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重要

1917年的九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夺取了彼得格勒的政权。随后,革命形势以雪崩速度蔓延到俄国全境,在远东的海参崴等大中小城市到1918年2月前都成立了布尔什维克控制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因为此时的黑海被奥斯曼土耳其封锁,协约国物资不可能海运到沙俄的乌克兰,为此,英国与法国决定武装干涉苏俄革命,以阻止协约国储存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战争物资落入苏俄或者德国之手。同时,他们也为了帮助捷克军团推翻从伏尔加河到中国控制区的铁路沿线的布尔什维克地方政权。以达到最终支援俄国白、军重新夺取全国政权,俄国恢复欧战的东线战场,并重新承担沙皇时期一切债务跟责任。

由于英军、法军都深陷欧战的西线战场,没有足够的军力直接干涉苏俄革命,为此英法从外交上积极拉拢、推动美国、日本等协约国成员以及中国这样的跟苏俄有着直接领土矛盾的国家派遣军队干涉俄国革命。

中国虽然一直都未表态,但是日本突然的出手着实令英法两国满意。日本军队借口干涉需要铁路补给物资,要求中国开放‘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经营权,甚至暗藏祸心的要求中国将此条铁路交还俄国临时政府,或交予干涉过暂时运营。

出于补给干涉军队物资的需要,对此英法两国都给予了肯定性支持。美国对于日本提议的由协约国接管此铁路十分感兴趣,对此也做出了肯定支持。俄国临时政府更是向协约国再三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立刻归还西伯利亚大铁路。

对于日本及协约国的无理要求,中国自然断然拒绝。

李汉深知现在协约国有求于中国,因此态度十分强硬的改口断然拒绝日本的提案,更是下令终止与英国及协约国之间,有关中国出兵武力干涉苏俄革命的谈判。

因为中国迟迟不愿开放所控制的部分西伯利亚大铁路,协约国为捷克军团与在西伯利亚、乌拉尔的俄国白军,日美加三国干涉军打通铁路交通、打开出海口,获得协约国直接的物质支援的目的迟迟未能达成。

西安已经深居中国内地,气候也是标准的北方气候。每年这里的春季跟秋季都是十分漫长且很有特点。即春天特别冷受到冬日余寒的影响将持续很久。秋季则受到夏季的影响,一直到十一月初,那酷热才会完全散去。

西安作为一国的首都,如今已经得到了民国国内各方的肯定跟支持。首先这座城市位于中国的地理中心不远处,可以说自西安再往西走,便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了。将首都建立在整个国家最贫穷的地方,而自李汉入主中枢以来,其立足后世百年的经验,同时也是对民国外部恶劣环境的担忧,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的重型工业,超过八成都是被规划建设在中西部地区。以免在战争时期,落入敌人手中。

中西部积贫已久,想要彻底实现中部的振兴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唯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以上,才有可能彻底得到改善。不过在那之间,政府也不能做的太过偏袒。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民国的经济中心赫然已经南移,沿海城市也变成了这个国家最发达跟富裕的地区。尽管李汉还在一点一点的把控,但贫富差距的出现,已经导致东部沿海跟部分南方省份对于他的偏心有些不满了。

或许一时半会的,还能靠外部环境那套说法安抚一二。但,终究有一天,那些不满他政策的人还会跳出来。

走一步算一步吧,既然重活一世,若不改变一些什么,尽可能的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环境,李汉并不甘心。

尽管西安作为这个新生革命国家首都的历史只有短暂的三年多,不过作为曾经的六朝古都,这座城市古老的城市也已经走出了革命时期的满城大屠杀,宛若也经历了一场革命一般,重新焕发新生计。

在10月底的某天,西安城难得的这个好季节当中。这个中华民国的首都,远东现在和未来的政治中心,正是一片繁盛的时候。高大的梧桐树在充沛的阳光中洒下浓密的树荫。城中到处是喧哗的人流跟商贾招呼客人的声音,经过了几年治理后,已被在沿途开挖了数十条分支泄洪渠道,并加种了数十万棵幼树防护的黄河,似乎被驯服了一些。至少今年本该洪涝成灾的天气里,却没有再发生洪水漫过堤坝的情况。

在新政府的主持下建设的众多首都标志性建筑点缀在树和绿荫之间,让这座古老的城市,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

西安英国大使馆,在这个民国日益显得繁盛起来的首都城市里面,这个英国大使馆仍然顽固的坚持着它的帝国气派,他们的使馆不像日本使馆那么戒备森严,也不想美国使馆、德国使馆那样靠近民国的政府机构。确切来说,这个定都没有多久的首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使馆区。规划中集中的使馆区计划在1916年完工,所以这座三层的洋式小楼仍然傲慢的伫立在中山路的新城区这里。穿着蓝色礼服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守备在这里。房子周围全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花草,甚至连园丁和佣人都是从印度还有锡克来的黑人。

巴尔特大使有些疲倦的从汽车上面走下,为了拉拢在远东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中国。英国已经在今年四月被迫承认将中国的外交等级从公使提升到大使级。不过,这种诚意显然不足,毕竟德奥几国在几年前便正式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关系,而美国也在随后的一六年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关系,甚至连法国也在去年年底向中国递交了国书正式宣布将中国的外交级别升级为大使级。

可以说,除了仍旧与中国未恢复外交关系的俄国外。英国也就只比仍旧固执不愿升级的日本早那么一丁点。

巴尔特叹了口气,回头望了一眼远处街道上一队正经过巡逻的民国军人。才短短的两年时间,这个国家的驻军巡逻路线已经六次修改。如今更是距离英领事馆只有不足一百米。随着国力的增长,这个国家面对西方列强国家越来越自信了。

几年前他们还能遥控指挥这个国家,但是几年之后,随着欧洲强国陷身欧战的泥潭中久久不能自拔。而中国,却借助着欧战之风,不但民间资本大肆扩张,已将英资、外资挤压的份额已是很好,工业跟军事上的飞跃式发展,也是令他这位时刻关注着民国的英国外交官夜不能寝。

“也许再两年之后,我们恐怕连租界跟驻兵权都保不住了吧?还有那些合约跟特权!”

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巴尔特深叹了一口,接过了一旁秘书递过来的公事包,一言不发的朝着使馆里面走进去。就连园丁和仆役们都恭敬的向他行礼,一样十分注重利益的他却没有和他们还礼的心情。他只是一直向客厅走去,留下了背后一群摸不着头脑的黑人园丁还有仆役们在那里互相交换着疑惑的目光。

他们不明白,这位寻常看上去十分和气的大使先生到底怎么了?看起来这么疲倦而且魂不守舍地样子?

“先生,雷恩将军已经在会客室等候您多时了?”

他才刚步入大厅内,一个近侍便应了上来,“日本公使先生在半个小时前曾来拜访,得知您前往外交部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留下话,他会在下午五点再来拜见您!”

“日本人!”

巴尔特心中没由来的一阵烦躁,自欧战爆发之后,他便一直在担心日本这个国家。因为比起中国来,这个国家或许潜力小了太多,但是国力、军力跟对外扩张性,都要比中国强得多。结果从中日山东冲突到日本出兵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再到现在日本出兵俄国后,却公然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永久性军事建筑等等……种种无不显示了,这个国家将是亚洲秩序不稳定的根源所在。

难道真是上帝要毁灭这个世界了吗?

14年欧战爆发,到15年底,几乎整个欧洲都被这一场突然爆发的战争,渲染成了一片血色的地狱。美国跟远东是当时少有的沃土,然而随后中国出兵收复故土与俄国展开了一场涉及到近百万陆军的大对决,随后日本出兵南洋,强占了东印度群岛殖民地。17年最后一篇沃土美国加入欧战之中,整个世界上,似乎已经没有了一处伊甸园。

是的,非洲的混乱已经不是一百年、两百年的事情。中东跟中亚地区还在混乱之中,南美各国也是一样。印度、澳洲跟加拿大反抗英国统治的事件层出不穷,整个世界似乎都被欧战拖入了战争的泥潭中。

难道二十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灾难?

第312章 资州军变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645章 南北第706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2第548章 夜谈第三百七十八章第3章 拯救村民第100章 新兵第五百九十五章第471章 现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枪第198章 礼和洋行第361章 余波(上)第77章 汉口小停第242章 局变(2)第318章 目标汉阳第717章 不宣而战9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五百六十一章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32章 买枪(上)第35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2)第298章 河南举义第285章 借刀杀人第648章 捷报频传第658章 试探性接触第734章 嗜血狼群第733章 新竹血战2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580章 青岛之战(4)第717章 不宣而战9第491章 目标‘特斯拉’第345章 资本积累与将往重庆第659章 应付第三百九十六章第14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375章 内部会议(下)第178章 全云南第131章 西进第117章 扫平内患(3)第633章 中俄之战1第291章 变(2)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215章 横生枝节第48章 炮八标据守中和门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18章 密道与暗杀第492章 拉开阴谋的大幕第495章 浙江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321章 动第255章 小战第432章 倒袁风起第103章 宋卿唱戏袁公登台(上)第707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3第67章 低调第319章 袭击第500章 国外国内第340章 成都战役(完)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19章 暗杀奎盛第176章 新军服第568章 一触即发(4)第403章 吞并甘肃(六)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105章 武昌之议(上)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707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3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509章 雷霆(5)第51章 恶战督署(下)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677章 安静的远东第645章 南北第648章 反攻3第153章 恶战一家岭(5)第655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7第240章 第一协入城第172章 河口之变(下)第79章 发兵汉川第327章 离开汉阳前的准备第377章 靠拢第73章 有人惦记第495章 浙江第485章 远东准盟友(下)第709章 不宣而战1第565章 一触即发1第394章 巡检第503章 护国肇始(上)第1章 货币金融情报科第496章 驱朱运动第320章 汉阳一夜第582章 国土虽众,但无一寸多余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384章 四点要求第246章 县城第13章 义庄(上)第550章 战车第345章 资本积累与将往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