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农

当南宫仪跟随张寿这一行人回城的时候,他就只见朱二和张琛一左一右骑马在张寿身边,三人有说有笑,大多数时候都是张琛和朱二在针锋相对,张寿在旁边看热闹,不时调停两句,但偶尔也会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但就是这么一路吵吵闹闹,他就渐渐明白了另一件事。

原来张琛根本就没摔断过腿,原来人一直都在邢台给张武和张陆撑腰,大皇子会利欲熏心干囤棉花卖高价的事,还是张琛惹出来的!而现如今这家伙不但一点事都没有,还正雇了一大批工匠,一大批织工和织女,赶制织机,囤积棉纱,打算在沧州和邢台分头大干一场!

联想到朱二竟然“好农”,想到刚刚旁听时得知的那些信息,南宫仪已然清清楚楚地认识到,张寿正打算从原料和生产两个环节入手,把控沧州甚至邢台的棉布行业。他最初觉得如此不免犯忌,可想想雄霸东南的那一个个庞然大物,而张寿不过是化零为整,他就释然了。

更何况,沧州也好,邢台也罢,全都是在天子眼皮子底下!

而张寿询问过张琛那边的进展,确定就和人对朱二炫耀得那样,整个织坊行业统合得非常顺遂,织工们都愿意有统购包销的渠道,他就笑呵呵地说:“看来你这次出来确实是潜龙出渊,有了腾飞的机会。我没什么可以指点你的,要提醒你的只有一件事。”

见张琛立刻摆出了一副郑重其事的表情,仿佛是准备聆听他关于不要贪婪不要自大之类的教诲敲打,他就出其不意地莞尔一笑。

“张武和张陆都是名草有主的人了,朱二这家伙也是,婚事就是八字差一撇。你爹曾经提过要把你的婚事托付给我,可你那要求又那么高,到现在还没下文。你这位顶尖的贵公子出门在外可小心点,千万别中了别人的美人计。”

张琛顿时悻悻:“别提了,我在邢台的时候,那帮子官绅成天给我送各种搔首弄姿的烟花女子,我走在路上都有人头插草标自卖自身,那楚楚可怜的姿态一看是那些行院里教出来的,装什么农家女,装什么落难的小家碧玉……要骗我,那也得先找个国色天香的绝代佳人!”

“夫差也是遇到西施才神魂颠倒,我就算不如夫差,那至少也得是郑旦那一级的!”

就连南宫仪,也被张琛这理所当然的口气给逗乐,更不要说张寿和朱二了。然而,那位赵国公府的顶尖幕僚在笑过之后,想到张寿刚刚声称秦国公张川托付了张琛的婚事,张琛竟然也没否认,他不禁更奇了。

要说秦国公张川一直都是勋贵当中的奇葩,什么都不管,仿佛只对修史编书感兴趣,连儿子也从来撒手不管,任凭其如同野草似的自生自灭,可这次张琛出京,他不信那个当爹的不知道,居然就如此任凭儿子胡来?还是说,张川就那么信任张寿?

哪怕想不通,但既然是已经发生的事,南宫仪须臾就决定将其认定为事实,重新考量张寿和秦国公府的关系。只不过,一直都没怎么说话的他当然记得自己此来的目的,此时突然就咳嗽了一声,随即方才开口说道:“二公子,东翁有话要我带给你。”

朱二刚刚不是在和张琛互怼,就是借机请教张寿,竭力避免有落单的时候,就是不想单独面对那个曾经笑吟吟拿着戒尺把他的手心打肿的南宫先生。

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最怕的事还是来了。见张琛幸灾乐祸,张寿却冲他微微颔首,他总算是鼓足了勇气,当下就驻马等着落后几步的南宫仪策马上前与自己并行。

“敢问先生,我爹有何吩咐?”

平日里朱二都是畏父如虎,如今能够这般镇定地面对替朱泾传话的自己,南宫仪这才终于确定,这位二公子确实有了些好的变化。他突然起了几分玩心,当下就一本正经地说:“东翁说,你既然有本事离家出走,有本事就别回来。”

朱二登时心里咯噔一下——朱莹不是说会帮他说话的吗?怎么老爹还这么态度强硬!这要是往常的他,老早就吓软了腿,慌忙请人帮忙说情求饶了,可此时此刻,他硬生生忍住心头惊骇,强自维持住那副还算从容的表情。

“嗯,我知道了,我爹还说什么?”

南宫仪瞥了一眼朱二那垂落在马背之下,不自然乱晃的双腿,又看一眼那看似镇定的表情,他就呵呵笑道:“东翁还说,如果要回来的话,那就先好好做出点成绩让人看看,不要半途而废,让人说朱二公子烂泥扶不上墙。他相信,他儿子从前只是蒙尘明珠。”

吓死我了,您老人家说话居然只说一半!朱二的眼睛渐渐发亮,刚刚有多沮丧,他此时就有多振奋。老爹竟然认为他是蒙尘明珠,他怎能不高兴到发狂!他嘴角抑制不住地上翘,到最后干脆直接笑道:“那是当然,我既然出来了,就打算日后风风光光地回去!”

张琛忍不住轻哼道:“呵,想得倒挺美。”

“你说什么?”朱二顿时大怒,“我看你就是在嫉妒我!我爹一向关心儿子,怎么了!”

张琛被朱二说得恼羞成怒,调转马头就直奔朱二而来。知道自己武力值低下,朱二想都不想就直接往阿六马后一躲,嘴里还叫嚷道:“六哥,你看,张琛他就是蛮横不讲理,你千万要替我做主,好好教训一下他!”

“嘿嘿,阿六那是小先生的阿六,别说你叫六哥,你今天就是叫六爷也没用!”张琛最恨就是人家和他比爹,此刻恨得痒痒痒的,一面直扑过去,一面对阿六叫嚷。

“阿六,他平时跟着你学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看看他现在这点德行!我要是不好好操练操练他,以后他绝对会丢了你这个师父的脸!你可别护着他,他这人就是得给点厉害看看,否则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见两个人在后头围着阿六打闹成一团,南宫仪也不去管他们,挽着缰绳靠近张寿,这才含笑说道:“怪不得大小姐逢人就说张博士如何出众,今日我方才见识了。而且,大概是和你相处的时间长了,大小姐如今就是报复仇人,也不再动辄打破人家大门了。”

张寿先是一愣,随即只觉得哭笑不得。不打破人家大门,对于朱莹来说就是很大进步了?

他只能叹了口气道:“莹莹眼睛里不揉沙子,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也是率真性情。只是,她这不是刚回京吗?怎么又有仇人了?她没打破人家大门,那不会是当街堵住人家车马,抓住人家里作奸犯科的家伙当街示众吧?又或者是当街与人针锋相对,奚落得人下不来台?”

“唉,她也太冲动了,等我回京不行吗?她也能多个帮手!”

南宫仪没想到张寿直接设想起了朱莹如何报复仇人,而且听这话,与其说是担心两边的冲突,还不如说是担心不回去朱莹没帮手!而且,这猜得简直神准无比,赫然是摸透了朱莹的性格。那一刻,他想起那天临行前太夫人说过的话。

“莹莹纵使真要杀人放火,阿寿恐怕也是帮她递刀子递火把……因为他知道莹莹要杀的肯定是十恶不赦怙恶不悛之辈,要烧的肯定是大奸大恶之辈的巢穴!”

他一面想,一面含笑将朱莹那一日在天下太平楼上与人冲突的一幕说了。见张寿一点都没有错愕的表情,反而是满脸料想便是如此的释然,他就说道:“府里担心江阁老恼羞成怒,在沧州事上为难大公子和你,所以东翁就特意命我赶来沧州一趟。”

“还请南宫先生回去替我谢谢……岳父一声。”

既然南宫仪上来就叫姑爷,张寿想了想,就索性也回了一声岳父。见南宫仪立时笑眯眯地点头,他就似笑非笑地说:“至于沧州事,我和朱大哥联名上奏了多次,有些是走得通政司,但也有些走的是另外的渠道。说实话,我出京之前,还不知道朱大哥所谋甚大。”

南宫仪出京之前,赵国公朱泾召他去过一次,也略谈过沧州这桩牵涉极大的勾当,此刻张寿这一句朱大哥所谋甚大,他当然知道指的是什么,当下就有些踌躇应该如何开口。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张寿竟是笑呵呵地说:“莹莹这豁出去一闹,京城想必是满城风雨,江阁老肯定受不了被她如此羞辱,定然会大举反扑,届时绝对是一场龙争虎斗。不趁着这时候下手,就算皇上力主,朱大哥所谋的这件事还是做不成的。”

张寿说得含糊,南宫仪却知道,人家的弦外之音是,赶紧趁着这个机会让那位江阁老滚蛋——毕竟,出身福建的这位首辅大人,无论是出于乡党还是背后那些福建海商的怂恿,那都是绝对不会希望沧州这边建港分利的。

建港这种事太大,牵涉到的利益群体太多,哪怕是皇帝早有此意,哪怕是他们朱家也愿意支持,然而,不把反对派的领头羊打压下去,就算能够得到山西陕西等内陆各地以及苏州等地官员和商人的支持,那也绝对成不了!

因此,南宫仪不假思索地点头答应道:“赵国公也有此意。”

张寿顿时呵呵一笑:“岳父深谋远虑,我就知道不用我瞎操心。”

可说到这里,他突然词锋一转道:“倒是押在县衙监牢中的冼云河等人,还要等多久朝廷才有确切回音?”

“这个……恐怕要等到府里和江阁老交锋有个结果了。这些天来,朝中说大公子和你苛待大皇子,偏袒乱民的声音喧嚣尘上,也就是大小姐嚷嚷出去那一句‘皇子有罪可以从轻发落,良民受欺却需逆来顺受’在京城广为流传,舆论哗然,江阁老那边有些措手不及。”

说到这里,南宫仪顿了一顿,旋即乐呵呵地一笑。

“只不过,江阁老的胃口也太大了一些。他要是单单狠狠回击大小姐也就罢了,可他麾下几个得力门生和几个故旧,在我离京的时候,已经同时和孔大学士张大学士两位大学士,陆祭酒这位前尚书,再加上朱家四面硬杠了起来。如今京城应该是一片乱战。”

四面树敌?就算是首辅,江阁老这魄力也未免太大了一点吧?

张寿心里正这么想,当看到南宫仪那张笑吟吟的脸时,他就顿时恍然大悟。集团太大,人物太多,那就很容易各有各的诉求,江阁老平日还压得住,可一旦稍微分心一点,那就很容易有人裹挟着他这个首脑硬上。再加上真真假假的消息,突然爆发这种局面也不奇怪。

就不知道被卷进去的那四方人士,是否早就已经连成一线?

想想这不关自己的事,张寿也就乐得装作不知道,打了个哈哈道:“京城再热闹,我远在沧州也看不见,还是好好先把沧州事安抚妥当来得好。所幸棉田就快收获了,原棉紧缺的局面能够稍有缓解,否则沧州这边无田无业的人多了,乱子避免不了。”

“对了,还请南宫先生回去对岳父也说一声今天这试种棉花的事。事实上,不但棉花,天下各种作物都是如此,有良种,也就有劣种,良种可以让农人多收三五斗,而劣种却会让他们歉收减收,甚至颗粒无收。朝廷既然以农为本,就应该在育种上多花功夫。”

说到这里,张寿就有些唏嘘地说:“春秋战国时,农家也曾经盛行一时,但此后这么多年,固然也有不少文人写过农家的书,但相对于各种传唱千古的诗词歌赋,农家的书却实在是太少了,农家子们能记住几首诗词歌赋,却甚至记不住几本农学书的名字,更不要说内容。”

“农科的事情乃是真正的民生,不能曲高和寡,所以我昨天刚刚给陆祭酒写了信,希望将来能在公学增设农科。此事也要请你转告岳父一声。”

南宫仪顿时愣住了。在陆绾已经因为朱莹几句话而被顶上风口浪尖的时候,张寿竟然还希望公学开农科?陆绾会答应?这迎难而上的勇气……他该说真不愧和朱莹是一对吗?

他转头望了一眼身后还在闹腾不休的张琛和朱二,心想两人可不是也正在潜心工农?于是,连犹豫都没犹豫,他就正色说道:“姑爷放心,此事我定然会第一时间转致东翁!”

第七百八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两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状?第四十九章 赏乐做题,饕客恶客第二十八章 激将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绝望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虚的小贩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时代和坏时代第六百三十九章 过气?过火?第两百二十三章 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气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七章 三个人,两张床第六百零一章 贵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两百零一章 脏兮兮的小鬼第七百八十五章 关心则乱,天子挑刺第六百零七章 没钱没势,思路清奇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养媳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连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宁宫下毒事件?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六百二十六章 强词夺理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三百一十章 鲶鱼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八十三章 张博士上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诬良为贱的惯犯第六百三十九章 过气?过火?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国公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仆?第两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状?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一百二十九章 陆三胖求萌妹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娇,群贤荟萃第一百七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三十七章 葛……葛……葛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识第一百七十三章 惊走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宫?第六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第二百三十八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六百章 罚你去祠堂第十八章 最是难负美人心第四百零四章 不争这口闲气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趋利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却不同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为天第五百一十八章 为什么?赔礼呢?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发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借口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宫?第二百四十五章 让轿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贼探讨学术问题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人争先第八百七十五章 图穷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钱第二百四十三章 边镇需强人第两百零四章 辈数乱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蹭住、声势和敲竹杠第六百五十章 嫁妆,土木第七百八十五章 关心则乱,天子挑刺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柜最轻松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干?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陈仓第九章 小先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兴师问罪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头壳问配方第三百三十五章 东渡漂流记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九十二章 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五百一十八章 为什么?赔礼呢?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群臭皮匠第两百三十章 冬至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五十四章 青莲纱衣,利益均沾第三百四十二章 谁人不解风情?第八章 嫌弃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凑热闹第七百四十一章 绝世而独立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赶集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莹?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恶有报,陆三难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纷纷乱乱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讲规矩,不讲人情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六百零六章 一个都不靠谱!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顿第九章 小先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儿当自强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劝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