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学生易哄,孺子易懂

“如果你就是来说这个,那说完就行了,这不关我的事。”

纪九见张寿打了个呵欠,一副我不感兴趣的表情,他顿时就傻眼了。思来想去,他就一咬牙道:“虎无伤人意,人有害虎心,老师你是君子,所以你不知道那些民间书院的勾当。他们彼此之间为了争抢生源,扬名立万,勾心斗角,互相打压,无所不用其极。”

“那些书院的山长也好,先生也好,长年累月都是互相攻谮,只因为学派不同就攻击对方的人品,更希望能够成为官学,好在从太祖皇帝开始就不大吃这一套,而且若是有人自傲学问,不受征辟,那么太祖制度,其人学生弟子就永远不得入仕,所以本朝没有真正的隐士。”

“于是,这些开私家书院讲学的人,就算自己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却都想自己的学生能够出人头地,这么多年来,也确实是如此。所以您别看这四位受征辟的所谓大儒,也就是一个只当了一任县令就在家里赋闲的进士,其余三个都是举人,但他们的学生……”

“那可是大把大把的进士!”

纪九再次提高声音强调,见张寿只是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他不知道人到底有没有重视自己的话,只能用诚恳到极点的态度说:“老师,这些人连葛太师都不大买账,更何况是年轻却又名声大的您?而且,您还当过三皇子和四皇子的老师,就怕他们存心不良!”

张寿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学术之争从古至今都一样,否则怎么会有学阀存在?而且这玩意,有时候真的会演变成生死之争。别说诸子百家那论战,以及后来的儒家打压黄老以及其余各派,恨不得踩上一万脚……反正总而言之,哪朝哪代学术之争不得斗一个头破血流?

当然,他不能也不会怪皇帝怎么会想起征辟这么四家书院的四个人进京,要他是皇帝,要发展诸科的话,也不会都倚赖他一个人。别说他了,就是葛雍这个帝师也一样。如果说学阀希望的是一统学术界,那么更上层的人士无一例外都希望百花齐放。

如此说来,他确实应该警惕一下,因为学问越好,人品越差这种现象,真心非常普遍。

只不过,刚刚纪九只介绍了三个人,其中一个甚至还有精通多门西洋语言这种描述,他可不可以理解为那是一个多语种精通的人?

在这个英语还是小语种,法语甚至也谈不上多流行,西班牙语嘛……因为西班牙目前正在统一,但距离达成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的成就还遥远的很,所以目前为止欧洲上层社会最流行的语言,很可能还是拉丁语,那么问题来了,那个家伙到底学得是哪几种语言?

在海东大陆都已经被太祖那支船队流落海外的后代给普及了汉语的情况下,居然还会有精通经义的大儒去学外语?这真够进步的啊!确定不是外语学院的语言天才穿的吗?

“嗯,我都知道了。”张寿心里转过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念头,最后终于点了点头,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你有心了,此事我不会掉以轻心。”

见纪九终于露出了喜形于色的表情,仿佛这一句夸赞就代表着无上的肯定,张寿不由得稍微改了一下自己之前对这个小油子的认识。当然,他知道这小子的上进心——否则纪九也不会在半山堂始终名列前茅,更是接受楚宽的吩咐去做课堂笔记给皇帝御览。

陆三郎的上进心是不同的,一切都是基于个人天赋和兴趣;张武张陆是只要从原生家庭独立就已经心满意足,能娶到公主和郡主完全是意外之喜;张琛是希望老爹能正眼看他,当然能超过老爹张川就再好不过;朱二是希望别那么废柴,老是被老爹长兄妹妹吊打……

而纪九,那完全是一个见缝插针,野心勃勃的人。但野心本来就是上进的原始动力,其实他也需要这种人。

因此,见纪九一副欢欣鼓舞的样子,张寿也就嘉许地冲人点了点头。

“你若是觉得课业轻松,闲着的时间太多,却又不确定日后向哪方面发展,不妨各个方面都涉猎,找一找方向。我的初等物理刚印出来第一卷和第二卷,你可以找来看看。四夷馆的通译那边,你不妨去学学海外文字,看看是否有天赋。治水和营造,你也可以去了解……”

还没等张寿说完,纪九就突然开口问道:“老师,今年这九章堂第二期招生,我可以试试看吗?”

张寿没想到纪九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不由得饶有兴趣地打量了人两眼,随即就笑眯眯地反问道:“有何不可?”

没等喜形于色的纪九开口,他就慢条斯理地说:“三皇子和四皇子年纪虽小,但也说想考九章堂。不过我觉得他们今年恐怕没什么可能考进,当然也说不准,别看他们小,资质却很不错,而且葛氏算学新编一直到最新卷宫中都有,还有皇上一边看一边亲自教他们。”

如果说刚刚纪九只是试探,那么此时得到张寿的回答,他就完全是决意了。三皇子和四皇子竟然都打算考九章堂,他还有什么说的?在大皇子囚禁,二皇子待罪,皇后被废之后,那两位曾经被无数人忽视的小皇子,竟是变得炙手可热了!

想到这里,纪九立刻长揖行礼道:“多谢老师提醒,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刚刚他可是已经看到了一道题目,虽说张寿事后可能会改掉,但他至少可以把《葛氏算学新编》中关于这些的类似章节都好好看一看,错过今年虽说还有明年甚至后年,三皇子四皇子也未必就能今年就考进来,但他必须试一试!

“嗯,那你努力吧。我那老师和齐先生褚先生他们,大概还会编撰几本关于审计和账目之类的书,近几日兴许就会有样书付梓,你若感兴趣,等印出来之后,可以去陆三郎那书坊买一本回去看看。虽说赶不上光禄寺查账,但说不定你家里帐房也用得上。”

见纪九眼睛一亮,谢了又谢方才告退离去,张寿这才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一下身体,随即重新回到了九章堂中,见几个学生还保持着刚刚的姿态,他就知道,大概没人注意他刚刚都和纪九说了点什么。

对于这些大多出身贫寒的监生来说,与其去管太遥远的东西,还不如把握眼前。

于是,张寿轻轻拍了拍手,等几个人都抬起头时,他方才笑道:“好了,你们也都注意劳逸结合,刚刚纪九都溜了过来一趟,足可见其他各堂这会儿都课间休息了。这些天只剩下你们几个,讲课也都停了,老是让你们自习又或者做题,显得我这个老师也太苛刻了一些。”

他嘿然一笑,这才一字一句地说:“之前让你们出题目互相考,现如今你们有没有兴趣动动脑筋,考一考你们未来的后辈,也就是第二期的师弟们?”

“当然,不能拿你们现在的课程去考,整体难度可以维持在比你们进来的那两次考试略高。如何,你们有没有信心好好显示一下作为前辈师兄的能力?”

他这样显而易见的问题,得到的自然是底下几个监生们摩拳擦掌,喜出望外的齐声应和。

本来嘛,几十个人最终只剩下他们这寥寥几个,哪怕他们不是在宣大总督王大头那边轮换下来的,就是去大明公学也实习过的,并不能算是未曾实践过的书呆子,可别人在忙的时候,自己只能在这留着学习,那当然免不了有点不自信。

可现在,张寿一句话,让他们也找到了接下来这段日子的工作重心。尤其是当张寿笑眯眯地再补充了一句,道是笔试和面试的题目全都可以好好想想,日后面试的题目,兴许也会在他们这些前辈师兄们出的考题中抽取,他们一个个就劲头更足了。

最终,当中午时分张寿信步离开九章堂时,恰是轻松写意。他曾经鄙视过后世某些把学生当长工的导师,但现在自己压榨起学生来……嗯,有事就差遣学生,感觉其实很不错。

鉴于他和陆三郎如今在国子监都没有号舍了,他在国子监的大学牌坊下和准时过来接的阿六汇合——其实他从来都不知道阿六到底几时抵达,又等了多久,一整个上午又究竟去了哪儿——随即主仆两人就去了附近不远处的萧家。

至于隔壁终于再次有了主人的刘家——刘老大人一大早就被陆三郎过来接走,两人一块去忙活了。作为前兵部侍郎,哪怕刘志沅只是给陆三郎当一下顾问,小胖子也已经够幸运了。

而张寿一进萧家大门,就听到了小花生那痛苦至极的哀嚎:“怎么会有这么多做都做不完的题?公子不是说让我去九章堂当杂役的吗?怎么把我关在这儿做题,我宁可去干活……哎哟,小萧子你干嘛打人!”

“六哥说了,你要是偷懒,就拿戒尺打你屁股!真没用,我比你小那么多,每天也做很多题!你别忘了,你那咸鱼叔爷今早过来时,还骂你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你是你,我是我!我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材料……我宁可去种地挑水放牛看门唱戏,我也不要做这些一看就犯晕的题目!”

听着这两个未成年人的低水平吵架,张寿最初不禁莞尔,可听到小花生那抓狂之下的抱怨,他不禁心中一动。

因为老咸鱼的缘故,再加上小花生确实是个挺乖巧的小子,所以他才有意培养这小子一下,可没想到这却是个学习困难户,远不如萧成的自觉,后者年纪虽小,可只要拿出朱廷芳激励鼓舞一下,人就会焕发斗志。

否则,萧成怎能一面打杂一面学习,唐诗和四则运算全都掌握得精熟,如今能做的数学题已经突破了四位数加减,三位数乘除?要知道,人才那么一丁点大!

因此,他在门口驻足听着,发觉里头小花生被戒尺抽得嗷嗷直叫,却只敢抱怨诉苦骂人,没敢反抗管教,就突然咳嗽了一声。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只见萧成一溜烟跑了出来,紧跟着才是满头大汗的小花生,走路甚至还有点一瘸一拐,显然刚刚被萧成抽得不轻。

话说那个比小花生矮了至少一个头还多的扮鬼小豆丁竟然还真敢下手抽!

相比扑上来叫张大哥,随即又开始自豪地炫耀自己今天做完了多少多少作业,随即开始问下午什么时候去九章堂打扫干活的萧成,小花生只觉得自己简直是一无是处,原本就因为那些四则运算题而满头烦躁逼出来一身大汗,现在连后背都是担惊受怕的冷汗。

而张寿的下一句话,成功把他的通身大汗逼回去了一小半。

“最近九章堂只剩下没几个人了,也没有太多事情可做,打扫只要早上一次就够了。下午九章堂那边自修,所以你们不用过去。倒是陆三郎正和刘老大人在外城为御厨选拔大赛预热,听说还会请戏班子唱戏助阵,估摸着会很热闹,你们想不想去?”

“想!”这个大喜过望毫不犹豫的声音,自然属于小花生。

“不想!”这个斩钉截铁反应平淡的声音,毫无疑问属于萧成。

于是,搭伴才没几天的两个小子彼此之间对视了一眼。小花生纳闷于萧成小小年纪竟然不喜欢凑热闹,而萧成则是疑惑于小花生那不爱学习的疏懒。

可是,前者不愿意放弃这难得见识京城名角的机会,后者却不愿意浪费宝贵的时间,两人顷刻之间再次重复了一遍刚刚的回答,随即就又开始彼此互瞪。

“好了,既然一个想去,一个不想去。那么萧成你先陪我们出城去看一看,等看完回来,我押着小花生陪你读书做题。”

见萧成张了张嘴还想抗争,他就看也不看满脸狂喜的小花生,笑呵呵地说:“咱们不只是去看热闹,也是去看看,刘老大人回京之后是不是还宝刀未老。”

嘴上如此说,张寿心里却想,小花生当初能扮女人迷倒大皇子,该不会是天生旦角吧?

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来谈谈心吧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张旗鼓,退避三舍第八百五十四章 馊主意第八百一十八章 家庭教师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语的境界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六百二十四章 卖好,将军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谊第二百九十一章 误打误撞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罚站的小伙伴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联璧合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农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言不逊引祸来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宁宫下毒事件?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钓鱼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见?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寿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三十一章 咸鱼发威,赏钱开路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严,师之惰第四百七十二章 录取和升留级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师充家长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门?第四百九十七章 肃然起敬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气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师常背锅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间运行之理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万个为什么第八百一十七章 废物利用第六百二十六章 强词夺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老师是正人君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声声惊堂木第一百零二章 礼遇和麻袋第七百四十四章 连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华殿里话异邦第三百七十六章 丝和布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违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趋利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坚钢意如铁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将不如激将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钟双制?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寿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坚钢意如铁第七百零三章 愿者上钩第五百五十六章 变味的大考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语?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点进司礼监和领袖潜质第二百七十一章 儿女亲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谬推演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无好宴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明正大!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一呼百应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两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谢生婚否,会馆吃客第四百三十六章 废后大赢家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汹汹第十三章 暂住变长居?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编码方式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里的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衬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师常背锅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无好宴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为天第四百四十六章 太过火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经筵开场第四十章 师徒闹翻?第一百九十七章 单摆和脉搏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给我吧第二百四十六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第两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爱,因人施教第六章 不把自己当外人第四百二十章 兜来转去坑自己第六十八章 授课和闹事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六百二十章 教训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带刺第七十六章 没功名没出身?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课题的代斋长第六十章 葛府堵门事件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辞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