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变化的礼部

除了魏国的刘晔之外,简雍、柳毅还有其他各方的使者,联合起来一同与礼部会谈。

甚至在科举的时候,连并州都来了使者——夏昭。

这厮是袁绍的外甥高干,麾下的将领!

打着代表并州刺史高干,向楚国献礼、恭贺楚王大婚的名义,一路隐藏身份、不知绕了多少远路,来到了楚国。

白图在金陵大学的时候,就接到了并州使者进入寿春的消息,不过……什么高干、什么夏昭,显然没重要到让白图提前出来。

实际上高干派人来楚国,也的确只是“随口一舔”,毕竟现在决定并州生死的,是驰骋河东的郑侯张燕,以及争霸称霸北方的魏国。

现在高干也是彻底不再管他表弟袁谭,名目张胆的向曹操和辅汉各方两面讨好,希望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次在白图面前伏低做小,看似很恭敬,不过如果以为他真要归附楚国,未免就太自作多情。

只是人家感情牌打得好,夏昭一到金陵,知道见不到白图之后,也一刻不闲着,风尘仆仆的就去拜访枢密使吕布,之后向吕布大倒苦水,宗旨就是要陈述——不是高干不努力,并州异族太凶残!

不过哪怕在群獠环伺下,高干也会继承并州军的意志,保护并州百姓,争取早日收复河套……

信他个鬼!

吕布也不信,但是作为老并州人,吕布的确吃这套,对高干的印象也缓和了不少。

夏昭来楚国,除了随口一舔之外,也是想要打听一下板甲的事情,用夏昭的话说,那就是高干力有未逮,期望楚国看在同胞之谊上,不吝援手、救救并州。

援不了手也不要紧,援几套板甲,他就能按着南匈奴和诸羌揍!

简雍、刘晔等人在科举结束,离开金陵大学后,才知道高干这个不要脸的也派人来了。

不过无论心里多么MMP,脸上都是笑嘻嘻的,甚至简雍还邀请他一同与礼部会谈。

至于刘晔则是唯一没有搀和的使者……

毕竟魏楚板甲交易,白图都已经点头,而且冲着双方现在的交情,魏国怎么也能拿个最低价,不如直接让简雍他们打个先头战,在心里上给楚国一种“魏国比他们更亲近”的感觉。

最终简雍等人倒是也都如愿,争取到了板甲交易的许可,只是……礼部再三强调,价格会很高,需要他们自己与户部商谈,令他们有些出汗。

……

从江山苑的礼部官署出来之后,简雍有些感慨的叹息了一声,带着三分欣赏、以及七分的无奈。

柳毅见状问道:“简兄何故叹息?不会是被礼部说得头疼了吧?”他和简雍算是比较熟悉的,而且辽东和坐镇青徐二州的刘备,也没什么利益冲突,自然能开得起玩笑。

然而简雍却严肃的看了看柳毅,之后反问道:“柳兄不这么觉得吗?”

柳毅闻言一滞——除了夏昭没有经验之外,其他人其实都有这感觉!

简雍以前感觉,出使楚国的时候,只有面对楚王、亦或是群臣的时候,会比较棘手,单独在外交层面应对礼部,其实要容易得多,相当于已经通关了,再走个流程而已。

然而现在即使是礼部,也越发的“人心不古”起来。

以前是楚王和鲁肃、贾诩等人的那关不好过,只要他们那里吐口,再和礼部接洽,其实很有“套路”,而现在……礼部也越来越专业!

本来礼部的主要职权,就是推广教化和对外交涉……

不过在对外交涉方面,“礼”只是外皮,礼部并没有决定权,并不是只要符合“礼”,礼部就可以做主答应什么外交条件。

真正的内核,是按照六部一同商定的国策,来为楚国争取最大利益!

甚至推广教化,也不仅仅是乡学、县学这类“教化”,还包括以戏曲等手段,对内、对外的宣扬楚国威德,也是推广教化的一部分。

这就有些难为礼部的老学究们,为此礼部也在革新。

不仅提拔一批巧舌善辩之事上来,弥补以“大儒”为主的礼部,在外交方面的缺陷,同时原本儒家在礼部的权威,也有意的在被削弱!

因为礼部要宣扬的是“楚”,而不是“儒”……

善辩之士,按照先秦的学术划分,接近于纵横家,按照后世的划分,应该算是“阴阳家”(大雾),毕竟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

这样的人才也一直没有消失,只是大儒们对于这类人才,一向是敬而远之,现在要他们也和自己一起,经营“维护礼乐”、“宣播教化”的礼部,就令他们有些别扭。

有种我的礼部脏了的感觉……

不过效果也很明显,现在礼部已经越来越正规,之前要楚王这位“最终决定者”,以及民部、户部等等部门,来直面外来使者,才是并不正规的“权宜之计”。

毕竟万一和礼部谈崩了,还有楚王可以兜着,但是和楚王谈崩了,那就是崩了!

直接面对外臣的,就应该是礼部才对。

只是以前礼部不大擅长这方面,扬州牧、将军府的盘子也不够大,所以才一直“权宜”着。

而这一次……

简雍等人纷纷在礼部吃了软钉子,一个个说话滴水不漏,并且也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套路——也就是用大义来压制对方话语权。

是否能交易,由礼部批复——可以。

如何交易,需要他们再去和户部的小气鬼、扒皮王们去谈……

对于变革,礼部虽小有反弹,但至少比刑部的改革,要容易得多。

毕竟如今有孔融这位铁杆的“楚派”坐镇礼部,经过这么多年的包装,孔融的儒林地位也已经水涨船高,去年名驰海内、俨然一派宗师的大儒郑玄病故之后,孔融已经隐隐有新一代儒林魁首的气象。

王朗的好儿子、白图的好臣子,古代著名的“经义发明家”王肃,也已经在白图与孔融的栽培下,现在不过十六七岁、尚未及冠就已经踏上了“发明经义”的道路,正在江陵附近,发明……不,是挖掘儒家文化遗址。

众所周知的孔子见两小儿辩日,就是在先秦楚国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江陵附近,那里也即将出土一些与现代儒学不同的经义。

不管别人信不信,楚王白图、儒林魁首孔融,都将先信为敬,之后顺理成章的获得儒家的最终解释权,为儒学更好的为楚学服务……

东东:再次PY——《我不想当人啦》:我路非是励志要成为海……不对……舅舅!我不做人啦!

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渐定第四百五十九章?时代变了第二百章 南阳军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扫荡第三百五十七章 辅汉七……六侯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贤第三百二十六章 闯关中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锤第五百三十二章 规矩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门之战第二百零九章 打击第二十五章 吕布往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四百一十六章 义子与……呕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来了第八十六章 子义你又调皮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锤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气驱动弩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赐爵第四百八十八章 黄天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国应对第三百二十六章 闯关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体面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六章 睿智的吕玲绮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三百二十五章 袁、曹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战第一百八十七章 无名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动作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战术指导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六百一十章 襄阳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马之殇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三百二十五章 袁、曹第一百二十八章 时务识我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马朗一生……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虎祭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鸟第四百三十章 变化的礼部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节下的将军府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六十八章 鲁肃之谋第一百八十二章 减兵增灶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联姻?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国第二百零二章 吕蒙急智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奋的楚王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四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四百七十章 二营长,你退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渔获第四百二十三章 礼物第三百三十三章 条件第三十章 劝谏鬼才主簿阎第四百四十二章 岁旦宴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办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四百一十六章 义子与……呕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斩首!第三百二十章 强攻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袭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五十七章 荆淮议和第三百八十二章 费氏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五百三十六章 阳平关第一百八十五章 疟疾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惊异第五百二十三章 启蒙第八十二章 过江东第三章 开会第二十章 开蒙宗师,万世书香第二百七十三章 后方的忙碌(二合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将军府的精神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护民祭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变迁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四百六十一章?通过几炮的了解,我已经掌握了“炮”的精髓!第一百四十一章 讨伐袁术第一百二十五章 诚实的迷惑第七十三章 鏖战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蛮之乱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来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剑连击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宁上任第三百八十五章 扫荡第五百七十九章 这是嘉最后的奇佐鬼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