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飞地(八)

这关节上,丁一压根没理会他,连万安都想得明白,劝着王毅:“公公无须担忧,据学生所知,只怕除了大明第一师和这大明第二师,天底下的军兵,少有不夜盲的,所谓夜间设伏不过是评书上的桥段,特别这样衔尾而追,并无什么风险……”

“人家有大象啊!大象啊!”王毅继续着他的高分贝尖声怪叫。

“世昌接着说下去。”丁一真是感觉和王毅说多一句,都想抽刀而出把这厮砍了。

王越领了命,对丁一道:“这八名学子,也是那杀手无名安排进书院的,不过他们在书院里学习之后,却是不愿再被杀手行会摆布,在审讯之中,他们很快就认清杀手行会的真面目,表示出本就想跟他们决裂的愿望。在清查行动里,有一些漏网之鱼,并没有清出来的,是他们八人指认出来的;并且根据他们提供的情报,学生会同安全衙门的师兄,在南京、通州、京师、宁波、湖州等地,破获杀手行会十数个,擒获杀手行会的主事者七人,钜子一人。”

“钜子?墨家?”丁一不禁这么问道。

“是,他们是从春秋传来的墨家一脉,不知道怎么弄的,竟成了杀手。”王越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墨家本就提倡非攻,若知后人竟成了以杀人为业的杀手,不知墨子当作何念。”

万安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所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至也’,本来他们就有这能力,又不怕死,《鲁问篇》里,说起墨家战死的字眼,向来不少的。原来彼时还与儒学同为显学。后来独尊儒术,他们便成了不能公诸于世的学派,为谋生之故,成为刺客,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并且这一支,也不见得就得了墨家的真传。”

丁一听着点了点头。奸臣就是奸臣,很明显的,王越就是做事的人,万安是做官的人。

王越少年就有才思敏捷的名头,殿试别人做一份卷,他被风吹走卷子。重做一份还能进士,后来一生搏杀沙场,多有胜绩,结果文臣当得后面成了武将,还要被士林诸人弄得身后名都不怎么样;万安这厮,一路耍奸偷滑拍马屁,也不用去亲临矢石。就给他当上十年首辅了。到最后死了,尽管皇帝不喜欢他,还是赠太师、谥文康。

这年月,当奸臣万安立志要当毒士之际,认真做事的时候,明显他格局就要比起王越高出一层,甚至在没有问那八个学生之前,他就下了结论:“此乃义之胜也。墨家倡导,为义不辞死,今日这八人反正,却便是于书院之中听讲,醒觉我师所传真义,方是大道!故才有此举措哉!”但他说着,又指着那八人之中其中一个白净面皮的学生说道。“此子或非为此者,是慕少艾。”便是说这一个学生,不是因为觉得书院所倡导的道理,要比墨家的精神更正确。而是因为女人,追求女人的关系,才会反正来投丁一。

王越不禁惊诧,因为他倒是来回审了好几回,的确就是如万安所说,想不到这人方闻此事,便如亲见一般!他不禁便对万安有了好感,这原本历史上的冤家对头,因着丁一的出现,竟成了好友,这是后话,暂且按下。

这时差不多快到亥时,外面传来欢呼声,却是谭风那边领军回来,和宫聚一同入帐来见。还没说话,宫聚就主动跪下向丁一请罪:“小人并非畏战,只恐士卒轻进中了敌计,万幸恩主明见,取了谭小兄之策,终没因着小的而教失了战机!小的犯了错,还请恩主责罚!”

丁一看着,抢过来把老都督硬抱了起来,安抚他道:“罚什么?战时各有见地,说不上谁错谁对,今后仍旧如是,问策之时便要畅尽所言……老都督求稳,也是没错的。”又教宫聚坐下说话,方才使谭风汇报战绩。

“我领一千骑军籍着月色出营掩杀而去,斩首七百余众,俘虏百余人,在离营二里处,有十余战象,千余兵,皆持火把,学生命骑军停步,以火箭射象,战象发狂,将那千余思机发的兵马践踏得惨不忍睹……而后看着风向合适,于是便命骑军纵火,战象被火势所胁便向北逃奔而去……我军有十余人轻伤,其他皆无伤亡。”谭风倒是很平静,并没有因为这战事赢了而得意,反而自省,“当时若按宫都督之议,以步兵跟随前进,钩镰枪结阵,或能将那十数战象留下,也未可知。”

丁一点了点头,对谭风和宫聚说道:“好,下去之后,捉紧安排军兵休息,岗哨也要排好,偷营一次不成,不见得就不能来第二次,不能大意。而天亮之后,或还有一番恶战。”思机发不比侯大苟,若是让明军长在孟养的话,只怕他以后就在孟养呆不下去了。

所以思机发要尽可能地把明军打伤、打疲、赶走,不太可能长时间的周旋。

待得谭风和宫聚领命下去,镇守中官王毅又准备开始发羊颠疯一般地尖叫,却被丁一喝止:“老王,你是真疯还是真傻?一群连鞋都穿不上、患有严重夜盲症土兵,新军要是不能战而胜之,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王毅却高声欢呼道:“大捷啊侄少爷!侄少爷您这话差了,王骥当时劳师伤财,打了那么久,也是这些连鞋都穿不上的兵啊!人家可是有大象的!再说,军伍之中,最怕偷营,因着偷营就会引发营啸……”

这回连万安都在偷笑了,营啸?是,这时代的军队的确有这问题,但为何营啸?不外就是对着自己的生存条件有着许多不满和郁积,上官又克扣军饷,白天又吃不饱,对于战胜敌人,又觉得完全是没底的,加上夜盲症,晚上都看不清东西,于是一被惊醒,为了保命,就乱砍了,一人起了个坏头之后,其他军兵,为了不教自己吃亏,反正看不清东西,就也胡乱疯砍,这方才是营啸可怕的地方和根源所在。

但这新军,一天两顿干饭管饱,也没人克扣他们的钱,教导队下来的基层军官,也基本上不会体罚他们,平时丁一经常去收购些猪牛下水给他们吃,猪肝、牛肝、羊肝、鸡肝,这几个月里,新军几乎见天就吃,夜盲症就算个别人还有,也是很轻微的了。

何况于新军是一个不时就搞夜间紧急集合的部队!这有什么好乱?这样的军队要是会营啸,才真的是灵异事件呢。要这样会营啸,那不是夜间紧急集合搞上一回,就得营啸一回了?

王毅是属于读死书,不知道变通。不过反正他要去写报捷文书,就由得他去,万安倒也不打算去拦他,但丁一却就叫住了这位镇守中官:“别写。你要信我,就别吱吱歪歪,真的,要不南京浣衣局,大约还缺个首领太监,我怕你折子递上去没多久,就该去南京视事了。”

“侄少爷说别写,咱家就不写。”王毅倒是干脆,只因他一生实在太过倒霉,以至于有阴影了,能混上好事,还是都因着丁一的缘故,所以若说有人相信丁一更胜于相信自己,大约王毅就是其中一号了。

“宫都督这么大年纪,还专门来当众卖萌,不容易啊。”丁一说着笑了起来,挥手止住想要询问什么叫卖萌的万安和王越,把刘铁叫了入来,对他道,“修书去梧州,等宫都督的儿子到了以后,尽快把他的家小,都接到梧州府去。”

之所以宫聚刚才来这么一出,不外乎就是表忠心罢了,丁一是完全看得懂的。

而此时京师之中的景帝,却就看不太懂了,扔下奏折向于谦问道:“先生,如晋是要做什么?领着五千新军、二千骑兵就要过大金沙江去?朕虽然对军略不熟,但毕竟王骥前几年,那么多兵马,都打了那么久,如晋这么做会不会太弄险了?”

于谦抚须笑着点了点头,难得看着于大司马有个笑脸,只听他道:“如晋向有拓土之心,他又好亲临战阵,有着这等机会,自然是不肯放过,勒石燕然,汗青留名啊!”丁某人若能汗青留名,那他这丁某人的先生,必定也就少不了提上一笔的。

“先生,那孟养之地,收来何用?”景帝倒不是因着提防丁一了,而是他压根就觉得那地方又不能收上赋税,到时有灾年什么的,还得朝廷拔钱粮去救,打下那地盘,有什么用?又不产战马啊!所以他对于谦说道,“依朕看,不如教如晋别弄险了,教训思机发一下,就退回来好了……是了,宣大那边有折子上来,看看让大明第二师,留点兵在大金沙江防守,其他安排移营宣大边镇吧!”于谦听着脸色就有点难看了,这叫什么事?釜底抽薪莫过于此啊!

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三)第103章 只待东风(七)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11章 日久见人心(一)第50章 幽怀恨无句(二十)第47章 教看风云手(八)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四)第125章 待从头(八)第2章 远航(二十)第8章 转进(二)第60章 更有强中手(五)第83章 其血玄黄(七)第7章 辞京(九)第16章 江山万里烟(六)第8章 决斗(七)第113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五)第106章 天子赐颜色(十八)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84章 虎脱柙(十二)第6章 伤别离(十)第3章 飞地(三)第78章 翻云覆雨(九)第99章 天子赐颜色(十一)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七)第1章 督广西(十九)第83章 万事皆备(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4章 新君(十四)丁一的奋斗四第84章 虎脱柙(十)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4章 枪在肩(二)第106章 血腥序幕(三)第5章 忠义无双(十九)第74章 闲游独木桥(四)第3章 永镇广西(三)第90章 天子赐颜色(二)第1章 督广西(二十二)第3章 心如铁(十八)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第5章 君临(十四)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一)第6章 欧洲(十三)第13章 洗剑血成川(二)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六)第1章 入埃及(八)第4章 万山在握(十一)第9章 风*流*眼(十一)第3章 飞地(一)第85章 赢取自由身(十)第3章 爪哇(七)第117章 血腥序幕(十四)丁一的奋斗八第4章 万山在握(一)第4章 新君(三)第124章 待从头(七)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十)丁一的奋斗二十五第2章 筚路蓝缕(三)第7章 狰狞(一)第8章 转进(八)第32章 幽怀恨无句(二)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丁一的奋斗十一第71章 把吴钩看了(四)第67章 麻烦(四)第69章 麻烦(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六)第25章 江山万里烟(十五)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2章 绝户计(十五)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15章 办事(一)第1章 督广西(十)第11章 日久见人心(十二)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十六)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一)第83章 其血玄黄(十八)丁一的奋斗十六第8章 转进(十五)第9章 风*流*眼(十五)第73章 把吴钩看了(六)第20章 独立顾八方(三)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一)第2章 远航(三)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九)第2章 明敕星驰封宝剑(二)第3章 心如铁(三)第2章 定埃及(三)第5章 君临(十二)第1章 督广西(二)第68章 麻烦(五)第14章 进京(二)第12章 江山万里烟(二)第9章 风*流*眼(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