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应对

跟洋人的交情更进一步,老袁今天的心情不错。下午招来心腹跟几个通晓军事的幕僚过府,在他府上的一间会议室里,对着大幅张挂的地图,用朱笔在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福建、广东、云南、贵州这几个省画上了红圈,最后又在被这些省份包裹在中央的川鄂两省重重地打了一个叉。

地图上被他亲笔所标会出的不是正在党人控制之中的省份,便是掌握了省份权力的立宪派跟旧系人物还没有完全表明自己态度的地方。他会在川鄂两省上重重留下一笔,一众人都不奇怪。那位号称南方第一都督的川鄂经略使以一人之力督管两省,手握兵力仅次于中央。这等封疆大吏上了袁世凯的必杀榜单首位毫不奇怪。

“总统,这甘肃都督赵惟熙也是个旧系人物,要解决甘肃问题倒是不难。先不说现在自领‘陕甘总督’的升允还在陕西、甘肃闹腾,便是甘肃省内也多有不满他的声音。在甘肃秦州的以黄钺为代表的民党成立了什么‘甘肃临时军政府’,摆明了车马不认赵惟熙这个甘肃都督兼民政长。以属下的意思,咱们不妨先从秦州下手,先将黄钺等党人一网打尽,好叫那赵惟熙知道咱们的厉害!”

老袁坐在一旁似是在沉思,一旁赵秉钧却率先站出来发了言。袁世凯窃取了南方革命果实,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起号称北洋三杰的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三人,这赵秉钧因为常年跟在袁世凯身边,更是得他信任。北京新内阁的内务总长位子给了他,听袁世凯的意思,那唐绍仪要是真不识抬举,那么少不了到时候走一遭了。他赵秉钧极有可能顶替唐绍仪坐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所以最近无论什么会议上表现的都十分积极。

“嗯!”

老袁半眯着眼睛,示意他说下去。

赵秉钧来了精神,道:“那党人不是自语为了革命可以放弃一切吗?如今大总统已经正位,国内战事也已经逐渐平息。他黄钺敢公然反对中枢政府所立之甘肃都督,这等途径与分裂、质疑中枢有何区别。属下认为,我们只需要命令山西那边往甘肃拨送两千杆新枪,帮助赵惟熙武力征讨秦州,我中枢只需一道通电支持,便可解决甘肃之局势。大势在我,料他一众党人不敢公然对抗中枢,届时甘肃必收于赵惟熙之手。赵是懂得报恩之人,总统如此厚爱与他,甘肃焉有不治之理。只需安抚他一年,待明年国势平稳,新扩陆军编成,到时总统可派一员心腹督管甘肃,至于那赵惟熙,调来北京任个顾问便是!”

袁世凯连连点头,脸上甚是满意。赞道:“智庵说得不错,此计一出甘肃可平。不错,前几日新疆袁大化已向我表忠。新疆乃是边防重地,新军虽然有些实力,不过太过凄凉了。我准备暂时任命袁大化做那新疆都督。新疆、甘肃皆是旧系人物掌权,如此可互为监督,则我心安矣。”

不过他很快又皱起眉头来,“广东、福建偏远,乃是党人经久经营之地,暂时不好解决。江苏我有季老帮助,只是江北张勋有些麻烦了,他将子嗣送到京城,反倒令我不好动手解决了他。不过他的江防军盘卧徐州占了两淮盐务,如今至少截留八百多万银两。两淮每年岁入约三千五百万两,若被他一直扣留,中央再无抵押之物借款,这事还要尽快解决了!”

中央现在财政极其窘迫,尤其是袁世凯定下了编练新军的章程之后,每个月至少要有三四百万两的亏空。南方省份的财政多数遭到截留,国库空若无物。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大办借款,可是关税已经抵押出去了,现在办借款的抵押只有盐税,川鄂盐务已经没指望了,剩下的两淮则是抵押重点。只是两淮地区现在局势十分复杂。张勋的江防军、安徽军政府、北洋系以及地方大盐枭等,四方人马都在两淮争锋,除非袁世凯能狠下心来,再调一个师的北洋精兵南下,否则短时间之内难以解决两淮之乱。

新上任的财政总长熊希龄这些日子因为办大借款的事情,没少跟他抱怨,现在一听到袁世凯发问,顿时苦笑道:“总统,洋人点名了下一笔借款要拿盐税来抵,而且,听说川鄂两省的盐税已经被抵押了出去,南方那个年轻人用它跟洋人至少借来了数千万两。眼下只能盯着两淮了,再往南海盐都被下面各省借口接管了,财政部暂时只能干巴巴的看着,根本没有发言权!“

熊希龄眼巴巴的看着袁世凯,他这个财政总长虽然才刚上任不足半月,不过做的当真窝囊。不但各省税款纷纷被地方以各种名义截留,而且还要落下同洋人借款卖国的骂名,最近一段时间来财政部这个肥水衙门却比清水衙门还清水,一点油星都没有。

袁世凯哼了一声:“这个秉三你就不需要担心了,我已经跟英国公使谈好了,他会就民国事务的复杂性向英国国内报告,预计月底前就会有一份更为丰厚的合约提出来。不过这两淮事务还真要快些解决,党人柏文蔚最近在安徽搞得风生水起,安徽的几个知名的旧系人物都快压制不住他了,不过等我腾出手来早晚收拾了他。二庵,要麻烦你一次,这一次就由你往徐州跑一趟,我会吩咐芝泉派人在山东、安徽弄些动作,他张勋应该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告诉他之前吞下去的给我吐出来一半,剩下的北京便不再追究了!”

又低头思考了一阵,道:“最近涌入河南的党人越来越多了,他孙大炮似乎有将河南建设成为北方桥头堡的打算,听说最近还在到处奔走,甚至跟日人联系要在河南建一座兵工厂的意思。北方乃是我之根本,容不得他人觊觎。只是眼下盯着河南的人太多了,只能从南方先行找到突破口。智庵,你回去下令起草任命,升唐继尧为贵州都督。另外,下令任命云南都督蔡锷为中央陆军编练总办,调他来京城训练新军。另外多收买些报社,让他们多鼓吹些编练中央陆军的重要性。”

抬起头,“必要时,可以拿外蒙做做文章!”

“这!”

赵秉钧一愣,外蒙现在已经基本上让俄人给割走了,袁世凯曾经让下面计算过,有没有可能由他亲自率兵收复外蒙,以大胜加强中央权威。不过下面的一群参谋给了个不是很好的答复,至少需要动用三镇甚至五镇北洋军。不仅如此,一旦他要收复外蒙,则跟洋人正在谈的贷款可能没了,甚至连东北三省都有可能不稳起来。不得不说,俄人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机会掺和了一脚,几乎没付出任何代价,便将整个外蒙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这个国家割了出去。

“总统,这个时候...”

“不必说了,我自有打算!”

赵秉钧话还没完便被袁世凯打断了,“我听说蔡、蒋、张三人在日本留学号称中国三杰。蒋方震精通军务,可惜他人不知变通,现在更是去了湖北资敌。张孝准又跟党人走近,这蔡锷手下闹了贵州之变,要做西南王的野心彰显无误。他既然好名好权,我便给他权力。全国的新军任由他编练,我有意组建中央陆军学院,他若是有心为国,你可知会他,这中央陆军学院的校务总长我也一并与他。”

袁世凯自然不是那种爱才之人,赵秉钧跟在他身边这么久,对他的性子可是知之甚详,脑袋里念头一转顿时便明白过来了,他这一步走的却是‘调虎离山’。只要能将蔡锷调离云南来到北京,给他多少权力还不是袁世凯说得算。这一下,他顿时醒悟过来了。

当他佩服道:“总统计谋无双,只是不知,这一计是不是也能用在那川鄂经略使身上呢?”

“不可!”

袁世凯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听见下面一个声音大声道:“赵总长此言不可!”

大家目光往声音传来处看去,就看到角落里杨度一个人独坐一处,方才开口驳斥赵秉钧的正是他。

这杨度自视甚高,总认为这天下若论才学少有高过他之人在,因此寻常表现的总是十分高傲。前段时间他在上海得罪了唐绍仪,又因为自己的性子引得依附袁世凯的不少北洋系不喜,结果这一次的内阁各部,杨度连个次长都没捞到,这段时间来心中的火气一直很足。

赵秉钧脸上一阵难看,不过袁世凯就在一旁,他当下便退下来,也不说话,等着杨度开口。

袁世凯似乎对赵秉钧的表现十分满意,看了他一眼便转向了杨度那边,道:“皙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同意见呢?说出来听听吧,咱们这群人之中,只有你跟那位南方第一都督接触过,对他应该有些看法才是!”

杨度站出来,高傲的一笑,道:“大总统的提议很好,那蔡松坡只要手段得当,未尝不能将他从云南调到咱们北京来。大人可别忘记了,那蔡松坡的老师不是旁人,正是任公先生。任公先生在海外漂泊多年,早想回归故里了。因此前段时间才会主动向总统示好,积极奔走在北京跟南京两边,为咱们牵针引线。这一次大总统只需许他回国组建党派,并以资金支持。便可让他出面邀请蔡松坡北上。除此外,大总统不是还在云南留了一笔妙棋吗?”

袁世凯得意一下,显然对于杨度拐弯抹角的吹捧十分欢喜。不错,他之所以有把握调蔡锷北上,正是杨度说得这些原因。前段时间云南同蔡锷一同起事的曲同丰秘密联系上了北京向他效忠。这位北洋招抚使乃是段祺瑞旧部,因此被他一直压下让他留在云南耐心等待,现在,云南军政府中他已经拉拢了不少的旧系人物,这是一枚很不错的棋子。

“你这狂生莫要作怪,快快把肚子里的话倒出来吧!”

笑也笑罢了,袁世凯不忘督促他快些开口,有什么话快些说出来。

杨度嘿嘿一笑,走到他面前道:“川鄂经略使李易之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人。至少此人皙子短暂的碰面之中表现的十分冷酷无情,他是革命者但不是革命党。比起那些党人,他却是个更难对付的存在。因为他不相信什么政党,更不相信什么民主与共和,他是个彻彻底底的武力至上者,一个面厚心黑、手段歹毒的政客!”

看到屋内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他得意的一笑,道:“你们莫要以为他年轻便一定会犯错,多少人因他年轻吃了亏。他黎宋卿现在为什么沦落到了北京,武昌当初多少人都倒在了他手上。此人手段阴冷且歹毒,偏偏要兵有兵,要钱有钱。性子也学足了洋人完全不好美名只求利益,对付他咱们只能徐徐图之。皙子敢以自己的脑袋跟诸位打赌,便是大总统私下许了他副总统甚至内阁总理的位子,他都会找借口推辞不就,根本不会离开他的老巢的!”

袁世凯苦笑道:“皙子,听你这么一说,我们就没办法对付他了吗?”

杨度摇头,从身上取出一卷纸来,将它双手递给了袁世凯:“民国之初百废待兴,总统据中枢,实力数倍于他。想要对付他只需一段时间的沉寂罢了,不过眼下限制他的手段也有不少。这是皙子这段时间来所拟的一些对策跟治国之策,总统得暇时可以翻翻。反正我现在也是闲人一个,总统有什么意见想问我,随时听候总统的传唤。”

说着他朝袁世凯行了个礼,施施然地就推门出去了。

只留下屋内一众人脸上的复杂。

这杨度论起才学当真是袁世凯麾下第一人,只是为人太过桀骜了一些。有时候连袁世凯自己都感觉难以把握与他。他杨度虽然忠心,但是却比主子还聪明,你叫跟曹操一样多疑的袁世凯如何敢重用他。上一次的推选内阁总长、次长人选时,他杨度相中了内阁总长的位子,多次鼓动他那长子袁克定在他耳边吹风。不过最后袁世凯却没给他,甚至连次长也没给,就是打定了要磨磨他的性子再用的意思。

不想这杨度现在反倒越发显得狂生了!

叹了口气,袁世凯打开杨度递过来的纸张看了好一阵才将它郑重的放在了面前桌上。

“这杨皙子倒是真有大才,不错...不错,只是这性子却太容易得罪人了。这样很不好,还得磨练磨练!”

心中转过一个念头,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道:“智庵,三省平陕的军队到了哪里了?算了,你回头叫下面去打听一下,顺便通知山西第四师做好准备,陕西,我们决不能放弃!”

“是!”

“什么,袁世凯要调我入京做那陆军总长?”

这个午后,李汉正陪着女孩在督署的后院中散步,郑立突然在警卫的带领下入了督署后院来见他,带来这么一个消息。

郑立侯在一旁,“先生,错不了的。是从袁世凯府上传出来的消息!”

牵着女孩的手一并走到后院凉亭内,他拍了拍女孩的手,示意她坐下,自己却站在思考起来。

“这事来的太过古怪了,袁世凯为什么调我入京做那陆军总长呢?”

李汉麾下要论最是擅长清末官场尔虞我诈手段的,恐怕莫要数张梅生跟汤化龙两人了。民政部长张梅生最近往郧阳府去了,前一段时间,郧阳府附近,军政府聘请的洋人勘察队发现了一个铁矿区,他要过去实地考察一下地形,毕竟湖北少有铁矿合格的铁矿,一旦证实了郧阳府内被发现的铁矿达到军政府要求的标准后,未来半年之内,恐怕至少要向郧阳府地区投入百万之巨。

剩下的便只剩下汤化龙一个选择了。

李汉匆匆派人去寻来川鄂联合议会会长兼司法部部长汤化龙。

汤化龙这段时间过得倒是写意,李汉并不是一个恋权的人。他除了掌握军事、财政跟监督三权之外,其余次要的权力都下方到了下面。比如相关法案的起草、议会的搭建、甚至两省民政,都给他分别授予了下面,也是因为如此,汤化龙在投效了他之后,获得了比之湖北军政府成立之初更大的权力。甚至他野心勃勃的上蹿下跳拉拢两省议员欲要控制联合议会,李汉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

对于清末民初这段事情,后世的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已经研究的十分透彻了,他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打算。结合历史上那位蒋先生的作为,他心中最适合于这个国家的腹案莫过于‘军政、训政、宪政’三原则。军政十年、训政十五年,唯有集中权力度过这二十五年的民国建立之初的政局动荡跟民心不稳之后,才是这个国家最适合成立宪政的时候!

当然,特殊情况下比如国内局势的明朗化跟国力的快速提升,也可能提前完成这一过程。

所以,对于这汤化龙一心追求的英美式通过议会影响政治,早就已经注定了暂时行不通。比如现在的联合议会,他便只赋予了联合议会监督军政府执政跟讨论司法部拟定法案的权力,除此外联合议会暂不具有制定议案以及弹劾军政府官员的权力。

当然,这些汤化龙暂时是不会知道的,因为各地议会都还未组建起来,李汉却放权让他组建议会,已经足够表示他的诚意了。

“都督,您找我!”

下面去请他的时候,汤化龙正陪着刚刚返回武昌不久的前任湖北议会会长刘心源探讨关于议会的一些相关规定。李汉这督署他也来过几次,不过后院却很少进来。看到女孩也在这里,汤化龙脸上顿时堆起了不少笑意,躬身敬了一礼:“夫人好!”

赵诗嫣脸上顿时霞飞双颊,不好意思的起身见了一礼:“汤部长来了,诗嫣先行告退了!”

说罢看向李汉,他点了点头。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今整个武昌少有不知道的,李汉若不是先入为主的观点,一直认为女孩的年轻太小了,兴许现在已经找个德高望重的老者为他提亲了。至少现在,女孩已经被他安置在了督署内,连她家族的产业,也在李汉的关注下快速的暴涨起来了,比如他便将军政府跟洋人新采购的一个纺织厂的机器转交给了她的家族老人经营,也算是一点私心吧。

少女很快便离开了,后院只留下李汉跟汤化龙还有郑立三人。

“先生,北京那边传来消息,袁大总统要调我往北京任陆军总长。先生在官场混迹了多年,易之想请先生教我,袁大总统这一手所为何策!”

李汉立在凉亭之中,脸上却带着笑。

汤化龙愣了一下,他方才正在好奇面前这位从未见过一面的年轻人的身份呢,却不想李汉竟然扔出了这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都督不可去!”

几乎下意识的,汤化龙喊出了这么一句。话一出口,汤化龙便反应过来了,匆忙看了一眼面前年轻人的脸色,见他眼中只是带着盈盈的笑意,却没有一点心动的情绪,顿时明白过来了。

老实说这段时间来汤化龙在联合军政府待得蛮不错的,跟他之前设想的一人之下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过李汉至少没有食言。答应他的议会会长给了,司法部长也给了他,甚至财政部部长都给了他推荐的人,虽然财政部的真正实权掌握在那位同样年轻的副部长跟面前这个年轻人手上。不过比起湖北军政府时期,汤化龙现在无疑受到的约束要少得多,权力也大得多。

他是川鄂联合军政府存在之下的既得利益者,自然自发的要维持现在到手的权力,当下低声道:“此消息准确吗?”

“军政府在北边有人,新送到的消息!”李汉淡淡的回答了一声。

汤化龙暗道果然,继续说道:“都督,眼下南北权力已经实现平稳交接。从这段时间南北的局势来看,北边那位只怕已经腾出手来,迫不及待的要统一全国的声音了。都督首当其冲,川鄂贵居南方第一势力,北京那位也是雄主,只怕这一次欲调都督北上,却是要行削藩之策。离开了川鄂,都督就好比无根漂萍。这一手看似晋升都督,实乃行的是明升暗降的手段。都督万万不可上当!”

李汉何尝不知道,况且有历史上的蔡锷对比,他很快便明白了北京那边打得什么主意了。他之所以请来汤化龙,一来是想听听他的意见,主要却还是希望他能给个主意,看看该如何解决了这麻烦。

“许如先生所说,北京此番暗藏祸心。只是北边那位占据中枢的大势,这事一旦处理不好,少不了便是忤逆中央,挑衅中枢权威的下场!”

“这...”汤化龙也明白,只是北京走了一笔好棋,偏偏给他们占去了地利人和,川鄂到底只是一股地方势力。一旦主动出头挑衅中央权威,免不了日后要受到打压。

低头思考了一阵,汤化龙心中一动,突然问道:“敢问都督,莫非此次只收到北京晋升都督一家消息?”

李汉看向郑立,他道:“回汤部长、先生,北京那边还传来几个消息,中枢欲要立唐继尧为贵州都督;同时,有消息称云南都督蔡锷将军将被调往北京任陆军次长,同时接管全国中央陆军编练,领中央陆军学院校务总长职...”

“嘶!”

汤化龙吸了一口冷气,心中已经明白这是北京欲要削藩了。

李汉摩擦着下巴,“看来袁大总统所图非小,先生,可否教我如何应对?”

历史上,云南王蔡锷在二次革命之后,已经看清楚了袁世凯的本质,但是最后还是应邀北上。有人说他好名、有人说他被骗,更多的说法却是他跟北京来了一手交易,明面上是接受他的老师梁启超的邀请,实际上却是北京免除了在云南的棋子曲同丰的权力,彻底将云南、贵州两省权力集中到了他的半个学生---唐继尧的手上。但是他的牺牲最终却没换来西南的强大,唐继尧最终也没能抗住权力的诱惑,在革命的道路上逐渐迷失,最终由一个激进革命党人变成了一个军阀。

这是个最适合军阀的年代!

不知道这一次蔡锷又该如何选择呢?

汤化龙到底不是一般人物,低头思考了一阵之后,突然出身肯定的道:“那么,都督就要做好战争的准备了?”

“何解?”李汉心中一动,似乎已经明白了一些他的意思了!

“中央新军才刚编练,料来北京没有动武之心。这一次却是要借势压倒都督一头,不外乎是想逼迫都督削减兵力。正好西藏动荡、川边不稳,我们有的是借口!”

李汉脸上沉吟一阵,笑了!

第250章 三路人马第五百九十五章第393章 共和党党魁第498章 不惜开战(下)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416章 四川盐务(一)第391章 拉萨战役(二)第483章 远东准盟友(上)第710章 不宣而战2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571章 山东危机(3)第139章 心思第319章 袭击第729章 辽东恶战4第408章 盐政改革第479章 永不合作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485章 远东准盟友(下)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407章 溥伟之死(下)第240章 第一协入城第58章 恩威并重(中)第574章 山东危机(6)第226章 密议(上)第486章 孔昭绶案与国会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171章 河口之变(上)第345章 资本积累与将往重庆第114章 内忧外患(2)第139章 心思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456章 走向谈判?第148章 买卖(下)第407章 溥伟之死(下)第253章 誓师夺关(上)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四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一十三章第725章 偷袭战果(2)第719章 不宣而战11第36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3)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251章 接管县城第302章 劝进(下)第685章 军事会议(下)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172章 河口之变(下)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90章 应城风云(3)第348章 谈判(下)第76章 紫禁城内(下)第286章 年轻俊杰第120章 汉口来的盐商?第543章 詹天佑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208章 急行军第667章 国务院改革草案第203章 接触第484章 远东准盟友(中)第120章 汉口来的盐商?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262章 争分夺秒(下)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474章 和谈第156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2)第138章 入城第18章 密道与暗杀第45章 攻陷楚望台3第99章 盐业(4)第591章 变局第625章 三路开战4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344章 阴谋与导演第643章 南洋变局3第590章 引敌深入第315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下)第627章 捷报频传2第362章 余波(中)第60章 恩威并重(完)第511章 雷霆(7)第535章 进京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334章 动第234章 战起(3)第280章 内阁总理大臣第708章 郑和计划第60章 恩威并重(完)第647章 反攻2第265章 重火力网压制第353章 不安的预感第153章 恶战一家岭(5)第484章 远东准盟友(中)第383章 内阁风波第87章 要变天了第712章 不宣而战4第五百九十五章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280章 内阁总理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