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得失

“不枉我十几日来每日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如今却是正如看到了这大好局面的到来….好…好…好…”

李汉兴奋的在屋内连连走来走去,心中的喜悦却是怎么也压制不住。

他身上,有着旁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

对于清末民初这一段历史已经模糊不清的他,身为先知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而且这个年代的国人自强、自争,对于面皮、尊严与荣誉看得远比后世早就扔掉了几十年的国人要重得多。只看后世的不少割据一方、手握重兵的军阀们会在国民的声讨之下狼狈宣布下野便知道了…这个在后世看上去混乱不堪的年代,民众的力量可想而知,远要比几十年之后要强得多。

李汉自然知道,这段时间来因为他的游走与革命线边缘的策略,甚至刻意的想要淡化革命党对于他的影响力,不想介入之后南方哄乱的争权夺势之中。结果便是在他麾下,也生出了不少的异议…怀疑他并不是革命者而是革命投机者的杂音有越演越大,压制不住的势头。

情报司得到了不少的消息,不但他原本领掌的四营内不少老兵都在私下异议,更别提如今投效了鄂中军政府的一帮鄂中名流私下的讨论了,用暗潮涌动来形容如今的鄂中军政府完全不为过。

前几日李东来曾在深夜入府向他通报,言到情报司查到了一些很不好的消息。在他麾下从武昌带来的老兵中,的确有不少一心向往革命,并且开始逐渐怀疑他的势力…若是早前李汉或许直接便叫情报司将他们拿下来法办了便是,可惜如今却是不可能了。

因为鄂中革命军军官团的不足,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借着几番大战跟之后扩军的机遇成为了军官,甚至如今成为连长、排长的也有好几人,班长之流的更不在少数…在他们的影响下,不少方才被招募进来的新兵也逐渐的对军政府…不,准确说是对站在军政府背后的李汉,产生了怀疑。

怀疑他的不作为…在武昌三镇陷入死战之中的时候….领军一方,手下兵力并不下于武昌的他缘何一直都没有动静….

所以,这一场战役,李汉必须要赢…而且要赢得漂亮。

特殊出身的李汉对于政治看得远比那些不成熟,只有一腔热血的年轻革命者们要看的清楚的多。

革命….革命到底是什么,用政客的话来说,便是一个利益集团的存在阻碍到了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于是大家联合起来,将它打倒然后瓜分了原本属于他的利益。

虽然难听,但用来形容清末民初的辛亥革命恰到其处。

清政府的高压与卖国统治即损害了潜力最为巨大的人民大众的利益;宗贵权臣中逐渐兴起的排汉风也将力量仅次于人民大众的汉臣、文人、乡绅、立宪阶级推向了革命者一方;而庞大的大清帝国战争潜力令他野心勃勃的老邻居---日本心中充满了恐慌,惟恐再出现一位中兴之主曾经拜访过李莲英…并且送出一笔厚礼..当然,袁世凯也不是一般人物,光绪帝之死他也逃不了干系。总之政治之残酷,远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于是便由国内的垄断财团、极端社团黑龙会出手,扶持中国革命势力,妄图以暴力革命彻底粉碎中央集权统治,让老邻居中国陷入内斗与混乱之中….事实上,他们做的很成功。

至于革命党,坦白的说,那时力量远远谈不上强大的革命党最多只能算得上是压垮了大清帝国的最后一根关键稻草罢了…君未见缘何南北议和之后便是革命势力最强的南方诸省,也大半陷落入了立宪派、汉臣集团的手中…那时的革命党,其实真没多少实力。

李汉到底根基太浅了….他知道若是不想像历史上的南方革命党一度被驱除出胜利者的行列中,打稳根基、纯洁阵营才是如今他最需要做的事情。

因此如今的他才会迫切的希望一场大胜,不但能够打破如今省内势力的僵局,他也能趁势将军政府之内的异声清理一遍….李汉断不能允许自己卷入不久后的南方权力之中,因此,纯洁军政府内的杂音一直以来都是他努力的重心。

“好…好…好”

如此放肆了一段时间,李汉这才平静下来自己的心情,脸上表情复又恢复了平静,冲着陈天祥点了点头,询问道:“伯庸,那边的伤亡情况如何?”

陈天祥敬了个军礼,“回大帅,陈帅部只有十数士兵轻微烫伤…倒是第二标损失颇为严重,战死士兵三百四十七人、重伤五十一人、轻伤七百多,其中战死者多为新兵….另有十余人下落不明,怀疑在战时逃脱!”

李汉眉头一皱,不过很快又舒展开了。军政府这一次的扩军规模太大了些,出现逃兵是在所难免的…不过他高薪聘请的教官团就要到来了,到时候相信他手下的军官们接受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连带的士兵们的训练、士气都要好转不少。

“二标的损失有点大了”李汉叹了口气,不过却也没有多少难过,他也知道靠着军政府的这点家底,能够拿下南下的清军已是侥幸了。

“另,张帅通报大帅,已与原京山军政府沙洋溃军接触,对方统帅为‘刘氏兄弟’中的刘铁。”

“民军现在的损失如何?还有多少可战之兵?能不能拉拢?二标那边没有提到吗?”

一提到京山,他方才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显然对于刘氏兄弟极其忌惮。

到底刘家乃是鄂中望族,尤其是在京山附近的影响力太大了。

陈天祥翻了翻电报,“回大帅,民军损失堪称惨重,原本五千之众如今已不足两千,可能还不足一千五,请大帅见谅。因为民军那边有心遮掩,张帅得不到具体的情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民军已经弹药枯竭,基本上丧失了再战之力了…而且连番战败民军早就失了胆气,军政府可以尝试拉拢,不过张帅估计只要刘铁还在,拉拢难度可能要高一些!

李汉点头,刚要开口询问清军的损失,就看到他张了张嘴,显然话还没有说完,示意他接着说。

“大帅,张帅询问民军要求我军政府为其补给弹药粮草,是否答应下来?”

就听到他冷哼一声,“他倒是打了个好算计,也罢,刘家兄弟到底跟我军政府不是一路人。你且告诉张炳乾,叫他直接回答对方,就说由于一直得不到武昌的军资补给,我军政府弹药、枪支早就不足支出,不过粮草倒是可以与他,如果不够,等会知会司务处,叫他们通知应城再运一批过来!”

自从离开了武昌之后,李汉也没忘记跟武昌那边索要军资,不过都被武昌军政府以同样地理由‘朝廷封锁、兵工厂开工不足、不足支出’打发了去,若不是他还有枪械来源,如今却是说不得如何才好呢。

他摆了摆手,示意陈天祥结束这个话题,询问起了清军的损失。

“刘温玉被抓倒是个好消息,全云南听说洗劫了半个京山城区,老刘家百年的积攒叫他夺了个精光…你且看看,请报上可有这方面的消息,还有清军损失多少...抓了多少降俘.....”

陈天祥连忙翻了翻电报,仔细看了一番,这才回答:“大帅.....清军合计战死两千两百之众,其中过半折损在民军手中,另民军手上还有被俘的三百多降兵.....民军方面甚至希望我们能够将其余降兵也移交给他们.....还有,张帅发现民军私藏了不少清军军械.....咦,民军至少保留了一定的战力.....我们手上还有四百多降兵,不过几乎个个带伤。几乎所有的清军将官都在我们手中....根据被俘清将交代,至少还有两三百清军被击溃不知逃往了什么地方....不过,大帅想知道的全云南他们却没发现清军军营中有夹带过多的金银细软,被发现的也仅有不足几万两的物件,应该是自沙洋东进一路从百姓乡绅处掠夺来的!”

第384章 四点要求第485章 远东准盟友(下)第440章 剑指岳阳第657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9第393章 共和党党魁第62章 城内形势第5章 招待第341章 天下第240章 第一协入城第441章 湖南攻势第108章 视察新兵(上)第99章 盐业(4)第448章 大战(五)第112章 杜家龌龊(3)第284章 血战光化第430章 人心第151章 恶战一家岭(3)第227章 密议(下)第212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上)第669章 动荡第633章 中俄之战1第247章 杀机顿起第607章 和谈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232章 战起(1)第8章 马贼来袭(1)第734章 嗜血狼群第628章 捷报频传3第670章 新德里风云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五百九十五章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290章 变第138章 入城第128章 落魄的骗子(上)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739章 抉择上第39章 控制工程八营(上)第740章 抉择下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196章 ‘中国之声’定刊第380章 最后准备第97章 盐业(2)第717章 不宣而战9第190章 一网打尽第503章 护国肇始(上)第344章 阴谋与导演第72章 后手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第210章 汤黎之谋(下)第643章 南洋变局3第453章 大战(完)第667章 国务院改革草案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658章 试探性接触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263章 伏击李纯第327章 离开汉阳前的准备第8章 马贼来袭(1)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630章 攻陷库伦2第255章 小战第572章 山东危机(4)第684章 军事会议(中)第636章 混乱的中亚第607章 和谈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607章 和谈第725章 偷袭战果(2)第583章 青岛之战(6)第739章 抉择上第44章 攻陷楚望台2第118章 扫平内患(4)第33章 买枪(下)第431章 刺宋案第432章 倒袁风起第717章 不宣而战9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563章 插手与中华民国宪法第387章 湖南风起第567章 一触即发(3)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58章 恩威并重(中)第20章 逃脱第494章 尔虞我诈第728章 辽东恶战3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480章 打陆唬龙(上)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316章 大动作第448章 大战(五)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470章 结束第422章 大战的硝烟第46章 天要亮了第220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上)第五百七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