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条铁路

楚历三年十一月,魏国的钱款全部抵达,刘晔迫不及待扛着战舰……啊不,乘着战舰离开了楚国,终于可以回家过年!

蜀侯在楚历四年,需要订购盐锦的三成定金,也已经筹备完成,并且在上个月顺着三峡送了过来。

楚国也言而有信,在运着楚币的船出夔门之后,新野一师就在组织撤离巴东郡。

不过三峡这一带的布置,却完全不浪费,因为……还要源源不断向益州输送各类商品,尤其是官方的盐与锦!

刘璋果然最终还是答应了楚国的条件。

甚至还觉得,以楚国给自己价格,蜀侯府完全有利可图!

能够看出其中不妥,并且唯一有希望制止刘璋的张松,此时正代表刘璋,赴汉室朝廷“述职”,同时也是求助。

直到楚国都已经将蜀侯的定金,投入到了铁路中,张松才返回城都。

然而此时刘璋都已经付了高额定金,并且……现在楚国也不可能再重新谈过,想要毁约、就只能做好开战的准备,而这是刘璋绝对无法接受的。

张松也只好退求其次,谏言刘璋千万不要贪恋楚盐、楚锦的利润,务必将这生意,与其他士族分摊风险!

所谓的“风险”,并不是楚盐、楚锦的利润带来的风险,而是……井盐、蜀锦的大户们,得知这个消息、并且自身市场不断萎缩之后,可能会进行的危险举动。

即便如此,张松依旧觉得不妥,只可惜楚盐、楚锦的进入,已经无法制止,在暗自叹息的同时,也感叹着:不愧是楚王殿下!

实际上张松这种程度的“补丁”,本来就在白图的预料之中,不过无所谓……

只要大量的楚盐、楚锦进入益州,就必然会压制蜀锦和井盐,这两种原本益州的支柱产业,哪怕刘璋与原本盐锦大族合作,令他不会马上被盐锦大族记恨,也会造成益州本土的盐锦减产。

原本的盐锦大族,以有利可图的成本,直接获得楚盐、楚锦,看似损失不大,然而接下来将是大量原本的盐工、织工,一系列中间商,以及小作坊受到影响!

受反噬是必然的,只是从中上层反噬、还是从中下层反噬的区别而已。

当然,作为心怀百姓,对益州民生疾苦也始终放在心上的楚王,提前就已经通知留守在巴东郡的赵云、法正——在巴东郡吸纳有经验的盐工、织工,不仅在巴东郡收留,并且提供举家移居楚国本土的帮助。

尤其是对其中技艺精湛者,打探到相应情况之后,可以派人去请、给予优厚的移居条件。

楚国想要保持领先,也必须不断吸纳外来人才、并且不断自我改进才可以。

哪怕盐场的保密再怎么严格,现在也已经有泄露的迹象——也不排除是被推测到规律。

在青州、冀州沿海,海军发现齐侯、魏国都有挖掘晒盐场的企图,只是许多关键之处,他们显然也是半懂不懂,没有阶梯、分池,目前还没有晒出任何成品盐……

不过至少他们已经知道楚盐是“晒”出来的,继续摸索下去,迟早能够有成果。

当然,短时间内想要达到楚国的程度,必须得挖走几个核心专家才行!

其实井盐、也就是采自地下盐卤的盐,也大有潜力可挖,无论是打井方式、采集方式都是如此。

哪怕当初白图打深井抗旱的时候,如果益州当时就学一些的话,现在井盐产量也会大为提升。

其实后世人口庞大的现代,华夏大部分的用盐,也正是来自于井盐,而不再是海盐,海盐的巅峰只是在明清时候——对盐的需求暴增之后,井盐受到工业化的“加成”更大!

毕竟晒盐工艺,哪怕结合现代技术,也改良有限,相比之下井盐则是“翻天覆地”。

当然,那就是楚国西川之后的事情,只是现在提前收拢益州的盐工、织工,对楚国来说有益无害。

……

也就在十一月末,楚国修建的第一到第四条铁路,也已经完工。

倒不是楚国的修建速度有多逆天,而是这四条都是采矿区到附近中转的路线,最长的十几楚里,最短的只有六楚里——每楚里相当于一千米,以楚王的身高为一米八。

中型的真气机,也已经可以供应十几吨的载重下运行,的确大幅提高了矿物运输,以及物资进入矿区的效率……

不过更多的还是试验性质!

在工部的时候,试验毕竟规模太小,看到这数楚里的铁路,的确能够运行、并且的确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之后,群臣对于铁路也才更加有信心。

当然,为了仪式感,在试验了几次之后,将十二月初一,定为正式运行的第一天,白图也亲自驾临通车仪式……

为此刘晔和秦宓离开的时候,甚至没能见到白图。

四条短铁路,修建的地点都在会稽郡——矿石多的地方!

并且因为会稽郡本身与楚国北部的交通限制,在这里修建铁路,消息要传出楚国,也能稍微慢一些。

不过哪怕现在真气列车在民间,依旧是“山间现钢铁瑞兽,为楚国运输交通”这种古怪传言,但是……既然正式投入使用,“真气机”的神奇,也必将陆续呈现到其他诸侯面前。

哪怕是在会稽,慢则一年,快则数月,估计齐侯和魏国都会得到消息吗,只是他们要如何“接招”,还要之后的反应才知道。

铁路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历史上已经一次次验证。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这片土地错过了工业革命初期、乃至于中期的几乎所有发展机会,最终铁路起步时,完全是作为列强分割利益的道具,20世纪初期时,纷纷“帮忙”来修建。

最集中的十年间,列强们在华夏修建了八千多公里的铁路。

后来清政府与民间志士发现铁路的重要之后,开始筹备自修铁路,然而……后来清政府在铁路上的骚操作,也间接导致了武昌起义的出现。

可以说铁路的修建史,就是20世纪初期,清政府末期的国运史。

又三十多年,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的时候,更是一年就修建了八千多公里的铁路。

而现在白图在会稽郡,已经开始了第一次“铁路”的尝试——虽然加在一起,也只有三十楚里。

白图和吕玲绮,也坚持要在第一次运行时,站在第一节车厢……或者说是车斗里!

现在几节列车,除了安放了中型真气机的巨大车头之外,其他都是没有车顶、装货的大货箱。

培训好的初代列车驾驶员,得知后还有些紧张。

其他随行的官员,见状也不好在一旁站着,纷纷陪着白图,进了简陋的车斗里,而且……第一节车斗,还非得是有些身份,以及铁路的运营主要相关人员,才能够进来,其他的都在后面的车斗里。

列车启动后,部分文官忍不住一趔趄,不过像是白图这种金玉大将,自然是站的稳稳的!

不得不说,现在的真气列车,没什么舒适性可言——本来也不是客车。

真气机的“劲儿”很足,在机关学上的设计,更是本来就领先与能源方面,基本可以媲美19世纪后期的火车速度,时速可以达到五六十楚里!

这已经是骑兵裸冲时的爆发速度,甚至还略有超出……

而且要知道,这种型号的真气机供能的真气列车,载重可以达到十几楚吨。

对矿场的矿工,还有因为矿场和水源而“发育”的小镇中的居民来说,这堪称是比任何奇观,都更加鼓舞人心的“神迹”。

对于周围百姓的民心安抚效果,不下于神农精华推广,只是范围不像神农精华推广、收获时那样——完美覆盖所有推广地区!

甚至包括会稽姬在,还有其他两个有铁路的县姬,都因此而多了一套乘务员“皮肤”。

真气列车的试运行成功,更加鼓舞了楚国的士气,只是更多的集中在铺就列车的几个会稽郡的县中,以及楚国的核心施政之臣中。

这次楚国朝廷并没有刻意去宣传,名义上也下了“禁口令”,只是执行力度并不大……

毕竟这么大的列车在这儿,平时使用的不少都是普通劳工,范围绵延数楚里,甚至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应用,保密性还不如隐瞒了数年的盐场,再怎么都不可能完全保密。

只是用不宣传、不鼓励传播的态度,来拖延真气列车的曝光速度而已。

唯一主动宣传的,就是积极普法——盗窃铁轨视为“劫掠税银”,造成后果的话,以故意伤人、杀人,从严论处!

因此在一些还没有铁路,或是正在铺铁路,但知道什么真气列车地方,就成了楚国在将钢铁铺在地上……

此举无疑更加令其他诸侯愤慨——你个楚王果然坏得很!

为了粮价给普通百姓推广真气,现在又为了钢铁价格,直接将钢铁铺在地上?tui!

因为还没有无线电,消息传播速度还很受交通的制约——而优先建铁路的地方,都是原本交通不怎么便利的地方,真正的长途线路,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技术与经验积累,以及……铺设也需要时间。

毕竟白图也只是有一硬盘的资料,而不是真的修过铁路!

估计只要不是专门有人来调查,单凭口耳相传,至少也得一年才能传到中原,之后中原大概还要再来人确定、并且调查原理,一来二去,两年后他们知道真气机是什么概念就已经不错……

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报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贤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届科举第二百六十九章 荆南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四百三十八章 准备开拓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总督部第一百八十四章 子龙去向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万换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过节不收礼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二百九十章 随和的甘宁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师府的困境第五百二十四章 开辟南疆(大章)第四百一十章 忧第三十七章 两份大礼第六百零六章 猛张飞第一百九十二章 阴谋第四百八十五章 车船之争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军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广告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莱对峙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锤爆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图第五百八十八章 占据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兴未艾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制火炮?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闻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兴未艾第一百七十七章 寿春惊变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发布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袭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吗?第三百二十章 强攻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五百九十八章 信你个鬼第一百零三章 龃龉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三百九十一章 枪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间商困局第二百五十一章 总督部第三百八十五章 扫荡第一百一十七章 袁术称帝第六十八章 鲁肃之谋第五百四十章 汉中之战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战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杂陈的榜首第三百三十三章 条件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标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阳事变第四百五十六章?归来第一百零一章 交换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战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吕布第十五章 硬盘第五百五十一章 时机第一百二十九章 荣誉与利益第三百三十二章 曹操:T_T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军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学得会第一百八十章 七胜七败第四百章 给孩子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变迁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来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离之间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赐爵第二百四十五章 将军,请自重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军第四百七十章 二营长,你退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申请交易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使者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百二十四章 东莱之议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夺城白帝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九十七章 惊雷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变(大章节)第九十七章 惊雷第五百零四章 立项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义任侠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俭朴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苍的明示第一百九十九章 质子与检阅第二百六十九章 荆南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阁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