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年轻俊杰

一个月前,武昌新军工程八营打响了“首义第一枪”,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消息传到上海,以陈其美为首的同盟会联络了以李燮和为首的光复会以及以李平书为首的上海商团,决定响应起义。10月31日,革命党人陈其美和绅商代表李平书、王一亭、沈缦云、叶惠钧等在白克路贞吉里李平书的家中召开会议,决定于11月3日发动上海光复起义。是役,经过上海革命军的浴血奋战,特别是革命党敢死队与江南制造局清兵的殊死交战,起义终于奏凯。

凌晨时分,上海光复的消息已经随着通电明传整个远东,甚至全世界。有着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可不同湖北武昌,以一城之地拥有数百万人口,几乎云集了五成欧美来华贸易商人的赫赫大上海,它的光复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似乎象征着‘大清’这个远东帝国的彻底没落一般,电报处收到消息后甚至没有如平时那般等待第二日再传到李汉手中,而是跟他的警卫协商之后叫醒了还未完全睡去的李汉,递到了他的手中。李汉得到这消息之后果然心神振奋,忙叫电报处以他的名义,通知应城那边拍发一封电报祝贺。

这一番折腾,等到兴奋散去他睡下的时候,已经到了临近五更天了!

11月4日,起了个大早的李汉才放告别了武胜关,告别了季雨霖、孙国安等军政府将领,带着副官陈天祥跟一群参谋、警卫,在一营新军的护卫下,在关外隆隆的炮火声中,踏上了南下的火车!拿下了武胜关之后,军政府临时从孝感调来了不少精通铁路维修的技工,在数百民夫不分昼夜的忙碌下,又发动力量拆卸了一部分孝感至汉口段的铁轨,才在短短几日将已经遭到破坏的应山县内的一段绵延近五里的铁路重新修好。如今,只要武胜关不失,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可从孝感等军政府腹地运来,补给大军作战。

想必光化县数千清军全军覆灭,只被遁走了清将的消息一定传到了信阳,今日天方启明之时,他才方才和衣睡去不久,就听到关外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在停歇了一夜之后,清军重新发动了对武胜关的冲锋,数十门大炮夹杂着呼啸声,不断落在关内民夫们用了一夜时间才方建成的阵地上!

老袁怒了!

坐在火车上,闭目养神的李汉静静的听着车轮摩擦铁轨传来的‘噌噌’声响,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看样子他这两记巴掌终于让那位未来几年间将要执掌这个新生远东古国的‘袁大总统’终于认真起来了,可惜,此时他的北方布局的棋子已经落下,莫要说如今河南清军总数已经与军政府麾下大军人数等同,便是再多一些,也恐怕就要开始头痛了,因为,他们快要忙不过来了!

他面前的桌上有一摊纸屑,方才焚烧不久,是从山西娘子关那边发过来的,他在半月前便开始布置的几人终于抵达了目标的身边。为了逼迫清廷下定决心从河南调兵北上,分担军政府的压力,他曾出手用了一记损招,将原本历史上也差不多该暴露了的吴禄贞的‘三路大军会京师’的计划提前暴露在了清廷面前。无论这消息是真是假,只要清廷得到了风声之后决不可能忍住,他虽然不敢确定如今是不是经王士珍之手,将这一记‘震撼’送到紫禁城内,但是不管如何,不算去先后折损在军政府手上的近万清军,清廷已经从南阳、信阳抽调了三个协近九千人北上了,如今算来河南省内清军不比军政府多上多少。他手上的兵虽然以新兵居多,但是,他手上掌握着豫鄂交界三座雄关,连偏远的九里关也在武胜关大捷之后,被一心想要立功的孙国安主动请缨,带着他手下的河南混成协杀将过去,倒是没费多少功夫,就拿了下来。借雄关据守,信阳清军如今除非绕道襄阳或安徽,否则就只有强攻三关南下了!

何况如今拿下了光化县之后,第三协跟第四协将要合兵一处,那张怀芝若还没有老糊涂不想遭遇合围,当该明白这时只有退出湖北,返回南阳一条路可走了!

如今他已经掌握了局部优势地位了,虽然这种优势并不大,而他本人也不该在这种时候离开应山回归应城坐镇。他也是十分无奈,如今的鄂中军政府缺兵少将,根本没有堪当大用之臣,此时正值全国各地纷起云涌的独立浪潮,孙武也在昨日的电文中透漏了一个消息,他有意召集众多独立省份的代表至武昌讨论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可能性,这可是件他筹划了很久的大事,加上汉口战事对于湖北军政府严重不利,黎孙二人都有从湖北其他地区调兵反攻汉口以增加自己在军政府威望的意思。

但是湖北省内的势力勉强也就那么几个,他的鄂中分军政府正在北面全力抵挡清军自湖北境内沿京汉铁路南下,孙武、黎元洪二人便是有意鄂中出兵也有顾虑,剩下的便只剩下如今已经编练了两协一标约莫七千多人的宜昌分军政府了!

鄂中分军政府图谋长江上游黄金水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因此这个时候即使有些风险,他也不得不亲自坐镇应城,指挥。争取一举拿下鄂西这块军政府战略版图上的最后拼图!

应城前几日已经发来电报催促他快些回去了,是张梅生叫人发过来的,看他的口气,应该是好事。除此之外他还要准备即将开会的湖北临时议会,宋教仁抵达湖北之后除了外交,一直在忙碌着搭建临时议会,到时他也要赶到武昌参会!

孙武、黎元洪都给了他不少的暗示,他的鄂中分军政府掌握了湖北十府中的五个,到时候还要有一番计较,因为已经有不少对他的鄂中分军政府不满了,很可能到时会借机耍枪,要逼他解散了鄂中分军政府!不仅要组建临时议会,还要重组湖北军政府,不过到时一点可以肯定,即湖北军政府必须把持在革命党人手中,立宪派人士和一些开明的官僚只是陪衬,当然鹿死谁手现在还不清楚,大家还要尔虞我诈、阴谋诡计齐上阵,狠狠算计一番。

李汉跟鄂中现在的身份比较尴尬,他不属于这其中任何一个集团,又拥有强大的武力、如今控制了半个湖北,想要把他跟鄂中排挤在议会跟即将重组的湖北军政府之外肯定不可能,不提湖北几千万百姓怎么看,但是李汉手上的两万多兵就可以肯定,绝对不会同意的!

十一月三日,陕西、山西、湖南、江西都已经派出代表抵达武昌,云南派出的代表估计也就是这几日就能到达武昌,上海那边估计不会派代表来,陈其美什么样的人物,身为同盟会巨头之一的他最是眼高,又如何愿意把第一都督拱手让给在他看来不过捡了个便宜的黎元洪!

李汉闭目养神的功夫间仔细回忆了一阵,对于民国的这段历史,因为离开学校之后已经太久没有温故,所以对他来说已经十分模糊了,只是隐隐记得,似乎武昌倡导的这会议最后并没有成功,好像是因为当时湖北军政府前线战事失利,清军攻陷了汉口之后,更是将战线推向了汉阳,并派遣水师骚扰武昌。结果最后便宜了陈其美,似乎是在上海召开的组成临时政府议会,会议决定选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而黄兴坚辞不授,坚等孙文归来。当时已经掌握了湖北军政府实权的黎元洪对陈其美操纵上海会议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跟上海派之间就会议提到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府展开了争夺,最终便宜了游走在立宪派跟汉臣集团之间的江浙派,夺去了临时政府的首府!

这里面的事情牵扯利益极多,以至于他现在在犹豫,是不是要放弃一部分计划!

列车行驶的很快,也许跟心情有关吧。可能是太累、可能是这短暂的安逸时间的确令他十分享受,不知不觉之间便昏昏睡去了。就在火车一路呜呜的汽笛声之中,李汉一行人很快就抵达了孝感车站了!

不过,当他的副官陈天祥推醒了他的时候,车站内噪杂的声音惊动了他,令李汉没有想到的是,孝感车站内此时迎接他的除了鄂中分军政府的张梅生率领的一群临时政府的官员跟当地的驻军外,还有数目众多的操着各种口音,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投军的青年志士。

“大帅,俺是安徽蚌埠过来的,俺要参军,外边还有俺们一起来的十几个同学!”

“李帅,阿拉们上海的,搞了一万多银两,来资助革命。”

“李将军….”

熙熙嚷嚷,吵吵杂杂。一会工夫李汉便听到了上海话、闽南语、粤语、北方方言、四川话等十几种语调,也不知这些年轻人从哪获知李汉将从北方前线赶回来的消息,一座不小的车站内竟然拥拥嚷嚷的恐怕挤有上千人。有来参军的健壮儿郎,有各地慕名赶来的学生娃,甚至李汉还看到一群身着学生装的民国女学生,似乎是感觉到了他的视线,领头的几人兴奋的尖叫,一群约莫十几个女学生在男伴的帮助下,似乎是想往他这个方向挤过来。

“请让一让!”

“烦劳各位让一让!”

经历了上次的暗杀时间之后,卢三狠狠操练了手下警卫连的一帮手下,如今一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往李汉这个方向挤来,惟恐这人群之中又暗藏着清军或者其他势力的死士、枪手,忙指挥着数十装备了新式军装的魁梧警卫队员,隔开了拥挤来的人流。

李汉被这阵仗吓了一跳,张梅生上了年纪挤不过来,不过他倒是派了个年轻精壮的手下,从拥挤的人群之中艰难的挤到了李汉身边,详细跟他禀报了一下情况。

原来这里面不少人都是前些日子闻之武胜关大捷之后,从武昌或者湖北、湖南以及临近的安徽涌来的向往革命的年轻学生,其中不乏家世不错的富家子弟,看了他在报纸上夸大的形容军政府新兵缺枪少弹的情况后,抵达应城便是一同慷慨捐助,不乏一出手就向军政府捐助过万银元甚至银两的款少。他们原本都是听到革命的消息之后便从各地赶到了武昌,只可惜等待的却是汉口失陷、湖北军政府的军队节节败退的消息。

因此,当获知鄂中分军政府以一府之力抵挡住了妄图经襄阳、京汉铁路南下的数万清军,并成功夺取两座雄关,伏击了南下数千精锐北洋军之后,李汉更是成为了众多热血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原本投奔武昌的青年,不少人纷纷改投应城,尽管这里远远比不得天下重镇武昌繁华。

自打抵达了应城之后,就有人一直盯着鄂中分军政府,希望能够早日见到心中的偶像。今天有人发现了负责军政府民政杂事的张梅生一早上了马车,在不少人的护卫下往孝感赶去之后,顿时就有心思敏捷之人活络了起来,原本只是猜测李汉是不是要回来了,没想到到最后竟然惊动了大多数来到应城的年轻人,他们自发聚集到了一起,或租借马车、或步行,李汉等抵孝感的时候,时间已经快到午时了,便是步行也足够大多数人赶到孝感地区了!

这群年轻人中不少都是精通西学的学生,不少人更是各地陆军学堂的后备军官。据张梅生介绍,还有十几来自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跟其他各地陆军学堂的毕业军官,其中就有几个李东来都感到不凡,已经被他安排了住处,就等他回到应城接见了。

也难怪张梅生头疼了,这些年轻人不少可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人才,甚至不乏各地师范学堂出来的学生,懂得各种各样的西式学科,或许含金量比起后世的博士、博士后之流有所不如,但对于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而言,哪个不是未来能在历史书上留下一个名字的人物,嗯,哪怕只是地方志!

对于这些金贵的娃,张梅生真的没了奈何,李汉多次吩咐他,一定要小心对待这些年轻人,千万不能出了什么事情!军政府如今根基浅薄,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来填补空白,这些年轻人虽然不能立刻就被委以重任,但却有可能成为中兴新中国的人才,也难怪自全国各地赶赴应城的数千人中,老实到军政处的募兵点要求加入鄂中革命军新兵营接受三个月训练的只有少少不足三分之一了。剩余不是极为倔犟,就是非要立刻加入革命新军,北上抵抗清军,就是那啥子保卫军根本不愿意在新兵营里待几个月的时间。

听着那张梅生派来的年轻人一边擦汗一边汇报如此情况,李汉面皮一阵抽动,想笑最后却没有笑出来。这些年轻人的加入,固然会立刻壮大他的队伍数量,但是却成为了严重的浪费,这些学生之中很多都是学过西方学科的,不少甚至还是仔细研究对比过西方列强国家体制的法学、哲学等西学的学生,这些宝贝蛋儿,就算是他们自己愿意为革命牺牲在战场上,李汉也断不会应允了他们。再不就是这些人虽然学识不错,但身体素养可能还不及经常忙于农活的农夫来的要强一些,就是送上了战场也并不能迅速形成战斗力。不论是编入革命军的哪一主力还是地方巡防营,都会影响现有编制的战斗力。

何况李汉还有一个忌讳,他虽并不反对党争,但是并不希望现在就让自己还不容易才清理干净了异声的军队重新有了其他的想法,人民百姓可以有党争、有不同的意见,唯独军队不能有、军官不能有,历史上的民国已经用尽四十年的战乱证明了一个事实,一旦领导的军队有了不同的声音,就会出现争执然后过渡到政治,最后演变成军阀混战、党同伐异。历史上可不就是半个世纪的战争赔款跟列强掠夺没能摧毁这个远东帝国,结果它自己却用了几十年的内战,彻底跌入不入流国家的行列之中,损失逾千万亿的财富。

不过如今军政府即将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这些军政府急需的人才他必须要留下来。之前还没有什么气候,如今经过武胜关之战后,一己之力独挡数万南下清军,无论他愿不愿意他都已经成为了焦点的存在,这从各地青年学生来投就可以看出。而高调显露在国内民众与知识分子视线内,将自己的影响力建立起来正是他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而且他也能理解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大家满腔热情,千里迢迢赶来投奔革命新军。你却拒之门外,不让满腔热血的他们立刻加入前线战场,为心中的理想与革命努力,你让这群正值多想年龄段的年轻人心里如何想?

因此他沉吟了片刻,已经有了主意。当下和副官陈天祥等几人使了个眼色,扬声道,“诸位,诸位暂且安静,可否暂听李某一言?”

李某?李汉?

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之前他们或许还只是猜测这自北方武胜关方向开来的列车内下来的会不会是如今名满天下的荆襄五府巡检使,鄂中分军政府总司令官李汉。如今听得有人开了口,大家的注意力顿时都落在了声音响起的地方,几乎不约而同的,看到了一身戎装的李汉?

一时之间顿时有不少的年轻人只感觉脑袋好似嗡的一声炸裂开了,莫非面前这个年龄看上去逼他们大不了多少,却生的高大威猛的年轻将军,就是传说中的荆襄五府巡检使,鄂中分军政府总司令官李汉?

只见他一身众人从未见过的新式军装,金丝穗花跟两肩之上耀眼的金星无不显示此人的高贵威严,他的身上扎着武装带,武器鼓鼓囊囊的置在一侧,让人只看一眼就感觉这绝不是装饰,一双后世带来的高筒军靴穿在脚上,配合着他高大挺拔的身材,不得不说,李汉的模样虽只比普通稍强一些,但俗话说一高遮百丑,再加上他身上的军人气质,一瞬间不知道多少年轻人被他倾倒,纷纷心中暗赞也只有这般雄伟的男人,才能打下不世战绩!

场面随着他的声音安静了下来,这令李汉十分满意,点了点头,面上多了几分笑意:“诸君想必是从各地赶来支援湖北革命的年轻同志了,李某暂代前线正在同清军交战的一众革命军战士们跟各位说一声感谢。诸君或有出身贫寒、或有出身富庶、或有精通西学、或有目不识丁,但是我却从各位看到了一种共同的东西,看到了这个民族的傲骨,这个国家的希望。我在西方的时候,曾经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过不少的西方精英阶层聚会,诸位,我可以明白的告诉各位,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出生在一个西方强国地骄傲与自信,而这一刻,我也从各位身上看到了一股不屈、一腔愤怒,曾经我们的祖先丢去的东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明、我们的一切,在你们眼瞳中都能看到,你们在渴望着夺回来!很好,代表着这个古老的国度,你们走出了正确的第一步,来到了革命的圣地,决定亲自投身这一场决定我中华命运的巨变之中,只是…”

李汉微皱眉头,语气依旧平淡却震慑人心,“我已经从军政府军务处知道了详细大概了。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尔等既欲从军,如此无纪律性,即使是军政府的各部巡防营,也断不能任由各位如此胡闹!肩扛重任者,散漫无状是绝对不行的。我们不仅需要自律,还需要以无比的意志力去战胜任何坏习惯与不好的东西。诸君莫要以为战场是个好去处,李某一届武夫,刚从战场下来,兴许身上硝烟味还没能淡去。却也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接受专业的军事训练就踏上战场无异于送死,战场可是一处会死人的地方?”

他抬起头表情有些严肃的往下面看去,发现不少人面上浮现思考的神色,但更多的却依旧不以为然,心中叹了口气,或许他们已经错误的将热血跟牺牲的含义弄混淆了吧!

当然,话还是要继续说下去的。

他脸上多了几分肃穆,转瞬摘下了头上的军帽,拿在了手中,“诸君既千里迢迢奔来参军,当皆怀有报国之志。然诸君既未赴武昌,又未去他地,而是来到了应城。当是认为应城乃可投之地,认为我鄂中分军政府乃是诸位可以施展抱负之所!”

可不是嘛!这句话算说到每个人的心中了。不然你说全国革命风潮云起,哪里投军不得?为什么非要赶到鄂中来投奔你呢!

“我理解诸位的满腔热血,也决不会让诸位的满腔爱国之情付诸东流。但是各位既然愿意将信任投给军政府,军政府也断不能辜负了各位的信任,让诸位白白在战场上丢了性命!告诉各位一个好消息跟一个坏消息吧,不知道诸位想不想听!”

周围一阵安静,大家被他问的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良久才有零星的回答响起来,“想听,李将军,您给我们说一下吧!”

“没问题,好消息就是,经过我鄂中革命军第三协、第四协、第六协、河南混成协的通力合作,昨晚午夜鄂中革命军全歼西路清军一部,打死打伤清军逾三千,收复失地光化县,最迟今日第三协将与第四协合围南阳南下清军张怀芝部,即便张怀芝果断往北撤回南阳,鄂中军队也将跟随攻入河南,强攻河南清军;除此之外在昨日,武胜关守军击退清军第四十多次进攻并发动反击,趁机拿下清军建在关外的阵地,打死打伤清军近两千人!”

明明是一场大胜,然而他的语气却十分平淡,面上也毫无喜色,令不少听闻鄂中革命军又一场大胜之后要欢呼的小年轻们也跟着欢呼不起来了,他们还不知道那个坏消息是什么!

“坏消息就是,自28日至今的战事,历经短短七天时间,鄂中革命军各部歼敌逾八千人,俘虏清军伤兵近三千。然军政府也为之付出巨大死伤,七日内战死各部士兵近四千,重伤、轻伤两千之重。”

他用沉重的语调继续说着,“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跟各位一样有理想、有抱负,愿意为革命为共和付出牺牲的年轻人,而他们原本也可以不用战死在战场上。只因为战事兴起的仓促,很多士兵都没能接受足够的军事训练,有些甚至不知道武器该如何使用,不懂战场配合、不懂掩护,不会挖战壕,不会战术,不懂规避流弹….数千位我知道、我不知道名字的同志们为新中华,自己永远躺在了前线的战场上,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却遗憾的永远再也见不到了!”

低头默哀一分钟,李汉重新抬起头来,将那军帽戴在了自己头上,望着鸦雀无声的周围一众年轻人,眼睛特别在那几个显眼的女学生处多停留了一阵,发现大多数人都眼睛红红的,甚至那几个女学生已经抱在一起哭了起来,这才继续说道:“非是军政府不近人情,只是战场无情,诸位都是有家庭、有父母妻儿之人。各位愿意将信任投给军政府,军政府就要对得起诸位的信任。如今我鄂中数万健儿已经逐渐掌握了北线战事的优势,也为各位留出了更多的宝贵时间进行训练。诸位若还真想上的前线战场,可在军务处下面的征兵点处报名,接受过的专业训练之后,军政府才放心让各位踏上战场!好了各位,我要说的就只有这些。诸位一路赶来孝感车站迎我,李某倍感荣幸,等会我会吩咐司务处,为各位张罗些饭菜,若有不足请各位多多体谅。李某还有几千战死袍泽后世需要处理,先行一步,还望多多包涵!”

再抬起头,带领众人下了列车,李汉等人所到之处果然人群自动为其裂开一条行路,一行人很快便回合了被挤在人群之中的张梅生等,往车站外走去。

车站内不知何时响起了一阵掌声,响了许久,直到李汉走远,渐渐听闻不到。

第519章 刺袁(下)第508章 雷霆(4)第485章 一个计划第577章 青岛之战(1)第343章 1912年开始的宰肥猪第511章 雷霆(7)第659章 应付第304章 荆楚新政(二)第591章 变局第653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5第501章 国外国内2第208章 急行军第451章 大战(八)第417章 四川盐务(二)第367章 货币第40章 控制工程八营(中)第303章 荆楚新政(一)第477章 战后新气象第639章 中俄之战5第23章 遭遇革命新军(下)第141章 三个坏消息(上)第105章 武昌之议(上)第414章 三人游第553章 暂时结束第148章 买卖(下)第541章 过渡内阁(中)第471章 现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枪第414章 三人游第550章 战车第1章 货币金融情报科第214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下)第233章 战起(2)第376章 会第88章 应城风云(1)第216章 战时军事总司令第257章 夺关(中)第621章 日本第312章 资州军变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602章 大选第三百令七章 实业第346章 联合盐业成立与北使碰面第559章 本位与纸币第638章 中俄之战4第529章 和谈(三)第147章 买卖(上)第224章 抵达第48章 炮八标据守中和门第128章 落魄的骗子(上)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84章 进城第98章 盐业(3)第32章 买枪(上)第250章 三路人马第668章 国会第六百零九章第330章 恶战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55章 全面进攻(上)第435章 自导自演第599章 毒气第482章 打陆唬龙(下)第653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5第381章 西藏战事第70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上)第367章 货币第430章 人心第494章 尔虞我诈第五百九十二章第653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5第254章 誓师夺关(下)第239章 将北上第527章 和谈(一)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第654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6第33章 买枪(下)第392章 拉萨战役(完)第276章 入瓮与礼和洋行来人第575章 妥协与应战第624章 三路开战(3)第625章 三路开战4第436章 订婚第369章 升官与报复第382章 平藏与谈判第77章 汉口小停第406章 溥伟之死(上)第338章 成都战役(四)第671章 拖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151章 恶战一家岭(3)第602章 大选第467章 大胆的计划第121章 兵围杜家庄(上)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548章 夜谈第253章 誓师夺关(上)第482章 打陆唬龙(下)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