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摩擦

鄂中革命军分政府的成立很突兀,也比较尴尬。因为除了汉川方向的梁家兄弟发来祝贺电文之外,无论武昌还是京山方向都没有任何消息,好在李汉倒是不在乎这些,他知道至南北议和之前的这段时间乃是最佳的发展时机。打定主意暂时稳住了武昌那边之后,羽翼尚且还未丰满的他才将注意力投向了京山方向跟随州方向。

拒绝了服从京山方向的命令之后,虽然李汉极力避免,不过两处还是如他所料般的矛盾变得激化了起来。

京山乃是大县,比起他之前占下的应城、孝感、甚至加上安陆都不差多少,加上刘英本家就在县内,此处经营了多年,实力又未被分散各处、也难怪他要头痛一番,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鄂中一方面要小心戒备汉川方向,又在随州、广水布下了两标重兵,现在的应城县内除了仅招收了不足两百人而保存了战力的炮一营之外,就只剩下还在教官带领下训练左右、行军以及跑步、刺杀的新编8个标的新兵了。值得一提的是,才不过经过了三天的高强度训练,就有将近三千多新征的兵丁因完不成训练任务而被剔除,如今还剩下的仅有一万两、三千人左右了!

虽说人数众多,不过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也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至少昨日下面的乡镇发现有流匪出没时,有教官带了一个营的新兵前去清剿时仅仅只付出了两人重伤、七人轻伤的代价,虽然对方仅有七十余人,而且只有十几杆枪!不过经历了一场战斗之后,很明显的虽有新兵不太适应,身上却多出了几分老兵才有的肃杀之气,倒是不用他再指点,当下有练兵之教官便将这种以战养战的方法推广到了全军,数日内以营为单位的新兵共出动十三次,一时之间鄂中革命军分政府辖地之内治安大好,便是几处盘横多年的马贼之流也在打听到了他炮轰彭水社的壮举之后纷纷为这革命军政府之手段胆寒,除了少数自仗势力大不愿离开之外,多数都纷纷夹带了多年抢夺的细软之物朝周围地区转移,其中尤以逃往京山、汉川两地者最多。

对于这种情况李汉自然心中欢喜,这几日越来越多的乡绅之流加入了鄂中军政府,倒是令他手上的活儿越来越轻松,逐渐的脱离了寻常政务的困扰,开始着眼于战略层次上的布局了!

不过,这几日京山与应城交界处多有些摩擦,对于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又不听从指挥、还传言得罪了共进会的伪革命者,京山方向的革命党人显然有几分敌视,加上副都督原本定下的夺取天门、仙桃等镇县的计划连连被他得了先手,这火气积攒了下来也就逐渐变得旺盛起来。碍于武昌那边没有表态,虽说有巡逻到此遇到的两处革命军均是对对方有些戒备,好在目前最危险的一次也不过互相举枪威胁,倒是双方军官都比较克制,没有因此再大的摩擦了。

反倒是随州方向,伴随着鄂中革命军分政府的成立之后,盘卧襄阳的刘温玉部得清兵明显紧张了不少,很明显的一点便是最近随州附近经常会有枪声响起,好在此处铁路不通、加上朝廷连番下令督促刘温玉南下配合进攻武昌,因此只来得及调上张楚材的一营进驻随州阻敌,压力也还不大。

当然,他的这种好心情仅仅维持了两天不到。

继两日前,武昌军政府主动出击创造了‘渝口大捷’之后,兵力已扩至六协、三营巡防合计共35000余众。在得知了安襄勋讨伐使—李汉攻占‘安陆、孝感、应城、天门、仙桃、潜江、广水、随州’等地,并组建了鄂中革命军分政府之后,不需要别人提醒的,他也感觉到了武昌那边多了不少觊觎的目光。

恰此时他那百担食盐暂时解了武昌缺盐之危,到叫一帮坐镇武昌的大佬们认识到鄂中之重要性,也觉察到了将此地置于他这个不明来历之人手中太过危险,于是,便有了某些人跟某些掣肘。

“李济臣、张鹏程、冷映奎、尤洪胜、李青莲”

手上捏着一份刚刚接到的电报,李汉脸上明显有些不愉,揉了揉自己的脑门。

“属下失职,由于武昌那边最近混入了不少的朝廷细作,加上自谭人凤、居正赶赴武昌之后,吴兆麟明显手上权力已经没了多少,属下拿到这封情报的时候,他们至少启程有一天多了!”

旁边李东来的脸色也不甚好看,虽说情报司才方组建,但是他手下数百成员,加上又从大帅那里提了十万银元的活动经费,结果在武昌城中活动了这么些天之后,一份可能会对鄂中不利的情报,居然在通过了两天之后才得到!

“这不怪你,不过情报司还要加强情报的刺探跟收集。古怪了,一个前文学社会员、两个共进会成员、两个同盟会成员,数十人还带了三百多杆枪。武昌那边在想什么?他们怎么说?一路京山、一路鄂中?这都一天多了为什麽还没有一点消息?东来,你怎么看?”

把玩着手上的电报,李汉问道。

李东来脸上一肃,“先生,属下看来只怕对方没有直接来到咱们应城,也不知道因何原因却没有急着出现!等会属下就吩咐下去,这么多的陌生人,真要打听起来应该不会多难!至于对方打的什么主意,暂时想不出来。”

李汉点头。

“对了,武昌那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回先生,自谭人凤、居正入鄂以来,武昌形势开始变得有些混乱了起来。有消息称,那位梅川先生(居正别称)与孙武很少说话,而且一旦两人交谈说不了几句必起冲突。有人称曾听见他跟谭人凤交谈时斥孙武欲将军政府变为一言堂,又有消息称居正二人抵达武昌的时候,包括黎元洪在内的军政府要员全部抵达码头迎接,唯有孙武借口军务繁忙没有前去。昨日会议之时,居正借口‘政令不一、帮派林立’(确实)向孙武开炮,称革命若要成功,必须制定严格的组织条例,将权力集中于一有大威望的人手上,实现政令统一、军事统一、财务统一,方才能令军政府击败满清鞑子,获得全国革命之成功!那孙武虽然反斥与他,不过这提议却意外获得军政府大多数高层支持,听说正在制定什么纲领、条例!”

他回答道,末了还加了一句:“另外城中先生让盯着的那位还是没有动静...”

李汉叹了口气,“这孙武到底是一方豪杰,奈何功利之心稍重了一些,又喜欢揽权,革命未成功之前倒也罢了,时间久了怕是连他的心腹也受不了他什么都要管上一管的作风。武昌那边现在不太平,叫你的人好生小心了,可别在这个时候出了事。黎元洪...那个老狐狸倒是能沉住气,不必管他,叫你的人继续盯紧那边便是了....还有同盟会,把孙武那边的人撤几个,盯住了同盟会那边...”

“是“,李东来点头应下来,不过他的脸上似乎有些犹豫,问道:“先生就如此不看好孙武跟同盟会吗?那黎元洪虽然才学也算上佳,不过以目前看来胜负怎的也轮不到他来执掌军政府,还望先生指点。”

“难道要跟你说这段历史后世国人无人不知吗?”李汉有些犹豫,毕竟他总不好跟对方说道这黎元洪虽然运气差一些,不过手段比起老袁跟孙大炮也不差多少,更是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曾经连任过两任大总统加三任副总统的投机者。

不过心中沉吟了一下,他突然的来了主意!

只听他说道:“如今的军政府因为清兵压境而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别看最近吃了些盛仗,其实却不然。朝廷...朝廷的实力还不是如今的军政府所能抵挡的。这混乱之局面必须有一在革命军中有大威望之人才能收拾了去,孙武不行,武昌举义时他并未参加,多少不能服众,而且威望也不敌同盟会的一众大佬。居正、谭人凤也不行,理由同上。现在武昌那边再传孙黄将要回国指挥革命,我看这消息有几分可信度。不过他二人谁人回国,以二人之威望,到时同盟会必能携此之风彻底扳倒孙武,夺去军政府的指挥权。“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揣测的东西,而政治则是这个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只看共进会跟同盟会之争便明白了。那孙武乃是心高之人,他若被夺去了军政府指挥权,心中必然对那同盟会生出不满,做出些举动也不奇怪了。都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其实正是此理。黎元洪才是新军统帅出身,不但于军中虽有威信,省内也颇有些名望,正巧他又与汤化龙走近,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同盟会遭遇一大败,倒是即便是他不愿,也会有人推他上位的。要知道,这军政府之中可不乏立宪派跟旧官僚之流...”

话到这里便打住了,他回过身来,“尽快查明李济臣等人现在何方,注意不要打草惊蛇,给他们发现了...”

“是,属下这就去办...还有....”

“嗯?”发现李东来并没有离开,反而面上有些犹豫,显然有事情在心中颇为犹豫,便出口问道:“东来,还有事情吗?”

“先生,东来有一计可以解决京山那边,也不会影响到先生的名声,不过因为手段上不了台面,还望先生能允许东来便宜行事!”

李汉身体一震,心中却隐隐的感觉到了他要使用什么手段了。京山的确在他心中颇为重要,因为此地刚好堵住了第一镇的西征方向,因此这几日他没少心中琢磨对策,奈何自己身上现在还披着一身‘革命党‘的皮,有些手段却是用不上来。

沉吟了一阵,感觉的确不能再被京山阻住了西征之锋后,他艰难的点了点头:“罢了,战争时期、非常手段。我只要结果、其余你看着办去吧,有需要就去找张炳乾...”

“是....”

李东来走后,李汉无力的跌坐在靠椅上,眼神微微有些黯淡,心中却是不断的重复着他自己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政治果然是这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一旦决心踏进去,就没有一个手上干净的东西。

第607章 和谈第684章 军事会议(中)第555章 劫第七百二十二章第645章 南北第151章 恶战一家岭(3)第691章 重要第734章 嗜血狼群第363章 余波(下)第377章 靠拢第479章 永不合作第62章 城内形势第224章 抵达第646章 反攻1第630章 攻陷库伦2第177章 中国之声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70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上)第249章 暗杀之变第六百零六章第334章 动第79章 发兵汉川第六百七十三章第62章 城内形势第386章 网第14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448章 大战(五)第631章 日本在行动第148章 买卖(下)第672章 俄国十二月革命第293章 会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214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下)第568章 一触即发(4)第三百二十三章第326章 12月7日,黑风山事件第205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356章 巨大的收获(上)第728章 辽东恶战3第75章 紫禁城内(中)第203章 接触第690章 暗流涌动第375章 内部会议(下)第467章 大胆的计划第611章 一年第343章 1912年开始的宰肥猪第568章 一触即发(4)第五百六十一章第646章 反攻1第548章 夜谈第431章 刺宋案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398章 吞并甘肃(一)第573章 山东危机(5)第81章 第八镇残兵第619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4)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420章 三年计划(下)第503章 护国肇始(上)第87章 要变天了第538章 巨头北上第513章 河南糜烂第四百六十六章第42章 武昌起义第一枪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271章 河水已浑、引鱼上钩第451章 大战(八)第7章 指点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389章 交底第626章 捷报频传1第709章 不宣而战1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602章 大选第152章 恶战一家岭(4)第372章 应对第247章 杀机顿起第221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中)第54章 你听那呼声第680章 苏俄第326章 12月7日,黑风山事件第731章 金州破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23章 遭遇革命新军(下)第7章 指点第159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5)第118章 扫平内患(4)第150章 恶战一家岭(2)第433章 输血第385章 时而欢喜时而忧第317章 来自四川与北方的消息第642章 南洋变局2第270章 暗争施南府第124章 杜家妥协第410章 过激反应第79章 发兵汉川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