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矛盾激化1

“我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巴尔特长叹了一口气,雷恩将军是一位绝对合格的陆军将领,而且和自己友谊深厚。让他领兵打仗绝无问题,但是,复杂的政治显然比之战场上的恶劣情况还要让人头痛。也真难为他了,还要用战场上的那套思维,去思考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加复杂且肮脏的政治。

巴尔特喃喃的道:“国务院刚向国会递交了《庚子赔款草案》,根据我们得到的一些风声,站在国务院背后的那位李大总统,不但要通过立法确定全面废除与德奥俄美四国庚子赔款,还将向比、荷、西、葡、瑞典、挪威六国追回庚子赔款中已支付之军费。除此外,更让人担心的是,中国已经不愿意再向我帝国、法兰西、意大利跟日本支付赔款。若说前面这些还能理解为中国因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问题再向我们示威,但……在这个时间若是这份法案通过,日本那边……”

他已经说不下去了。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

不夸张的说,庚子赔款就是洋人套在中国脖子上的一道枷锁,在前清时期,稍微一勒紧就可能会导致大清的财政吃紧,甚至面临破产。

然而纵使一直想废除这个耻辱的赔款,解开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但是民国成立之后,无论是袁世凯时期还是李汉时期,都没有着急对其开刀。因为那时候民国初建,一切都是百废待兴,若是不小心动了这个东西,无疑会伤筋动骨。

不过,虽然大动作不能有,但小动作却没有少。袁世凯时期靠着以贷还债的方式,靠着英法等国提供更多的新贷款,来偿还旧债务。李汉时期更是取得辉煌的成果,先是美国单方面放弃了庚子赔款,随后欧战爆发后,德国、奥匈帝国先后同意放弃赔款,原本的八大国之中,就只剩下‘俄、法、英、日、意’五国了。

中日之间于1914年爆发冲突,随后的冲突之后,两国于当年年底签署停战协议,根据协议规定,胜利国中国赢得了暂缓三年继续向日本支付庚子赔款的结果。

1916年,中俄战争爆发,俄国因为主力被牵制于欧洲东线战场上不得动弹,结果仅依靠二三十万俄国远东集团军跟远东驻军要抵抗举国之力一战的中国,自然败得一塌糊涂。开战之后,中国便宣布停止支付庚子赔款,并保留向俄国追回已支付款的权力。输掉了中俄战争的俄国,几个月之后便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跟社会主义革命,且两国到现在为止都没能重新恢复联络,中国实际上已经废除了庚子赔款之中最大的一块。

时间缓缓步入18年,几年来中国发展只能用飞速来形容。随着一座座钢铁厂、发电厂、兵工厂等重型工业企业的建立,这个国家已经勉强拥有了二流工业强国的实力。再配合中国的庞大人口跟辽阔的领土两大先天优势,可以说现在只要不是与美国叫板,就连英法那些陷身欧战泥潭的国家,都没办法过分惩罚中国。

这种置身于战局之外的优势,加上革命之后七八年来的飞跃式发展,都给这个国家增加了自信心。于是,才有了年初,中国借口民意,单方面要求将要支付日本的庚子赔款继续延后……而两国也因此摩擦骤然激烈起来,谈判从一月持续到现在,眼看着18年都要走完了,中国人也没有继续支付的意思。

是的,中国人是不准备再向日本支付赔款了。

巴尔特心中苦笑,日本人是断然不可能同意中国停止支付庚子赔款的。

寺内正毅在登上日本首相之位几年后,日本国内已经出现了不稳之征兆。或许连他本人都没有发现,其实他原以为稳固的统治,实际上并不似自己所想象的那般牢固。随着寺内正毅的上台,日本正式进入军人集团主政时期。在过去的几年里,寺内正毅亲自签署了数份扩军法案。海军建造了几艘新型主力战舰,势力有所增加。但是比起陆军来,他们虽然得到了更多的发展资金,发展势头却远不如陆军。在1911年中国辛亥年爆发革命那一年,日本陆军已在几任首相的打击下被削减到只剩下17个师团总规模约37万人。

但是,如今的日本,不算上预备役,日本甲乙两级主力师团便已扩张到39个师团,合计82万人。受到邻国中国扩军的影响,这个国家陆军怪兽的扩兵还在继续之中。

日本不比中国,这个国家如今只有5870万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八分之一。人口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日本每扩招一个士兵,工商、农业的从业年轻劳动力便少了一个,且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是故招募并培养武装一个士兵的成本,要比中国高出一倍有余。

吞并了荷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令日本财政有所改善,但是开发新占领的南洋殖民地,每年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还有国内的造舰计划、陆军扩军计划、武装干涉出兵俄国等计划……钱钱钱钱,全都要钱!

根据英国在日本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情报显示,日本16年的陆海军军费为2.6亿日元、17年为3.58亿日元,到了今年仅前九个月的时间,日本军费支出便赫然高达3.91亿日元,今年恐怕军费拨款将高达4.5亿以上。

尽管新得了几倍的殖民地,靠着南洋的廉价物资,日本国内的米骚动逐渐平息。但这并不代表日本人的日子就真的好过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倾斜向军事工业,日本又没有中国那么辽阔的领土跟资源可利用,所以,这国家的政府,绝不可能放弃了庚子赔款。中国继续拖延下去,只会令两国彻底走到战争的火线上。

“难道远东,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也将彻底失去和平了吗?”

巴尔特已经无法看清远东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了,是的……也许会是和平,也许会是……一场灾难!

一场已经支离破碎的亚洲远东秩序彻底破碎的灾难!

1918年是日本的大选年,寺内正毅真得毫无觉察,发现国内贫民越来越多,平民对自己的不满挤压的越来越大吗?

不,他察觉到了。只是傲慢的他还是以自己的军人视觉是思考这些问题。他是陆军出身,曾经就任朝鲜总督,在他看来,只要军队,尤其是陆军还在支持他,他就不会有倒下的一天。所在,自打成为了日本首相之后,他一改大隈重信时代对海陆军的压制,全面发展日本军事机器。

为确保财政收入实现了增税,制定了《军需工厂动员法》和规定国家照顾在战争中负伤人员及遗属义务的《军事救护法》,在内阁设立军务局,还设立了内阁直辖的咨询机构—临时教育会议,强化对人民的臣民教育。《军需工厂总动员法》赋予了政府统治国民经济的巨大权限。

在过去几年里,日本陆军从17个师团扩增到39个师团,足足翻了一倍还多,说寺内正毅是日本陆军力量得以迅速壮大的最重要功臣也毫不为过。

只可惜,寺内正毅却不晓得,虽然他的陆军扩增法案,令陆军上下极为满意,但是,不满他的声音依旧很多。

寺内内阁倾注全力的内政政策的话,那就是构筑总力战体制。1917年第39次议会上,通过了政府提出的一项跨年度、总额2.6亿日元的追加预算,用于建立八六舰队及扩大与战备有关的电话,煤铁业。1918年的第40次议会上,又通过建立八八舰队的庞大预算。

在过去几年里,日本陆军获得了合计1.79亿日元的军费,但是海军却得到了4.61亿日元,足足是陆军的两倍。

作为一个陆军出身的首相,但是过去几年里他的态度却太过倒向海军,也因此引起了陆军内部的不满,很多高层将领都对他向海军献媚的表现十分不满,背后称他为‘海军首相’!

在过去几年里,日本陆军获得了合计1.79亿日元的军费,但是海军却得到了4.61亿日元,足足是陆军的两倍。

作为一个陆军出身的首相,但是过去几年里他的态度却太过倒向海军,也因此引起了陆军内部的不满,很多高层将领都对他向海军献媚的表现十分不满,背后称他为‘海军首相’!

第84章 进城第565章 一触即发1第315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下)第652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4第504章 护国肇始(下)第413章 生产建设兵团与供销社第668章 国会第18章 密道与暗杀第211章 特别军务会议第526章 归降第320章 汉阳一夜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583章 青岛之战(6)第384章 四点要求第60章 恩威并重(完)第507章 雷霆(3)第487章 回击与克制第371章 风雨欲来第402章 吞并甘肃(五)第101章 张梅生第44章 攻陷楚望台2第256章 夺关(上)第398章 吞并甘肃(一)第254章 誓师夺关(下)第658章 试探性接触第40章 控制工程八营(中)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209章 汤黎之谋(上)第270章 暗争施南府第193章 三府合并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第246章 县城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389章 交底第721章 决定国运的一战第15章 刀疤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第444章 大战(一)第296章 何进续职第480章 打陆唬龙(上)第299章 枝江(上)第315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下)第2章 这里是哪?第526章 归降第397章 南进?北上!第44章 攻陷楚望台2第221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中)第358章 湖北变(上)第488章 整军第72章 后手第60章 恩威并重(完)第51章 恶战督署(下)第482章 打陆唬龙(下)第130章 落魄的骗子(下)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五百六十二章第80章 汉江之上第116章 扫平内患(2)第398章 吞并甘肃(一)第六百七十三章第199章 刘伟元来访第488章 整军第506章 雷霆(2)第663章 亚瑟·贝尔福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300章 枝江(下)第380章 最后准备第583章 青岛之战(6)第424章 幕后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72章 后手第255章 小战第209章 汤黎之谋(上)第六百三十二章第414章 三人游第74章 紫禁城内(上)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230章 强攻均州第41章 控制八营(下)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30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中)第462章 桌下3第729章 辽东恶战4第293章 会第493章 大铁路建设公债第355章 大变局前第147章 买卖(上)第465章 芜湖陷落第121章 兵围杜家庄(上)第336章 成都战役(二)第360章 湖北变(下)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12章 离开第422章 大战的硝烟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423章 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