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

十月的辽东已是非常寒冷的季节,前几天的一场大雪将辽阔的东北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当中。

盛京城中心位置的皇宫崇政殿内正在进行例常的八王议政,大清国皇帝皇太极高坐于龙椅上,阿敏、莽古尔泰、济尔哈朗等亲王、郡王、贝勒分坐于阶下两侧。

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因为数月前扣边损兵折将,并失陷额驸扬古利与阵中归来后,经八王合议后已从郡王降至贝勒,正白旗旗主的位置也被迫让给了年幼的多铎,其旗下的三个牛录被分出来给了豪格的两黄旗。

御座上的皇太极皱着眉头开口道:“自从张家口堡的范永斗等人被明国查抄之后,我大清所产之物发卖无方,所需之粮食、铁料、火药等物资也少了来源,对明国局势也是一无所知。现下库房中毛皮、山参、鹿茸堆积如山,长此以往对我大清影响甚大;诸王对此有何见解?但有良策直须畅言!”

以范永斗为首的晋商集团,近几年来给建州女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建州出产的各种物资通过范永斗等人分销到大明各地,然后晋商凭借在大明境内打通的各种关系,将建州需要的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后金能从一个穷困野蛮的部落,发展到现在建号立国,除了靠四处抢掠聚敛财富外,晋商在其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了,晋商也通过这一次次的商业活动从中赚取了巨额利润,但这种从自己的母国身上吸血供养敌人的做法令人不齿。

锦衣卫对晋商的查抄,等于斩断了后金的一条臂膀。近一年来,八旗各部出产或抢夺来的皮毛、巨木、东珠以及人参等物彻底没了销路,只能建起仓库存放。幸好这些物资都是可以长久储存之物,不然的话后金的损失将会更加巨大。

并且没了晋商源源不断的运来各种建州急缺的战略物资,原先积存的铁料、火药、药材都是每日见少,但却无处补充。辽东对各种原材料都是需求巨大,本身又不出产这些物资,现在这种坐吃山空的情形可不是好兆头。

原本应该变成钱粮的这些东西现在成了死物,放在那里毫无任何价值,这种只消耗而无进账的恶果渐渐显现了出来,也让皇太极等人不安起来,他们意识到,必须尽快拿出法子来改变这种状况。

阿济格三兄弟以及代善等人并未接皇太极的话。既然你是皇帝,这些事自当有你操心;俺们要是献出良策,到头来你会说你也是这般想的,还不如在旁边瞧个热闹。

三贝勒莽古尔泰满不在乎的开口道:“没了范永斗,还有张永斗、李永斗!叫底下的奴才们多打听打听,再从明国找几家商人便是!”

贝勒岳托点头道:“五叔说的有道理。明国商人极是爱财,得知与我国沟通能获大利的话,定会不惜其身!不妨着人多打探一番,应能寻着!”

睿亲王多尔衮忍不住冷笑道:“范永斗几人皆是数代居于宣府镇,因与明国边将勾连密切之故,方能出入边塞无阻;换做别等商人,单是打通各种门路便须耗费数年,就算有人贪念巨财也难以与其比肩!这个办法绝无可行之处!”

礼亲王代善附和道:“老十四说的在理!范永斗等人一死,这条路算是彻底断绝了,要想恢复千难万难,还是想想别的办法才可!”

皇太极对莽古尔泰和多尔衮的言行甚为不满。

虽然现在仍是八王议政,但自己已经贵为大清皇帝,按明国例,其他人不管是谁,说话前必口称圣上后方能发言。可自己的这些兄弟侄儿从来都是这般无礼,显是并未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不行,以后要立一下规矩才成,要让他们懂得君臣之道。

郑亲王济尔哈朗出言道:“睿亲王所言虽偏颇但不能说不对,臣觉得张家口堡这条路子暂时指望不上了,现下唯有从锦州那边着手,让祖家把这个担子全部接过去才好!”

皇太极满意的频频点头。

还是郑亲王知晓礼节,懂得上下尊卑,不像这帮莽汉一般粗鲁无礼。

他开口道:“郑亲王所言甚合朕意,但若想彻底解我大清燃眉之急怕是要多费些本钱。祖家虽与我大清有所交通往来,但无法与张家口堡相提并论,更兼其虽首鼠两端,可究竟是明国高官,心下会有所顾忌。可眼下这情形,也只能暂时依靠他家。要挑个能说会道之人前往才可,且要携以重贿,祖家贪财之名众所周知,朕会自内务府库中选取珍宝与之!”

既然议定了如何解决此事,那就是挑选合适的人选问题了,最后众人议定由已故额驸李永芳之子,一等子爵李率泰前往锦州面见祖大寿,促请祖家暗中帮忙,解建州一时之困。

两边交锋多年,明着是对手,但暗地里互有勾连。双方历次战斗中,有很多辽东明军被八旗俘获后加入了汉军旗,尤其是一些级别较高的将领,数代在辽东军中打拼,人脉很广。他们得到主子的授意后,用金银暗地收买贿赂原先的同僚,以换取一些重要情报和物资。

辽东将门的头头对这些事都是睁一眼闭一眼,他们虽无直接通敌之意,但对八旗的坐大也是乐见其成。

正是因为有了后金这个祸患在侧,辽东军阀才有了发财的借口和门路。

祖大寿兄弟几个在锦州的豪宅辽东人谁不知晓?里面的奇珍异宝、名花异草都是从哪里来的?不都是以种种借口伸手问朝廷要来银钱后置办起来的?

要是后金覆灭,祖大寿们从哪里弄到一年几百万的粮饷?

更何况还有那些私底下的手段了。

祖家、吴家门下都有投靠他们的大商人,经销的商品基本都出自建州地盘上,若非这些将领允许,建州的货物能来到大明境内?

其实辽东将门这些行举和范永斗等人并无二致。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还知道有皇帝,有朝廷,不敢明目张胆的给建奴提供物资上的帮助。他们手下的商人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从建奴那里购得皮毛之类的特产,然后运到关内加价几倍后卖出,但还不敢运回铁料、粮食等物资出售给建奴。

注意,是不敢明目张胆,至于小规模小批量的输送各种物资的行为并不罕见,因为建奴对这些急需的物品出价相当的高,在数倍的利润面前,被背后之人默许的走私之事时有发生。

议定和锦州联系的人选后,众人继续商讨阿济格败北之事引发的后续事宜。

阿济格兵败一事北还后,极言明军火器之犀利,大炮之威势,阵容之严整;声称之所以兵败,并非自己无能,而是昌平明军火器之威远胜从前,此股明军不除,实乃八旗之大患。

阿济格的话引起了皇太极等人的警觉与重视。

在阿济格以及阿巴泰、受伤的谭太等人的描述中,这次击败他们的明军与原先的明军截然不同。虽然总数也就一万余人,但战力十分可观,其所用之火铳似较原先明军使用的射程更远,对八旗的步卒冲阵威胁非常大,原先的盾车对铳子的遮蔽作用已经非常微弱。

皇太极等人对此事已商讨过数次,但并未想到有效的应对之策。

但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要尽快想法解决才可。

皇太极开口问道:“礼亲王,大雪之前,正红旗从喀尔喀蒙古部带回多少人马?”

对付明军铳手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大股骑兵冲击,而建州女真本身是渔猎民族,虽然也有精锐骑兵,但人数过少,平常与明军交手多以重装步卒打破明军阵型,然后辅以精骑冲杀为主。

要想以大队骑兵冲击的话,只能想法从蒙古各部召集大量的骑兵。

为了对付将来会再次交手的这股明军,皇太极下令正红旗出动二十个牛录的人马,对附近喀尔喀蒙古没有臣服的部落展开攻势,收服更多的蒙古骑兵为己所用。

代善答道:“此次统领冷格里率二十个牛录西征喀尔喀,共获牛羊牲畜两万余头,人口五千余口,成年兵丁两千余人可编入伍。”

皇太极皱眉道:“兵丁还是太少。现下已入冬,这大雪会一场接上一场,道路已无法通行;等来年开春雪化之后,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都要遣重兵向西,喀尔喀部、插汉部、科尔沁部不服八旗者都要征剿一边,要多掳人口,蒙古八旗就要派兵参战!”

岳托等人应下。

皇太极继续道:“朕会让豪格率军往北,去林子里多捉一些生女真来,趁着猫冬,各旗要加紧打造兵器箭只,明年西征之后,积蓄力量,后年朕要御驾亲征明国,定要将昌平那只明军灭掉,不能使其成为我大清的心腹大患!”

莽古尔泰接话道:“可打造兵器箭只的铁料并无多少,俺旗下粮食也已不多,锦州祖家之事须乘早,咱八旗这半年可是啥都缺,有金银都花不出去!”

沉默半天的多尔衮开口道:“光指望祖家也不行,还得去打粮才成!朝鲜有粮,俺们两白旗愿意遣人去朝鲜走一遭!”

皇太极点头同意:“睿亲王之策可行!两白旗遣将入朝后不光要打粮,朝鲜铳手甚是精锐,寻机多抓一些回来,火药铳子顺便多拿一些!”

多尔衮点头应下,众人眼见再无他事,便各自散去回了各旗。

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四章 洪承畴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一百章 心安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二章 骆养性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五十章 残暴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