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

孔门七十二贤中,公冶长并不是特别引人注意的一个。唐时就追封他为莒伯,到宋时又封他为高密侯,从祀孔子,本朝太祖虽说在封先贤的时候相对谨慎,甚至一度连诸子百家当中老庄墨等等也全都加以祭祀,但到了太宗之后,老庄墨等诸贤别祀,公冶长却成了公冶子。

而这位最大的能耐,除却神乎其神的能够听懂禽兽语言之外,便是终身治学,不出仕于诸侯了。数百年之后,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马迁,也用过子长这个表字。

至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多少人起过这样一个表字,那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而元和二字,正如葛雍解释得那样,亦是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不管是哪个表字,隐隐都点着张寿名字中的这个寿字。然而,反反复复念着这两个表字,张寿最终抬起头看着葛雍,坦然地回绝道:“这两个表字都很好,但是不适合我。老师,我这个人看似翩翩君子,但我其实很固执。看似不求飞黄腾达,其实却有自己的理想。”

“我是求稳,不求激进,但我绝不是为了求一个顺和,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只求心安,不求他人认同,但如果有陆三郎张琛这些人认同我,有三皇子四皇子这样的懵懂孩童信赖我,那么我也不会怕事,会尽心竭力为他们遮风避雨。”

“我那未曾谋面的父亲和母亲给我起了这个寿字,我也确实希望能长命百岁,和亲朋好友长久相伴,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我不怕刚则易折,我也不怕众口铄金,虽不求青史留名,可我来过这世上,便要问心无愧,尽力留下我的痕迹。世人认同也好,诋毁也罢,关我屁事?”

葛雍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是一个受到无数女子追捧的美男子,大袖飘飘,凤仪无双,即便年纪大了,却也是个让朱莹见了都非常仰慕的帅老头。

虽然自视很高,但对比张寿如今这如日中天之势,他还是不得不觉着,无论容貌风度,以及这仕途起步的势头,以及在算学上的成就,张寿都比他当年更强。

可是,他年轻的时候那是个一点就炸的爆炭脾气,所以他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张寿这温吞水似的君子性格。

可现如今张寿这一句关我屁事,他却顿时乐得眉眼放光。非但没有生气,他反而还大力拍了拍张寿的肩膀,兴高采烈地叫道:“好,我就生怕你成天被人叫做竹君子,于是成了温吞水,失去了锐意进取的心思!”

“当父母的求子孙福寿绵长没错,但为了求福寿绵长,变成了缩头乌龟,那就没意思了!”

他说完也不看张寿那错愕的表情,来来回回踱了几步,竟是沉声吟道:“‘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左思这首咏史,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那时候只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拂衣而去,隐居山野就是了,人生在世,何必强求飞黄腾达!等看到苏东坡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之后,更是惊为天人。可也就是前些年,我才体会到,为何左思也好,苏东坡也罢,能留下千古文名。”

“我这仕途虽说稍有波折,但无论英宗还是睿宗,都算是很难得的明主,我即便因为那等性格四面树敌,却一直都被他们护得好好的。既然没有那等被贬又或者闲置不用之后愤懑却又不得不强求豁达以心安的心境,就做不出那等流传千古的诗。”

“你看看我那些在世间流传的诗,就能发现,那都是四平八稳的富贵气象,盛世风格,可写富贵气息,再好能好得过‘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我也就只能写些《生查子》那样的,‘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可就算如此,我自忖平生,却不曾和光同尘!”

说到这里,葛雍就转身正视张寿,恰是满脸轻松。

“我不算什么大儒,也不算什么名臣,认真说起来,我大概是本朝大臣当中最精于算学的,是精于算学那些人中官做的最大的。至于什么七元及第旷古烁今,呵呵,那是托我家老祖宗的福分,朝廷希望树立一个榜样而已。”

“所以,我收学生很挑,不喜欢那些装着一脸君子的家伙,也不喜欢那种满口仁义礼智信的家伙。你是算学资质好,在小村里还不忘为人启蒙,我才忍不住收了你,就连这表字,我也希望能给你想一个最贴切的。刚刚那两个确实不错,但你说得好,都不适合你。”

葛老太师目光炯炯地看着张寿,一字一句地说:“我打算送你表字九章。张寿,你自己觉得,你可担得起吗?”

张寿一下子愣住了。算经十书当中,《九章算术》一直都被誉为最重要的一部,直到后世还常常有各种卷子从中抽取素材作为考题。

而《九章算术》之外,屈原的《九章》那也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而在除却这第二个九章不提,天子冕服上还绣着九章呢,就连朝廷最重要的军旗上,也有九章纹样。

这两个字要是作为自己给自己取的别号,倒还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可作为表字的话……他这位老师还真是不怕人在背后议论啊!

然而,想想刚刚那两个中正平和的表字,再想想此时这意味深长的两个字,他最后不禁笑了起来:“老师既然敢送我如此表字,我又怎么能说担不起?”

“哈哈,好,我果然没看错你!”

葛雍顿时眉开眼笑,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他抬头望着这座改建得差不多的建筑,竟是沉声说道:“已故奉直大夫及宜人,令郎张寿业已成人,今我赠他表字九章,愿他如屈子一般无畏,能把流传至今的算经推向一个新高峰。”

“九乃数之极也,和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章字与张姓同音,但愿尔等在天之灵,能保佑你们这个好儿子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见葛雍竟是对着大门抬手肃然一揖,张寿一阵错愕之后,不禁异常感动。即便是自己从未谋面的那对夫妇还活着,其实在年纪上也完全是葛雍的晚辈,就和如今一旦看到葛雍便喜不自胜的吴氏一样,他们恐怕也会对着这位名声远扬的葛老太师毕恭毕敬。

可如今他们是逝者,葛雍这一礼,是生者对逝者的礼数,而不是师长对学生父母的礼数。因此,等葛雍行过礼后,他亦是肃然答拜,完全没有往日对待礼节的敷衍。

毕竟,里头那位张寡妇在实质上给了他第二次人生重来的机会,而葛雍则是给他附加了一层最硬的背景——相比赵国公府的未来乘龙佳婿,帝师的关门弟子这一重身份,着实为初到京城的他提供了无穷的助力。

更不要说,葛雍还替他挡掉了一大堆怀疑,单单为此,这样一个老师便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

葛雍接受了张寿的回拜,这才上前把人搀了起来,却是扶着张寿的肩膀使劲按了按,这才神情复杂地说:“你有了表字,从今往后,我就该叫你九章了。你出身寒门,却因缘巧合卷入了十七年前那场最大的纷争,由此和赵国公府,和皇家结缘。”

“你的身世不知道被人查过多少遍,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所以哪怕没有莹莹喜欢你,就凭你这资质才学,我也愿意收你这个弟子,至于别的那些,我葛雍不在乎!我其他那些学生,收进门的时候少说都二三十岁了,哪个不是带艺投师?”

“更何况,你又不是宣扬那些故弄玄虚的东西,而是货真价实地带来了比九章算术更成体系,更循序渐进的算学。我这个老师更是托你的福,出了一大堆的书,害得我现在一见到褚老头就被他嘲讽,说我是盗用学生著作的斯文大盗。”

张寿顿时有些汗颜。他想了又想,最终低声说道:“其实,我那天在国子监讲学的时候,提到了西方在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两位算学大家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其中欧几里德曾经有一部著作《几何原本》,老师那《算学新编》之中,不少定义便是从此而来……”

“哦?”葛雍笑了笑,没再嘲讽张寿事到如今还口口声声说那算学新编是他的,眉头一挑就开口说道,“那你回头把那《几何原本》拿来给我瞧瞧?”

张寿只是给葛雍打个预防针——毕竟即便蝴蝶翅膀扇啊扇,就凭西方传教士的无孔不入,说不定已经有读过几何原本的传教士随商船抵达大明了。这些人现在是语言不通,但天知道那些精通多种语言的传教士在多长时间里能学会中文?

最重要的是,葛氏算学新编中他所用的符号体系,那完全是从太祖年间就开始推广的阿拉伯数字以及拉丁语符号体系,那些传教士兴许看不懂中文,但那些算式他们却肯定能看得懂。虽说这些传教士在大明人微言轻,但他还是要先未雨绸缪一下。

可如今葛雍问他要《几何原本》……他上哪给这位老太师找去?《几何原本》的真正原本早就失传了,而在后世重新编印成的书,也绝对不是一般人会去看的,因为相比成体系的数学教材,这玩意就和《九章算术》一样,大多数人顶多是翻翻而已。

更何况他其实也就翻过一点点……当然那时候是为了在讨厌的人面前吹嘘,把人说到一愣一愣掩面而走才算完……

因此,张寿只能硬着头皮小声说道:“我就是看过一次,很多内容都记不大清楚了。至于书,我手头也没有,老师如果想看,大概要让天津广州等通商口岸注意可有外国和尚,就是那些信教传教的西方人是否有携带。那本书的希腊原版应该叫做《Στοιχε?α》。”

见自己那很不标准的希腊语发音把葛雍说得眉头大皱,张寿又改口道:“据说元朝用的那些回回人,也曾经翻译过此书,名曰《四季算法段数》,总共十五卷,但是否真的是此书译本却很难说。毕竟那时候天下大乱,这些东西都说不定散佚了……”

没等他把话说完,葛雍就兴高采烈地一捶巴掌道:“那就省事了!太祖皇帝当年在打下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京城之前,早早派人潜入皇宫,就是为了保住藏书库。现在的古今通集库中,里头的元书非常全。既然有这么一个名字,我回头就让人去查……不,我亲自去查!”

见葛雍撂下这话,竟是兴冲冲地转身就走,张寿不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有道是,一句谎话需要无数谎话来圆。这年头英语还是个小语种,就连法语都没流行到哪去,甚至西班牙距离成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还差挺多,拉丁语才是这年头所有传教士和贵族通用的语言。所以,几何原本在译成阿拉伯语之后数百年,也就是译成了拉丁文本。

问题是拉丁文的几何原本送到他面前,他估计顶多能看懂部分算式,剩下的他也看不懂!

只希望那后世为了唬人而查到的某些讯息真能起作用,至少如果在古今通集库中找到那《四季算法段数》,而那如果就是几何原本译本的话,葛雍大概就不会揪着原版不放了!

既然葛老师自顾自先走了,张寿就派了阿六去赵国公府,把葛雍起的这个表字告诉一声朱莹。结果,当吴氏回到张园的时候,那自然是喜气洋洋到了极点。而正巧刚回到张园门口的蒋大少趁机上前对吴氏寒暄行礼,打探了事情原委之后,他自是连声恭维。

住在张园却没得到什么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蒋大少却一直表现出了十分风度,今天他这第一个恭喜,吴氏看他就万分顺眼。只比蒋大少大个十岁的她理所当然摆出了长辈的关爱态度关切了几句,听蒋大少在面前提起纺织之事,她一时兴起,就笑了起来。

她随口说道:“我听阿寿说过,如今的新式织机虽说快,但还是比不上纺纱的速度。我从前在乡下看到过水力磨面,我琢磨着,如果运用水力,能不能也一样推动织布?”

当吴氏带着蒋大少到书房见了张寿提及此事时,张寿顿时以手扶额。未婚妻朱莹已经在想着打造团队和班底了,他这一贯老实厚道的母亲,更是想到了水力织布机!

第七百章 难题不留白第五百八十六章 请君入瓮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战国子监第五百九十九章 适可而止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愤和蹭饭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向往天空的燕雀第四百一十章 来考九章堂吧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赶集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刚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乱第六百四十一章 闹洞房的熊孩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百八十三章 谁爱嫁谁嫁!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六百二十四章 卖好,将军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时光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乡遇老乡?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课了!第六百零六章 一个都不靠谱!第七十四章 葛氏语录新编(上)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陆猪头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陈仓第四十二章 装睡原是装糊涂第五百三十二章 虚怀若谷求教忙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虚的小贩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懒和猜测第三百九十三章 别把钦使当二小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惊走第七百五十三章 赏赐和贺礼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六百零六章 一个都不靠谱!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缘天注定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礼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敌人就是渣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四百四十章 兴隆茶社的预热日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七百零七章 夜无澜而晨惊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师常背锅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波度尽生辰到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二百七十一章 儿女亲家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二百九十章 举一反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卖好,将军第六百六十九章 责以大义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恶讯第八百五十四章 馊主意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剑!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钱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词话第六百二十二章 决意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裂,负荆第四百八十二章 蹭住、声势和敲竹杠第二十四章 颜值即正义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错能改陆尚书第七百二十八章 识诈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贵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礼监的底子,纷争的源头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柜最轻松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别要钱!第九十二章 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四百八十二章 蹭住、声势和敲竹杠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床气第六百九十九章 丧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两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压力大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讲学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风扫落叶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缘天注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群臭皮匠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奇葩,送礼第六百六十章 惨不忍睹第六百零七章 没钱没势,思路清奇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踪和会面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对头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严,师之惰第四百八十二章 蹭住、声势和敲竹杠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难记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请”来的客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启智第八百一十八章 家庭教师第五百三十七章 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