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书和借书

事实证明,食物这种东西,永远都不用嫌太多。虽然饿了一早上的御前近侍们在贴完榜单后,大吃大嚼,那些热气腾腾的早点却也只不过消灭了一大半,但剩下的食物依旧有去处。因为众人就只见花七那竟是如同传说的饕餮一般,一口气消灭了至少十人份的东西!

而紧跟着,御前近侍中无人不认识的阿六从国子监出来,又消灭了十人份……于是,今天没能做成生意的小摊小贩们,剩下没卖出去的食物,也就差不多清空了。

当这些小本生意的摊贩们上来千恩万谢外加套近乎的时候,花七却回避了众人打听自己来历的问题,笑呵呵地和人说起了家常,临到最后,他就咳嗽了一声。

“好了,这会儿天光大亮,你们再占住这成贤街做生意,实在是不好看,都散了吧。虽说没见着太子殿下,但这辈子难得和太子殿下这么近,说出去也是一桩佳话,不是吗?都去好好宣扬宣扬太子殿下驾临国子监的事,给咱们太子殿下扬扬名!”

几个大胆过来说话的小摊贩你眼看我眼,最后那当然都是一口答应,至于其他不敢过来的,也都把这话记在了心上。而花七更是耐心告诉了他们,今天贴的这都是什么榜单,太子殿下把监生都拎进去训诫又是怎么回事。总之,和蔼可亲,就像是个寻常邻家老叔。

任凭是谁都看不出,这位衣着整齐,面上含笑的老叔,不但已经五十了,还是绝代凶人。

阿六见惯了花七凶神恶煞的一面,此时见人笑眯眯地和一群小摊小贩唠嗑,他反而觉得极其不习惯。然而,别人却不知道花七那到底是何等凶人,此时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回到赖以活命的推车前,收拾炉子,互相打招呼告别,推车……顷刻之间,成贤街就再次冷清了下来。

见四周围彻底安静了,那些黑氅汉子又已经退到墙根底下去守榜了,阿六若有所思地皱了皱眉,随即却一声不吭就往国子监里走。倒是花七憋了老半天没见人发问,此时忍不住笑骂道:“你小子就没什么想问的?”

“没有。”阿六仿佛丝毫不觉得自己直接把天给聊死了,但是他不用回头,也知道花七这会儿是什么表情,当下就轻哼了一声,“就算你想吸引人过来,人也不会来得这么快!”

“哦,不信这些家伙传话的速度?要不要和我赌一赌?”花七轻轻搓着手指头,一脸的狡黠,“要是回头太子殿下和张学士他们出来时,这里已经有人闻风而至,你就输我一百贯?”

“没钱,不赌。”阿六鄙视地扫了一眼花七,头也不回地继续往里走,直到了那大学牌坊底下,他这才哂然笑道,“你连太子殿下都敢骗过来,更何况是其他人?”

这一刻,墙根底下那些眼观鼻鼻观心,装作自己不存在的御前近侍们,不由得齐齐陷入了惊悚。

他们听到了什么?今天太子是被他们的新任顶头大上司给骗来的?这消息如果传出去,人会不会吃不了兜着走,能不能达到把这个心狠手辣的家伙撵走的目的?

花七没好气地搓了搓脸,却丝毫不在意阿六在人前道破自己的这一设计——毕竟,他昨夜夤夜造访张园,却是对阿六把话说明白了,而撺掇四皇子去鼓动三皇子之后,却也去乾清宫中留了一张字条给皇帝。

他很清楚,皇帝也希望三皇子多多出现在公众场合,多多表现出身为一个太子的见识和担待。而三皇子今早能顺利出来,就说明他这撺掇顶多在事后被皇帝骂一顿。

而眼下花七很有自信,堂堂东宫太子带着众多讲读官莅临国子监训诫监生,再加上外头这长达几千个人的排名表,哪怕那些小摊小贩未必会把这件事的所有细节宣扬出去,甚至会以讹传讹,但也必定会在短时间之内吸引来第一批人。

他当然不希望三皇子也和这些小摊小贩一样,被匆匆赶来的太庞大人流直接堵在国子监回不去。总要有人恰逢其会,有人失之交臂,这样的故事方才会流传千古。

虽然有所预计,但花七还是错误估计了三皇子这一行人在国子监中停留的时间。

满是灰尘的见贤阁,就连岳山长和肖山长这等不愿意过分得罪国子监学官的外人都实在是看不下去,一时摇头叹息。

而翰林院那些心里有数的学士们哪怕很想三缄其口,可当张寿轻飘飘地说这藏书阁尘封也是由来已久,不能都怪如今的一众学官,他们便一下子醒悟了。

如今这些大小学官们的前任,甚至前前任,不少都还在朝中,当年是祭酒和司业这一级别的,如今有人已经赫然跻身内阁,有人已经赫然一部尚书乃至于侍郎,在太常寺大理寺光禄寺担任正卿的,那也很不少,就连当时品级低微的博士们,眼下也已经有不少仕途正好。

相形之下,如今国子监的这些学官们却是举步维艰,身上背了不少恶名,不把责任推在眼前这些学官头上,难道还要推给他们那些正如日中天的前任甚至前前任们?

庆幸今天那位素来说话不好听的太子詹事刘志沅刘老大人不在,身为翰林院掌院学士,隐隐作为东宫讲读官之首的孟学士立刻率先把这件事给定了性。

“见贤阁竟然颓败成这个样子,实在是有违太祖皇帝当年设立此地的本意。如今外城兴隆茶社附近那算经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动工,日后据说还会设立借阅室,供人借书阅读抄录。堂堂国子监藏书阁,若是连这等民间筹资建造的地方都不如,岂不是笑话?”

“如此管理不善,确实是可悲可叹!看看这些书,朽坏的朽坏,充数的充数,就连书架似乎都已经被虫蛀了……”

另一个接口的侍读学士满脸激愤地评价到朽坏的书架时,陡然就住了口。

书架这种东西不可能没事就换,往往是沿用十几年甚至更久,一个不好就要把周祭酒他们的前任给牵连进来。

他立时痛心疾首地改口道:“这样的藏书阁,空有其表,其实难符,实在是可惜啊!”

见一众人等无不争先恐后地落井下石,刚刚还“雪中送炭”的张寿就闭嘴不言了。他已经很“厚道”地帮助国子监的学官们推卸责任了,可最终别人不帮忙,他有什么办法?

难道他还要因为,自己曾经是国子监的一份子,于是不计前嫌继续帮人说话?他可不是那样以德报怨的好人!

眼看周祭酒摇摇欲坠,罗司业牙关紧咬,剩下的学官们不是面如土色,就是面色激愤,三皇子最终沉声说道:“这见贤阁的事由来已久,孤也知道,不能全都怪大司成少司成以下诸位,但如此景象,难道不是这些年国子监日渐式微的原因之一吗?”

“此事孤会上奏父皇,一来汰换藏书,二来修缮见贤阁,三来择选妥当人主持此地……”说到这里,他突然一顿,随即转头看向了自己身后的诸位讲读,但目光很快落在了张寿身上,“老师,这藏书阁如何正常运转,你可有相应的法子?”

在三皇子那炯炯目光下,张寿就悠悠然走上前,随即笑了笑。

“臣听说,民间多有藏书大家,藏书楼一盖数层,占地广阔,藏书数以千计乃至于万计,内中管理严格,然而,往往却有规矩,三代以内嫡系男子方才能够进入,女眷一律隔绝在外,外人更是欲求一观而不可得。藏书再多,受惠的甚至连一家一姓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其他。”

“所以,见贤阁这样的藏书阁如今变成这样子,顶多只能说是管理不善,还请太子殿下不要苛责太甚。”

见自己说到这里,包括岳山长这样对他还算熟悉的人投来了诧异的一睹,其他人则是满脸不可思议,尤其是国子监那些学官们,那更是面色复杂微妙到了极点,张寿就随和地笑了笑。那笑容配合上他出众的仪表,显得非常温暖人心。

“说到底,那是因为藏书阁这种名头,本来就注定这些书只能束之高阁,而不能真正起到作用。既然真正的古籍善本,全都存在了宫中的古今通集库,那么这国子监藏书阁中都是些什么书呢?我刚刚随便翻了翻,发现也就是诸如四书五经以及各种集注之类的。”

“既然不是需要郑重其事收藏,不能让一般人翻阅的珍本,那么与其让见贤阁继续空关朽坏,何妨把这儿变成监生们可资利用的书籍借阅室?这儿的书籍一一甄别之后,汰换已经朽烂的书,重新购进那些监生必备或者常用的书,哪怕坊间热卖的时文集子也好。”

“然后,把书目一一列出来,然后加以编号,悬挂在墙上,作为借阅的目录……”

张寿气定神闲地说着现代图书馆的种种借阅规则,这种犹如信手拈来似的从容,之前被皇帝召来京城的三位书院山长在聚精会神一边听一边想的同时,心情不由得都是沉甸甸的。

虽说他们的书院也都有针对普通学生的各方面扶持,老师也会偶尔借书给看好的学生,但书院固然有真正的藏书阁,却也同样不是针对普通学生开放的,甚至连普通老师都未必进得去。毕竟,藏书阁对于很多书香世家来说,是底蕴,对于书院来说,也是底蕴!

而张寿所言的这种书籍借阅室,便是把藏书阁下降到了市井书坊的水准,当然,不会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传奇话本甚至艳情书。但市井书坊大多是纯粹为了盈利,绝不会允许寻常人没事站在那看书,当然更不用说抄书了!

而张寿在侃侃而谈说完了图书馆的设想之后,他见周祭酒和罗司业那面色分明很不好看,他就淡淡地说:“如果大司成和少司成觉得这有违国子监藏书阁的初衷,那么见贤阁一半藏书,一半借阅,那其实也可以。而且,书只能在现场看,不能带走,也可以减少损毁。”

“而由于借书要登记,于是就能定期统计哪些书是监生真正急需的,原本只备一本,之后就可以采购更多本。这对于那些印书的书坊来说,也可以视作为一种书籍满意度的调查。”

张寿顿了一顿,随即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调说:“须知陆祭酒亲自募资建造的那个算经馆,他打算把家中珍藏的一些古籍善本捐出去供书坊排版印制,若是印出来,届时那里将会有不少市面上几乎难觅踪迹的书。预计在算经馆开放最初,将会有各类书籍超过三百种。”

“而再算上那些卷数多的套书,大概总藏书量能有个几千卷吧。”

他随口说出了一个让四周众人登时鸦雀无声的数字,随即又笑着说道:“当然,赵国公府对这种能助学的好事也非常支持,太夫人和赵国公以及夫人全都表示,他们愿意拿出家中古籍善本,挑选合适的来排版印制。如此一来,读书人就有可能看到市面上没有的书。”

前头说国子监可以改建借阅室供监生使用,后头却突然词锋一转,说到了陆绾的算经馆,这要是在场众人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就枉为这年头的精英了。

可想而知,出身富贵的人兴许还能抵抗一下这样的诱惑,那些出身贫寒识文断字,却苦于没有更多阅读途径的读书人们,怎能不趋之若鹜?张寿当初可就有一篇借书说流传在外!

三皇子没有去看那些面色各异的人,他一把拽住满脸兴奋的四皇子,把人拖到自己身后,这才轻轻点头道:“老师所言这借阅的法子确实很有道理,孤回宫之后,一定会好好禀报父皇。若是真的可行,这不啻为一桩造福千秋的好事。”

第四百四十一章 诬良为贱的惯犯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裂,负荆第八十二章 卤煮和高薪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记仇熊孩子第两百一十二章 无趣和有趣第六百一十二章 这个位子,你来坐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题发挥和算经馆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赶集第二百八十章 师生反目第八百八十章 劫后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夸,乡音第八百三十章 高丽留学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闲人不闲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挟持者第一百五十九章 谁家千金慕贤郎第七百二十三章 软硬兼施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贼探讨学术问题第七百九十七章 求知若渴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异心第五十九章 乡下小郎君进城第八百一十章 交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谁难倒了谁?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惊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镖船第八百二十二章 委托“理财”?第二百三十八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三百四十二章 谁人不解风情?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云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惊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饱腹,织者无寒第两百二十七章 说来就来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灵犀第五百三十二章 虚怀若谷求教忙第四百九十三章 别多一分钱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时代和坏时代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愤和蹭饭第二十九章 纷至沓来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娇,群贤荟萃第五百一十八章 为什么?赔礼呢?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云第六百五十六章 视察公学的大宗正第三百六十九章 闲人不闲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进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缘天注定第一百七十章 空心汤团第四百三十八章 绊脚石须除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严师第五百二十五章 传话请讲学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面的世界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儿当自强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报仇,从早到晚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风报信的大小姐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闹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二百八十八章 乔迁见闻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谬推演第六百六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五百零五章 题海无涯,陪衬难当第两百一十三章 天子赐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败家子的境界第一百五十九章 谁家千金慕贤郎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烦的天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后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柜最轻松第三百二十七章 调研,升堂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给你了第八百三十章 高丽留学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贤母孝子恶尚书?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师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数理气自华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热第八十二章 卤煮和高薪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罚站的小伙伴第两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来软的第七百八十九章 谁干的?第四百九十章 将嘴贱进行到底第四百八十九章 办学办报,出人出钱第八百六十章 威吓第八百八十二章 余韵第五百八十八章 秋后算总账?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五百四十九章 抢先报喜讯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累……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敌人就是渣第九十五章 葛氏术语手册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