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兴隆茶社的预热日

如果昨天来过越秀胡同的顺天府衙宋推官和刑房捕头林老虎,今天又旧地重游的话,就会发现,张寿原本信口给起了个好名字兴隆茶楼,实则却是破旧至极的那个小茶摊,已经因为那个卖茶翁的转移阵地而消失了,但原地却不见秋风扫落叶的萧瑟,而是挤满了人。

并不是这座茶摊所在的地方突然就热闹了起来,而是在越秀胡同附近,宋推官他们昨天来时还蒙着幕布,连日来正在大兴土木的一座建筑,今天突然就露出了真面目。

三层的茶楼八角重檐,攒尖顶,红漆门窗,黑亮的瓦片,乍一看完全没有民间茶楼的简朴——或者说寒酸,反而显出了一种富贵人家建筑的奢华。檐角之上甚至还嵌着铜制风铃,清风拂过,铃音清越。

今天赶过来的各家会馆会首和大厨在底下眼看那重重幕布撤去,无不惊叹。

不只是这些人,就连附近闻讯而来看热闹的人们,也无不张大了嘴巴。这地方被人用木柱以及各种围障围起来,是年初的事,那会儿还有手脚不干净的人偷偷溜进去想要看看有没有油水可捞,但最后结果都是有进无出,到最后就成了某些人口中的禁忌之地。

一传十,十传百,也不知道是哪传出的消息,说这是渭南伯张康的产业,人家打算把原先这里的那座三层小茶楼改造一番,日后用来金屋藏娇。鉴于附近一大块土地确实有传闻说是某大户人家的,寻常百姓就更加不敢窥探内中动静了,谁知道如今落成,竟是这般光景。

只有陆三郎知道,之所以把御厨选拔大赛选在这,除了因为这块地是皇帝的,还有就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快修好的皇家茶社——没错,皇帝就是想把这改造成一座平日可以对外经营,他偶尔微服出城时可以包下整个三楼,带人赏玩外城风景的私人会所。

当然,与之相对,皇帝原本的建造计划绝不止这一丁点。还包括了把这附近宣南坊的几个水塘连成一片,造成一片仿苏式园林,提供给老师葛雍在内的几位算学宗师作为日常活动的据点,甚至提出了和九章堂相对的九章学社这种令人惊叹的组织。

反正当陆三郎听张寿提起皇帝的这一系列宏伟计划时,他是觉得叹为观止,深深佩服。可当听说内库有钱,皇帝却不敢这么过分乱花,所以这是十年前的计划,到现在才改造了一座茶楼,他就觉得惊悚了。

堂堂皇帝,花点钱还这么束手束脚,真郁闷!

此时此刻,面对一大帮连声惊叹叫好的会首们,陆三胖当然不会表现出这种情绪,而是云淡风轻地对众人说:“这是渭南伯的别业,我和他也算是忘年交,所以好说歹说,把他这座还没正式经营的茶楼给抢了过来。你们要惊叹,得赞渭南伯心思精巧才是。”

“不过他也不亏,这兴隆茶社四个字,还是皇上亲笔御题的。就这四个字,他这茶社的生意日后就保管兴隆!刘老大人,您说是不是?”

见小胖子笑容可掬地问自己,刘志沅不禁呵呵一笑。要不是张寿对他推心置腹,此时此刻不明就里的他真容易被小胖子三言两语给忽悠进去!而且,看看一旁那位亲自跑来站台的渭南伯张康,人是皇帝派来的,还是真的和小胖子是忘年之交,那还真说不好!

“我如今已经赋闲在家了,你这老大人三个字,就不要再挂在嘴边了。”刘志沅咳嗽一声提醒了一句,这才笑道,“至于渭南伯这新鲜出炉的好地方却腾出来办这次盛会,确实是难得,也难怪皇上泼墨挥毫,御笔亲题兴隆二字。”

张康对刘志沅一笑,算是谢过老人家这番评价,毕竟两个人从前压根不熟,但他心中却着实吃惊。谁站台他也没猜到是这位老先生出来给陆三郎站台,要知道,往日这位的名号是什么?断头刘!相信这位和气生财的人,全都被杀伐果断地填坑了!

“我这地方反正还没开张,借出来作为此次盛会的场地,日后正式开张时,自然会客流不断,说来我也是赚大了。”张康说着就斜睨了京城首富万元宝一眼,因笑道,“不过谁也比不得京城赫赫有名的万元宝万爷慷慨大方,竟然连听雨小筑的十二雨也都借出来了。”

“渭南伯说笑了,我算什么万爷?再者,这么大的热闹,我怎么能不来?只可惜我手底下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厨,既如此,当然就只有让各位姑娘们来助兴一番,凑个热闹了!”

纵使是今天这一大群商人以及会首当中毫无疑问的第一等人物,苏州首富华家的当家华四爷,此时见万元宝满脸堆笑地和张康说话,他却知道自己和万元宝仍有差距,不是家族实力差距,而是苏州过江龙和京城地头蛇在人脉上的差距。

所以,他深知此时绝对不是自己贸贸然凑上去表示亲近的时候。果然,下一刻,他就看到张康甚至用极其熟不拘礼的态度握拳在万元宝肩膀上捶了捶:“你这无孔不入的老鬼,既然十二雨来了,附近有这么多人来看热闹,那边搭起的大戏台拉上幕布围上,让她们演起来。”

张康犹如半个主人似的吩咐了万元宝,随即又笑容可掬地对着其他众人道:“各位就请便,反正今日只不过是预演,想要下去准备展位也可以,在这看热闹也可以。”

“要知道,听雨小筑的十二雨登台献演《金陵艳》,也就是从前的《桃花扇》,这可是难得的,往日一旦演出,那可是一票难求,就是达官显贵想要把人请回家去演都不行。毕竟,连皇上也曾经带着永平公主去看过,拍手叫好,这算是在御前过了明路。”

见张康说完这话后,就请了刘志沅和陆三郎登楼,华四爷就先对一旁华掌柜耳语了几句,眼看其匆匆离开,他才跟着前头人登楼。果然,等到了二楼,眼见得楼下幕布围着的戏台上,已经开始演奏起了丝竹管弦,紧跟着便有两个女子登台,他不禁饶有兴趣地打量了起来。

可当他以为她们会献唱的时候,却一下子就愣住了。却原来那并不是他熟悉的各种唱腔,而是……而是抑扬顿挫的大白话!他有些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却只见楼上张康刘志沅和陆三郎也好,其他的会首商人也好,惊讶的只是少数,会心一笑的却是大多数。

这算是哪门子的戏?

同样心中存疑的还有华掌柜。然而,他在底下听到那对白时,还只是意外惊讶,等看到众多围观百姓那饶有兴致的样子,就意识到这种形式在京城肯定不是一两日了,否则不会有现在这样的认同度。果然,他略微转了一圈,就听到了不少议论,其中有些还颇为精到。

“十二雨这念台词比从前强多了。想当初那声音真是绵软无力,如今带着几分铿锵之音,倒是合了南宋亡国之前的氛围。将兵绵软无力,反倒是女子铿锵决绝,实在是妙。”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啧,那是某些文人的满腹牢骚而已,真要是对亡国胸怀不平,自己就应该振臂一呼反他娘的!自己只能坐在酒楼里借酒消愁,却还嘲笑人家歌姬不知亡国恨?呵呵,矫情!”

“兄台说的是,十二雨的这戏,朝中曾有不少人颇有微辞,说什么不合历史,全是杜撰。要我说杜撰也没什么,南宋那些家伙,大敌当前窝里斗,还不如歌姬呢!我曾经因缘巧合跟人去看过从前那全本,那真是精彩。嘿,南宋最后那段日子简直是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说话的这几人明显有学识,所以华掌柜也就干脆站着多听了一会。果然就只听人滔滔不绝地诉说所谓的《金陵艳》取自什么题材,后来又是怎么一个发展,出演的十二雨分别在其中是什么角色……以至于华掌柜分心二用,错过了幕布后头的不少台词。

“总之,听是听不出多大名堂的,得进去看才行!这要是御厨选拔大赛的时候真能进去品尝未来御厨的手艺,看十二雨演的戏,我宁可省吃俭用也要去凑这个热闹!”

虽说周遭百姓对刚刚几人的议论都很感兴趣,但听到省吃俭用也要看戏时,还是有不少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华掌柜却是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意味。

毕竟,寻常百姓也许确实没钱去内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看戏,因为今天事出突然,外城这边有钱有闲的人又少,可等到今日这预热的一天结束后,消息传了出去之后呢?哪会有多少人闻讯而来凑热闹?这得关系到多少钱?

就在华掌柜越想越是心动的时候,他陡然之间听到了一个嚷嚷声:“正宗扬州茶点,皇上钦点扬州御厨……的大徒弟亲自掌勺!煮干丝、清炖狮子头、扬州炒饭……”

没等把这报菜名似的嚷嚷全都听完,华掌柜就慌忙挤出了人群,却只见这兴隆茶社楼下,竟然已经摆开了一个摊位。

说是摊位,比集市上那些一辆推车就算一个摊位的小贩要强得多,因为那周围还摆着好几张方桌,几辆推车上从炉灶、柴火到各种砧板用具一应俱全,一个身材高大的厨子正在灶火边娴熟地翻炒出锅,周围顷刻之间就聚集了好些人。

毕竟,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情况下,香气四溢的美食比起美人演戏要吸引人得多。

而见此情景,华掌柜却是心里咯噔一下,尤其是看到就在那大厨背后得意洋洋抱手站着的芦柴棒于会首,他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被人抢了先。

于是,他没工夫再去管什么听雨小筑十二雨的奇怪戏剧,天子脚下京城人到底是什么心思,他只知道,苏州会馆已然落后了扬州会馆一步,要再落后就完了。

这沧州建港的事情虽说已经有眉目,但还没有彻底敲定,要是连现在这样公开的制度之下,他们苏州人还不能往御膳房送一个御厨进去,那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家乡父老?

于是,当张寿带着萧成和小花生这两个小家伙来到兴隆茶社附近时,就发现比起他昨天在这招待宋推官和林老虎时,人流量陡增了二十倍都不止。甚至在离开还很远的时候,他都能听见那边厢如同叫卖似的巨大喧嚣。

“扬州特产水晶肴肉!”

“姑苏美食肠肺汤,十文钱一碗,只要十文,平民美食,贵族滋味!”

“山东孔府菜,让你品尝圣人赞不绝口的手艺!”

小花生已经快把眼珠子瞪出来了。他早就听老咸鱼说过这所谓御厨选拔大赛,本来只以为也就是走个过场,其实早就选定了相应的人,可现在到现场一看一听,他就觉得一切颠覆了自己的想象。竟然能办得这么盛大,这么热闹?

一想到这又是张寿建议的,他忍不住往旁边瞅了一眼,可没等到张寿的回答,随着不断前行,却等到了前头一个异常软糯的唱词。虽说他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唱腔,却还是听得差点迷住了,不由自主就往前挪动着步子,甚至不知不觉就越过了张寿。

见此情景,张寿已经彻底相信了自己最初的判断。

怪不得小花生之前在萧家失口把唱戏两个字说了出来,而后他说起有戏班子过来时,人也表现得兴致盎然,原来是个戏迷。然而,在如今这个年代,戏子素来被视作为贱业,就比如此时在内中台上表演的十二雨,如若换成十二个良家闺秀,只怕会激起轩然大波。

小花生要是真的对这一行感兴趣……他倒无所谓,老咸鱼会不会气得把这小子打死?

张寿心里转着这无稽的念头,浑然没注意自己须臾就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焦点。

平日他出行,并不怎么喜欢去人多的地方,逛街的次数也不多——而且那时候常常有朱莹相伴,朱家那护卫呼啦啦一围,别人就只能远观,可如今阿六牵着马不知道上哪去安置了,他身边除却小花生和萧成,就是杨好郑当,几个半大孩子全无威慑力,哪里还能震慑得了人?

于是,别说大姑娘小媳妇,竟有几个汉子见他容貌,不由得彼此对视一眼,随即悄悄凑了过来。眼见一群女人们正在那贪看这清俊少年,其中一个汉子就陡然轻喝道:“好你个逃奴,老爷遍地找你都好多天了,你还敢出来招摇过市,上,把他拿下回去向老爷请赏!”

就在他话音刚落之际,一旁兴隆茶社高处却传来了一声笑:“哟,张博士也来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无不可对人言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贵子……第八百零二章 不轻狂,枉少年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钓到了好大一条鱼……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儿当自强第八百一十七章 废物利用第四百一十七章 谢生婚否,会馆吃客第一百章 二进制?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愿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贵子……第两百二十九章 理直气壮第九十五章 葛氏术语手册第五百七十六章 妖法……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钓鱼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为人父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六百六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陆猪头第八百二十章 学习使人进步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五章 说好的退婚呢?第六百一十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术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寿第七十八章 薪火传承靠阉党?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妆和迎亲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来谈谈心吧第六百四十七章 万钧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八百八十章 劫后第两百二十七章 说来就来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劳任怨老黄牛第五百五十六章 变味的大考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够分!第二百七十五章 打探和分班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时代和坏时代第八百六十七章 准女婿登门第二百五十七章 忍无可忍第四百七十二章 录取和升留级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九十一章 太祖题匾藏密卷?第一百七十五章 原来如此第两百一十四章 你儿不如我儿,他爹胜过我爹第二百三十六章 字付张卿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点进司礼监和领袖潜质第五十四章 青莲纱衣,利益均沾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语的境界第两百零一章 脏兮兮的小鬼第四十章 师徒闹翻?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六十九章 “二”少爷第两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状?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二十八章 激将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陈仓第一百零六章 寻人司礼监第一百一十二章 请君再上轿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罗网的陆尚书第五百八十五章 谁难倒了谁?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头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老师是正人君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间运行之理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后第一百零二章 礼遇和麻袋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师第一百五十九章 谁家千金慕贤郎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养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趋利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课题的代斋长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觉得你样样都好第五十一章 救错人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咸鱼发威,赏钱开路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乱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气新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时有个和尚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觉得你样样都好第六百九十八章 穷追猛打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宽和后患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试吃?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发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状,叹苦经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婵娟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罚站的小伙伴第八百六十七章 准女婿登门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点进司礼监和领袖潜质第四百九十章 将嘴贱进行到底第八百四十章 张生借书说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谈第二百八十八章 乔迁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