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选

白图一路从江夏,来到南郡,在江陵停留几日之后,来到了秭归县。

秭归县的政务、尤其是水利兴修方面,着实令六部官员与白图都眼前一亮——快赶上将军府时期,扬州的平均水平!

秭归县本就在长江之侧,水系丰富,西面既是巫山,县境内有部分巫山余脉,与巴郡山川相隔,坐在江水出巫山的位置,的确是兴修水利的好地方。

不过……要知道在刘表时期,荆州府对于各县地方的民生水利工程并不看重,而且也没有水泥之类的利器。

这种情况下,秭归能达到扬州的平均水准,已经足见其县令才能……

对此虽然六部官员啧啧称奇,但白图是早有些预料的,毕竟这秭归的县令,正是大名鼎鼎的李严——行吧,其实也不算鼎鼎。

作为一名内政型文官,在朝政上,李严显然有很大缺陷,算是诸葛亮的……半个政敌?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或者说是与东吴开战,可以说是刘备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只是这个错误他不得不犯。

败走白帝之后,刘备已经没有挽回错误的机会,只能最后安排下后事,而“白帝托孤”可以说是刘备最后的成功,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对他的信任,哪怕最终北伐未竟也非战之过。

不过实际上“白帝托孤”时,刘备嘱托的是两个人,另一位就是李严!

如果当时法正还在的话,或许会有更好的选择,但是没有如果……

历史上李严先是在荆州出仕,为秭归县令,之后在曹操入主荆州时,投奔西川,为成都县令,在刘备与刘璋反目,于绵竹两军对峙时投降刘备。

故而李严和费祎、董允一样,算是有西川背景的荆州人,在刘备生前基本一直在西川top5的行列中,尤其是法正、刘巴相继去世后,李严俨然位次于诸葛亮。

不过在托孤之后,李严不仅经常与诸葛亮意见相左,而且……人缘不好,脾气糟糕到“费观和李严关系好”这种事情,居然都能特地写进史书里。

而且刘禅也对诸葛亮更加亲近,很快就疏远了李严,于是李严立刻换了个套路,表面对诸葛亮很恭谨,甚至撺弄诸葛亮授九锡……

后来在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的时候,李严督办粮草不利,令诸葛亮不得不撤军,事后又在刘禅面前反咬一口,告诸葛亮的黑状,结果诸葛亮仿佛主角一样,直接拿出了李严给他的传书,揭露其谎言,疯狂打脸输出,至此……李严被罢官,再也未被启用。

之所以是“半个政敌”,是在李严在诸葛亮对手列表里根本不露头。

李严在被罢官之后,虽未再用,但诸葛亮却将其子李丰,提拔为丞相府长史——也就是自己的副手,依旧负责督办粮草。

大概诸葛亮也未拿他当对手,只是他一厢情愿罢了……

“下官李严,拜见楚王,见过各位大人。”此时李严得白图召见时,还有些激动。

毕竟他自己知道,自己在秭归的政绩很不错!

虽然在刘表时期,荆州府不在意这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楚国应该会重视他的功勋。

李严此时三十出头,中人相貌,气质上虽不油腻,但却有些令人不喜的“昂扬”——五分怀才不遇、伴着五分自视甚高的那种。

比如李严一进来,便直勾勾的看着白图。

白图倒是不讲究不让属下看自己的那套,否则没有眼神交汇,彩虹之源的效果都不好!

只是……

李严眼里除了白图,似乎就没有其他人,提到“各位大人”时连余光都欠奉。

大概在李严心里,这些工具人现在就可以表彰自己一通,之后看着自己三年尚书、五年入阁,走上人生巅峰……

“方正是南阳人吧?不错,本王看了你的履历,在担任秭归令期间,颇有政绩……恩,以水利民生的修筑而论,在刘表仍在的时候,就赶得上本王治下的大部分县令了。”白图一副夸奖的语气,不过……倒是也没有过于捧高。

李严的性子和魏延差不多,编纂《三国志》的陈寿是蜀国人,对于蜀臣的认知也更清晰一些,他对魏延的评价是“又性矜高”、对李严的评价是“性自矜高”……

不过魏延的“又”前面,至少还有“善养士卒”,也就是带兵时,部下都是服气他的,而且……现在魏延还不到二十,可塑性还很强。

相比之下,李严,白图想用,但顾忌其“特性”,不好捧着用,连彩虹之源都不敢尽全力。

“大王明策千古,自然不是刘荆州能媲美。”李严似乎明白了什么,及时拍上白图的马屁,可惜……他不会彩虹之源。

白图也不是想听这个……

“不,不仅仅是本王的功劳,而是六部一院一同努力的结果,之前扬州的一郡也好、一县也好,功劳都不是本王、不是一个太守或是县令的……

方正能在前几年,就在秭归县大兴水利,却是实打实的功劳,如果能够适应楚国的新制,本王对你可是很期待啊。”白图一面肯定李严的功劳,一面积极引导,也是操碎了心。

的确在治理地方上,李严水准很高,尤其是水利方面,在刘备平定西川初期,李严修整水利,一度在民间声望盛隆。

甚至后世两宋时候,一些不是李严修建的水利工程,都被后人误以为是他所修,可见其在民间百姓眼中的印象。

所以李严这个人,白图并不想因为他是陈寿亲点的“蜀汉六坑”之一就放弃……

“大王谬赞,不过……若是水利方面,下官对自己也有信心!”李严强调道。

不用白图发问,李严自己就说道:“下官虽是南阳人,不过祖上却是先秦时的秦蜀郡太守李陆海,而且下官七岁习文始,便对这方面的家学很感兴趣。”语气中的骄傲依旧。

而听到“李陆海”三个字的时候,白图和其他六部官员,在诧异的同时,反倒不觉得他这时的骄傲有什么过分。

陆海是尊称,指得是修建都江堰的李冰!

奠定了蜀地“天府之国”基础的李冰父子,在后世两千多年中,在历朝历代、官方民间,一直都备受尊荣。

只是可惜,局限于秦国历史的简陋与后来的遗失,李冰不仅出身不详,甚至李冰父子中的“子”,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白图也没有想到,李严还有这种家学渊源?

如此一来,白图对李严也更加感兴趣,水利工程的示例图、结构图,白图也有不少,但是……优秀的工程师并不是有图就能量产的,当然还是在这方面有天赋、有基础,才好进一步提高!

“既然如此……李严,本王有一间重任要交托给你,你可能做到?”

白图想了想,和李严说起了武功县筹划的水利工程的事情……

第九十六章 内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四百六十五章?汉中之难第二百九十九章 岁旦宴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难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二百八十三章 账目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动武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将之战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制火炮?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炼第一百九十四章 还是要匡扶汉室的第四百五十七章?评测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谜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阳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订单第五百八十九章 镇魏大将军第四百一十九章 归金陵第五百九十八章 信你个鬼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义任侠第七十四章 二斗孙伯符第一百七十二章 盐的魔术第三百九十五章 职衔第三章 开会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一百二十章 陪你吃猪!第五百八十九章 镇魏大将军第五百八十八章 占据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粮之计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扬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杂陈的榜首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二百一十六章 杠精东来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五百四十四章 时代变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选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内张氏第八十二章 过江东第五百六十六章 兴顺七年第三十八章 马其顿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剧目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九十八章 暴雨第三百五十章 荆军北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一百八十五章 疟疾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国的制胜点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骚操作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护民祭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报第五百八十三章 团聚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导工作第五百九十七章 脱离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吗?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陵风采第一百八十二章 减兵增灶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四百四十二章 岁旦宴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一百三十二章 利弊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剑连击第四百五十六章?归来第三百章 发展缓慢将军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万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动武第五百六十三章 阳平关第十二章 世家之友第十七章 理想第三百四十二章 无双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锡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导工作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与摩忽肯第三百二十七章 乐于助人甘兴霸第三百六十八章 纳吉第六百一十四章 陇右之盟第一百四十一章 讨伐袁术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三百九十一章 枪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一百二十章 陪你吃猪!第一百一十七章 袁术称帝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九章 刘关张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状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