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

乾清宫里的朱由检正在翻看首辅温体仁新上的奏本,内容是废除自太祖建国以来施行的户籍以及贱籍制度。

当然了,温阁老的奏本是在朱由检的授意下写就的。作为目前皇帝最为贴心的首辅,温阁老对朱由检的任何指令一向是奉若圭臬。尽管外界对他逢迎皇帝的举动恶评如潮,有的言官指斥他毫无原则,但温体仁仿若未闻、依然故我。在他的心中,身为臣子,在皇帝面前没有原则应该是最该坚持的原则。

朱由检之所以想废除大明现行的户籍制度,其原因跟他对大明的正史和野史都有所涉猎有关。在知道很多内情之后,来自后世的朱由检对大明的贱籍制度深恶痛绝,在这种变态的户籍制度下,有多少良善含恨离世,又有多少无辜处境悲惨之极,这是崇尚普世价值的朱由检所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对于所谓的贱籍。

贱籍又称贱民,不属于士农工商四民中的任何一民。贱民不得与四民通婚,不能读书和科考,地方若有徭役与摊派者,皆需先从贱籍中优选。

贱籍虽非大明首创,但其变态程度在太祖、太宗时达到了巅峰。

太宗以靖难之名夺了侄子的江山,登基后对建文帝的忠实拥趸恨之入骨。为了惩处这些所谓不识时务的文臣武将,朱棣便将这些人的女眷或打入教坊司,或充入军中成为营妓。

朱由检曾看过保存下来的一部分与此有关的文档,其内容虽简略,但静心细思,其场景确实令人义愤填膺。

例如当时的有司条陈:永乐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教坊司题(奏),卓敬女杨奴,牛景先妻刘氏合无(应否)照依谢升妻韩氏例,送淇国公(中军都督府)处转营奸宿。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本司右韶舞邓诚等,于右顺门里口奏:有奸恶齐泰姊,并两个外甥媳妇,又有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条汉子守着,年小的都怀身,除生子令做小龟子,又有史家,有铁铉家个小妮子,已三岁,奏请圣旨。

朱棣的圣旨回复:由他,按以往处置,不的(等)到长大,便是个淫贱材儿。

又奏,当初黄子澄妻生一个小厮,如今十岁也。

圣旨:都由他(按老规矩,即当小龟子)。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并送教坊司。

又奏:张氏病故,教坊司于奉天门奏。

朱棣圣旨:吩咐上元县抬出门去,著狗吃了。钦此。

黄澄、牛景先、齐泰、铁铉、矛大芳这些建文时的重臣,最终落得自己身死,亲眷子女永世为娼为奴被人糟蹋凌辱、甚至死后都要被野狗吃掉的悲惨结局,这简直就是对人性的毁灭。令人慨叹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其后人倒也顽强,一直存续至今,现在山陕两省的乐户便是这些人的子孙。

又如浙江绍兴府的惰民乞丐,因为当初他们的祖先支持与太祖争夺地盘的方国珍,便被太祖贬为贱民,世代为丐。

对于这种凌辱妇孺、祸及后人的做法,朱由检内心反感到了极致。所以他前期处置的晋商以及朱纯臣等人,除了首恶必诛外,其女眷并未充入教坊司为奴,而是采取流配的方式。

这些反人类的恶政必须全部去除,尤其是教坊司这等藏污纳垢之地,必须予以取缔。

还有军户和匠户制度,也在这次的废除之列。往后大明的疆土不管延伸到何处,只要遵守大明法律者,一律视为大明子民,都会享受与其他人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温饱和平等,这才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撇开这两点谈人权,就像一群太监讨论性生活一样可笑。

当然,这里的平等并不是那种毫无约束的自由主义,而是给那些被人为的与正常人区分开的特殊人群应该享有的权利,这样的人群在后世是不存在的。况且依照现在的情况,在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明,绝大多数百姓根本没有自由跟平等的概念,也没有追求这方面权利的诉求,不会因此而产生不可控的现象。

既然老天让自己穿越过来,那就应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从各方面改善民生,使得升斗小民日子逐渐好转,如此才不枉穿越一回。

朱由检召集阁老尚书等重臣们,将温体仁的奏本豢录后下发以供大家商讨。这次倒是没有人再拿祖制不可改的说法来反对此事,相反,众人对皇帝的这一善政都表示了支持。

本朝贱籍形成的原因这些重臣都知晓,别的不说,建文朝受到严惩的那些文臣的后人极其悲凉的处境众人也有所耳闻,本着物伤其类的心态,文臣们对这些人的惨境都是深表同情的。这回既然是首辅突然上本言及此事,皇帝又召集大家前来商议,那肯定是势在必行之策了,不然皇帝早就把奏本留中了。

既然要废除,那其他贱籍便一并废除好了,为生民立命也是前贤代表读书人立下的誓言,那现在就是践行的时刻。

于是,在阁老重臣们的一致赞同下,一份关于废贱、军、匠籍,并撤销教坊司的圣旨以诏书的形式明发天下,并由收到旨意的有司和官府即刻执行。

朱由检相信,自己的这一举措不仅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或许还会充分调动起更多百姓的积极性和生产热情,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就在诏书由有司派人出京送达各地的同时,义州大捷的捷报也送达了京师。

洪承畴此次特意采用了露布告捷的形式传递捷报,其用意一是夸功,二是为朝廷张目,借机激发军心士气,稳定民心。

报捷的队伍由数十名骑兵和百余名辎重营的营兵组成,当先两名骑士每人手擎露布,一面上用黑色大字写着“义州大捷阵斩建奴甲喇章京一员头领若干并真奴数千”,另一面上则写着“勇卫营官军收复义州兵锋直指广宁收复辽东指日可待”。

辎重营的营兵们赶着上百辆敞篷大车,前面的十余辆大车上堆着几千颗用石灰腌制的人头,其中既有建奴的,也有汉人包衣的。

后面的一溜大车上堆放着缴获的各种兵刃、盔甲、旗帜等军械物资,长长的队伍在兵部官员的引领和顺天府衙役们的护卫下由德胜门进入京城。

报捷队伍沿途经过的街道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大部分是平民百姓,也有不少闻讯而来的勋贵人家的闲人,甚至还有不少官员和读书人。

虽说有崇祯九年的昌平大捷,但由于是官军防御作战,所以那次并没有收获建奴的首级。对于绝大部分没有见过建虏真面目的人来说,闻听这次有真奴的首级,而且为数不少,于是便抱着浓浓的好奇心前来观瞧,有胆大的甚至凑到大车前用手碰触这些首级。

“都说建奴三头六臂难以力敌,我看这不也是寻常模样吗?与我明人几无二致!”

“呸!此等蛮夷岂能与我明人相比!瞧那一口大黄牙,看到就令人作呕!”

“大黄牙还差一些,观其脑后拖着那根尾巴,着实不堪入目!岂不闻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此等夷狄真如禽兽一般无二!”

“听说那些从大明被掳到北地的汉人,也被建奴强逼去发,此等模样,死后怎有脸去见列祖列宗?要换做是我,宁死也不相从!”

“勇卫营真乃强军也!去岁于昌平大败之,今番又于义州痛杀之!如此可见,我朝收复辽东之日不远亦!”

“任曦兄所言极是!值此国难之际,勇卫营横空而出,屡战屡胜,确为一等强军也!自天启年间,官军屡败于辽东,丧师失土,多少我大明之大好男儿身死异土!多少我大明良家蒙受凌辱!多少无辜百姓命丧奴手!可恨我等读书之人,手无缚鸡之力,无法跃马横刀、怒斩敌酋!想来实在令某悲愤不已!今幸得明君在位,先奋起平灭大明腹心之患,而今又扬眉剑指辽东,某思之顿觉浑身清爽之极!任曦兄!今日小弟请客,你我二人寻一酒楼痛饮一番,以为我皇明贺!为圣上贺!为官军贺!”

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一百章 心安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十五章 哗变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六十章 追击2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八十六章 心思