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发布

对于金陵城的普通百姓来说,七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毕竟劳动人民的生活,总是格外充实。

因为是冬天,金陵城外的工坊,到了招工旺季,无数百姓来到金陵,用农闲时原本最无意义的体力,来令自己距离小康生活更近一步……

在工作时间之外,金陵的各种戏剧团也生意大好,尤其是面向基层劳动者,剧目情节简单、舞台和观众席露天的草台班子,几乎场场爆满,中高端的剧团,也能接到工坊的演出预定。

不过对于刚刚结束科举,正在等待结果的士子们来说,七天的时间,就像是磨人的小妖精……

诸葛瑾、费祎、石韬等等胸有成竹的学霸,以及已经放弃挣扎的学渣还好,那些没有万全把握的士子,还有法正,这七天显得很焦虑。

区别是前者觉得自己是否能登科一甲、或二甲,在两可之间,所以紧张,而法正……则是因为在科举之前,就摆出了“今年我法孝直要考一千个”的架势!

如果不是因为法正在金陵,突击学习工部内容,也就是购买了一些工部推广的“基础知识”类丛书,但却学习未果的话,法正甚至想说自己要七科全冠。

只是工部的内容,令其稍微收敛了一些,“退求其次”的声称要六连冠……

法正也是在益州憋闷到,好不容易有展示的机会之后,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

如此一来,他在金陵士子中的人缘、名声都有些糟,看到那副仿佛在说“颤抖吧!我法孝直要来打脸了”的笑脸,总令人忍不住想要一巴掌糊上去。

法正大概是糊名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否则法正这两个字,就值得扣分到乙等起步!

在参与科举的士子,以及关注此事的楚国内外人士,包括吃瓜的金陵百姓的盼望中,十一月初十午时的时候,六部一院前三榜单,准时张贴了出来。

这一天,连各大剧院、戏班的生意都冷清了几分。

普通百姓对科举结果,也是吃瓜性质的翘首以盼。

无数士子围在将第一时间张贴榜单的坊市外,周围的酒楼、茶馆更是已经爆满……

午时一到,七张一字斗大的巨幅,在坊市外展开,早就已经等不及的法正,在旁边的一家酒楼二楼远远张望!

广义上大家最好奇的,当属工部的前三——毕竟这是大部分士子,都直接放弃的,他们也想知道,那些题目究竟谁能做出来?

至于最受瞩目的,则是民部和枢密院的前三。

楚国的百姓,对于六部一院的了解,或许无法准确的背出它们的职权范围,但至少也知道个大概。

乍看之下,民部是最重要的——按照新官制,各县的县令就是由民部堂长史、也就是民部在县级的官署长官……

主要负责协调一地行政,在符合上令的基础上,是先修路、还是先修渠,先发展学堂、还是先鼓励开设工坊,都需要民部、民部司、民部堂的长官来判断。

当然,并不是一拍大腿的判断,而是要协调各部,更不用说还要接受吏部的监管。

虽说六部各有职权,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民部的权力最大。

至于枢密院则不用多说,如今这乱世,哪怕在楚国,大家也知道拳头大才最重要!

很快“学神”们的名字,便受到了众人的目光鞭挞……

工部前三:赵爽、阚泽、严畯!(法正:( ̄_, ̄))

礼部前三:陆绩、邓芝、石韬!(法正:W( ̄_ ̄)W)

刑部前三:潘濬、贺齐、陈矫!(法正:(o言o))

户部前三:法正、步骘、诸葛瑾!

民部前三:诸葛瑾、法正、费祎!

吏部前三:孟建、诸葛瑾、法正!

枢密院前三:法正、郭淮、朱桓!

看着一个个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名字,许多士子都由衷的羡慕、甚至嫉妒起来,尤其是出现了不止一次的那两位……

不得不说,法正还真不是胡乱吹牛的狂生,人家两榜榜首,还有一个第二、一个第三!

仅次于他的诸葛瑾,也比他少了一个榜首的位置。

只有法正自己,看到自己距离想象中的六连冠,差得不是一点点的时候,直接将郁闷写在了脸上。

当然,法正倒不会怀疑,是不是其中猫腻,而是越发的给自己鼓劲儿——看来不仅是那些之前就已经功勋卓著的老臣,连同一起点的“新人”里面,居然也有不少能望到自己项背的?

要知道除了工科之外,法正原本以为,自己“不太擅长”的礼科、刑科,和这些“凡夫俗子”比,也应该能够一举夺魁呢……

怎料直接被挤没了影儿!

侧重于人事管理和验收监督方面的吏科,原本法正也“略通一二”,却被孟建、诸葛瑾两人超到了前面,屈居第三,甚至在民科都被诸葛瑾超过。

这在争强好胜的法正看来,简直是一种打击。

还好最有把握的军科,还有户科没什么意外,否则我法孝直还要不要见人?

法正的不服气,是正面激励更多些,性格与经历决定,他只是有些争强好胜、更有表现欲,并不是执拗,更不至于嫉妒谁。

随着时间的流逝,法正也会越发明白,这次同在榜单的学神,也都并不简单……不过都不及自己就是了!

首先是工部的三位,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平均年纪应该是各部前三中最小的。

三人都是楚国人,赵爽、阚泽是江东本地人,严畯也是在前几年,随家人一起从徐州迁来江东避乱……

在《三国演义》中,阚泽和严畯都只是打个酱油,在历史上,为官也并不出众,阚泽劝谏过孙权重“礼”,严畯被考虑过成为鲁肃之后、去和关羽对线的人,不过他本人根本不敢上任,同样也是大儒,对《孝经》很有研究。

放在《三国演义》的剧目里,都只用群演就够担当。

和诸多学神横向比较就能看出来,两人在礼科根本拿不出手……

反而是两人在“副业”上的天赋,令他们在这次科举中得以扬眉吐气!

历史上阚泽在数学方面成就斐然,为《乾象历》、《九章算术》写过“注”,虽然这方面所著的经典未能流传后世,但相传南北朝时候,祖冲之能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就是吸收了一些来自阚泽的经验。

而严畯则是在水文方面造诣匪浅,著有《潮水论》,是最早的潮汐方面的著作,只是内容同样遗失。

至于榜首的赵爽,那就更厉害,历史上虽然没有做官,但是却在三国时期,就提出并验证了勾股定理……

第四百一十二章 杀猴儆鸡第三十章 劝谏鬼才主簿阎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万换一第二百二十章 连弩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远不服第一百九十二章 阴谋第四百一十章 忧第四十一章 高朋满座袁公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吕布的金手指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门事件第四百五十七章?评测第六百一十章 襄阳第四百四十章 开荒军团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样第六百零一章 真诚的法正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压器第六百零六章 猛张飞第一百四十二章 劝降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赐爵第二百二十一章 修罗监军第五百二十九章 转移注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俘虏第五百四十三章 弹弩第二百八十四章 两摞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试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来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医学院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敌自溃第五百零八章 阴暗的楚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汉中决议第四十二章 势大气壮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环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蹰第三百六十五章 满堂青紫第三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精神力第三百三十三章 条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刚烈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锡第一百七十五章 盐引出世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粮(大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莱对峙第四十章 水贼小将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识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五十章 荆军北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四百零六章 头铁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后的人!第二十二章 扬州牧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场酒宴不同的人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闻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写诗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四百七十三章 献城第五百三十章 吕布很心冷第一百六十六章 开门,送仁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岁旦宴第五百七十八章 瘦死的骆驼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关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五百三十章 吕布很心冷第四百六十八 无中生有第四百二十八章 学考宣传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军第五百零八章 阴暗的楚王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国八策第九十章 考教第一百九十四章 还是要匡扶汉室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门之战第八十二章 过江东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二百八十四章 两摞第十二章 世家之友第五百四十三章 弹弩第二百八十三章 账目第四百六十一章?通过几炮的了解,我已经掌握了“炮”的精髓!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五章 原来你也是谋士?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电池第四百章 给孩子的第四十九章 斗阵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胁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三百六十一章 仪式第三百零八章 学霸第一百一十七章 袁术称帝第二百零九章 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