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来考九章堂吧

特赐肩舆,这是天子对于元老重臣的荣宠,本朝从太祖以来有这样待遇的大臣,大约也就一二十,而到了当今皇帝这儿,就只有葛雍一个,前任首辅江阁老也没这待遇。当然,按照江阁老自己对外人声称的话来说,就算给,他也一定会坚辞,他堂堂首辅,怎可言老?

然而,江阁老是没这待遇却想要夸耀尊荣以显年富力强,葛雍却没兴趣在这种皇帝尊师的时候显示什么臣子的风骨。虽说皇帝那辆马车确实是特制的,可赶路这么好几天,一到京城就马不停蹄来面圣,老人家还是累了,更何况一会还要去爬万岁山!

所以,葛雍毫不谦让地直接上了肩舆,眼见竹制遮阳油伞撑了起来,熟悉这些宫中轿夫步伐的他轻轻舒了一口气,干脆就直接眯起眼睛打算小憩一会儿。

而张寿眼见四个人稳稳当当抬起这肩舆往前行去,步伐稳健,晃动极少,他就转头看了一眼朱莹道:“从这到万岁山可是挺远的,莹莹你要不要先回府等我?”

他自从进过一趟宫就发现了,这座宫殿的格局,和后世的故宫几乎没什么差别,显然是地图能力点到了满值的太祖皇帝所为。既然如此,所谓的万岁山就很明显了,那不就是故宫后面的景山吗?

按照他熟知的地图,从外皇城东安门往北到景山脚下是不远,但爬那座山还是要花费一点力气的,这大热天,何必让朱莹费这个劲陪他跑一趟?

朱莹嗔怪地扫了张寿一眼,却不说话,而是似笑非笑地看着楚宽。在她的注视下,楚宽立时笑道:“从东安门去往万岁山,确实要走好一会儿。大小姐若要去不妨骑马?”没等朱莹答话,他又对张寿微微颔首道,“张博士这一趟沧州之行辛苦了,皇上特赐您外皇城骑马。”

一路坐马车,此时就算要走着去万岁山,张寿虽说觉得累,但也只能认了,如今能够省力,那当然最好。因此,他当着楚宽的面谢了一声皇帝的体贴,等楚宽大手一挥,后头两个禁军模样的军士牵了两匹马上来,他就翻身上了马背,可紧跟着他就发现,有人抢过了缰绳。

楚宽见是阿六主动牵了张寿那匹马,显然是要陪着进宫,他眼神微微一凝,随即只当没看见,又吩咐了一个跟着自己的小宦官去牵了朱莹的坐骑,这才身姿矫健地上了自己那匹马。

至于一路送到东安门的陆三郎,皇帝又不见他,他可不会像朱莹似的主动去凑这热闹——他还没这么大的脸面——于是,送了师祖老师小师娘进宫之后,他就麻溜地带着两个未来的晚辈以及小花生观涛,直接把人和行李打包送去张园了。

张寿进过宫,但去万岁山却还是第一回,而且此时走的这条路线,和前世参观故宫,然后从后门出去,进景山公园不一样,他和朱莹在一起,反正也不怕有人说他犯忌,索性就光明正大地东张西望。而他这游客似的举动,还引来了朱莹这个兼职导游的沿途解说。

“过了东上北门,沿着河边这一溜,是六部和各大都督府的直房,晚上若有什么紧急情况,就从这边可以经东华门送往乾清宫……”

“阿寿,你看,东边那座是内承运库,其实一般都省掉承运两个字,就是内库。里头有好多好东西,什么金银、宝玉、犀角、珍珠、玛瑙、羽纱羽缎……全都是皇家的船去南洋贸易得来的。我小时候和明月跟着皇上进去,皇上说,只要喜欢的都可以拿走,只要拿得动。”

无论是何等挑剔的游客,身边有这么一个美艳绝伦,声音动听的导游,那么大多会宽容一点,更何况张寿如今等同于游览皇宫,那更是有导游就心满意足的性格。此时此刻,他饶有兴致地听着朱莹口若悬河地介绍,当听到朱莹故意卖关子时,他自然知机地提问。

“莹莹你那时候拿了什么东西?”

“那些闪闪发亮的东西,我本来都喜欢,可祖母从小就告诉我,做人不能贪心。”朱莹笑得眉眼弯弯,却仍然先说永平公主,“明月那丫头拿的是一串个头挺大的珍珠,我嘛……我选了几片五彩斑斓的漂亮羽毛,请宫里的巧匠给我做了个毽子。”

张寿任凭再会猜,此时也被朱莹小时候那神奇的思路给震惊了。年纪还小的永平公主选了一串珍珠,这已经算很节制了,可对于喜欢漂亮衣服漂亮首饰的朱莹,竟然会挑看似漂亮珍稀,其实并不那么贵重的羽毛,还做了毽子?

“从前我随同祖母去别家做客时,有个丫头欺负我没娘,还炫耀她那毽子,我后来再去,就把这个新毽子带上了,她从此在我面前再不敢吭声。而且,每次毽子踢坏了之后,皇上又派人给我选羽毛做新的。用一次内库挑选东西的机会,换得京城最漂亮的毽子,我才不亏。”

即便楚宽就在身边,说起当年旧事时,朱莹仍然侃侃而谈,毫不避忌,仿佛自己儿时那点小心思丝毫没有不可对外人道之处。

而张寿转念一想朱莹那时候的年纪,也就觉得那时候的小丫头不爱金银珠宝爱毽子没什么好奇怪的。毫无疑问,那个从来都是京城最漂亮的毽子,应该让儿时的朱莹非常长脸。

而介绍过内承运库,接下来朱莹这个尽职尽责的导游,又对张寿介绍了中书房、北花房,就连那条围绕内城的护城河,她也解说了不少。

不外乎是太祖皇帝认为护城河这种东西对于宫城来说完全没必要——真要有什么作乱的兵马越过外皇城打到宫城来,那当皇帝的也就直接上吊死了算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一语成谶,反正皇宫被占这种情况,英宗的时候一回,睿宗的时候一回,已经发生过两回了。

而对于朱莹评述这护城河在两次宫乱时都没派上什么用场,楚宽就仿佛没听见似的,根本没搭腔,而是悄悄在一旁观察张寿的反应。

然而,张寿自始至终没有多余的感慨和评述,大多数时候只是点头、叹气、摇头、微笑,一点都没把自己的真实情绪暴露在人前。直到进了北上东门的御苑,绕到正中万岁门下,张寿下了马,随即去肩舆旁边,把安安稳稳小睡了一觉的葛雍给扶了下来。

接下来这一程爬山,纵使得到御赐肩舆殊荣的葛雍,也不会大剌剌地真的坐着这座肩舆去爬太祖皇帝赐名的这座万岁山,因为那寓意实在是太过犯忌了一些。

如今在节气上已经入了秋,天气已经不如真正的夏日那么炎热,再加上万岁山草木遍地,山上开辟出来的道路全都铺了青石,两侧树木从太祖年间种下,如今早已亭亭如盖,人走在其中,山风吹拂,总算还荫凉。

葛雍平日就一直多有锻炼,再加上张寿和朱莹一左一右扶着,他虽说走得慢,脚下却也稳当。可就这么一路爬到了半山腰,老人家就到底有些吃不消了,开口示意停下之后,他就站在那直喘气:“老了,这爬山实在是不行了,让我歇歇。”

“老师连日赶路从沧州回来,朕没让你歇一歇就立时召见,实在是欠考虑。”

听见这突如其来的话,张寿抬头望去,就只见几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山路上方,却只见是皇帝快步往这走来,而三皇子四皇子手牵手跟在后头,再后头则是几个带刀侍卫,除此之外,再不见一个宦官又或者宫女。

匆匆来到众人面前,皇帝一手扶起了躬身行礼的葛雍,随即对张寿和朱莹微微颔首示意免礼,这才瞪着楚宽道:“不是赐了肩舆吗?你怎么还让老师步行爬山?”

“臣今天要是坐肩舆上万岁山,明天那弹劾的本子就会堆满通政司,何必呢?”葛雍没好气地一笑,等看到三皇子和四皇子,他方才意味深长地说,“就和皇上今天只带着两位小皇子来登这万岁山,这是一个道理,明天有的是人要探问甚至劝谏这件事。”

“朕管他们干嘛?好容易请走了江老头这尊不动如山的大佛,朕难道还不能稍微恣意轻松一下?”皇帝眉头一挑,恼火地抱怨道,“整天就有人揣摩朕的言行举止,他们不烦朕烦!”

葛雍哂然一笑,这一次却是没有再规劝,只是静静站在那里。

面对这么一个油盐不进的老师,皇帝不禁无趣地拽了拽自己下颌那一缕精神的短须,随即就一招手叫了三皇子和四皇子上前:“三郎,四郎,还不见过你们葛祖师和老师?”

三皇子和四皇子刚刚只听到葛雍说父皇不该单独带他们登万寿山,心里都有些委屈。可听到皇帝让他们来拜见师长,两人还是立刻老老实实地并肩上前来,恭恭敬敬行礼。可当他们见张寿时,心直口快的四皇子见张寿上来搀扶他们,他就顺手一把拽住了张寿的袖子。

“老师,你真的不能回来教我和三哥吗?”

张寿顿时有些错愕,尤其是看到三皇子也用热切的目光看向自己之后。他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教了三皇子和四皇子半年,竟然会得到这样的认同和期待。

心里想了想,他没有去看皇帝此时是什么表情,只是轻轻摸了摸四皇子的头,然后,在看到三皇子也面露期待的时候,顺带也揉了揉三皇子的小脑袋。

两记摸头杀之后,他就笑道:“我能教你们的东西,其实不多。”

没等四皇子反对,他就继续说道:“我最近在帮助老师编纂算学和物理教材,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四书五经之外的世界。而我不久后还要招收九章堂第二批监生,让更多有天赋,从前却因为科举只考四书五经而看不见前路的人,有另一种希望。”

“所以,我会很忙,不能全心全意教你们。你们需要的是全心全意的先生,而不是我这个三心二意,时而写写书,时而捣腾一下有意思的发明,时而甚至像这次一样,被皇上派去地方看看有什么能帮手之处的人……你们有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而不一定要师生名分。”

四皇子那带着强烈期冀的眼神终于渐渐黯淡了下来。

他深深垂下了头,用强烈不甘心地语调说:“可老师你和其他的先生不一样。”

是不一样……因为现在天下只有一个我,可如果他日天下有很多个我这样的师长,那这个世道就真的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了。欧洲即将结束黑暗而漫长的中世纪,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让天下的人改变思维,那么这一落后,便是数百年。

张寿蹲下身,以便能够平视面前那两个资质很不错的小皇子,随即一字一句地说:“如果要想我成为你们的老师,其实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通过入学试那道关卡,考进九章堂。”

那一瞬间,四皇子原本已经黯淡下来的眼神迸发出了一种无以伦比的光芒。不但是他,就连刚刚一直都任由四皇子抢在前头的三皇子也是如此。一向乖巧的后者甚至忘乎所以地叫道:“老师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张寿笑吟吟地伸出手指,极其坦然地说,“不信的话,可以拉钩!”

话才出口,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两个养在深宫的皇子,拉钩这种民间的小伎俩,他们恐怕不会知道。可还没等他把小手指收回去,就只见四皇子毫不犹豫地伸出小手指勾住了他,紧跟着,三皇子也忙不迭地加入。

两个小家伙还用几乎相同的节奏嚷嚷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一旁始终在静静旁观的葛雍直到这时候,方才斜睨了皇帝一眼,低声打趣道:“臣是不是该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想当初太后把皇帝交给他教的时候,天知道那是怎样一个皮猴子!他也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才把这么个家伙摁在书桌前好好读书,结果人还动不动和自己拉钩,生怕他说瞎话糊弄——也不想想他要是真糊弄,拉钩这种小孩子玩意有用吗?

朱莹注意到皇帝赶紧搀扶着葛雍往山上走,她就上前一手一个拉了三皇子和四皇子,随即笑吟吟地说:“既然约定了,那就记得今后好好读书,阿寿肯定很期待在九章堂看到你们!”

第七百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七百四十一章 绝世而独立第十二章 道是无晴却有晴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语的境界第四百一十七章 谢生婚否,会馆吃客第五百八十五章 谁难倒了谁?第四百章 临行且谆谆第二百九十一章 误打误撞第六十八章 授课和闹事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第五十一章 救错人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辟蹊径第八百八十章 劫后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两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来软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误打误撞第七百二十三章 软硬兼施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二百四十六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第八百六十九章 将心比心,继续忽悠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语的境界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惊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强势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后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六百三十五章 册命第七百三十一章 动之以理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请”来的客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题海无涯,马蜂窝第七百二十八章 识诈第两百零一章 脏兮兮的小鬼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乱投医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错能改陆尚书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肃然起敬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一呼百应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饭和探病第四百九十九章 愿为前驱第九章 小先生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趋利第六百八十二章 题海无涯,马蜂窝第四百六十九章 颠倒的兄弟第六十五章 进府之前第五百八十五章 谁难倒了谁?第五百三十七章 红叶第七十五章 葛氏语录新编(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借口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术第七百零二章 歪打正着第八十七章 当卤煮开始掉书袋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内强国第三百九十六章 二人转?第两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压力大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四百八十四章 郑鎔和斋长第八百六十九章 将心比心,继续忽悠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两百零八章 历法是个坑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学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莹激公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双簧?铮臣?第四百七十四章 乌鸦嘴和宋混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强势第四百三十九章 学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数理气自华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联璧合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无好宴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四百一十章 来考九章堂吧第四百六十九章 颠倒的兄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业,后成家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七百五十三章 赏赐和贺礼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劳王大头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风扫落叶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莹激公主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四百一十七章 谢生婚否,会馆吃客第三百零六章 原来是他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三十章 当年糗事,循循善诱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过关?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三百三十三章 陷阱?都杀了!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义公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七百零五章 巡弋,拦截第三百四十二章 谁人不解风情?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两百一十四章 你儿不如我儿,他爹胜过我爹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给我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单摆和脉搏第八百七十章 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