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为乐

楚国的核心施政大臣们,达成了对“真气列车”、“真气船”的一致意见之后,秦宓变得“香”了不少。

毕竟秦宓的背后,可是蜀侯府这一等宰的大肥羊!

没有财货,什么计划都是瞎比划……

故而这位蜀侯的使者,在金陵留驻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在拜遍了山头之后,见到了楚王!

只是令秦宓稍感不安的是,之前他拜会的所有楚臣,要么是最开始的时候,大多不怎么搭理他,要么是最近……都在暗示他,想要打动楚王的最好办法——钱!

秦宓也心中也有疑惑,在金陵的一个多月,他已经切实的感觉到,楚国的富有。

如此富有的楚国,难道还缺钱?

果然……人的贪欲是无限的,尤其还是楚国这种篡改圣学的地方!

想到这里,秦宓凭空又多了些信心,令白图见到他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啧啧称奇——明明晾了一个月,这条“鱼”似乎还挺支棱?

“外臣秦宓,拜见楚王。”秦宓见到楚王之后,礼数周全的行着礼。

“蜀侯不是要‘先平汉中,再灭荆扬,活捉楚王,杀尽楚兵’吗?为何又派你来此?”白图义正言辞中带着些愤怒的说道。

仿佛这话真的是刘璋说的一样……

“益州与楚国山水相隔,难免有所误解,宓可以项上人头担保,蜀侯与蜀侯府中的同僚,对楚国绝无恶意。”秦宓倒也不敢挑明这是谁造成的误解,毕竟还要以完成任务为主……而且他还有些别的想法!

“哦?那为何蜀侯断绝与我大楚的往来,春华。”白图叫了张春华一声,之后张春华还是给秦宓用举数据的方式,明确的指出蜀侯此举的影响。

见到白图不仅任用女官,居然还让女官和自己答话,秦宓心中不满的同时,表面压下不满的借口道:“此事乃是奸人挑唆,蜀侯也早有废弃禁楚令之意,只是被楚军的神兵天降耽搁了而已。”

白图闻言,稍有差异的动了动眉——这么形容敌军,倒是不常见。

“呵呵,口说无凭,蜀国如果真有诚意,我大楚也可以将大宗货物,专门与益州府对接,免得扰乱益州民生。”张春华穷追不舍的说道。

然而秦宓这时却令人惊讶的、直接对白图说道:“大王,外臣有一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楚国钱货不足的问题,不需如此废力。”

白图刚刚的意思,显然是要他与张春华对答,秦宓此时直接又绕过张春华来向楚王进谏,显得有些僭越,不过……秦宓的话,的确吸引了白图的注意。

虽说……

白图觉得应该没有这种办法——你知道楚国的几个大项目,都有多大的口子吗?

更不信秦宓能胜得过楚国朝中的满堂青紫,能力上的差距就不提,秦宓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工业化吧?

张春华看秦宓的眼神也有些怪异,总觉得……秦宓称呼“大王”有些怪怪的。

只是既然秦宓敢这么大口气,白图也被调起了兴致:“何策?”

“楚国民富国强,鼎盛之世,又怎会缺钱少货?缺的是安稳人心之策!只要溯本清源,复先圣之学,摒邪祟魍魉之说,教民有度,自可成千秋盛世!”秦宓声音洪亮的说道。

鼻腔共鸣、胸腔共鸣、腹腔共鸣的声音,体现了他的自信。

可惜,除了他自己的三腔之外,却没有引发白图或是张春华的共鸣,甚至两人还用古怪的眼神看着他,令秦宓的神色,渐渐从自信,变得有些恼羞成怒起来。

如果只是出使的问题,他还能尽量忍耐,以公事为重……

然而……

之前秦宓其实是对自己的“良策”,十分有信心的,心里还想着,如果楚王真的愿意接受他的“良策”,废止了王肃小儿的邪说,那自己也不用回去之后辞官著书。

甚至如果楚王到时对自己足够重视的话,倒是可以考虑辞官之后入楚为相,亲手为大楚打造盛世……

恩,不是秦宓不忠贞,实在大楚太迷人!

入楚之后的这一路、还有来到金陵的一个月多的见闻,令秦宓切身感受到了楚国的强大。

别说是和益州相比,眼下的楚国,这分明就是触手可及的盛世!

可惜这触手可及、却偏偏没有人去“触”,这时只要宣扬圣学,教导百姓以耕读为乐,还不是分分钟的盛世太平?

楚国难道没有能人?

不对!一定是因为我太出众,所以才显得他们短视……

秦宓觉得,相比于益州,还是楚国更适合自己!

可惜,这秦宓自信满满的献策之后,得到的却是白图无声的羞辱。

当然,羞辱旁人的献策、哪怕只是外臣的献策,也并不符合白图的“人设”,白图也只是一时没忍住,没能控制住眼神而已!

很快白图还是收敛了目光,按下了嘴角,强行正经起来的说道:“咳咳,秦先生说的不无道理……好了,继续说贸易的事情吧。”

秦宓:!!!

秦宓感觉自己遭受了背叛,在他的人生预期里,自己都已经是协助楚王,开创楚国数百年盛世的楚相,比肩张良、萧何的那种。

然而白图居然还和他谈贸易?

难道我大楚的盛世要毁于一旦?秦宓心里很委屈……

心灰意冷之下,对张春华提出的贸易要求,也都只是简单看看、聊聊,半死不活的反驳几句,就表示原则上可以同意,之后会向蜀侯传达楚国的意思,并且和礼部、户部商谈细则。

反正在秦宓看来,只要楚国有停战的要求,刘璋就一定会同意。

不仅答应重新开放通商,并且……还会进一步要求,益州府必须每年采买一定量的楚货。

在进一步与礼部、户部洽谈期间,秦宓还没有放弃,动用自己的人脉,再次拜访了不少楚臣——秦宓毕竟是蜀中大儒,这点情面还是有的。

期间也和楚国的几位重臣,宣扬了自己的观点……

秦宓还没有放弃——或许只是因为自己身份,令楚王无法接受呢?如果能够说服楚国的重臣,接受自己的想法,再去劝说楚王,或许就成了呢?

实在做不了楚相,做未来楚相的重要幕僚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官职名声什么的无所谓,我秦宓只是想要经营盛世!

可惜,虽然楚国重臣都很有素质的没有给白眼,但大多也只是表面笑嘻嘻的应付过去,背地里……金陵开始有蜀侯使者脑子不好的传闻出现。

其实倒不是秦宓有多古板愚昧,如果将益州与楚国的情况对调,乍然让某位楚臣,在类似现在益州的环境下,看到如今楚国的景象,其中一大部分……也都是无法迅速同步的!

原本就是山水相隔,尤其是蜀侯的禁楚令,更是令益州错过了楚国发展最快的这两三年,导致讯息有极大的不平衡,不像魏国、中原,至少是渐渐在适应。

而秦宓与礼部、户部洽谈之后,最终商定的结果是,在重新恢复民间通商的同时,每年益州府需要采购至少两亿楚币的盐和织锦类商品!

一开始秦宓的确被这数字吓了一跳,不过后来步骘给他分析了一下……

益州府百姓有近五百万人口,也就是百万户,平均下来每人40楚币、相当于每户多收一石米而已!

并且还不是白要益州府的,而是让益州府来买盐和织锦,到时候说不得益州府还有的赚。

秦宓想了想,的确有些道理,就先答应了下来——当然,具体是否敲定,他还要上奏蜀侯。

谈判过程还算顺利,只是步骘总觉得,秦宓看他的眼神怪怪的,就像是一边认同他的话,一边在骂他一样?

后来步骘听户部的门卫说,秦宓离开的时候,还在门口啐了他,说什么“就是有太多这种精于算计、利欲熏心的臣子,楚国才会错失盛世,呜呼哀哉”……总之说得步骘是一头的问号。

同时在心里越发确信——蜀侯来使脑子不好的传闻,果然是真的!

当然,秦宓也没有完全忘了自己的职责,在心伤的同时,也帮蜀侯争取了一些有利条件。

比如蜀侯采买盐锦的价格,比如军备采买授权,比如“楚巴东郡”……

刘璋当然是想楚国将巴东郡让回来,不过想也知道楚国不会答应,所以最后有个折中的办法——巴东郡依旧是楚国的,但要立刻撤回一个师的兵力,并且在三年内,撤回另一个师,只留当地招募的守军。

这还是楚国主动引导出来的结果,毕竟神农精华都已经入巴东郡,楚国人、益州人,大家又本来就是广义同胞,没什么文化隔阂,楚国根本不担心巴东郡的民心。

如果顺利的话,对益州……楚国很可能不需要太发力!

前提是蜀侯真敢接受盐锦采买的事情……

为此户部得到白图的授意,甚至给了蜀侯一个“相当良心”的价格。

一来是蜀侯的采买够多,而且这赚的可是楚国之外的财货,价格压低到令秦宓都无话可说,二来……蜀侯一旦答应,可是需要每年将益州的其他资源,换成盐和锦——盐、和、锦!

益州最特色、最有竞争力的物资,无非就是井盐、蜀锦、益州马,到时蜀侯进了这么多楚盐和楚锦,还都是近乎成本价给他的……

益州那些以两者为命脉的世家豪族,会是什么反应?

白图感觉自己继给刘表送菜谱之后,又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大好事……

第三百二十七章 乐于助人甘兴霸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脱vs超脱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闻第五十六章 战略目标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国第五十二章 伏宾入场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一百八十六章 庞统的野生大金鱼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兼弱攻昧第四百二十九章 申请交易第六十五章 鲁子敬第五百七十六章 叛逆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门之战第一百七十七章 寿春惊变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哒!(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错过吃鸡套装的司马懿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万一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五百一十九章 风云变幻(大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国应对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四百七十二章 诈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谈判的艺术第五百三十七章 锦马超第四百五十四章?魏国朝政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来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满堂青紫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来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终将不眠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变(大章节)第四百零五章 元让的女儿也不错!第三百二十六章 闯关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长子隐忧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粮(大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零一章 交换第一百一十五章 治所之争第五百八十九章 镇魏大将军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师第二十九章 陈家的生意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为乐第五百六十九章 义父第一百九十九章 质子与检阅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蛮第五十七章 荆淮议和第九十五章 战乱的中原第五百四十四章 时代变了第五百四十章 汉中之战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账第九十八章 暴雨第三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精神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粮(大章)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远不服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蹰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变故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刚烈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变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场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总督人选第三百八十章 西巡第五百八十九章 镇魏大将军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导工作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贤第一百三十九章 吕布的金手指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学考倒计时第二百七十三章 后方的忙碌(二合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转移注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剧本(大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车船之争第十章 容我想个字第四百七十二章 诈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关第一百二十三章 办法很简单第五百零一章 你来的正是时候第三百九十四章 战术指导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国海船第四十三章 叫阵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门之战第三百零九章 适合过年的话题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第四百五十二章?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务第三百九十四章 战术指导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六百零一章 真诚的法正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惊诧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四百五十章 粮价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