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

当张寿这一天上午的习题课和全新内容一同讲完时,恰恰好好就到了午饭的时辰。他并不是一个好老师,并不习惯于反反复复地讲,所以之前在九章堂选拔学生的时候,他先用笔试,再用面试,亲自一个个考校过众人的思维能力,至少确保了自己的学生不是木鱼脑袋。

然而,奈何陪太子读书的并不仅仅是九章堂这些人,还有半山堂的张大块头两人,以及国子监出身的六个监生。哪怕就连下过一番苦功夫读算经的张大块头,想要跟上进度,那都是痴人说梦,更何况其他人?

所以,当下课时,张寿看到面前那几张了无生趣的脸,就若无其事地笑道:“术业有专攻,尤其是算科,天底下真正擅长的人本来就凤毛麟角。你们奉旨侍奉太子读书,能因此对算学开窍的人,那是天赋异禀,若是听不懂,也不用勉强。”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会加减乘除,看得懂账册,能懂得记账,这就足够了。”

张大块头原本还曾经暗自发誓要报考九章堂的,几次课上下来已经快气馁了,此时听张寿这一说,他见别人都不吭声,就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师,既然您说只要懂一点皮毛就够了,那为什么还要讲这么艰深的东西?太子殿下学那么多算经,难不成将来还要去做学问?”

张寿顿时笑看了一眼听到这话后明显愣了一愣的三皇子,这才正色说道:“你们都知道,我不懂天文星象,而葛老师的《葛氏算学新编》,也都不涉及到这样的内容。”

对于张寿依旧把算学新编归于葛氏,齐良面色有些微妙,而其他不少人也都心领神会。时至今日,《葛氏算学新编》的真正作者,很多人都已经了然了,那不是葛雍,而是张寿!

其他算经上都常常有涉及的天文星象,《葛氏算学新编》中那是完完全全没有,这完全不合葛老太师天文星象大家的名声。可如果这不是葛雍的著作,而是张寿假托老师的名声所著,那就非常合理了。所以,哪怕葛老太师已经公然承认,外间依旧没有太多的诋毁。

那位出自名门,历事数朝,自己还是帝师的元老既然已经挑明,而张寿更是当众解释清楚之后,谁嫌脑袋太硬,非得死死揪着那位老太师不放?不怕皇帝雷霆大怒?

因此,张大块头继续充当活跃气氛的角色,连连点头道:“我一直都想考九章堂,所以特地去和人打听过课程,听说不但课本里没有,老师在九章堂也从来都不讲天文星象的。”

“所以,我就是想破除算学只能用于天文星象的老观念。”张寿笑了笑,随即泰然自若地说,“算学是一种工具,并不是只能用于天文星象这些很容易和谶纬之道联系起来的东西。当然,那些很复杂的计算公式之类的,也许你们在离开九章堂几年之内,有人会全部忘掉。”

“但是,那些在解答难题时循序渐进,步步推导的思考方式,却是你们真正收获的东西。日后,也许你们在面对某些复杂的局面,需要抽丝剥茧的时候,如今学到的这些思考方式会派上用场。当然,我并不希望你们辛辛苦苦学到的东西,日后却只变成了一种思考方式。”

说到这里,张寿就笑了:“算学博大精深,我现在教给你们的只是入门的钥匙,你们当中,也许有人能有资质走得更高更远,把算经推导到比所谓天元术四元术之类更艰深的地步。要知道,读圣贤书做学问的人,也许没人能够胜过当年孔圣,但是……”

“学算经的人,却总有那么一两个出类拔萃的,必定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那片前人从来没有抵达过的秘境!有朝一日,我希望你们中间,有人能提出前人根本无法想像的问题,归结出空前的理论。而剩下的人也不必气馁,因为你们学到的本就是文字领域外的真理!”

“这些真理,能够让你们的思路更缜密,更敏锐。而你们将来的道路也未必会局限于算学,你们也从实验中看到了万物运行中蕴藏的真理,所以,在算学之外,更有物理、化学、医药、生物……有许许多多等待你们去发现的真理……”

张寿知道,自己现在教几十个学生,其中能真正有所成就的,也许不过十分之一,而有突破性大成就的,兴许都未必有一个,刚刚这番话完全是鸡汤。

毕竟,学习这种事,真的是需要天赋的。但是,所谓天赋,却也需要足够适合的环境才能完全显现。

否则,为什么清朝数百年间也没出现什么旷古烁今的科学家,就连出类拔萃的都没有,可在晚清国家遭受那样的苦难时,一大堆青年远赴海外后,不但造就了一大批建国元勋,其中还涌现出一大批在科学界也同样堪称顶尖的人士?

时势造英雄还有一重含义,往日被统治者压制的思想抬头,普通人突破桎梏,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接触到往日绝对不可能接触的知识,那便如同干涸的海绵吸水一般,所有的天赋都绽放了出来。不是旧体制下没有人才,而是因为旧体制压制不为他们所容的人才。

张寿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很好的老师,毕竟,他现在的教材和习题都是根据记忆而来,虽说他那记忆里的这些知识确实有条有理,但他从前的工作和老师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他在讲授某些知识点的时候……那真叫一个简单粗暴,布置作业的时候也一样粗暴。

但不论如何,当他的名气越大,地位越高,有可能慕名而来的学生资质和天赋就越好。至于最初的那些学生,他们如果没有别的出路,那就去开办更多的公学,接过他手中的教鞭,

他并不希望一定要用一次开天辟地来变革如今的局面。此时,对眼前这批全天下最不一样的学生灌了一通心灵鸡汤之后,看到三皇子欲言又止,张寿就抱着手呵呵一笑。

“太子殿下,我知道有人也许会担心,如果你一味精研算经,会不会玩物丧志。毕竟,古往今来,有马术出众的太子,有书法卓绝的太子,有身为名将擅长统军的太子,也有擅长画画的太子……这其中很多人都只顾着爱好,唯独忘了身为太子的职责。

“但我相信,你不同,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会最好地约束自己。”

“我这么多学生,你也许不是最努力的,也许不是自制最强的,也许不是天赋最好的……但如果把努力、自制、天赋当成科目,把科目成绩用一到十分的总分来评判,三样加在一块算一个总分,你至少能有二十七分。太子殿下,你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太大的缺陷和短板。”

“但你唯独在性情方面有所欠缺,所以,自信一些,强势一些!不要把自己看扁了!”

听到这里,四周围终于出现了低低的笑声,甚至就连三皇子自己,都忍不住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而笑过之后,也不知道是哪位东宫侍读小声说道:“张学士说的是,太子殿下一向仁厚宽和,确实是很好,但有时候太好说话了。虽说殿下对咱们也素来优容,批假痛快,赏赐也多,可真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万一把咱们宠坏了,回头恃宠生娇闯祸,别人不是会指责您?”

称呼张寿为张学士的,多半是国子监那六位监生之一,可此时人善意地附和张寿,劝谏三皇子应该强势一点,甚至拿自己来举例子,其他人一愣之后,顿时就起了哄。

“没错没错,回头太子殿下你擦亮眼睛,万一有人犯错,您就好好罚一罚,也让人知道,您是恩威并济,并不是一贯宽纵!”

一时之间,你一言我一语,众人或插话,或附和,全都从自己的角度对三皇子提出了劝谏……可张寿细听之后却发现,一群年轻的东宫侍读,对三皇子这位太子确实是发自内心地敬服,因为甚至还有人挺身而出,声称可以拿自己开刀,杀一儆百。

眼见这话题越来越偏,张寿就重重咳嗽了一声,直到刚刚那犹如菜市场一般喧闹的偌大地方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他这才不紧不慢地说:“我劝太子殿下自信强势一些,只是劝谏太子殿下不要过于把人言放在心上。”

“你们这些进言固然有可取之处,但让太子殿下杀一儆百,呵呵,你们这东宫侍读是不想干了吗?别忘了,你们本来就不是终身制的,一月便是一轮换。如果回头自己不争气让别人替换了下去,到时候即便在太子殿下面前痛哭流涕请求留下,那也是没有人情好讲的。”

刹那之间,刚刚其实是想让三皇子对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人,登时面红耳赤,却是谁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而张寿情知这顿午饭已经被自己耽误了时辰,他就笑道:“好了,都别啰嗦了,出去吩咐一声,把午饭送过来。饭后午休消食,下午你们可是还有别的课!”

听到这里,众人方才作鸟兽散。然而,块头最大却第一个冲到门外去叫人的张大块头,却又是第一个冲了回来。他满脸诧异地叫道:“奇怪了,楚公公竟然不见了!”

被张大块头这一提,众人方才发现,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楚宽竟然不见踪影!虽说第一天看见这位曾经的司礼监掌印青衣小帽在太子书案旁边磨墨抻纸,不少人都觉得别扭,但习惯了楚宽那沉默寡言的态度,以及亲自端茶递水的周到之后,他们就渐渐习惯了人的存在。

毕竟,骤然从高位跌到如今这境地,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如楚宽这般依旧处之泰然,彬彬有礼,众人与之相处时,甚至都不会觉得这慈庆宫中多了一个人。而今天人不在,他们竟是直到午饭时,才发现少了这么一个人。

而听到张大块头这话,三皇子稍稍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楚公公去咸安宫给敬妃治丧了。”

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使得偌大的地方一片安静,而最开始挑起这个话题的张大块头,那更是连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就连张寿却也忍不住暗想,楚宽不是被一撸到底了吗,如今去给废后也就是敬妃治丧,那该用什么名义?

莫非是慈庆宫管事牌子?

然而,满屋子正大眼瞪小眼,偏偏没人说话的时候,外间就传来了一个声音:“太子殿下,慈庆宫小厨房那边午饭已经备好了,可要现在送进来?”

如果说刚刚在刹那之间屋子里由嘈杂转为宁静,那么此时此刻,恰是又从宁静转为嘈杂,首先开口嘀咕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大块头:“奇怪了,我刚刚出去的时候楚公公明明不在啊!”而且太子都说了,人是去给敬妃治丧了,这莫非是闹鬼了吗?

别说张大块头,就连三皇子本人也觉得有些惊疑。反倒是张寿见别人正在那面面相觑,他就开口笑道:“楚公公请进吧,刚刚耽搁了一点时间,太子殿下和大家正好都饿了!”

楚宽应声而入,见众人一个个全都盯着他瞧,就连三皇子也不例外,他就面色自若地笑道:“咸安宫那边都是太后身边的玉泉尚宫亲自挑选的老成宫人,很多事情吩咐下去就行了,并不用一直在那守着。慈庆宫又没有新调拨人过来,难不成还要诸位去催饭催茶水吗?”

想到早上这半日课,蒲包里有温热的茶水,课间休息时也和往日一样有茶点备好,所以刚刚他们竟没有注意到楚宽没有在三皇子身边伺候,众人不禁更觉得荒谬。

而三皇子反倒忍不住问道:“楚公公,咸安宫那边真的能离开你?”

“玉泉尚宫已经亲自去了。”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了自己能够轻易脱身回来的原因之后,楚宽又轻描淡写地说,“倒是奴婢刚刚回来时,听说一大早顺天府衙和五城兵马司同时大批人马出动,封了京城两家赌场,以及一户颇有名的酒肆,抓了不少人。”

“哦,听说朱大人还遭了人行刺。”

此话一出,刚刚还稳坐钓鱼台的张寿就登时大吃一惊。就当他霍然起身之际,楚宽就非常善解人意似的说出了结果:“不过太子殿下和张学士不用担心,朱大人吉人天相,逢凶化吉,没有什么大碍。刺客已经落网了,听说是大皇子身边一个姓石的护卫。”

此话一出,三皇子登时想起了前天夜里四皇子那信誓旦旦的话,一时又惊又怒。如果真的是他那长兄身边人心怀不服,于是潜回京城意图搅动风云,那么,父皇也好,他也好,岂不是错怪了四弟?而四弟住在宫外,那会不会有危险?

第三百二十章 赠剑,耿直第七百四十四章 连心第五十一章 救错人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拥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六百四十四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七十三章 谁误人子弟?第一百四十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惊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严,师之惰第六百一十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六百二十二章 决意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婵娟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言不逊引祸来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书和借书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丽贡女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趋利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钓到了好大一条鱼……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骗婚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妖法……第六百七十六章 郁郁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愤和蹭饭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课了!第两百零一章 脏兮兮的小鬼第四百六十三章 奇葩,送礼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音,兄弟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动若雷霆第九十四章 温厚竹君子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说夫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尝后买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踪和会面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八百一十三章 轻松和紧张第八百七十三章 纷纷乱乱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虚的小贩第九章 小先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敌人就是渣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四百七十四章 乌鸦嘴和宋混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恶有报,陆三难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二百九十六章 闲居轶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凑热闹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劳王大头第一百八十章 设套和再发难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头壳问配方第二百三十八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八十六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课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谁爱嫁谁嫁!第四百五十三章 规则是用来歪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五百八十四章 诏告尔字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两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书房第六百八十二章 题海无涯,马蜂窝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联璧合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亲第四百零八章 铁公鸡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六十七章 婚约由来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敌人就是渣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万个为什么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丽贡女第七百章 难题不留白第四百零八章 铁公鸡第四百三十九章 学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鱼脑袋要靠砸第七十三章 谁误人子弟?第四百四十章 兴隆茶社的预热日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九十二章 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气第七百章 难题不留白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波度尽生辰到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群臭皮匠第八十七章 当卤煮开始掉书袋第三百二十七章 观刑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