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紫禁城内(上)

北京城,大清国的国都,如果从前明皇朝算起的话,这座城市已经历了近五百年的岁月流逝。

然城虽不变,但是主宰这座古老城市的统治者却已经换了数十人,大明朝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而眼下这个满清王朝在历经了两百余年的统治之后,它赖以生存的统治基础早已被内忧外患掏空,明眼之人都已看到了、这个老大帝国的灭亡之势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一夜京城虽然因为入了秋而多了几分凉意,只是断还未到寒风呼啸、冷人心扉的地步,天儿微微有些干燥,虽已半夜不过街道之上也仅仅只是多了些水汽而已,空气清新且不浑浊,虽然偶尔的寒风中夹杂着些许沙子,却也远远不及后世那般严重。此时午夜才刚过,伴随着一阵阵急促的机器打印之声,几封来自南方,准确说是武昌的加急电报被传送到了京城电政总局之后,有书记官瞧上一眼之后,顿时脸色变得惨白起来,连忙奏禀上使,又是一番吆五喝六的混乱、招呼牙司伙计备上快马之后,就有那朝廷派来专门坐守电报局的官员带上几封电报直奔皇城内阁处(原军机处)而去。

因为几封电报,原本已经陷入了沉睡之中的皇城顿时变得喧闹了起来,没多久之后,便有侍卫快马疾奔而出,身上各是带着太后口谕,直奔城中各处王公大臣府邸,其中又以摄政王载沣、庆亲王奕劻、肃亲王善耆、恭亲王傅伟、辅国公载泽、军谘大臣载涛、禁卫军统制良弼等最为尊贵。

更夫才刚打过二更时的梆子,午夜的大街上几乎看不见什么行人,只有那街边的遮风处隐隐窝着几个没有去处的青皮、乞丐,许是听到了脚步声,当下角落里便有人揉了揉眼睛起来了,瞧见远方有黑影走来,当下便推醒了身边同伴,一是为了壮胆,而是若是碰到了什么肥羊,也好抢些财物。身边几个人醒来之后便凑到一起,借助那街角的阴影,小心的等待着。

一顶八人抬着的官轿从街角拐了过去,官轿周围还有两队持刀附枪的侍卫护卫着,抬轿的轿夫也个个都是脚步沉稳的魁硕大汉,才看了一眼,那街角处躲着的青皮、乞丐们便泄了气,纷纷又趴会了自己的地方,只有一人有些不甘心的摸着咕咕直叫的肚子,目送那官轿大摇大摆的拐上了御街,“吭哧吭哧”的向紫禁城方向走去。

“那是朝廷大官的轿子,后生仔,别看了?”

在身上搓了半天之后,搓出一个指甲大小的灰球,一个老乞丐靠在墙上,对着那个正在摸着空向的肚子苦恼的青皮说道。

“大爷?那真是朝廷大官的轿子?”

“呸,大官?你这后生没点眼力,没瞧见那轿子边的侍卫帽子上都插着孔雀花翎的,那轿子里坐得可不是一般人物,最差也是个贝勒王爷,是宗亲皇族,知道吗?”

“哪个王爷?听说京城里王爷比永定河里的王八都多呢。”

“那可不清楚。不过奇怪了,这二更天的有王爷不带仪仗出巡?难道是紫禁城的那位爷传召?……嘿,小子,‘永定河里的王八’那是说皇室宗亲的,可不能说王爷,再说了,这京城里的王爷倒是不多,就是贝勒、贝子、辅国将军的铁杆庄稼多,拎块砖头都能砸到几个呢。”

……

不得不说,那老乞丐不愧为在这京城地方上混了那么些年得老人精了,他猜得不错,那顶轿子里坐着的正是一位大清国的亲王,庆亲王奕劻。

“德全,吩咐轿夫再快一些!”

“是,老爷!”

掀开窗帘命骑马侯在轿子一侧的侍卫催促轿夫加快速度,放下了窗帘之后,此时已经纵横大清国半个世纪的庆亲王坐在轿子里,右手拂过膝盖之上的一封黄布卷包裹住的物件,眼睛却是微眯着像是在斟酌思考着。

事情有古怪了!这是他现如今的所有心思,自从万岁老佛爷跟光绪爷一前一后的走了之后,年少气盛的皇室宗亲载沣凭借着自己新皇生父的身份成功上位,夺去了那摄政王之职。在恭亲王傅伟、善耆、良弼、铁良等一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年轻皇室宗贵的支持下,先是使手段夺了张之洞的湖广总督之位,又把他那位一直风传买通内侍毒死了光绪爷的亲家袁世凯消夺了军政大权赶回老家‘养病’去了。他奕劻拥立新皇跟太后有功,加上数十年的经营下来,这三年来大清国的形势是一天不如一天,明眼之人都瞧出来了,只是,有人会说吗?

国内宗贵排.汉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这几年来随着小恭王爷傅伟、良弼等年轻宗贵一跃掌握了朝廷大权,大批的汉臣或被排挤下方,或者干脆连个理由都不给的就直接插.入了自己的心腹,这般做派,早就寒了群臣之心,现如今的朝例也逐渐的安静了起来,除了御史台的那帮御史们天天上蹿下跳的找他麻烦意外,却是再也听不到半天有关这京城之外天下的例会了!

“大清国怕是走到头了吧?”

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奕劻猛地心中一惊,却是突然想起了方才那个收了他赏银的公公隐晦提点到的湖北,又联想到今个早些时候,上朝时一帮子御史大夫们纷纷上奏参奏那现任湖广总督瑞澄,难道是有些人想借着昨个的变故夺了湖广总督之位?

不过这想法也只是在他脑袋中转了一圈,就被他自己否去了!这瑞澄虽然早年名声不佳,不过毕竟是正黄旗出身的满人,加上祖上琦善历道光、咸丰二朝,又是当年咸丰爷面前的红人,虽然签订了大清朝第一个耻辱条例成为了他人生的最大误点,不过因其曾经对还未得势的那位万岁老佛爷有恩,因此,这瑞澄方才成年之后,那位主便钦点了他的名字,管教他去了刑部任职。后来又许了他户部员外郎这个虽然位低却油水十足的位子,而且此人也算有些心机,这几年一直都跟载沣那小子走得很近,那摄政王虽然性格有些懦弱,不过,也不至于到了拿手下开刀的糊涂地步/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要在这深夜紧急召他入宫呢?据那位公公的意思,似乎满朝文武,都接到了蒙召了,若不是大事,这里面可就难说了!

带着满脑子的疑惑与不安,那官轿越行越远,逐渐的消失在了夜色中!

第551章 妥协第53章 伏击瑞澄第646章 轰炸第185章 任务第402章 吞并甘肃(五)第574章 山东危机(6)第336章 成都战役(二)第458章 呼声第209章 汤黎之谋(上)第199章 刘伟元来访第452章 大战(九)第290章 变第567章 一触即发(3)第554章 削藩第61章 张彪逃了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688章 行动第336章 成都战役(二)第309章 战重庆(下)第六百零六章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三百七十八章第229章 乱局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六百一十三章第122章 兵围杜家庄(中)第369章 升官与报复第485章 一个计划第375章 内部会议(下)第713章 不宣而战5第533章 危机与机遇第19章 暗杀奎盛第444章 大战(一)第56章 全面进攻(下)第708章 郑和计划第624章 三路开战(3)第261章 争分夺秒(上)第712章 不宣而战4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42章 武昌起义第一枪第196章 ‘中国之声’定刊第105章 武昌之议(上)第五百六十一章第549章 国防与教育第740章 抉择下第430章 人心第638章 中俄之战4第474章 和谈第339章 成都战役(五)第82章 步步为营第465章 芜湖陷落第289章 以杀止杀第334章 动第485章 一个计划第716章 不宣而战8第150章 恶战一家岭(2)第352章 暗流涌动(下)第732章 新竹血战1第346章 联合盐业成立与北使碰面第188章 血书残卷第84章 进城第147章 买卖(上)第629章 攻陷库伦1第650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1第706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2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267章 胜利了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279章 密会第558章 银元第674章 刹不住的马车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629章 攻陷库伦1第17章 意外收获(下)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怀第155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1)第555章 劫第141章 三个坏消息(上)第543章 神秘来客第六百一十章第618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3)第626章 捷报频传1第616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1)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42章 武昌起义第一枪第677章 安静的远东第503章 护国肇始(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377章 靠拢第649章 库洛帕特金第542章 过渡内阁(下)第567章 一触即发(3)第352章 暗流涌动(下)第601章 日本反应第348章 谈判(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2章 这里是哪?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335章 成都战役(一)第3章 拯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