第251章 接管县城第487章 回击与克制第449章 大战(六)第387章 湖南风起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49章 中和门阻敌第四百七十八章第646章 反攻1第630章 攻陷库伦2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第297章 图谋四川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51章 恶战督署(下)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588章 酣战第64章 捧杀第494章 尔虞我诈第532章 应对(下)第476章 分离情报机构第11章 误会与陆家援兵(下)第270章 暗争施南府第410章 过激反应第145章 酒宴(2)第268章 滦州兵谏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运第400章 吞并甘肃(三)第623章 三路开战2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551章 妥协第357章 巨大的收获(下)第309章 战重庆(下)第727章 辽东恶战2第655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7第361章 余波(上)第409章 诉状与刺猬第472章 半自动步枪与谈判第98章 盐业(3)第238章 谷城之战第296章 何进续职第117章 扫平内患(3)第292章 变(3)第116章 扫平内患(2)第426章 揭晓第404章 飞机与假钞第122章 兵围杜家庄(中)第685章 军事会议(下)第五百六十二章第227章 密议(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145章 酒宴(2)第375章 内部会议(下)第503章 护国肇始(上)第708章 郑和计划第124章 杜家妥协第55章 全面进攻(上)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487章 回击与克制第328章 四川变局第403章 吞并甘肃(六)第634章 中俄之战2第581章 青岛之战(5)第130章 落魄的骗子(下)第223章 指点江山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130章 落魄的骗子(下)第221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中)第21章 遭遇革命新军(上)第627章 捷报频传2第566章 一触即发(2)第343章 1912年开始的宰肥猪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565章 一触即发1第527章 和谈(一)第593章 李大总统的算盘第401章 吞并甘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