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

乾清宫大殿中,崇祯坐在龙椅上翻看着文案,这次盐商大会收入的银两已经搬进了内承运库中。

在赵四海和李有金的带头作用下,大部分盐商选择了用现银站队表态,小部分选择了佘卖。此次共售盐两万余石,两百余万斤,得银二十万两左右,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

当然了,相对于京畿数百万的人口来讲,这点销量也算不得什么。但只要百姓认可接受之后,不久的将来,晒盐将会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直至彻底占领整个江北地区。

凡事都有个过程,并且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巩凡物用船只将盐运到天津的码头,然后再雇佣马车挑夫运到京师北面修建的仓房,期间花费不小。

盐商们也同样要雇佣马车挑夫,将盐运回自家地盘分销,也是费时费力。当然了,比起从江南运盐过来,省去了一大笔开销,并且中间没有各种关卡盘查,胥吏盘剥。

骆养性派员分头跟随每位盐商,直到货物运抵其驻地方才返回。

这批沿途护送的校尉每人都有可观的差旅补助,有些盐商还会送上额外的仪程以示讨好之意。

当第一批出差人员返回后当众炫耀时,护送运盐的差使成了抢手饽饽,所有在京卫所的锦衣卫官校都争抢这份好差事。最后骆养性不得不宣布,各卫所轮流派员护送。但数万人的校尉,就算轮流,每次只是安排几人护卫,轮到自己还不知猴年马月呢。大家沮丧之余,对于扩大晒盐市场的期待顿时高涨起来。因为市场越大,意味着轮流出差的时间相隔越短,不管是补助还是外财都会更多。

崇祯放下文案,对阶下站立的骆养性道:“让北镇抚司加强对山东、河南一带盐商的查探,依照此次京畿一带的做法,尽快打开两省市场。真定的赵四海和保定的李有金,可以与其锦衣卫外围人员之身份,以示嘉奖。”

赵四海和李有金这次赌对了。锦衣卫不仅有大量的校尉,更有很多外围人员存在于市井之中,从事的行业也是五花八门。茶楼酒肆、车船码头,权贵人家的仆从婢女,都有锦衣卫安插的眼线。

虽然是外围人员,但有了这层身份保护,一旦有事,锦衣卫自会出面为其撑腰,也算半个官身。比单纯的盐商的要多了件护身符,行事也更有底气,胆气也更壮。

骆养性躬身应下。

崇祯继续道:“巩凡物做的很好!但现下不宜安排官身与他,一旦有了官身,他做事就会受到约束。朕会让驸马知会与他,让其明白朕的难处。寿光盐场已步入正轨,你从卫中挑选可靠人手接手。嘱其一切按照章程行事,扩大盐田亩数,增加产量,朕准备让巩凡物去长芦盐场。”

骆养性诧异道:“皇上,长芦盐场可是隶属户部,现下还有提举、大使等不少官吏。巩凡物是白身,以何种身份去接管盐场?”

崇祯道:“朕当然知道。长芦盐场交通便利,若是将其利用好,以后京畿、山陕两省的食盐皆从此出。目下长芦盐场几近荒废,官吏只顾营私,枉顾朝廷利益。你遣人去查探盐场官吏贪墨之事,之后将其拿下,朕会以入不敷出为由下旨废除长芦,之后巩凡物接手即可。此事要从速,你回去后即刻办理!”

成国公府位于京城西区,靠近皇城,占地足有数百亩。里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珍花异草遍布其间。

在第五进内宅的一座书房中,成国公朱纯臣和襄城伯李国桢正在秘议。因为主人的吩咐,书房四周空无一人,只有数名护卫守护在院门口。

朱纯臣身形高大魁梧,国字脸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毕竟是提督京营十余万兵马,勋贵中排名第二的重臣,平日自然而然的养成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气质。

他皱着眉头朝隔着矮几的李国桢道:“你是说皇帝要将京营从你我手中夺去?此事是否可靠?难道有人给皇帝进了谗言?”

李国桢身材瘦削,长脸上一双三角眼闪着精光。他放下手中茶杯回道:“公爷还记得前番皇帝召见薛濂与卫时春之事否?”

朱纯臣点头道:“本公后来遣人打听过,二人进宫乃是捐资助饷一事,与我等干系不大。怎地,此事与京营一事有勾连不成?”

李国桢回道:“小弟府中一名管事与阳武侯府内宅管事乃是同乡,二人时常寻空饮酒。昨日那名内宅管事无意中说到,宣城伯时常去阳武侯府宴饮,有时还带着数名京营将官一同前往。某次众人酒酣耳热之时,他隐隐听到宣城伯大喊,待其掌控京营之后,定会练出一只精兵等等此类话语。某府中管事知道事关重大,回府之后急忙禀告与我,某今日便来知会国公,好与国公商议,此事该当如何!”

朱纯臣捋须沉吟,半晌后道:“自英国公年老体衰,久不视事以来,京营握与你我之手已历数载。现在的京营可说等同于你我之私军,旁人若想插手进来,千难万难!皇帝被流贼辽东之事搅得焦头烂额,本公估计其不会再横生枝节。许是看在薛、卫二人助饷一事上许了个空诺罢了,你多虑了!”

李国桢苦笑道:“但愿是某想的过多!可某心里隐隐总觉不妥!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啊!总之不能不防。”

朱纯臣点头道:“自土木堡之时起,勋贵已没落百余载!现下各地军镇总兵大将皆不是出自勋贵门下,京营已成支撑我等的最后一间门面了!京营之权决不能落于他人之手!”

沉默片刻后,李国桢突然问道:“公爷,有句话某不知当问不当问!”

朱纯臣笑道:“你我二人乃是世交,平日也是亲如兄弟般,有何事不可说?”

李国桢踟躇一会,终于说道:“公爷,当下大明局势日渐恶化,官军日渐懈怠萎靡,流贼似有席卷之势,况还有东面奴贼虎视,某总有种大厦将倾的感觉!倘若真到不忍言之时,你我该如何自处?!”

朱纯臣闻言愣怔许久,表情中既迷茫又伤感。许久之后方才缓缓开口道:“你我现有之公伯爵位,皆是祖上跟随太宗皇帝浴血拼杀博来的!按理说大明养我等两百余载,真要如你所言,我等自该与国同休!只是。。。。唉!”

李国桢叹道:“某甚解公爷之心!时至今日,我等阖府上下数百余口,倘要共赴国难,何其难也!某说句大逆之言,真要有那一天,我等应早作准备,不能眼见两百年之荣华富贵转眼烟消云散!那样我等如何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朱纯臣深深的看了李国桢一眼,道:“贤弟之意,我等该当如何?”

李国桢蓦的起身,紧盯着朱纯臣的双眼,压低声音语气坚定的道:“京营须得掌控在手中,到时自可见机行事!”

朱纯臣长叹一声:“朱家待我等一向不薄,弃之实是于心不忍!且看吧!局势未必如贤弟所言恶化下去。不管如何,京营乃你我立身之本,谁也休想将之夺去!贤弟你且回去,让相熟言官上本弹劾你我!就说某二人家风不严,纵容府中之人与民争利!”

李国桢思衬一会,突然眼睛一亮,笑道:“公爷这是借此试探皇帝之心思!甚妙!皇帝若是真有心撼动你我,自会趁机下旨申饬,以便为将来埋下伏笔!相反的话,则说明皇帝并未有别样心思!小弟这就回去,天黑之后自会知会相熟的言官,告辞!”

第二天一大早,乾清宫御案上便出现了御史赵瑞的奏本。内容无非是成国公和襄城伯府上奴仆管事,依仗府上权势,与商户争抢资源,欺行霸市,意欲独占市场云云,并无任何实证附上。

崇祯看完后一笑置之,对于朱纯臣和李国桢的小把戏暗自鄙夷,看完之后直接将奏折扔到一边,并令李二喜前往督察院,当面申饬李瑞。斥其身为御史,不当只会风闻奏事,而要举有例证,否则便有诬陷之嫌。

朱、李闻讯之后,心内始觉稍安。

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三百六十章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章 皇庄1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