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县城

借着天还未完全亮,孙国安很快便离开了。得了他的承诺之后,这厮心中明显重头偏向了军政府这边。

孙国安走了之后,李汉继续处理了几份文件,直到鸡鸣声逐渐多了起来的时候,他方才感觉到有些困倦,便这么和衣趴在桌上小寝了一阵,再醒来的时候已是天色大亮、日上三竿了。

推开窗户看去竟然是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李汉掏出了怀表一看,才知道已经过了上午八点。

他醒来的时候,副官陈天祥已经在调度室等候了一段时间了,屋内卢三已经不见了,已经被他打发回去先去休息去了。

李汉匆忙的洗刷了一下,也顾不得去用什么早餐了,他知道县内这边还有一堆的事情需要处理,比如安排探子加紧收集有关清军的信息,比如巡视县内几处要地城防,比如动员民众疏散、以及建立指挥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原本还准备缓缓再解决的第四标跟陈征的问题,如今也因为‘山西举义’带来的良性影响,他原本还打算通过这陈征传递些错误情报给清军的想法已经淡去了,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既然西线已经提前打响了,他却也不准备再做耽搁,就要着手准备抢先夺回武胜关,御敌于县外了!

因此,这陈征在他心中原本的作用已经没有多少了,却是不准备再耽搁了!

历史因为他的到来已经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了。根据情报,这北洋第六镇的统制原本应该是吴禄贞这位与‘蔡锷’齐名的士官三杰之一才对。只是他如今还没收到到底是什么原因,令清政府做出了那般果断的临阵换将的举动。将这位一心效忠袁世凯,与他一同借病辞官的北洋旧将先于袁世凯被召回,顶替了吴禄贞就任第六镇统制。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因他而变得有些陌生了,是故李汉对于即将面对的北洋三杰之一的王士珍,心中多少有些不安,已是将他当成平生大敌一般看待,即便他心中已经得到了孙国安的保证,也丝毫不敢懈怠半分。

“大帅!”

整理完了衣装之后,李汉一身标准的新式将军服出现在了已经等待了半天的副官陈天祥面前。

“怎么样了,伯庸。良轩跟第八标准备的如何了?”

“回大帅,幸不辱命。我等先后忙碌了四个多钟头,方才按照大帅的批示,在天亮之前将第八标隐藏至山中暂且等待,只要大帅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出兵接管县内城防!”

“县内城防?”

他一愣,旋即明白了过来,他这副官昨晚一直忙着配合第八标转移,如今却还是一事不知呢!

“这事咱们等会再说吧,我这里有几份文件,你看一下,然后等会拿去该回复的回复,该处理的处理,对了,通知孝感,命铁道处的巡防部队派一营北上,这小镇便交给他们接管吧,你随我赶往县城去,咱们莫要让人等急了!”

“这….”

陈天祥一愣,本还没明白过来他到底打的什么注意,就看到李汉皱眉递过来一份文件,“你先看看,看完了便明白了,记住了,计划再好总有更好,咱们这次当真是如有天助一般,第四标我却不打算耽搁了,尽量今天解决了陈征跟他的第四标,然后集中全力应付即将南下的清军主力!”

“是!”

半个小时之后,在小镇留下两营看守物资之后,已经用过了餐的李汉带上了第七标的两个营一同赶往应山县城。

这一次为了保险起见,他将那件有段时间都没穿过的避弹衣又给穿上了。特种部队专用的避弹衣为了避免影响战斗,设计的时候才用了新材料,因此要比一般的避弹衣薄得多。所以被他穿在了将军服里面,却也并不显得有多臃肿!

不仅如此,随行的时候,他命令多带上了几挺机枪以及便于搬运的小口径火炮。

虽然并没有提前派人通知县城方向,不过这么一队上千人的行军想不引起注意都难,何况他也并没有隐瞒的意思,四十多里路一队人马赶得比较急,待到十一点方过,远远地便能看到县城外黑压压的迎接人马的影子了!

他们赶到的时候,县城三里外便站满了欢迎的人群。没办法,李汉只能带上一队警卫先行一步,而后面的第七标两营就交给陈天祥督管了。

“参见大帅!”

“标下等见过大帅!”

“我等见过大帅!”

一片噪杂的见礼声,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到达应山县,只不过上一次的巡防,他也不过匆忙的巡视了一下第四标的建设跟县城的城防,前后在城内仅待了不足一个时辰便离开了,因此对于前来欢迎的人群他倒是显得比较陌生!

陈征跟陈穆坤两人站在欢迎队伍的最前面,他嘴角多了几分笑意,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跟陈家特别有缘,自己手下就有几个高级军官都姓陈,未免有些太凑巧了!

李汉回了一个新军军礼,方才看到还有一个略显粗犷的黑面陌生中年人正跟两人站在一起。只见那中年人发现了他的巡视目光之后,微微低下了头去,抱拳冲他见了一礼,“见过大帅,末将裴元喜、字尔东,见过大帅!”

“不必见礼了!”

李汉点了点头,眼中微微闪过一道精光。

这汉子是孙国安给他的几个联系人之一,据说乃是他的心腹,也是他安排在县内的人手之一。

陈征还以为他不认识,当下站出来为他解释道:“大帅,裴先生乃是这城内巡防营的管带,是县内颇有名望的人物。他早在湖北新军刚刚编练之时便曾在新军中任队官,后来因训练时枪走火负伤,这才离开了新军回乡养病。标下领命北攻拿下广水之后,眼看邻省河南清军驻兵逐日增多,便一心加强军备,又心中唯恐疏忽、导致县内罪孽丛生,便在县内民众的呼声下,请出了裴先生任巡防营管带。由于时间匆忙,还未来得及跟大帅反应,请大帅责罚!”

李汉眼睛微微一眯,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不过低头的一瞬间便消失掉了。

他一向对于军政府的军官任免把持的非常严格,未免下面提前出现山头主义,加上此时军政府内业破不安稳。一般除非战时出现管带一级的军官战死,否则军政府内管带一级的军官都是由他亲自挑选任免的。这一点就只有郧阳府的第五协跟第四标是个例外。

第五协倒也罢了,一来军政府只拨发了少量的几批物资,之后便基本上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盖因距离过远、加上在光化县的起义过程中、当地的江湖会出力不少,对于这只他给出了军政府编制的第五协影响较大,甚至大过了军政府。

距离和交通两大因素制约了鄂中对郧阳府的掌控力度,所以李汉也就只从物资拨发下手。先是借清军即将大规模南下、战时将起,应城至郧阳府一路运输不便,严格的控制了军政府对第五协的军资补充;又借军政府之前派遣过去的一群军官发力,掌握了一部分第五协的军权,这才心中松了口气。剩下的便要等大战之后,等他腾出了功夫来,再来认真清理一些不和谐的荆棘了。

而第四标,这陈征分明是心中暗有所图。否则缘何当时一样毗邻强敌的第三标何进部能够规规矩矩的按照他的指示来,而这第四标驻扎的广水县却私自上架了一位巡防营管带,而军政府跟他却至今才得到他的亲口解释?

李汉心中冷哼连连,不过这陈征原本乃是他计划的一个重要棋子,所以他在一开始收到了风声之后才假装不知道,坐视他大肆借机扩充自己在第四标跟应山县内的影响力。

只是当时他还需要留他利用一番,如今看来这一恶瘤不清理掉长久必会败坏军政府之风气,影响了他对军队的掌握!

只是现在这里人多口杂,却不是计较的时候。

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343章 1912年开始的宰肥猪第73章 有人惦记第665章 全歼远东集团军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444章 大战(一)第79章 发兵汉川第452章 大战(九)第438章 大战起第462章 桌下3第190章 一网打尽第六百一十三章第499章 为我鱼肉第80章 汉江之上第77章 汉口小停第516章 京汉陷落(下)第368章 货币与军校第567章 一触即发(3)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197章 卡伦?比利斯?韦伯第237章 逃第611章 一年第261章 争分夺秒(上)第544章 年轻的哈里曼(上)第303章 荆楚新政(一)第306章 影响与实业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611章 一年第4章 方老先生第347章 谈判(上)第351章 暗流涌动(上)第650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1第597章 轰炸第730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283章 局部反击第399章 吞并甘肃(二)第248章 赴宴第527章 和谈(一)第567章 一触即发(3)第410章 过激反应第275章 重九举义与撒网第205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719章 不宣而战11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224章 抵达第601章 日本反应第482章 打陆唬龙(下)第56章 全面进攻(下)第551章 妥协第516章 京汉陷落(下)第535章 进京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117章 扫平内患(3)第五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令七章 实业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295章 黎宋会第535章 进京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193章 三府合并第231章 清军来了第485章 一个计划第52章 攻破总督府第415章 西巡第46章 天要亮了第519章 刺袁(下)第3章 拯救村民第337章 成都战役(三)第535章 进京第505章 雷霆(1)第458章 呼声第597章 轰炸第95章 应城某处第102章 鄂中革命军分政府第254章 誓师夺关(下)第146章 酒宴(3)第418章 刀第426章 揭晓第300章 枝江(下)第647章 反攻2第五百九十四章第430章 人心第389章 交底第327章 离开汉阳前的准备第21章 遭遇革命新军(上)第361章 余波(上)第489章 扩兵与整军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101章 张梅生第231章 清军来了第386章 网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145章 酒宴(2)第529章 和谈(三)第737章 骂名我来当2第688章 行动第43章 攻陷楚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